在跟帖
最近大热的“繁华"电视剧, 我只看了片花, 但是, 看了好些评论, 觉得好些人都不信那个时代的故事, 那么, 我分享自己亲身见过的, 也算是对那个时代的认知, 我的认知。
那应该是1994年左右。
我和一帮人在搞项目, 所以, 饭局很多。
某次在一个江边的饭店吃饭, 项目的人, 政府的人, 私人老板, 美女2个, 吃饭很开心, 吃到差不多时, 那两个美女说, 我们去卡拉ok吧。
我们开始拒绝, 但是架不住几个人劝啊。
一辆子弹头面包车就拉我们去了那个南京西路一个豪华的饭店。饭店名字我忘记了。
电梯到了5楼还是6楼, 打开门, 吓我一挑。
电梯两边的男人都是古罗马打扮, 特别年轻, 特别帅的,手里有长矛那种玩意儿, 应该有4人。
一路走到包厢, 两边都是罗马人的打扮, 挺豪气的感觉。
进了包间, 水果, 饮料上了, 进来一溜美女, 胸部上面, 就一溜飘带(一边有, 一边没有), 一动, 一甩, 飘带就去背后了, 美女的大半胸部就全露出来了。
她们坐地毯上,私人老板也坐地毯上,紧靠长咖啡台子(低的那种), 和私人老板玩骰子(一个小盘子), 输了喝酒唱歌, 嘻嘻哈哈。。。场景还是很欢乐的。
当时, 我们一帮人都惊呆了, 不敢动。我们坐靠边的长沙发上。
一个政府领导说:我要马上离开!!!他紧张的身体都有点不对劲儿, 我在边上劝说, 我们是被拉来的, 再坐个20分钟就离开。别担心, 我们别说话就好。(过后听说,假如被警察突击检查, 查到, 那就是大, 大, 大麻烦.)
时间到, 我们一群人找了借口就离开了。
那个私人老板还在那儿和美女纠缠呢。。。
那次场景, 是我见过最夸张的一次经历。
就是我假如留在上海, 资产积累应该比现在更好, 。。。
https://www.iyf.tv/play/b9nQyEAEAMA?id=l6ItCbcdKL5
儿子爸爸给我消息, 说三年期浦东债券是好投资。
我在公司里和几个同事说, 然后, 我们集齐钱, 我抱钱, 同事大哥做保镖, 打车去浦东建设银行(好像)柜台买一批, 回公司再分。当然,用上班时间。
我1997年来美国, 那钱没到期。
我和姐姐们换, 都按这个利率算, 我的2年左右, 姐姐们一年左右
典型的双赢。
我们出国的人民币, 我和一个旅行公司老总换旅行支票。我为了防止被骗(和老总是朋友, 一起吃过N顿饭), 写了支票号码, 让老总签字盖章。
当然, 进美国海关, 我申报了(我那个时候, 英语特别臭, 但是, 我还是填表弄清楚了。)
然后, 存美国银行了。
那个时候, 国库券是每个职工在工资里扣的。
100元就是工资里扣100元。
但是有的职工要现金, 就将100元以80元让黄牛收购。
我一个姐夫的弟弟在一个大的钢铁厂工作, 他就收集同事们不要的国库券, 他再倒给黄牛。他拉点小钱。
我有大学同学的第一桶金就是用不同省份的国库券差价拉了大钱。
他们两个搭档, 每个周末就去不同省份,带现金, 住好宾馆, 买低卖高, 拉差价。
周中还是去正常上班
到了上海, 大咖和我公司人事汇报, 说了按摩事情。
调我去问, 我是一问三不知, 我说我喝醉了 , 其实是借口,早早回自己房间了。
然后, 人事头问我组小哥。人事头那个时候是我姐们, 她对我很不满意, 说我没告诉她事实。我是真的不知道啊!
小哥说, 按摩一个钟后,老总要继续, 就睡着了。
小哥陪着买单而已, 2个钟。。。
Oops, 这贴上首页了,撤!
说起的都是我们9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回忆,有些片段跟你说的类似
这次回国还跟7-8年没见的高中同学们聚了一下,说起的也都是那些年的趣事儿
蓦然回首,感慨万千...
去南方谈生意,朋友给伊订的房间就是在一家奇奇怪怪的酒店,大堂里厢全是衣不蔽体的女人,小姐着比基尼在吧台上跳舞。范总一看就知道吃药了。。。
我没有经历过这些
小妹妹吗?
奥, 20岁+了?
摘录:
“
●家庭住址:丰台区角门
1982年3月31日,儿子褚超出生。没几天,褚连峰替坐月子的韩淑荣把工资领了回来。
韩淑荣一看就急了:工资整整少了一半儿。不过,工资条里绑着的,还有三张她没见过的“钱”,一共15块。“这是扣了国库券!”褚连峰悻悻地说。这是她第一次听说并看到国库券。
夫妻每月扣30元买国库券
60年大生活:工资扣一半 “被买”国库券_新闻中心_新浪网 (sina.com.cn)
我最喜欢去上海出差。歌厅舞厅没少去。
那时候我最喜欢上海的酒店,酒店的服务非常地道,让人舒服,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有一家忘记名字了,里面有几个餐馆,有个很小的餐馆,客人从来都不多,一个人叫个榨菜肉丝粉丝油豆腐汤,一个炒菜,一碗米饭,安安静静,舒舒服服。
如果跟同事,他们一定要去歌厅,舞厅。那年月不少港商台商都栽在大陆美眉的手里,跟家里的黄脸婆离了。
在跟帖
最近大热的“繁华"电视剧, 我只看了片花, 但是, 看了好些评论, 觉得好些人都不信那个时代的故事, 那么, 我分享自己亲身见过的, 也算是对那个时代的认知, 我的认知。
那应该是1994年左右。
我和一帮人在搞项目, 所以, 饭局很多。
某次在一个江边的饭店吃饭, 项目的人, 政府的人, 私人老板, 美女2个, 吃饭很开心, 吃到差不多时, 那两个美女说, 我们去卡拉ok吧。
我们开始拒绝, 但是架不住几个人劝啊。
一辆子弹头面包车就拉我们去了那个南京西路一个豪华的饭店。饭店名字我忘记了。
电梯到了5楼还是6楼, 打开门, 吓我一挑。
电梯两边的男人都是古罗马打扮, 特别年轻, 特别帅的,手里有长矛那种玩意儿, 应该有4人。
一路走到包厢, 两边都是罗马人的打扮, 挺豪气的感觉。
进了包间, 水果, 饮料上了, 进来一溜美女, 胸部上面, 就一溜飘带(一边有, 一边没有), 一动, 一甩, 飘带就去背后了, 美女的大半胸部就全露出来了。
她们坐地毯上,私人老板也坐地毯上,紧靠长咖啡台子(低的那种), 和私人老板玩骰子(一个小盘子), 输了喝酒唱歌, 嘻嘻哈哈。。。场景还是很欢乐的。
当时, 我们一帮人都惊呆了, 不敢动。我们坐靠边的长沙发上。
一个政府领导说:我要马上离开!!!他紧张的身体都有点不对劲儿, 我在边上劝说, 我们是被拉来的, 再坐个20分钟就离开。别担心, 我们别说话就好。(过后听说,假如被警察突击检查, 查到, 那就是大, 大, 大麻烦.)
时间到, 我们一群人找了借口就离开了。
那个私人老板还在那儿和美女纠缠呢。。。
那次场景, 是我见过最夸张的一次经历。
就是我假如留在上海, 资产积累应该比现在更好, 。。。
https://www.iyf.tv/play/b9nQyEAEAMA?id=l6ItCbcdKL5
儿子爸爸给我消息, 说三年期浦东债券是好投资。
我在公司里和几个同事说, 然后, 我们集齐钱, 我抱钱, 同事大哥做保镖, 打车去浦东建设银行(好像)柜台买一批, 回公司再分。当然,用上班时间。
我1997年来美国, 那钱没到期。
我和姐姐们换, 都按这个利率算, 我的2年左右, 姐姐们一年左右
典型的双赢。
我们出国的人民币, 我和一个旅行公司老总换旅行支票。我为了防止被骗(和老总是朋友, 一起吃过N顿饭), 写了支票号码, 让老总签字盖章。
当然, 进美国海关, 我申报了(我那个时候, 英语特别臭, 但是, 我还是填表弄清楚了。)
然后, 存美国银行了。
那个时候, 国库券是每个职工在工资里扣的。
100元就是工资里扣100元。
但是有的职工要现金, 就将100元以80元让黄牛收购。
我一个姐夫的弟弟在一个大的钢铁厂工作, 他就收集同事们不要的国库券, 他再倒给黄牛。他拉点小钱。
我有大学同学的第一桶金就是用不同省份的国库券差价拉了大钱。
他们两个搭档, 每个周末就去不同省份,带现金, 住好宾馆, 买低卖高, 拉差价。
周中还是去正常上班
到了上海, 大咖和我公司人事汇报, 说了按摩事情。
调我去问, 我是一问三不知, 我说我喝醉了 , 其实是借口,早早回自己房间了。
然后, 人事头问我组小哥。人事头那个时候是我姐们, 她对我很不满意, 说我没告诉她事实。我是真的不知道啊!
小哥说, 按摩一个钟后,老总要继续, 就睡着了。
小哥陪着买单而已, 2个钟。。。
Oops, 这贴上首页了,撤!
说起的都是我们9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回忆,有些片段跟你说的类似
这次回国还跟7-8年没见的高中同学们聚了一下,说起的也都是那些年的趣事儿
蓦然回首,感慨万千...
去南方谈生意,朋友给伊订的房间就是在一家奇奇怪怪的酒店,大堂里厢全是衣不蔽体的女人,小姐着比基尼在吧台上跳舞。范总一看就知道吃药了。。。
我没有经历过这些
小妹妹吗?
奥, 20岁+了?
摘录:
“
●家庭住址:丰台区角门
1982年3月31日,儿子褚超出生。没几天,褚连峰替坐月子的韩淑荣把工资领了回来。
韩淑荣一看就急了:工资整整少了一半儿。不过,工资条里绑着的,还有三张她没见过的“钱”,一共15块。“这是扣了国库券!”褚连峰悻悻地说。这是她第一次听说并看到国库券。
夫妻每月扣30元买国库券
“
60年大生活:工资扣一半 “被买”国库券_新闻中心_新浪网 (sina.com.cn)
我最喜欢去上海出差。歌厅舞厅没少去。
那时候我最喜欢上海的酒店,酒店的服务非常地道,让人舒服,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有一家忘记名字了,里面有几个餐馆,有个很小的餐馆,客人从来都不多,一个人叫个榨菜肉丝粉丝油豆腐汤,一个炒菜,一碗米饭,安安静静,舒舒服服。
如果跟同事,他们一定要去歌厅,舞厅。那年月不少港商台商都栽在大陆美眉的手里,跟家里的黄脸婆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