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自己是个最不注重形式的人,估计没人敢和我争第一。我从来不参加毕业典礼。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打包回家。本科毕业,研究生(n 次)都是这样。不过要说的最厉害的一次,就是我自己的婚礼了。
记得我妈经常用充满甜蜜的抱怨的口气,回忆和我爸结婚那天,没有什么仪式。
他两是青梅竹马。结婚那天,我爸骑着自行车把她接回去的。可是每每听到她的回忆,总能让我想象中年轻的男子,一脸喜悦的载着同样一脸喜悦的新娘,信心满满的迎接新的生活的场景。
所以在我的心中,平平淡淡才是真。好吧都是借口。其实,我这个人有点懒,懒得操办婚礼。
就和老公说,不办婚礼。我说的他都同意。就说,“行啊。那我们到市政厅去领个证就行了。法官会为我们主持简单的仪式的。” 老公很有经验的说。
结果,到了注册那天。我们八点到的。
法官让我们到一个法庭里等。
一进去,我的天,二三十个愁眉苦脸的人已经把courtroom 坐满了。我和老公就在角落找两个座位坐下。我老公故作镇定的说 “没事。等会会把我们带到一个小房间去的。” 我有点不确定。问他 “你怎么知道?”
“在纽约都是这样。我参加过朋友两次婚礼。都是这样。”
他话还没说完,法官就朝我两招手。
我们两战战兢兢的走过去。我心里直打鼓。“我又没做坏事。我怕啥啊?”
法官说 “既然你们两是来结婚的而不是打官司的,我就把你们两个的案子先办了。”
我心里暗暗感激,真是个体察民情的好法官。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法官就拿了一本什么书,开始宣布我和我老公生老病死永不分离了。
我还在蒙圈呢,法官就让交换戒指了。
幸好我老公反应快,急忙从口袋里掏出戒指,给我带上。
“说好的去小房间的呢?” 我还在想着这茬。法官已经在我头顶宣布。“you are husband and wife. you may kiss the bride"
我去,我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我老公吻上了。
然后,听见法官转向被告席,和围观席,让大家给我们鼓掌。
隔了两秒钟之后,我听见稀稀拉拉的掌声在一群愁眉苦脸的人群中响起。
好浪漫!
十几年过去了,我和老公每次聊到这个,都忍不住笑。
我性格和你有相似的地方.
不过你的文笔好很多
都没有和家人说。
海人喜欢说: 闷声发财,老话还是有道理的。
挂在胸前,夏天清晨妈妈从菜市场买回来的一束还带着露水的剑兰,兴师动众的不用电炉子,而是用木炭火锅,一家人围炉。每年过年,打麻将,我想把仪式感放在每天的生活中,找一种小确幸的仪式感。
我是不是说的有点混乱?不知道有没有表达清楚。
我觉得自己够不注重形式了,跟你一比,我至少参加了毕业典礼,自己的孩子的。
我当时结婚,是公司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公司集体户口)登记、拿本了事。家人都是事后通知的。
不过,后来去拍了婚纱照。拍完来不及完全卸妆(时间拖延了),就匆匆去参加以前约好的跟几个同事的饭局。结果,他们知道了,就临时把饭局做成“婚礼”,意思了一下。
毕业典礼这种“集体活动”我还是都参加的。
我的没有。我俩乘着午休各自从办公室开车去办的手续。老公每次提起都觉得是我车上方向盘有hello Kitty的护套,开罚单的警察手软
因为有婚礼宴席,想着就是去民政局登一下记,就没啥准备。民政局离我家就2站地,骑自行车挺合适的。到了那也是提心吊胆的,怕带的文件不全,也不知道该是什么程序,等着人家说:“你爱他吗?要不离不弃哟……”,没有啊,人家(3人坐那核实文件)也疑惑地看着我们,就这么一堆儿人不声不响、各怀心事,直到拿到结婚证,我们才大出一口气。出了门,我家那位站在破自行车旁,掏出戒指给我戴上。回家的路上,他特亢奋,说:想不到这辈子骑自行车去结婚。后来这段都成了他调侃的料了:)
登记时俩人用的都是单位集体户口本,也没请婚假。同事、家人都不知道。登记当天,还在日记本上庄严地写下: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小事!
太狂妄了,小子!
太有喜感了,乐死了
如果我说自己是个最不注重形式的人,估计没人敢和我争第一。我从来不参加毕业典礼。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打包回家。本科毕业,研究生(n 次)都是这样。不过要说的最厉害的一次,就是我自己的婚礼了。
记得我妈经常用充满甜蜜的抱怨的口气,回忆和我爸结婚那天,没有什么仪式。
他两是青梅竹马。结婚那天,我爸骑着自行车把她接回去的。可是每每听到她的回忆,总能让我想象中年轻的男子,一脸喜悦的载着同样一脸喜悦的新娘,信心满满的迎接新的生活的场景。
所以在我的心中,平平淡淡才是真。好吧都是借口。其实,我这个人有点懒,懒得操办婚礼。
就和老公说,不办婚礼。我说的他都同意。就说,“行啊。那我们到市政厅去领个证就行了。法官会为我们主持简单的仪式的。” 老公很有经验的说。
结果,到了注册那天。我们八点到的。
法官让我们到一个法庭里等。
一进去,我的天,二三十个愁眉苦脸的人已经把courtroom 坐满了。我和老公就在角落找两个座位坐下。我老公故作镇定的说 “没事。等会会把我们带到一个小房间去的。” 我有点不确定。问他 “你怎么知道?”
“在纽约都是这样。我参加过朋友两次婚礼。都是这样。”
他话还没说完,法官就朝我两招手。
我们两战战兢兢的走过去。我心里直打鼓。“我又没做坏事。我怕啥啊?”
法官说 “既然你们两是来结婚的而不是打官司的,我就把你们两个的案子先办了。”
我心里暗暗感激,真是个体察民情的好法官。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法官就拿了一本什么书,开始宣布我和我老公生老病死永不分离了。
我还在蒙圈呢,法官就让交换戒指了。
幸好我老公反应快,急忙从口袋里掏出戒指,给我带上。
“说好的去小房间的呢?” 我还在想着这茬。法官已经在我头顶宣布。“you are husband and wife. you may kiss the bride"
我去,我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我老公吻上了。
然后,听见法官转向被告席,和围观席,让大家给我们鼓掌。
隔了两秒钟之后,我听见稀稀拉拉的掌声在一群愁眉苦脸的人群中响起。
好浪漫!
十几年过去了,我和老公每次聊到这个,都忍不住笑。
我性格和你有相似的地方.
不过你的文笔好很多
都没有和家人说。
海人喜欢说: 闷声发财,老话还是有道理的。
挂在胸前,夏天清晨妈妈从菜市场买回来的一束还带着露水的剑兰,兴师动众的不用电炉子,而是用木炭火锅,一家人围炉。每年过年,打麻将,我想把仪式感放在每天的生活中,找一种小确幸的仪式感。
我是不是说的有点混乱?不知道有没有表达清楚。
我觉得自己够不注重形式了,跟你一比,我至少参加了毕业典礼,自己的孩子的。
我当时结婚,是公司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公司集体户口)登记、拿本了事。家人都是事后通知的。
不过,后来去拍了婚纱照。拍完来不及完全卸妆(时间拖延了),就匆匆去参加以前约好的跟几个同事的饭局。结果,他们知道了,就临时把饭局做成“婚礼”,意思了一下。
毕业典礼这种“集体活动”我还是都参加的。
我的没有。我俩乘着午休各自从办公室开车去办的手续。老公每次提起都觉得是我车上方向盘有hello Kitty的护套,开罚单的警察手软
因为有婚礼宴席,想着就是去民政局登一下记,就没啥准备。民政局离我家就2站地,骑自行车挺合适的。到了那也是提心吊胆的,怕带的文件不全,也不知道该是什么程序,等着人家说:“你爱他吗?要不离不弃哟……”,没有啊,人家(3人坐那核实文件)也疑惑地看着我们,就这么一堆儿人不声不响、各怀心事,直到拿到结婚证,我们才大出一口气。出了门,我家那位站在破自行车旁,掏出戒指给我戴上。回家的路上,他特亢奋,说:想不到这辈子骑自行车去结婚。后来这段都成了他调侃的料了:)
登记时俩人用的都是单位集体户口本,也没请婚假。同事、家人都不知道。登记当天,还在日记本上庄严地写下: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小事!
太狂妄了,小子!
太有喜感了,乐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