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C
Calsh2007
楼主 (文学峸)

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原创 普通市民 摩耶夫人 2022-04-13 17:50

现在的上海人,
每天晚上清点完冰箱忧心忡忡地睡下,
每天早上抢完菜后忐忑不安地点开上海发布的数据,
接着开启一天的核酸、抗原、团购、骂娘,
以及求助。
不知道为什么,每天都有刷新底线的事件。

一位土生土长的上海居民,一个5岁孩子的爸爸,接受治疗后病情稳定的癌症患者,4月3日突感不适120去医院,在有前一天小区做的核酸报告情况下,被要求马上进行本院的核酸报告才可收治,在等待的过程中离开人世。他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你去问问医生,我的核酸报告出来了吗?”在他离去两个小时后,核酸报告出来了,阴性。

网传某区卫健委的一位干部,一医毕业,聪颖专业,在巨大的压力中,在办公室自缢身亡。

一个刚出生14天的宝宝,被要求和阳性的父亲、母亲分开隔离,单独送去金山病房,孩子的奶奶试图跳上窗台以死相逼要求和宝宝在一起,产妇拖着孱弱的身体发出求助信息,仅仅请求妈妈能和宝宝隔离在一起,让孩子吃上一口母乳。这是在“阳性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隔离”的新闻发布会以后发生的事。

许多毗邻居民区的中小学突然变成了方舱,居民抗议,师生愕然,很多老师的书本还在学校里面,班级里存放着学生的私人物品,甚至有的寄宿学校还住着学生。这学期还能开学吗?马上中高考了,毕业班前途何在?

今天上海大风暴雨,赶工完成的南汇方舱和高桥方舱全都屋顶漏水!阳性病人所在的居所纷纷遭遇被褥床铺湿透,人员挨淋挨冻的惨况,更有甚者,一些方舱本就不堪的厕所在暴雨、停电、停水、爆筏等多重压力下,粪便横流,无人修理。这是方舱啊!既然把人抓来“治疗”,那也得当病人对待啊,为什么要让人毫无尊严?

打热线、找居委,遇到的标准答案永远是“已经报上去了”“等上面通知”。网民们自己做了一个求助文档我们来帮你 · 上海抗疫互助 (helpothers.cn)https://www.helpothers.cn/help/,将各方求助列进其中,自己互助,打开文档尽是不能再等的紧急情况,但凡有一位领导亲自看到这个文档,都不会好意思说那些空话。

一位居住在永康路大半辈子病痛难忍的老先生和居委工作人员的电话,“为什么上海会变成这个样子?”答复“我无能为力”,一声悲愤长叹。

是啊,为什么会这个样子?为什么我们全力配合政府要求,说停工就停工,说足不出户就足不出户,说每天核酸就每天核酸,说半夜再核酸就半夜再爬起核酸,说14天就14天,说加7就加7 ,说共克时艰就咬紧牙关,工作丢了就丢了,公司关了就关了,抗疫第一,说屏牢就屏牢,结果呢?

足不出户半个月、一个月,小区里的阳性一例一例地增加,本来没有阳性的小区也在长达一个月的严格封锁里出现了阳性。封控区解封无望,管控区不断出新,所谓防范区都只能一户出一人每天出门一小时,还不能走太远。

在上海市民认真、严格、克服了所有需求坚持配合抗疫的情况下,每日的公布数字仍是两万多两万多地跳出。

所有的专科医生都扑出去做永无止境的核酸检测,大部分医疗系统停摆,所有新冠以外的病人挣扎在生死线上,无法就诊、无法手术、无法配药,120要排队,出门单不给开,血透轮不上,化疗做不了,所有的病人都以自己的生命为十五万里仅有一例重症的奥密克戎让路,从东方医院的周护士到120无视去世的老人家,到今天这位在等核酸报告中离世的急诊患者,以及经济学家的高龄母亲、开不到抗抑郁药的病人、他们没有得到一个说法,就憋屈地离开了人世,成为大局为重中的一粒尘埃。

相信政府只封四天就买了四天食物的市民,已纷纷陷入断粮危机。
运力严重不足,我所在的区域,几个买菜app已经停运,抢菜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依赖小区热心居民发起的团购,也仅限于最基本的米面油蔬菜,更多的生活需求无法解决。

甚至现在赖以维持生活刚需的团购都面临重重限制,“为了减少外来物品传播病毒风险”和“减轻志愿者负担”,许多小区物业和居委要求团购报批,居委和物业来审,哪些可以买哪些不能买,例如:居委会团购的可以买,自己发起的团购不能买;保供单位的菜可以买,私人老板的菜不能买;蔬菜挂面可以买,咖啡水果“非生活必需品”不能买等等规定。但什么是生活必需品?谁来定义能买不能买的范畴?一层一层的审批,权力寻租的空间又有多大?

做了几回团长,你会感觉从互联网时代倒退到了供销社时代,本就不多的选择,还得想办法去抢去申请,供货联系人给的是永远繁忙的电话号码,司机师傅脾气要多大有多大,菜品质量差强人意也不能有任何意见,只要能到货就得感恩戴德,价格也自然是飞起。
这种仅有的购物方式令人感到恐惧,令人极其不适。更可怕的是短期内,似乎没有其他的购物方式了。京东美团这些高调亮相政府发布会承诺要保障民生的平台,打入现实就变成了永远发不了货的渣男。
你仔细一看,周边的苏州昆山等地都在全域静止都封了高速都在天天全面核酸,那谁给你发货?上海市再强调保障物资有什么用?严格的防疫政策下,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物流受影响,行程码一带星就不让下高速,多少货车司机到上海吉林送完货就回不去了,滞留在高速路上,谁还敢给送货?哪个供应商愿意承担高昂的成本和风险?

我们可能再也无法自由地选购一瓶自己想要的酱油了。

更多的人,是啥也没得吃了。这几天,众多的独居老人守到弹尽粮绝才发出求救要一口吃的,他们中有老教授,老专家,经历过浩劫年代,为祖国做出过杰出贡献,也不缺钱的知识分子,结果困在2022年吃不上饭,荒不荒谬?

既然我们抗疫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保护老人,那这些吃不上饭、看不上病、甚至还要搭上命的老人现状是怎么造成的?
上海是服务业占比很重的城市,这里有大量手停口停的打工人,他们无法“居家办公”,他们也没有独立的住所,居住地不具备做饭的条件,收不到慰问物资,也没有财力长久支撑。

如果我们足不出户二十天,天天核酸抗原轮番做,阳性数字还在狂涨,那足不出户和天天核酸的效果又在哪?

所有的检测医生、居委、小区物业都在超负荷运转,基层一线已经承担了远超自己能力的任务、指令和骂声,上级朝令夕改随意传旨,轻巧地一声“服务上门”的时候,有没有设身处地替做事的人想过?

前天发布会出来一位民政局的领导,还以为要发布什么惠民政策,结果上来说创建“无疫小区”,滑天下之大稽,为什么不创建“无感冒小区”“无艾滋小区”“无痔疮小区”?
得阳性的人有罪吗?
得阳性是故意传染的吗?
“无疫小区”是可以靠人为努力就能做到的吗?
现在匆忙赶成下雨天屎尿横飞的方舱是能让人安心去住的吗?

让小区居民怨恨不幸染上阳性的邻居,制造阳性耻感,制造重重障碍,转移矛盾到群众内部,惩罚有阳性的楼栋不解封。
这不是连坐陪罪制度是什么?

今天的心情实在沉重,我们热爱的、为之自豪、如此闪耀的城市,为何变得这般黯淡无光?我们付出的忍耐和血泪究竟是不是错付了?这所城市里还有没有像徐汇区志愿者老伯一样敢于据理力争的人?还有没有官员在倾听人民的心声?我们期盼的明天,还要熬多少个14天后才能到来?代价要付出多少,才能换一个求实的人民至上?!

l
lost2008
与时共进,每家都出一人做大白,吃喝不用愁
h
hhtt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
螺丝螺帽
我今天也读到了三姐夫同学,70 岁,哮喘发作求医的惊险经历,现在的上海政策,太不合理了
O
Oona
赞你还有一颗火热的心,谢谢你替他们发声。有人发声就会有希望,中国人聪明灵活的,一定会好的。
金米
是不是他们缺乏点危机感?

深圳刚封时,我和家里人通了话。表示我的担心。82岁的继母让我放心。说她一听到要封城,就指挥保姆囤东西,冰箱储存室都满了。

除了新鲜食品外,还囤了罐头的蔬菜水果鱼肉,奶粉,牛奶,干菜等,两三个月不出门都没问题。

我爸95了,他俩都没打疫苗,说医生不给打。

继母一星期要去透析3次,封城了也让出门去透析。

上海人要有我继母这危机感,现在也不至于如此困难。

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

a
awr
估计是上海人开始听政府说不会封城,大意了
a
alazycatinsd
好好的一个地方搞成这样挺让人无语的

就像一个会武功的傻子,拼命给自己点穴,把敌人都看呆了,都服了。

求的就是这个?

C
Calsh2007
因为封城还有大量的核酸检测,医务人员没有时间和资源就诊,哮喘病,心血管病,常年透析病人,还有癌症病人很大比例受到影响。
C
Calsh2007
抱抱!
C
Calsh2007
抱抱!上海人自救很好,基层官员对于封城非常抵触。 我想张文宏医生是最痛心的。
C
Calsh2007
上海2千6百万人,据说一天的食物需求是2万吨。 封城前面几天还行。越往后,食物肯定越难以供应,因为几千量的大卡车不能进城
a
alazycatinsd
回抱!是的,上海人民聪明灵活韧性,

这二三十年来基层很给力,那些一拍脑袋一个主意的不配去那里指手画脚。

b
borisg
这么大的一个城市,一下子人为地把基本物资供给系统打乱了,不是普通民众的努力能弥补的。即使全部由军队来负责维持供应也没有那
b
borisg
一人一公斤,2000万人=2万吨。
p
purple123
感觉可以把上海做个试点,放开以后看看医院承受能力。其他城市医院都做后援。最怕的是全国一片红,都崩溃
C
Calsh2007
上海医务人员是12万多,一直做2600万人的核算检测,平均每人一天要测上百,医疗资源都被占用。正常一天7000台的手术。
C
Calsh2007
是的 把万加上了。 而且上海寸土寸金,没有太多在市区内的大型食物存储仓库。
C
Calsh2007
奥秘克隆重症在上海的人数,官方数字低于10人。
O
Oona
回抱!
b
borisg
你觉得政府有有意压低重症统计的可能么。数字实在不大合理。
p
purple123
香港的死亡人数不低
G
GoGym
不知道是不是香港南亚人多,南亚的重症和死亡率相对高,还有老墨高,有基因的原因
喝杯咖啡吧
很不幸,我觉得如果没有“上面”重压,不会搞得这么乱
k
kingfish2010
英国2020第一波病逝的南亚人比例特别高, 而且很多是医护人员。

也可能深色皮肤VD吸收比较差

金米
要是政府能听张文宏的就好了,

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他讲的东西都是很对的,他是传染病专家。

 

C
Calsh2007
上海在中央官员进来之前 很科学。有感染 但重症率很低。生活正常。
C
Calsh2007
说明张文宏主任(疾控中心主任)管理的很好。为了保北京,封城丶前上海承担了80-90%的国际航班。
S
Sequoia_CA
啊?吓人。
J
JaneO
真是灾难。我认识在上海浦西的有些难,但活得下去。浦东的快活不下去了,没吃的,外人都没法帮。
g
girl
真看不下去了,楼主居然给这个贴点赞。就算仇视政府,但别把恨延伸到普通老百姓头上吧。
g
girl
不久之前,美国癌症病人心血管病人因为医疗资源被挤兑,很多人失去就医机会而死亡。美国医疗资源还要比中国好很多。
J
JaneO
对不起,我没有仇视政府,我父母亲戚都在中国,我希望中国好!我说的也是事实,我表姐在浦东,她和我姐夫都不敢吃蔬菜,留给孩子

他们楼下有两家阳性,他们楼已被封一个月了,他们邮购买东西大多不送,居委会也无能为力。朋友亲戚想帮忙都帮不上。每天都在网上看能不能买到吃的。

在浦西的朋友亲戚就好很多。

有些事情我怎么都想象不出来的。我也无能无力,和他们聊,感觉我自己都快郁闷了,还得鼓励他们,一切都会过去,都会好的。

M
Mayrain777
我想"girl" 说的不是你,"girl"说的“楼主”是这个贴子origin的“楼主”,ta在对“上海人的悲惨”点赞呢。
酒绿春浓
给你点个赞!你说的是你听见的情况,很多老人和外来务工者真是很艰难。尤其是那些老学者和教授们

没子女在身边帮忙很难。

最近最厉害的是那些人际交往广泛的人,小商贩和蔬菜鱼肉批发的那些人,跟他们有关系的人,都能找到食物资源。

g
girl
你说的是事实,但有啥可赞的?做人的基本善良在哪里?

去看了给你点赞的楼主的旧帖,原来这位是有Track Record的。反中挺川的干将,难怪!

上海很不幸,搞成这样出乎所有人意料。但疫情这么复杂,没一个国家处理得好。中国采取严防死守,也不是要害老百姓啊!

的确这样关下去不是办法,希望中国政府能尽快接受现实,慢慢开放。我家上海十几个亲戚,我天天盼着他们能顺利扛过这一关。也希望国门尽快开放。

奇怪的是,生活在美国的人,在美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楼主和她几位志同道合的人,并没出来批判政府。现在美国熬出头了,不至于这样趾高气扬地批判中国吧?别忘了,当一个手指指向对方,四个手指是指向自己的。

 

 

k
kingfish2010
顶一下, 希望决策者能够听到上海市民的声音
螺丝螺帽
+1
a
aklei
+100
a
aklei
听专家的?圣旨摆第几位?
a
aklei
听专家的?圣旨摆第几位?
m
mexicali
就是啊,当时美国一片凄惨混乱,我们这些住在美国的深受其害,都不能抱怨,一抱怨就被围攻,说我们造谣,可猖狂了。

那时我孩子在疫情初期就中招了,我真是求救无门啊,四处打电话,要么没人接,要么接了也不管,就让我们在家硬扛。那时还什么东西都买不到,连个温度计也买不到。toilet paper都没有,我都差点要自制Toilet paper了!

晴日江南
上海的情况为何会如此糟糕呢?

提及一下深圳封城和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人所做出的努力。为何到了上海这样一座城市,情况便变得如此令人匪夷所思呢?

p
penname
+1
C
Calsh2007
为JaneO点赞:是谢谢她分享-我在上海的亲戚和同事也普遍是浦西的情况比浦东的好。 把这个说成为灾难点赞,说明你心中有恶
B
BCC
上海人什么都不怕,就怕中央支援
g
girl
唉,真不容易,还好都挺过来了。这里有些人是心中有恶而现恶,谁恨中,谁真的为中国着急,也都是明摆着的。
I
Iwanttofly
当年上海人口1500万,现在几乎快翻倍了
g
goingplaces
完全不符合任何统計学的 model

不論是用医学数据 还是 用数学模型,這个 single digit 的 数字 绝对鬼異。 另外如果是真的 有什么需要要这样封城?

這个不是抗疫 而是借抗疫為名的進一步控制人民的政治运动。 文革 2.0.

g
girl
唉,真不容易,还好都挺过来了。这里谁心中有恶而现恶,谁恨中,谁真的为上海着急,也都是明摆着的
冬日恋歌
这篇文章第一条评语现在有72.5万点赞,其中有我一票,现在说文章有违法违规不给分享
林凡_圣路易
没有商品流通,谁家有粮过几周?

混测单检何时了?病毒知多少?
家门昨夜贴封条,少吃少喝困囚中。
白菜大米应犹在,只是难购买。
问君单靠几根葱,一家老少能撑到解封?

黄脸婆123
谢谢你,前几天我在这里说我父母家缺菜,跟着焦虑,还被说没找对方法买菜

感到很悲哀。想想自己笨还是闭嘴吧

w
warara
在美国不能抱怨?这是事实吗?你以为就你一个人住在美国我们都不知道。美国那么差你为啥不回国?
s
smeagolrocks
美国当时医院忙但沒医院因此关闭,看急诊不用等很多小时做核酸,政府也不会强征你家房子做方舱, 人民不会因为饿肚子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