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
街头的一些小混混,感叹人和人差距有多巨大。
每个女人从平均生7-10个娃,到现在1-2个娃
不过古希腊人应该是赤脚跑
事业献身了事业,还是眼界层次太高,瞧不上一般俗人。按说那个年代,成功女性单身还不普遍,但是协和却有这些,不知是有共性还是巧合。
其他四位都是事业有成。
其中两位是美国第一、第三位女医生、另两位分别是记者/作家/艺术家…
那时的女性婚后是男性附属品,不能拥有自己名下的财产,再别说保留婚后职业。
早就开始躺平了
但仍然非常敬重这些有梦想和追求精神的人们
正是她们一代代的勇气和牺牲
我们女性才得到今天的公平
协和当时是有女医单身规定的。。。
历史才会变革和发展。
而他们是不屑于做常人的,我们常人也很难理解天才的思想与勇气…
美国的文明进步史是她/他们这些勇敢而有人文精神的人一步步推动的。
她的弟媳,Lucy Stone曾是女性投票权运动的最初组织者之一。
哈佛、MIT。。。都是近年逐步才开放的。
这就是为什么卫斯理那么有名。克林顿夫人,奥尔布赖特、冰心,美玲都是卫斯理的。也是我拿到的第一个美国学校,但没去。
MIT和卫斯理之间有F.T. (很不雅的一个词,我就不说全称了。)
Cornell也早早向女生开放了的…
挺不人道的
The "F.T."
甚至一百多年后,还有人在谈论她,感谢她,她的一生应该很值得…
qqh
在最大的指头湖Seneca lake 边上。那一带有很多酒庄。山清水秀,路过或是去看康奈尔大学时可以去玩玩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也流行过独身主义, 我的一个姨妈就是其中的追随者。 这个姨妈终身未嫁, 她是广州早期的幼儿教育推行者。 开设了广州第一间私立幼儿园
都是穷苦人家的女儿, 她们是成年后发誓不嫁人, 要自食其力。 姨妈是受过教育的, 在清末民初的广东还是有不少自梳女的
自梳女产生于清朝后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独有的特殊群体。据《顺德县志》记载: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收入可观,经济独立。她们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地位低微,因此不甘受此束缚,情愿终身不嫁,于是产生了自梳女。珠江三角洲其它地区的自梳女情况与顺德相仿。
https://baike.baidu.com/item/自梳女/15266?fr=aladdin
广东很多地方都走在了前列
2. 我最近反而想看villian's side of story. 最近看了电视剧Mrs. America, 是讲这个反对妇女平权的女性: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Phyllis_Schlafly
电视剧Schlafly是个很复杂的政治人物,她反对妇女平权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没有工作能力的妇女,保护不想从军的妇女,等等。
过了几十年,回过头看,她的论点也不是没有一丝merit。当代妇女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有工作有育儿有家务。
这个话题太大太复杂,我也没有答案,但我肯定是支持妇女平权的。写这个,是因为感受到了真实生活的50度灰。
我们在国内比较接受一种精英主义教育,认为人只要勤奋努力就会成功,笨人懒人才会吃社会福利…
到了美国,尤其是我在学校读文史方面的课程及做义工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人的能力是有高低,努力程度也有大小。任何社会都会有些人注定无法靠自己的努力而生存。这就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接受和理解的过程。
所以越是文明开化的社会,就越是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就越是对弱势群体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和福利待遇,确保他们也有尊严地生存,而人们也会给弱势群体以悯恤之心。
我理解女性的平等,就是女性可以象男性一样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与职业,可以自由选择单身或结婚、离婚、不要子女、拚职业、居家妈妈…生活没有固定的模式,不能因为是女性就要被特别对待。
真是庆幸我们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
(版权所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君有几多愁,全靠酒与毒 奇女子 — 伟大的露西 . 斯通 (Lucy Stone) 女人、青春、岁月、亲情、 摄影 — 布朗四姐妹合影 奇女子 — 伊丽莎白 . 布莱克威尔(Elizabeth Blackwell) 想起一个娶富婆的故事
街头的一些小混混,感叹人和人差距有多巨大。
每个女人从平均生7-10个娃,到现在1-2个娃

不过古希腊人应该是赤脚跑
事业献身了事业,还是眼界层次太高,瞧不上一般俗人。按说那个年代,成功女性单身还不普遍,但是协和却有这些,不知是有共性还是巧合。
其他四位都是事业有成。
其中两位是美国第一、第三位女医生、另两位分别是记者/作家/艺术家…
那时的女性婚后是男性附属品,不能拥有自己名下的财产,再别说保留婚后职业。
早就开始躺平了
但仍然非常敬重这些有梦想和追求精神的人们
正是她们一代代的勇气和牺牲
我们女性才得到今天的公平
协和当时是有女医单身规定的。。。
历史才会变革和发展。
而他们是不屑于做常人的,我们常人也很难理解天才的思想与勇气…
美国的文明进步史是她/他们这些勇敢而有人文精神的人一步步推动的。
她的弟媳,Lucy Stone曾是女性投票权运动的最初组织者之一。
哈佛、MIT。。。都是近年逐步才开放的。
这就是为什么卫斯理那么有名。克林顿夫人,奥尔布赖特、冰心,美玲都是卫斯理的。也是我拿到的第一个美国学校,但没去。
MIT和卫斯理之间有F.T. (很不雅的一个词,我就不说全称了。)
Cornell也早早向女生开放了的…
挺不人道的
The "F.T."
甚至一百多年后,还有人在谈论她,感谢她,她的一生应该很值得…
qqh
在最大的指头湖Seneca lake 边上。那一带有很多酒庄。山清水秀,路过或是去看康奈尔大学时可以去玩玩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也流行过独身主义, 我的一个姨妈就是其中的追随者。 这个姨妈终身未嫁, 她是广州早期的幼儿教育推行者。 开设了广州第一间私立幼儿园
都是穷苦人家的女儿, 她们是成年后发誓不嫁人, 要自食其力。 姨妈是受过教育的, 在清末民初的广东还是有不少自梳女的
自梳女产生于清朝后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独有的特殊群体。据《顺德县志》记载: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收入可观,经济独立。她们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地位低微,因此不甘受此束缚,情愿终身不嫁,于是产生了自梳女。珠江三角洲其它地区的自梳女情况与顺德相仿。
https://baike.baidu.com/item/自梳女/15266?fr=aladdin
广东很多地方都走在了前列
2. 我最近反而想看villian's side of story. 最近看了电视剧Mrs. America, 是讲这个反对妇女平权的女性: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Phyllis_Schlafly
电视剧Schlafly是个很复杂的政治人物,她反对妇女平权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没有工作能力的妇女,保护不想从军的妇女,等等。
过了几十年,回过头看,她的论点也不是没有一丝merit。当代妇女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有工作有育儿有家务。
这个话题太大太复杂,我也没有答案,但我肯定是支持妇女平权的。写这个,是因为感受到了真实生活的50度灰。
我们在国内比较接受一种精英主义教育,认为人只要勤奋努力就会成功,笨人懒人才会吃社会福利…
到了美国,尤其是我在学校读文史方面的课程及做义工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人的能力是有高低,努力程度也有大小。任何社会都会有些人注定无法靠自己的努力而生存。这就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接受和理解的过程。
所以越是文明开化的社会,就越是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就越是对弱势群体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和福利待遇,确保他们也有尊严地生存,而人们也会给弱势群体以悯恤之心。
我理解女性的平等,就是女性可以象男性一样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与职业,可以自由选择单身或结婚、离婚、不要子女、拚职业、居家妈妈…生活没有固定的模式,不能因为是女性就要被特别对待。
真是庆幸我们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