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私高。都怪他爸,本来就是想用进私校吓唬他,让他在公校认真读书。结果好么,不认真态度没改,现在反倒说:老爸你说的,私校的制度才能让我有动力读书。他爸说:本来就是!你爸我就是这样滴。
有老左这样的猪队友,我也是没话了。孩子自己没事找事要进私校,俺作为一位亚洲家长,是肯定不会拖后腿的,即便是觉得手头紧,千万个不愿意,也不能说。只能硬着头皮跟他说,你要想进,自己努力,该考的考,该做的做。
俺也想通了,进的可能性不大,就让他试试吧,反正进不了,本来公高还是可以滴,也可以进行一次挫折教育。
老左问:万一被录取了呢?
我瞪了他一眼:录取了再说吧。今天不想明天的烦心事。
说实在,到现在,我还在做利弊对比,没有定论呢。公校私校,真是都有好处,我还真喜欢美国的公校,蛮锻炼人的。
众ID如何看呢?
平均水平附近的学生。当然较好和稍差的学生也适合的。私立学校有不同级别,不同侧重的类型,不能一概而论。顶级私校比如Andover和Exeter 一类的,口袋深,教学资源雄厚,学生当然受益良多,当然也很难进,以富家子女居多。顺便加一句,看看这类学校就会明白为什么进大学不能只看成绩和EC。学生能够获得的资源差别太大了!其它私校有各种级别的,也有特殊教育类的。总之是为公立学校满足不了需要的人群设立的。共同点是规模小,学生可以得到的更多的关怀,个人化,课程种类多等。
私校里的师生关系可能让孩子有更好的过渡到大学的师生关系。私校里的同学关系对孩子适应同龄人之间的竞争和排斥有更大的挑战。
总的来说,有些私校的环境比可能公校更难适应,因为选择的空间相对小。所以,是好是坏,真不能一概而论。
不是更应该送私校么。。。给他点鼓励。。
我家小朋友读得特开心,各个方面看,师生比例,选课,关注,升学率都好,鼓励个性发展,开拓视野。学校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当然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私校都如此。。。
我觉得钱可以努力赚,优质的教育是父母能给小朋友的最好的礼物之一。
我们这私校老师的资质不一定好。
而且跟孩子也有关系。
有的孩子适合在公校的大环境里,有的孩子在小一些的私校里发展得更好。
我认识很喜欢自己毕业于私校的,也认识很不喜欢自己私校的成年人,当然也有后悔当年没去私校的。
即使经济上有条件,是否送孩子去私校也是挺难的。。你家公子现在几年级了?
会比较压抑一些。
性价比未必高。而且,我看了那个私校,虽然国内州内都是有名的,但是还是一个象牙塔,老师很好,孩子也被保护的很好。其实到了大学,不管怎样的大学,从人品上来说,都是鱼龙混杂。高中在公校里锻炼一下,未必是件坏事。这就是我说的纠结。
目前的公校太无聊,很有可能躺平毕业。
但是,公校也有公校的好处:
1.鱼龙混杂——锻炼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2.锻炼自推能力——公校不会无微不至,所以学生想做什么事,必须自推,这个非常锻炼领导能力, 长远来说不是坏事。我家娃需要这个方面的锤炼。他生下来就优越,对他成长未必有利。
3.轻松名列前茅——比较容易进入好大学,性价比绝对高
当然,这些点的背面都是不足,比如,
1. 如果他受不了不善的孩子,或者非常敏感脆弱,可能会影响他的学习和感受。(不过,我还是想toughen him out)
2. 完全丧失自推力,听之任之
3. 如果他不幸落入以上两点,那么进入好大学就不是易事。
我本人是不喜欢过度保护的环境,即便有各种好的理由。
但是我初中升高中的时候,也经历过选择——当时我是没有纠结,倒是年段长力劝,希望我留在那个中学升高中。不过那个中学实在太烂,对我来说选择容易,而且没有给家长多花钱。
最后,我想让儿子知道,自己的问题,自己要直面,不要希望环境来改变自己。
波士顿拉丁高中是公校,去好大学的特别多
但是,是不是值得砸锅卖铁?这个我不是很认可。
他要想去,得先走申请程序,被录取才行。不是想上就能上的。所以,这一步,我让他去做。自己做一下,也知道世事不易。
也不排除因为没有刺激躺平随大流的倾向。目前他就是这样的。
我怕他何不食糜。且不说来着富裕家庭的peer pressure。
这点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小时候,可能比较重要。到了高中,还需要小班,就太脆弱了些。高中应该是棵小树了。
中学是不是能建立有效的network呢?我不很肯定。
我觉得他是在为自己不努力找理由,当然也有可能是真喜欢那个私校的教授方式。再说,我除了他不努力,还没抱怨他其他的事情。
要是想帮他,而不仅仅是不打击他的积极性,就帮他多选几个高中。都是名声好的私高,真去了,感觉也会很不一样。
另外,各学校对考生的选择优先也不太一样,所以,还是要家长多用点心。
当然,如果你只是表面上支持他,那就另当别论。。
我想鼓励他。毕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很多具细需要躬亲,所以我希望他作为主导——自己定的目标,就要去经营,努力实现——锻炼他项目管理以及领导能力。这将是第一个他领导的,我们跟随的大项目;
但是至于是不是会全力支持他进入私高学习,这点我还是纠结,没有想清楚。我自己在各种环境中滚过,知道天然环境是很锻炼人的。他需要改变的态度,而不是能力。能力是有的,态度欠缺,所以,私高的体恤关怀,可能对他目前有好处,但是是否对他未来有好处,还是不很确定。
所以,我自己虽然倾向公高,也还是没有特别想清楚。
但是,并不意味着他能够很快滴适应大公校的大学制度。我老公就有这样的问题。他大学不得不多学一年。
我问我家小朋友,公校私校最大的区别,她说很多行为在公校绝对不允许,但在私校,they could get away with it:)
第一天上学,班上一个小朋友就骄傲地说,我爸是xxx. ( 我第一次去学校function,也稍稍被惊到了,发现班上一个小朋友的家长是某热门电视剧集的四个女主角之一:)
当然我们校区很好,私立高中也上伤不起哈。
现在姐姐上私立大学,一半学生是私立高中毕业的。
说有钱的家长太多了。
做母亲的经历给我的一个教训或者经验就是在替孩子们考虑时不过多地参考自己的经历。我开始根本就没意识到我的经历虽然造就了我,但毕竟只适用于我那个时代和我个人。
一个朋友的孩子去了藤校后跟她妹妹说,私高出来的同学,在很多地方是她们在公校毕业的学生没法比的。她是在麻州非常好的公校出来的,是个非常自觉,有目标,有动力的娃。她说的那些私校多半都是藤校,好大学的feeder schools。其实我觉得像她那样的学生,真不用去私高。所以有点没想到她会这么看私高。
私高毕业的不能适应大公校的,和公高出来不能适应大学的,都有,都不少。。统计数据都没什么太大意思,还是要看孩子。
她妈妈为了好房子, 居然搬离好学区, 去了差学区。是她上初高中的时候。
说是, 女儿有出息,到那儿都行。
当时, 我还骂她自私。
后来, 女儿去MIT
毕业后, 去哈佛医学院, 现在在MASS Genaral 做医生。
这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到那儿都发光
我觉得不设定什么倾向,先了解了再说,可能对孩子更公平更好。
刚上学时不习惯,没见过学校里这么多人,感觉有anxiety. 后来交到朋友了。
可以说,学业上的进步是次生的,虽然很多人不认同我这个观点。
公校一定是粗糙的,但未必是不好的。私校一定是细致的,但也有负面因素。就看娃了。这也是纠结。我的一位朋友娃上的湾区私校,她也是中产,她倒是竭力劝我让娃上公校,因为她在私校里的经历,以及娃收到了消费压力,也不是很容易处理的。现在娃大了,上了一所不错的学校,工作也还行。
她娃比较内向,我觉得私校倒是不一定差。
现在看来,都是公校看私校好,私校看公校好。
有的人大学的朋友是一辈子的,有的是高中的朋友。
但是合适的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对孩子有慢慢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部分是单个家庭不容易做到的。至于学业,最多就是课外班上一下,都可以不差的
你以为十几岁的孩子有多成熟,多强的自制力?
前面几年和妈妈继父住
到了社会上, 各色人等, 不像私校那么单纯, 早点接触, 早点锻炼锻炼。
公校的教育是大锅饭,自律好的孩子太卷了,AP多分又高,再加EC,leadership,大多数一般般中间层。反观私校,好的大学录取率百分比高,孩子不用辣么卷也GPA高,孩子有自信,学习有劲,上进心也高。小锅精造还是物有所值的,特别是你就一个娃。
SSAT不难考,做几次模拟题就好了。
不会是一般般中间层。这就是为啥,去私校的性价比不高。
他现在是闭着眼睛拿A的娃,真是不是太卷的问题。
而且,现在的公校也不差。只是没有他要的精耕细作而已。
真好
道聽塗說
不過學校都有pta 吧, 可以了解一些信息,open house 的時候也能感覺出老師的水平(略知一二)
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孩子自己的感覺,是不是喜歡,是不是壓抑。 這和年齡,性格,適應力,成熟度都有關係,很多因素。
說起來我也頭暈
要进私高。都怪他爸,本来就是想用进私校吓唬他,让他在公校认真读书。结果好么,不认真态度没改,现在反倒说:老爸你说的,私校的制度才能让我有动力读书。他爸说:本来就是!你爸我就是这样滴。
有老左这样的猪队友,我也是没话了。孩子自己没事找事要进私校,俺作为一位亚洲家长,是肯定不会拖后腿的,即便是觉得手头紧,千万个不愿意,也不能说。只能硬着头皮跟他说,你要想进,自己努力,该考的考,该做的做。
俺也想通了,进的可能性不大,就让他试试吧,反正进不了,本来公高还是可以滴,也可以进行一次挫折教育。
老左问:万一被录取了呢?
我瞪了他一眼:录取了再说吧。今天不想明天的烦心事。
说实在,到现在,我还在做利弊对比,没有定论呢。公校私校,真是都有好处,我还真喜欢美国的公校,蛮锻炼人的。
众ID如何看呢?
🔥 最新回帖
平均水平附近的学生。当然较好和稍差的学生也适合的。私立学校有不同级别,不同侧重的类型,不能一概而论。顶级私校比如Andover和Exeter 一类的,口袋深,教学资源雄厚,学生当然受益良多,当然也很难进,以富家子女居多。顺便加一句,看看这类学校就会明白为什么进大学不能只看成绩和EC。学生能够获得的资源差别太大了!其它私校有各种级别的,也有特殊教育类的。总之是为公立学校满足不了需要的人群设立的。共同点是规模小,学生可以得到的更多的关怀,个人化,课程种类多等。
私校里的师生关系可能让孩子有更好的过渡到大学的师生关系。私校里的同学关系对孩子适应同龄人之间的竞争和排斥有更大的挑战。
总的来说,有些私校的环境比可能公校更难适应,因为选择的空间相对小。所以,是好是坏,真不能一概而论。
不是更应该送私校么。。。给他点鼓励。。
🛋️ 沙发板凳
我家小朋友读得特开心,各个方面看,师生比例,选课,关注,升学率都好,鼓励个性发展,开拓视野。学校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当然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私校都如此。。。
我觉得钱可以努力赚,优质的教育是父母能给小朋友的最好的礼物之一。
我们这私校老师的资质不一定好。
而且跟孩子也有关系。
有的孩子适合在公校的大环境里,有的孩子在小一些的私校里发展得更好。
我认识很喜欢自己毕业于私校的,也认识很不喜欢自己私校的成年人,当然也有后悔当年没去私校的。
即使经济上有条件,是否送孩子去私校也是挺难的。。你家公子现在几年级了?
会比较压抑一些。
性价比未必高。而且,我看了那个私校,虽然国内州内都是有名的,但是还是一个象牙塔,老师很好,孩子也被保护的很好。其实到了大学,不管怎样的大学,从人品上来说,都是鱼龙混杂。高中在公校里锻炼一下,未必是件坏事。这就是我说的纠结。
目前的公校太无聊,很有可能躺平毕业。
但是,公校也有公校的好处:
1.鱼龙混杂——锻炼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2.锻炼自推能力——公校不会无微不至,所以学生想做什么事,必须自推,这个非常锻炼领导能力, 长远来说不是坏事。我家娃需要这个方面的锤炼。他生下来就优越,对他成长未必有利。
3.轻松名列前茅——比较容易进入好大学,性价比绝对高
当然,这些点的背面都是不足,比如,
1. 如果他受不了不善的孩子,或者非常敏感脆弱,可能会影响他的学习和感受。(不过,我还是想toughen him out)
2. 完全丧失自推力,听之任之
3. 如果他不幸落入以上两点,那么进入好大学就不是易事。
我本人是不喜欢过度保护的环境,即便有各种好的理由。
但是我初中升高中的时候,也经历过选择——当时我是没有纠结,倒是年段长力劝,希望我留在那个中学升高中。不过那个中学实在太烂,对我来说选择容易,而且没有给家长多花钱。
最后,我想让儿子知道,自己的问题,自己要直面,不要希望环境来改变自己。
波士顿拉丁高中是公校,去好大学的特别多
但是,是不是值得砸锅卖铁?这个我不是很认可。
他要想去,得先走申请程序,被录取才行。不是想上就能上的。所以,这一步,我让他去做。自己做一下,也知道世事不易。
也不排除因为没有刺激躺平随大流的倾向。目前他就是这样的。
我怕他何不食糜。且不说来着富裕家庭的peer pressure。
这点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小时候,可能比较重要。到了高中,还需要小班,就太脆弱了些。高中应该是棵小树了。
中学是不是能建立有效的network呢?我不很肯定。
我觉得他是在为自己不努力找理由,当然也有可能是真喜欢那个私校的教授方式。再说,我除了他不努力,还没抱怨他其他的事情。
要是想帮他,而不仅仅是不打击他的积极性,就帮他多选几个高中。都是名声好的私高,真去了,感觉也会很不一样。
另外,各学校对考生的选择优先也不太一样,所以,还是要家长多用点心。
当然,如果你只是表面上支持他,那就另当别论。。
我想鼓励他。毕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很多具细需要躬亲,所以我希望他作为主导——自己定的目标,就要去经营,努力实现——锻炼他项目管理以及领导能力。这将是第一个他领导的,我们跟随的大项目;
但是至于是不是会全力支持他进入私高学习,这点我还是纠结,没有想清楚。我自己在各种环境中滚过,知道天然环境是很锻炼人的。他需要改变的态度,而不是能力。能力是有的,态度欠缺,所以,私高的体恤关怀,可能对他目前有好处,但是是否对他未来有好处,还是不很确定。
所以,我自己虽然倾向公高,也还是没有特别想清楚。
但是,并不意味着他能够很快滴适应大公校的大学制度。我老公就有这样的问题。他大学不得不多学一年。
我问我家小朋友,公校私校最大的区别,她说很多行为在公校绝对不允许,但在私校,they could get away with it:)
第一天上学,班上一个小朋友就骄傲地说,我爸是xxx. ( 我第一次去学校function,也稍稍被惊到了,发现班上一个小朋友的家长是某热门电视剧集的四个女主角之一:)
当然我们校区很好,私立高中也上伤不起哈。
现在姐姐上私立大学,一半学生是私立高中毕业的。
说有钱的家长太多了。
做母亲的经历给我的一个教训或者经验就是在替孩子们考虑时不过多地参考自己的经历。我开始根本就没意识到我的经历虽然造就了我,但毕竟只适用于我那个时代和我个人。
一个朋友的孩子去了藤校后跟她妹妹说,私高出来的同学,在很多地方是她们在公校毕业的学生没法比的。她是在麻州非常好的公校出来的,是个非常自觉,有目标,有动力的娃。她说的那些私校多半都是藤校,好大学的feeder schools。其实我觉得像她那样的学生,真不用去私高。所以有点没想到她会这么看私高。
私高毕业的不能适应大公校的,和公高出来不能适应大学的,都有,都不少。。统计数据都没什么太大意思,还是要看孩子。
她妈妈为了好房子, 居然搬离好学区, 去了差学区。是她上初高中的时候。
说是, 女儿有出息,到那儿都行。
当时, 我还骂她自私。
后来, 女儿去MIT
毕业后, 去哈佛医学院, 现在在MASS Genaral 做医生。
这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到那儿都发光
我觉得不设定什么倾向,先了解了再说,可能对孩子更公平更好。
刚上学时不习惯,没见过学校里这么多人,感觉有anxiety. 后来交到朋友了。
可以说,学业上的进步是次生的,虽然很多人不认同我这个观点。
公校一定是粗糙的,但未必是不好的。私校一定是细致的,但也有负面因素。就看娃了。这也是纠结。我的一位朋友娃上的湾区私校,她也是中产,她倒是竭力劝我让娃上公校,因为她在私校里的经历,以及娃收到了消费压力,也不是很容易处理的。现在娃大了,上了一所不错的学校,工作也还行。
她娃比较内向,我觉得私校倒是不一定差。
现在看来,都是公校看私校好,私校看公校好。
有的人大学的朋友是一辈子的,有的是高中的朋友。
但是合适的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对孩子有慢慢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部分是单个家庭不容易做到的。至于学业,最多就是课外班上一下,都可以不差的
你以为十几岁的孩子有多成熟,多强的自制力?
前面几年和妈妈继父住
到了社会上, 各色人等, 不像私校那么单纯, 早点接触, 早点锻炼锻炼。
公校的教育是大锅饭,自律好的孩子太卷了,AP多分又高,再加EC,leadership,大多数一般般中间层。反观私校,好的大学录取率百分比高,孩子不用辣么卷也GPA高,孩子有自信,学习有劲,上进心也高。小锅精造还是物有所值的,特别是你就一个娃。
SSAT不难考,做几次模拟题就好了。
不会是一般般中间层。这就是为啥,去私校的性价比不高。
他现在是闭着眼睛拿A的娃,真是不是太卷的问题。
而且,现在的公校也不差。只是没有他要的精耕细作而已。
真好
道聽塗說
不過學校都有pta 吧, 可以了解一些信息,open house 的時候也能感覺出老師的水平(略知一二)
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孩子自己的感覺,是不是喜歡,是不是壓抑。 這和年齡,性格,適應力,成熟度都有關係,很多因素。
說起來我也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