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依之地的Fern VS 小舍得的蔡阿姨, 究竟谁无依无靠?

拼命乱弹琴
楼主 (文学峸)
终于看完无依之地了,因为没有进入那个节奏,所以没有太多感觉,但是觉得这个片子中文译名不恰当。   依,依赖依靠也。 一个穷人,不依赖依靠你会觉得他无依,风雨飘零。 换做一个富人,同样特点,你会觉得他是酷是独立。 女主六十多岁,失去家人失去职业失去社区,一个人在沙漠旷野里,开车行路做工,过流动生活。有多少男女在那个年纪,有这样的身体素质,又有这样耐风耐雨耐寂寞的心理素质,不肯将又可以不将就,即便找不出合适的出口, 但还是愿意在流动中照见自己的存在?   反观国产热剧小舍得,有一样素质的蔡阿姨明明可以靠自己劳动腰板硬朗生活,可是为了那个心理依赖依靠,伏低做小承担小三恶名,被一个有社会地位的病老头pua做十几年免费保姆总是觉得自己错。   究竟是谁无依无靠?   片子里最震撼的一幕是我看女主,在旷野的半路停下,挺冷的天,脱光了全裸在河里漂浮,很奇妙的感觉,好像是一个人完全被某个社会属性detach了之后,必须去寻找另外一个属性去跟这个世界attach, 从一个社会人脱去一层层外衣,比如事业/婚姻/子女,剩下就是一个浮游生物,慢慢地,小心地,紧紧地贴在那条河上,那是一种非常纯粹的物理接触。 每个人最后跟这个世界的接触都会是这样一种纯粹的,物理的,地表的接触。   看这个电影我过滤掉了社会和政治背景的那一面, 非常抽象地看这个事,就是人被某一属性detach了, 比如一个没有任何爱好一直忙工作的人,身体不行了或者不得不退休了,他们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应该差不多吧。抽象掉社会性差别比如地位年龄智商,只看人的一面。 人被极致的情形突然性的detach ,然后想找到新attach的极度渴望, 我感受到了。 而且这个attach必须通过主动选择和行动才能被照见,被动接受,物理活着(比如在老人院失能之后assitanted living),那不是attach. attach 是生物能动力。生命力。无所谓对错,无所谓好坏。    从这点上说,无依之地,这是一本关于保守主义的电影,观众完全不必为女主生计吃喝睡觉担忧流泪,非常positive的信息,就是人有那个欲望照见自己的存在,不管贫富美丑愚笨聪慧老年幼齿。 蝴蝶到死都会振动自己的翅膀   在岁月里不断地被旧有链接detach, 然后不断寻找新的attach。 see you down the road!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无依之地的Fern VS 小舍得的蔡阿姨, 究竟谁无依无靠? 打倒了trump ,仇中抗中会消失吗? 极左才是民粹主义以及为啥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共产主义从共情开始,以及你要一个哄你的妈还是一个骗你的妈 发散思维之我的章鱼老师, 为啥你只能得到谎言
拼命乱弹琴
对这个电影解读,我跟X潇潇,米呜很不一样,干脆自己写个影评
咪呜
你意思就是这些人有独立自由的精神。这很好嘛……那就让他们这样,关注什么呢。我的帖子

的意思就是不必关注不必同情不必帮助,人家愿意…

但有一部分观众愤世嫉俗

拼命乱弹琴
没看出观众愤世嫉俗,即便愤世嫉俗,他们有不一样体验也是valid情绪很正常。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最优模式”,事实上,人人选择最优
拼命乱弹琴
模式,就是所谓内卷,世界立刻玩坏了。
拼命乱弹琴
我看你反白左,觉得他们只喊冤不做事,糟蹋了社会,可是对女主这样骨子里独立自尊保守主义大右派,也是冷嘲热讽,

你看不惯貌似白左发起的社会利益不均衡。奖励懒人。

但随着生产力发展,从中产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你已经觉得失衡的系统只会越来越走向极端。

看不到根源在哪里,五十步笑百步地把跟你一样的人推出去,越来越孤立自己,只配被白左统治。

拼命乱弹琴
你反白左可是思想方式跟白左一样霸道,连导演选择一个不同关注的点,都会觉得不应该,自己没有神经感觉痛自己没烧着手

人家手烧痛了哭一下都觉得人家烦心。

如果领了UBI还感觉不高兴的话,就是作和矫情。

这得多穷的人才会这么想,搞得跟蔡阿姨似的。

只关心中股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拼命乱弹琴
为啥这么多与时俱进的华人中产(好吧有人牛是中上产),骨子里都是护工蔡阿姨?
寂寞的烟花
我昨晚看了这部电影,也许是期待高,电影和电影中的人物并没有打动我。但你的影评有触动我。

记得以前读到过,看电影,可以有多种方式。

可以看电影之内----形式、内容;

可以看电影之间-----技术、历史;

可以看电影之外-----市场、政治。

每一个观者看完所有镜头,都会有自已的一个全新的观看世界。

你的下面的感受,让我去思考,对我有触动。

“好像是一个人完全被某个社会属性detach了之后,必须去寻找另外一个属性去跟这个世界attach, 从一个社会人脱去一层层外衣,比如事业/婚姻/子女,剩下就是一个浮游生物,慢慢地,小心地,紧紧地贴在那条河上,那是一种非常纯粹的物理接触。 每个人最后跟这个世界的接触都会是这样一种纯粹的,物理的,地表的接触。”     “看这个电影我过滤掉了社会和政治背景的那一面, 非常抽象地看这个事,就是人被某一属性detach了, 比如一个没有任何爱好一直忙工作的人,身体不行了或者不得不退休了,他们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应该差不多吧。抽象掉社会性差别比如地位年龄智商,只看人的一面。 人被极致的情形突然性的detach ,然后想找到新attach的极度渴望, 我感受到了。 而且这个attach必须通过主动选择和行动才能被照见,被动接受,物理活着(比如在老人院失能之后assitanted living),那不是attach. attach 是生物能动力。生命力。无所谓对错,无所谓好坏。 ”
咪呜
对,这个影评本身写得不错。比电影好。

咪呜
你是评电影还是评网友啊?这种评论本身,可以要求删帖的。
拼命乱弹琴
是的,也没有打动我。但是女主裸泳那一片段,让我非常非常触动。

Fern们亲近自然,因为他们只剩下了自然。

但是如果他们还能够用这样一种方式有这样的能力attach,也是好的。(fern有非常好的体能和心理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跑马拉松的骑车的上山下海搞铁三的,都是渴望有更深的attach,

在年轻的时候,这种attach轻轻松松就做到了,不需要任何努力。

但是就是这种努力,让我觉得生命的美丽。

咪呜
你瞎猜什么啊?我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咪呜
乱扣帽子

咪呜
这片子太牛了,这是多少个哈姆雷特了
拼命乱弹琴
蔡阿姨有啥不好?实惠。实惠是地主波大看重的,生存力强啊
咪呜
你不比任何人高尚,相反,在和网友议论电影时,评论胡乱猜测网友,本身就很无礼而且蠢
寂寞的烟花
从你的这段话,我观看到了你,你有阅力、有悟性,其实剧中的演员和人物并没有传达到这一点。

生命长河中,人生变故下,生之坚韧和挣扎,让我们感受活着的生命滋味,也完成我们与自己命运的撕守。

禾口
也写得好。群居属性的人的确需要体验自己的位置。
咪呜
所以我说他的评论比电影好
浅路明
人从来都是社会动物,跟社会的接触从来不可能只是物理性。跟世界只有物理接触,精神情感完全隔离于社会,没有可能。

一百几十年前Thoreau做过实验。他虽然完全没有金钱上的不足,最后也还是重回社会了。

寂寞的烟花
的确如此!
清水胜浓茶
蔡阿姨这样的中老年国女非常多。 除了经济原因之外,跟她们成长的年代以及中国重男轻女的文化有点关系。

极度自卑

拼命乱弹琴
我是个很好的演员:)
拼命乱弹琴
谢谢 :)
拼命乱弹琴
物理精神之所倚隔绝细分都是为象征性表达那个故事的需要。但是每个人每个阶段的确有不同的means

到最后,everyone is down the road.  fair and square. 

咪呜
也谢谢我说你蠢和无礼吗?而且告诉你不要作道德法官,你不比任何人高尚

 

拼命乱弹琴
是的。全盘接受。接受你。its a package. :)

不接受我俩又能咋整? 

咪呜
你太带入了,才变得这么蠢和无礼

从你的影评看,不是个蠢人

寂寞的烟花
你有点得理不饶人

咪呜
你想歪了,我最后一个跟帖是在夸他。他应该是有思想的人,但太带入了,莫名其妙地把网友打成牛鬼蛇神进行批判

糯米粥
我没看这个电影,不一定看了,就打算看KT上的影评了。觉得你这个视角很有意思
a
alohamora
这里的影评绝大多数都比较

夸张。借着电影,抒发自己。

 

电影很简单,一群各种原因走到一起,走着走着就过上nomads的生活。其实是没有回头路的。

 

女主只是一条线,把这些不同境遇走到一起游牧的人们穿梭在一起。各种故事也是简单点到为止。故此,名为Nomadland. 中文翻译有些烂漫写意,,精神上升华了。但这种升华,电影本身,并未能表达出来,虽然有些小细节,有朝着这种方向努力的趋势(我个人觉着,有些牵强)。

a
alwaysluck
这个影评很有水平!
糯米粥
一直很想读夫子你的看法,终于等到了,开心!你这个中肯,毕竟是根据non-fiction改编的
a
alohamora
看楼主写到游泳那段,我才看了没多久,都快忘了这镜头倒是记得里面另一个场景:女主人公傍晚在一个

加油站(是不是加油站?这我也记不清了)外打算露营,度过寒冷的一夜。当时一位工作人员走近她,让她换个地方,说夜里会非常冷。(我坦白,电影这段我也没太留意).

 

我当时就想,这也就是女主是白人,换了黑人,直接叫警察了吧。所以,这个小细节,还有点出乎意料,更多地表现了美国普通人的善意。

a
alohamora
我写了很多零碎的,都在跟帖里。哈哈
S
Sequoia_CA
这个评论中肯,虽然我没看电影。
拼命乱弹琴
Fern虽然一无所有很倔,可是她身上没有恐惧,而蔡阿姨看上去养尊处优,其实被恐惧和不安全感笼罩。

从这点上说, fern也许像刨木花一样轻易被烧尽,可是蔡阿姨像湿柴火,到死都没点燃过。

糯米粥
好啊,我去查查跟帖啊。我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对普通美国人的善意也印象很深刻
寂寞的烟花
老夫子,我看完跟你的感觉一样。至于影评,就不评了。
拼命乱弹琴
艺术就是trigger, 激起种种,超过本身,赵婷未全到达,可是非常好借助时代扣动扳机无中生有照见我们自己。
拼命乱弹琴
很多人把这个电影想做反映某个特殊社会变迁事件,那赵应该拍个记录片才对。可是

那样就没法变形和极致了。

只有通过艺术变形,极致,故事才产生普遍性。激起更多人照见自己。

普遍性之一,比如波大昨天说fern是因为逃避不勇敢才选择流动,是一种自我美化和justify,可是各论坛人每天花那么多时间强化自己人生观,亲子关系,婚姻关系,职业爱好,就没有一个是出于自我justify的需要,是出于完完全全的自由?我不信。 :) 可是不妨碍我们每天自个儿觉得自己很有意思很有价值。 

拼命乱弹琴
那就没法变形和极致了,其实只有通过艺术变形极致才产生普遍性。这个普遍性就是
拼命乱弹琴
比如波大昨天说fern是因为逃避才选择流浪的,是自我justify,各论坛各人每天强化自己亲子关系婚姻关系职业爱好
拼命乱弹琴
就没有一个是出于自我justify的需要? 是完全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