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没仔细回答落花这个问题。不是卖关子,是真的没时间。BL姐可以作证。
简单说,你没穿对衣服。如果下雨,要第三层(薄的风雨衣),而不是第二层。
我记得写过不少冬天穿衣的帖子。比如雪山飞狐那几篇。最冷的时候,是零下29摄氏度跑山。那是前两年写的帖子。这几年对低温跑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为我今年最近那场马拉松,差点儿冻死。而且不算很低的气温。现在懂了,气温只是指标之一,还有气压,风力,地形和降水。
我个人跑步穿的衣服,算准精英型,就是比普通跑步的衣服少一级。什么级?网上一大堆。到处都是。就是根据气温穿啥衣服。比如:
:
也就是说,我穿的比这个少。比赛时,夏天是超短裤加运动胸罩。稍冷是短裤背心,然后是短裤T恤。
再往下是短裤长袖,长裤长袖。。。。。根据气温下降依次穿多。
冬天的衣服逐渐加到三层。第一层是底层,贴身的,要求吸汗,透气,不摩擦。不能含棉。第二层是隔热绝缘层。我个人不用羊毛之类的。热的时候无法摆脱。最外一层,是挡风防雨层。如果再冷,要加附件:手套,口罩,绒帽,围脖,面罩……我拍过不少照片的。
马拉松比赛的最佳温度,对我是摄氏4度,华氏接近40F。这是个奇妙的温度,是甜味最强的点。人体在奔跑的时候,体温增加20F,也就是60F(16C),凉爽,而不是冷,是最舒服的。超过这个点就会热。所以气温比40度高,就不需要夹层(保温层),我穿短裤的。加州除了进山上,气候宜人,很少出现冰雪等严寒,保温层不大需要。
但是,实际情况,比上面那个图复杂得多。而且很少这方面的描述。
第一,你是什么速度跑?全马三小时以下,产热高,穿得少,短打扮。全马4小时,短T恤,5小时的,可以长袖。跑跑走走的,你就可以再穿多点。这里,我是以加州国际CIM马拉松为蓝本。我前几天贴的CIM视频,可以看到开跑前面的都是类似三点式,越往后面衣服越多。
还有,你是平时训练,是什么速度。轻松跑,Easy Run, 还是节奏跑,Tempo Run. 跑多少,4英里,12英里?吃早饭没?
第二,你身体状况。胖瘦当然有关,近期赛前的身体状态也有关。
第三,天气变化。气温是否恒定,还是一开始很冷,后来太阳出来气温急剧上升,还是突然下雨气温陡降?抑或天气阴,一直那个温度?对付这个情况,要考虑途中穿脱方便。大部分“过来人”会建议你,赛前穿个可以丢弃的衣服,开跑前或者两英里处可以脱了扔了。比如CIM,起跑线前面有专门丢衣服区,包括前两个水站。衣服不保留,是捐掉的。
我的警告:不一定!我已经大约50个全马,不一定要丢,能带着还是带着。不是因为小气,舍不得丢,而是天气变化。比如赛前等候时,可以穿个大垃圾袋避寒,开跑后,也不必急忙丢,叠起来很小,先留着,如果天气确实变热了再丢不迟。大型比赛,终点线会发保温毯(CIM是衣服),小的比赛不一定有,那么你赛后会冻得要死。建议鸟家的薄风衣,脱下叠起才护照那么大,塞口袋里。其他品牌也有。或者穿Salomon 那种超马越野背心包,里面有超薄保温毯。如果是普通长袖,脱下来用袖子扎腰上。除非你是精英或者要PB,很拼,要夺冠,那就尽量轻装。
第四,天气状况。这个和上面说的不是一个概念,是指风雨气压和地势环境。
从上面的图上可以看到,40F是不要第二层的。我去年一场超马,23F,但我穿着短裤在起点线等了45分钟,也熬下来了。
但有一个条件,那天风不大。今年最近这次差点儿冻死的,却是40多度,在山野遭遇特大强风,而且暴雨。连续两个小时多。人已经出现虚幻状态,也就是不觉得冷了,处在严重失温状态。直到后来下降到山下,才开始觉得冷,瑟瑟发抖到终点。
人到了那个时候,意识已经糊涂,只知道跑,不知道吃东西,不知道喝水,手也不听使唤,打不开任何食物,麻木了。但我依稀知道,自己在危险状态。不能放弃倒下。其实气温比落花跑步的还要高。开始懂了,当时就是不明白中国一次超马能冻死21个人。人体不听使唤!快得很。
回头看看,网上铺天盖地的让你冬天跑步怎么穿衣服的文章和图片,都是讲的皮毛。大自然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残酷得多。因为都是只说了气温一个指标,而没有提到风寒系数,风力,带走人体热量的雨水量,气压和比赛人体在不同阶段的体能状态。
也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夏天在湾区人口密集的地方跑个步,居然会中暑出事(车水马龙的I-580和680交界处);或者在优胜美地徒步一下,就会全家中暑干渴死亡。大自然真的很复杂。我们要敬畏,没有亲身体会也不要指责死者。我这次是阴沟里翻船。摄氏零下29度的雪山都跑了半马,接近摄氏10度居然失温致幻。死里逃生。
这次侥幸,下一次不一定这么幸运
很近每次见的那种。都是停赛甚至停跑半年以上。不过这三个都不是因为跑步骨折的。
为什么说过了?那个比赛是早定好的,只不过那天天气骤变。有点理解甘肃那个了。
带表的左前臂冰冷到麻木,不得不把表摘下来带到右手,还是冰冷,我边跑边搓了几分钟才好些
明年再跑的话会带着arm warmer
BTW,我证明师傅现在日理万机,空中飞人,来去匆匆 lol
结果你爱悄,穿了个背心。哈哈哈。
CIM不算太冷,也没风。如果再冷,可以穿鸟家薄风衣,热的时候折起来才护照那么大。
这次CIM和落花那次一样,湿度太大处于饱和状态。如果你看到大雾,你的第一目标就可能实现不了。
但你这次很拚,过足了瘾吧?
嗯,瘾是过了,也知道了自己的极限,知道了什么叫撞墙 lol
我可能把你说可以穿长袖那句漏掉了,这几天我都穿着外套慢跑,还得养几天-_-
比如挑战自我这条对我来说完全没有说服力,如果是为了健康和生活质量,我肯定不会把自己折腾到生病或者受伤
但不表示,一跑步就会受伤,生病。什么极限,拼命。。。。那是错觉。写多了、看多了可能造成了这个印象。
实际上,跑步或其他运动对人体的伤害,大约只有不运动的三分之一以下。
昨晚又和人长聊,喝的东西含有咖啡因。
我再试着睡一会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光研究,不跑步不行,没有经验。光跑步不动脑子也不行,经验无法运用到下一次比赛中。
小布是思学相长的最佳代表,我要向你学习
12月1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获悉,经公安机关对云南哀牢山因公殉职的张金榜、杨敏、刘宇、张瑜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行法医学检验:4人系低温所致心源性休克死亡,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死亡。
另据公安、地质、气象、环境、通信、林业、山地救援等领域专家联合现场勘察,认为4人殉职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爬山导致体力消耗过大,事发区域出现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原因造成人体失温
今天下午没仔细回答落花这个问题。不是卖关子,是真的没时间。BL姐可以作证。
简单说,你没穿对衣服。如果下雨,要第三层(薄的风雨衣),而不是第二层。
我记得写过不少冬天穿衣的帖子。比如雪山飞狐那几篇。最冷的时候,是零下29摄氏度跑山。那是前两年写的帖子。这几年对低温跑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为我今年最近那场马拉松,差点儿冻死。而且不算很低的气温。现在懂了,气温只是指标之一,还有气压,风力,地形和降水。
我个人跑步穿的衣服,算准精英型,就是比普通跑步的衣服少一级。什么级?网上一大堆。到处都是。就是根据气温穿啥衣服。比如:
:
也就是说,我穿的比这个少。比赛时,夏天是超短裤加运动胸罩。稍冷是短裤背心,然后是短裤T恤。
再往下是短裤长袖,长裤长袖。。。。。根据气温下降依次穿多。
冬天的衣服逐渐加到三层。第一层是底层,贴身的,要求吸汗,透气,不摩擦。不能含棉。第二层是隔热绝缘层。我个人不用羊毛之类的。热的时候无法摆脱。最外一层,是挡风防雨层。如果再冷,要加附件:手套,口罩,绒帽,围脖,面罩……我拍过不少照片的。
马拉松比赛的最佳温度,对我是摄氏4度,华氏接近40F。这是个奇妙的温度,是甜味最强的点。人体在奔跑的时候,体温增加20F,也就是60F(16C),凉爽,而不是冷,是最舒服的。超过这个点就会热。所以气温比40度高,就不需要夹层(保温层),我穿短裤的。加州除了进山上,气候宜人,很少出现冰雪等严寒,保温层不大需要。
但是,实际情况,比上面那个图复杂得多。而且很少这方面的描述。
第一,你是什么速度跑?全马三小时以下,产热高,穿得少,短打扮。全马4小时,短T恤,5小时的,可以长袖。跑跑走走的,你就可以再穿多点。这里,我是以加州国际CIM马拉松为蓝本。我前几天贴的CIM视频,可以看到开跑前面的都是类似三点式,越往后面衣服越多。
还有,你是平时训练,是什么速度。轻松跑,Easy Run, 还是节奏跑,Tempo Run. 跑多少,4英里,12英里?吃早饭没?
第二,你身体状况。胖瘦当然有关,近期赛前的身体状态也有关。
第三,天气变化。气温是否恒定,还是一开始很冷,后来太阳出来气温急剧上升,还是突然下雨气温陡降?抑或天气阴,一直那个温度?对付这个情况,要考虑途中穿脱方便。大部分“过来人”会建议你,赛前穿个可以丢弃的衣服,开跑前或者两英里处可以脱了扔了。比如CIM,起跑线前面有专门丢衣服区,包括前两个水站。衣服不保留,是捐掉的。
我的警告:不一定!我已经大约50个全马,不一定要丢,能带着还是带着。不是因为小气,舍不得丢,而是天气变化。比如赛前等候时,可以穿个大垃圾袋避寒,开跑后,也不必急忙丢,叠起来很小,先留着,如果天气确实变热了再丢不迟。大型比赛,终点线会发保温毯(CIM是衣服),小的比赛不一定有,那么你赛后会冻得要死。建议鸟家的薄风衣,脱下叠起才护照那么大,塞口袋里。其他品牌也有。或者穿Salomon 那种超马越野背心包,里面有超薄保温毯。如果是普通长袖,脱下来用袖子扎腰上。除非你是精英或者要PB,很拼,要夺冠,那就尽量轻装。
第四,天气状况。这个和上面说的不是一个概念,是指风雨气压和地势环境。
从上面的图上可以看到,40F是不要第二层的。我去年一场超马,23F,但我穿着短裤在起点线等了45分钟,也熬下来了。
但有一个条件,那天风不大。今年最近这次差点儿冻死的,却是40多度,在山野遭遇特大强风,而且暴雨。连续两个小时多。人已经出现虚幻状态,也就是不觉得冷了,处在严重失温状态。直到后来下降到山下,才开始觉得冷,瑟瑟发抖到终点。
人到了那个时候,意识已经糊涂,只知道跑,不知道吃东西,不知道喝水,手也不听使唤,打不开任何食物,麻木了。但我依稀知道,自己在危险状态。不能放弃倒下。其实气温比落花跑步的还要高。开始懂了,当时就是不明白中国一次超马能冻死21个人。人体不听使唤!快得很。
回头看看,网上铺天盖地的让你冬天跑步怎么穿衣服的文章和图片,都是讲的皮毛。大自然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残酷得多。因为都是只说了气温一个指标,而没有提到风寒系数,风力,带走人体热量的雨水量,气压和比赛人体在不同阶段的体能状态。
也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夏天在湾区人口密集的地方跑个步,居然会中暑出事(车水马龙的I-580和680交界处);或者在优胜美地徒步一下,就会全家中暑干渴死亡。大自然真的很复杂。我们要敬畏,没有亲身体会也不要指责死者。我这次是阴沟里翻船。摄氏零下29度的雪山都跑了半马,接近摄氏10度居然失温致幻。死里逃生。
这次侥幸,下一次不一定这么幸运
很近每次见的那种。都是停赛甚至停跑半年以上。不过这三个都不是因为跑步骨折的。
为什么说过了?那个比赛是早定好的,只不过那天天气骤变。有点理解甘肃那个了。
带表的左前臂冰冷到麻木,不得不把表摘下来带到右手,还是冰冷,我边跑边搓了几分钟才好些
明年再跑的话会带着arm warmer
BTW,我证明师傅现在日理万机,空中飞人,来去匆匆 lol
结果你爱悄,穿了个背心。哈哈哈。
CIM不算太冷,也没风。如果再冷,可以穿鸟家薄风衣,热的时候折起来才护照那么大。
这次CIM和落花那次一样,湿度太大处于饱和状态。如果你看到大雾,你的第一目标就可能实现不了。
但你这次很拚,过足了瘾吧?
嗯,瘾是过了,也知道了自己的极限,知道了什么叫撞墙 lol
我可能把你说可以穿长袖那句漏掉了,这几天我都穿着外套慢跑,还得养几天-_-
比如挑战自我这条对我来说完全没有说服力,如果是为了健康和生活质量,我肯定不会把自己折腾到生病或者受伤
但不表示,一跑步就会受伤,生病。什么极限,拼命。。。。那是错觉。写多了、看多了可能造成了这个印象。
实际上,跑步或其他运动对人体的伤害,大约只有不运动的三分之一以下。
昨晚又和人长聊,喝的东西含有咖啡因。
我再试着睡一会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光研究,不跑步不行,没有经验。光跑步不动脑子也不行,经验无法运用到下一次比赛中。
小布是思学相长的最佳代表,我要向你学习
12月1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获悉,经公安机关对云南哀牢山因公殉职的张金榜、杨敏、刘宇、张瑜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行法医学检验:4人系低温所致心源性休克死亡,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死亡。
另据公安、地质、气象、环境、通信、林业、山地救援等领域专家联合现场勘察,认为4人殉职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爬山导致体力消耗过大,事发区域出现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原因造成人体失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