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 高蛋白低碳水饮食法(生酮饮食法)的真相 Truth About Ketogenic Diet ”by Anthony William
我们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实际上是由肝脏生成的,这是肝脏这个体内的化学大师超过2000多项化学功能中的一种(医学现在所知的是500多种,而且生成蛋白质的功能并不为人知)。肝脏负责生成我们身体可以识别的蛋白质类型。肝脏实际上是通过水果、绿叶蔬菜和蔬菜来生成蛋白质,而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蛋白质粉、培根、酸奶、牛肉、鸡肉、豆腐、鱼、牛奶、坚果和种子等食物,虽然饮食中吃一些肉类、坚果等不是问题,但它们不应成为饮食的重点,这是因为这些食物实际上是高脂肪食物。
高蛋白饮食= 高脂肪饮食
过去人们观察到多吃肉会导致心脏疾病、中风和各种疾病,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肉中含有大量脂肪。然而由于蛋白质和脂肪无法分离,在蛋白质神圣地位的掩护下,所有人都忘记了脂肪,而只关注蛋白质。要知道所有的高蛋白质食物都伴随着大量的脂肪,即使120克的纯鸡胸肉进入体内等同于一勺的脂肪。我们认为鸡胸肉不含任何脂肪,而只是一种蛋白质来源。要知道我们吃这些食物能够存活(不是说健康地活着)不是因为蛋白质,而是因为其所含的脂肪给予我们卡路里,即每天活动、思考和呼吸所需的热量,许多高蛋白低碳水的人完全依靠脂肪获得卡路里(更健康的方式是通过健康的淀粉类蔬菜和水果中获取葡萄糖来获得热量),假如我们能够将脂肪从这些高蛋白食物中分离,仅吃高蛋白、无碳水化合物食物的人会饿死(虽然死的时候还是会以为自己得到了足够的蛋白质)。而且许多被标为低脂的食物其实是高脂(例如鸡胸肉)
可能看追求怎样的身体?
我是没啥追求,想吃啥就吃。长胖了就少吃点,兼多运动点。我在国内读研时还曾经有段时间每顿只吃两个小馒头(或者面包,广东的馒头和面包都有点糖的)加蔬菜或者水果,还多运动,减了十多斤。我室友成功减肥,靠吃香蕉和其它蔬菜水果(不吃米面)。那时是不懂身体肌肉,脂肪之分。体重减了就高兴。
说起健康长寿,我有不少亲人都很长寿,也还算健康(很老时也有一点毛病),他们在吃喝上没有啥限制。老公外祖母去世时94岁,她一生很喜欢吃牛油。
还是量吧。对任何东西都不大吃大喝。
我觉得碳水和人糖是必须的,不吃的话,没有力气,睡眠质量不好,情绪也收到影响。
但是,一般人对“饱”和“身体需要”的概念是没有的,或者非常模糊。
所以,我个人觉得counting 卡路里的摄入很重要。
话又说回来,吃饱饭后,身心满足,幸福感爆棚。长时间不吃饱的滋味不好受
饱食以后多余的糖分也会转换为脂肪,
相反蛋白质很少转换为糖,大部分是用于人体修复和免疫。
我们现代饮食的问题,从来不是缺糖,缺脂肪,很多人蛋白质根本没吃到量,但是碳水和脂肪都爆表了。就是因为饮食结构很差。中国的点心,小炒,其实都很不健康,当然西方饮食也是很多问题
不看一下label,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吃的很健康。
除非你是body build,每天除了鸡胸就是蛋白的,否则根本不用担心自己蛋白质吃的太多,大多数人根本吃不到这个量,因为很难吃,很boring。
什么吃完饭出去走一圈就好了,今天吃多了,明天就少吃一点,其实都是很唯心的。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的运动消耗,低估自己的热量摄入
就一定要注意营养。二十多岁的身体和四十多岁的身体是不同的
会不会老放,,,P
如果怕脂肪,可以不吃皮。我不能接受北京烤鸭,就是不爱吃皮。
https://bbs.wenxuecity.com/kghy/3327329.html
因为你的早餐,我实在觉得很难下咽。你对自己好狠。
我也蛋白,也狠的。但和你一比,望尘莫及。
每日食肉量不要超过自己的拳头大小,否则会导致身体超负荷。
食材尽量清淡,少油炸熏烤。每餐饭不易过饱,八成饱既可。
日本人均寿最高,约84岁。参考日本人的生活方式,饮食多样清淡、多鱼食米…日本人很少锻炼
上海人均寿命很高,也达83岁多。上海人很讲究吃,晚餐一直都是七八个菜,有肉有鱼有菜有汤。上海阿婆阿公倒是去公园散步打拳的。家庭和睦,心情舒畅也是长寿的秘诀之一
而上海是人均寿命最高的城市。什么原因?
我在北京上班的各个阶段的同学们都比在南方工作的同学们在外貌上明显显老,无论男女,真的很明显显老。
让我觉得北京太不养人了
为啥我总是对没啥用的信息那么感兴趣哈哈哈
不记得摄影师名字。我琢磨着还是西藏高原红的原因。
引用自“ 高蛋白低碳水饮食法(生酮饮食法)的真相 Truth About Ketogenic Diet ”by Anthony William
我们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实际上是由肝脏生成的,这是肝脏这个体内的化学大师超过2000多项化学功能中的一种(医学现在所知的是500多种,而且生成蛋白质的功能并不为人知)。肝脏负责生成我们身体可以识别的蛋白质类型。肝脏实际上是通过水果、绿叶蔬菜和蔬菜来生成蛋白质,而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蛋白质粉、培根、酸奶、牛肉、鸡肉、豆腐、鱼、牛奶、坚果和种子等食物,虽然饮食中吃一些肉类、坚果等不是问题,但它们不应成为饮食的重点,这是因为这些食物实际上是高脂肪食物。
高蛋白饮食= 高脂肪饮食
过去人们观察到多吃肉会导致心脏疾病、中风和各种疾病,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肉中含有大量脂肪。然而由于蛋白质和脂肪无法分离,在蛋白质神圣地位的掩护下,所有人都忘记了脂肪,而只关注蛋白质。要知道所有的高蛋白质食物都伴随着大量的脂肪,即使120克的纯鸡胸肉进入体内等同于一勺的脂肪。我们认为鸡胸肉不含任何脂肪,而只是一种蛋白质来源。要知道我们吃这些食物能够存活(不是说健康地活着)不是因为蛋白质,而是因为其所含的脂肪给予我们卡路里,即每天活动、思考和呼吸所需的热量,许多高蛋白低碳水的人完全依靠脂肪获得卡路里(更健康的方式是通过健康的淀粉类蔬菜和水果中获取葡萄糖来获得热量),假如我们能够将脂肪从这些高蛋白食物中分离,仅吃高蛋白、无碳水化合物食物的人会饿死(虽然死的时候还是会以为自己得到了足够的蛋白质)。而且许多被标为低脂的食物其实是高脂(例如鸡胸肉)
可能看追求怎样的身体?
我是没啥追求,想吃啥就吃。长胖了就少吃点,兼多运动点。我在国内读研时还曾经有段时间每顿只吃两个小馒头(或者面包,广东的馒头和面包都有点糖的)加蔬菜或者水果,还多运动,减了十多斤。我室友成功减肥,靠吃香蕉和其它蔬菜水果(不吃米面)。那时是不懂身体肌肉,脂肪之分。体重减了就高兴。
说起健康长寿,我有不少亲人都很长寿,也还算健康(很老时也有一点毛病),他们在吃喝上没有啥限制。老公外祖母去世时94岁,她一生很喜欢吃牛油。
还是量吧。对任何东西都不大吃大喝。
我觉得碳水和人糖是必须的,不吃的话,没有力气,睡眠质量不好,情绪也收到影响。
但是,一般人对“饱”和“身体需要”的概念是没有的,或者非常模糊。
所以,我个人觉得counting 卡路里的摄入很重要。
话又说回来,吃饱饭后,身心满足,幸福感爆棚。长时间不吃饱的滋味不好受
饱食以后多余的糖分也会转换为脂肪,
相反蛋白质很少转换为糖,大部分是用于人体修复和免疫。
我们现代饮食的问题,从来不是缺糖,缺脂肪,很多人蛋白质根本没吃到量,但是碳水和脂肪都爆表了。就是因为饮食结构很差。中国的点心,小炒,其实都很不健康,当然西方饮食也是很多问题
不看一下label,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吃的很健康。
除非你是body build,每天除了鸡胸就是蛋白的,否则根本不用担心自己蛋白质吃的太多,大多数人根本吃不到这个量,因为很难吃,很boring。
什么吃完饭出去走一圈就好了,今天吃多了,明天就少吃一点,其实都是很唯心的。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的运动消耗,低估自己的热量摄入
就一定要注意营养。二十多岁的身体和四十多岁的身体是不同的
会不会老放,,,P
如果怕脂肪,可以不吃皮。我不能接受北京烤鸭,就是不爱吃皮。
https://bbs.wenxuecity.com/kghy/3327329.html
因为你的早餐,我实在觉得很难下咽。你对自己好狠。
我也蛋白,也狠的。但和你一比,望尘莫及。
每日食肉量不要超过自己的拳头大小,否则会导致身体超负荷。
食材尽量清淡,少油炸熏烤。每餐饭不易过饱,八成饱既可。
日本人均寿最高,约84岁。参考日本人的生活方式,饮食多样清淡、多鱼食米…日本人很少锻炼
上海人均寿命很高,也达83岁多。上海人很讲究吃,晚餐一直都是七八个菜,有肉有鱼有菜有汤。上海阿婆阿公倒是去公园散步打拳的。家庭和睦,心情舒畅也是长寿的秘诀之一
而上海是人均寿命最高的城市。什么原因?
我在北京上班的各个阶段的同学们都比在南方工作的同学们在外貌上明显显老,无论男女,真的很明显显老。
让我觉得北京太不养人了
为啥我总是对没啥用的信息那么感兴趣哈哈哈
不记得摄影师名字。我琢磨着还是西藏高原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