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adland: forced or chosen?

l
longhair
楼主 (文学峸)

刚刚,在youtube看了这个视频:WATCH: The real world of 'Nomadland'。 因为这两天,坛子里在讨论电影 "Nomadland无依之地",所以就转过来给分享一下。

视频很长,很大一部分是和《Nomadland》的原著作者的Q&A。 其中,最后一个问题便是:“Is this Namadic lifestlye, forced or chosen, and if it's forced do you believe the population growth is accelerating?”

书的作者是个记者,曾经跟踪报道过“游牧者”们;也曾自己着实过过一段“游牧”的生活,开车穿越美国 —— 从东岸到西岸、从加拿大边境到墨西哥。她的回答,和坛子里之前有人提到的一样:游牧,既是为生活所迫,也是一种个人选择。

书,  我还没看过。不过,从这个访谈,可以大概想象得到它的内容。回头,准备找机会看看。

电影,我在它还没火、还没得任何奖之前,就看过了。之前在坛子里说了,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看完就推荐给了朋友。还跟他们说,其实,这就是我向往的退休方式 —— 我向往的是,这种“在路上”的生活,它的自然、开阔、自由、随性、简单、朴素 ......而且随遇而安!

在我看来,电影只是用一个虚构的角色和很多真实的人物,表现了一种社会现象和生活态度的客观存在。并没多少褒与贬或赞与嘲,全凭个人去感受和体会。 而这,也正是我喜欢这个电影的原因。

 

布兰雅
不读,不读。我准备看这电影。所以所有讨论都在看过后再读。
l
longhair
不读,不读。看完电影才读也不迟。

我准备找找这本书看看。不过,我觉得书我未必会象电影一样喜欢。原因,你以后看了我贴的内容就知道了。

寂寞的烟花
没看,但包容的心态,应该是能接受和包容不同的活法!
z
zhuangqiushui
这是youtube的广告吧?
l
longhair
没明白。这个视频是油管给电影打广告,还是我在给油管打广告?

或者其他?

我觉得和广告没啥关系。

z
zhuangqiushui
油管经常有些软广告,招募人员做youtuber,把自己的生活放上网让大家看,

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我做了youtuber以后挣了多少多少钱,现在是让那些游牧民族的人也来拍他们的生活,当然这个视频里还顺带帮改装van的公司做了个小广告,都是乘着这电影的东风吧。。

O
OrangeBread
我喜欢流浪世界,喜欢新的环境,但是大自然很严峻,风光一面,气候又是另一面。选择自由,不得不伴随着孤独,

我更喜欢有人文历史的城镇,而不是一味严峻的沙漠,险崖峭壁等等。

z
zhuangqiushui
回头说电影,这电影我看了头五分钟,

看到她乱糟糟的纸箱装一堆破烂,看到她露天上厕所,然后去Amazon做包装工,不知道怎么就想起生活大爆炸里的一个段子:潘妮异想天开要开网店,卖手工做的女孩儿用的头花,还发动她的几位男闺蜜都来帮忙,拉杰什做了几个就不耐烦了,开启吐槽模式:早知道来美国还要做这个,我还不如呆在印度好了

我就想片中主人公干嘛不去印度啊哈哈哈。。

其实跟什么生活方式没关系,关键是风景苍凉人口少,想想要是公路上五分钟过去一辆大篷车,那什么韵味都没有了对吧?

电影后来就没看下去,因为网上的评论看了太多,总有一种被带节奏的感觉,不如等这阵风过去了,如果还想的起来就看看,想不起来,说明没啥价值,反正她还会继续拍,不是要拍漫威了吗?好象好莱坞认同的新兴导演都要经过这样的娱乐性考验。。。

 

清水胜浓茶
forced: 制造业大量迁移,中产蓝领job大量消失;chosen:宁愿流浪打工,而不愿定居在一处,找份服务业工作

或者自学某些技能,以适应新市场需求。

O
OrangeBread
我好像能理解她的行为,没走出失去爱人的痛苦,需要外界的不安定填补心灵的自我。一般人会觉得自找苦吃,特别是已经不年轻了。
l
longhair
哦,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基本没在意那些内容,主要关注了后面和作者的访谈.
z
zhuangqiushui
是失业了吧,不然工作也可以填补心灵空虚,而且一开始就说了她生活的小镇邮编都取消了

要说在各处游走,完全可以去印度啊,保证她心情舒畅(当然不是说现在)。。,以前英国有部电影就是讲一群老人到印度养老的趣事。。

l
longhair
的确如此。不过,我们没有(至少暂时没有)为生活所逼的,可以在两者直接平衡一下了。
O
OrangeBread
忧郁症的人不喜欢热闹,喜欢一个人,或和情况相同的,能同病相怜一会。也算是一种group therapy 。
l
longhair
他们流浪打工,其实跟着工作的机会而去的,就象游牧的人逐水而居。
z
zhuangqiushui
她不用出走就已经生活不安定了,因为好象本来就没地方住了

所以出走只能算是另一种也是唯一一种生活安定的办法。。不包括寄人篱下,那也还是不安定

总之我在这里看到的几乎都是生活悠闲的人叶公好龙式赞美。。。

S
Sequoia_CA
我喜欢大山大岭的荒芜,我可以自己一个人住露营地的帐篷,一周以内的时间,但是只限呆在我熟悉的地方,比如优山美地。
l
longhair
大约原著里的这句话,多少可以解释她的这个选择吧

我还没看书,不知道原文是啥,翻译是否准确。

 

浅路明
不是不愿定居在一处,是服务业的工作不够付房租mortgage,而且未必能稳定地做下去。
b
better.life
电影我还没看,很多老一辈的美国人有房车情结,但真正去过游牧生活不是那么容易的,我觉得也许是那个群体的人的最好的选择
浅路明
不是谁都有兴趣去万里之外的印度渡过残生。土生土长美国人不能在自己的国家生活下去,难道不是悲剧?
小黑猫
喜欢旅游的人多半会喜欢这部片子:)我是一月中看的,因为朋友推荐。之前以为是开着RV流浪,想着是我的茶

本来也计划退休了开着大篷车玩遍美加的,尤其是西部。看完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Fern的日子我没法过,太艰苦了。

我当初看的时候没太多感想,也没料到会拿这么多奖。电影很平淡,太平淡了,好像是slice of life的纪录片,没有大喜大悲。看完跟LG讨论了下,又仔细想想,才觉得真是部好电影,而且回味无穷。

赵婷能拍出这么一部扎根美国本土,反应当前社会的片子,而且全片没有任何judgemental的东西,不容易。

电影虽然平淡,但每段对话每个场景都很完美,都经得起推敲。当然演员也是功不可没。如果电影院上映,我会再去看一遍。

z
zhuangqiushui
所以我觉得大多数观众的反应和剧中人物的所谓“选择”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观众谈生活style,剧中人谈机会。。是说好听了叫机会。。其实是什么大家都不愿意面对

z
zhuangqiushui
你们一开始就当旅游风光片来看那可能期望值真不太高哈哈哈
z
zhuangqiushui
剧中人物可能这辈子没怎么旅游过,才能接受这种方式而且说服自己这样也挺好
l
longhair
喜欢这个电影的人,并不一定是要去过Fern完全一样的日子哈。

其实,我越来越喜欢这种很平淡,很写实、没有大喜大悲,但回味无穷的电影。

很同意你这句:赵婷能拍出这么一部扎根美国本土,反应当前社会的片子,而且全片没有任何judgemental的东西,不容易。

 

小黑猫
电影介绍了这么一群人,他们是真实存在的,这种生活方式是他们个人的选择。

可以说Fern是因为失去了挚爱无法解脱而选择流浪,也可以说她是被时代抛弃了,别无选择。Fern那么勤劳,却连份亚麻的包装工都做不长,只能跟着工作四处奔波。她会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她当过老师,但这年头这些知识一文不值。。。

但从头到尾Fern没抱怨过一句,她只是默默地怀念自己的爱人,和曾经生活过的小镇。其实她的家人都无法理解她的选择,咱们吃瓜群众就更不必强迫自己去理解她,当然也别去judge她,和她代表的那群人。每个人只活一次,选择一条常人看来艰难的路,未见得不是一种快乐。

z
zhuangqiushui
哎我就是那么一说

并不是说我认为去印度养老是个好事,虽然英国人已经开始那么干了,电影里在印度养老的条件其实比印度本地人要好很多,这里不是还有推广去泰国的吗?其实就是一个cost的问题

我只是顺着大家这种Positive的反应推导下去。。

l
longhair
是呀,在她的境遇下(被迫),她选择了一种她觉得相对更合适、更喜欢方式来生活。

这么一想,是不是其实就很好理解了呢?

z
zhuangqiushui
这个我以前在这里说过,我发现许多有着安逸生活的人喜欢说这是他们的选择

不知道是不是以此来让自己的良心好受一些。。

l
longhair
看得早的,应该说,看的时候没被太多的声音影响,感觉更简单、直接和纯粹吧。
浅路明
你去看看那个YouTube是怎么讲的,有的人到了退休年龄,没积蓄,每月不到1000美元。

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攒够飞印度的机票。他们的经济能力根本没法跟能去泰国,去墨西哥养老的人比。

浅路明
多数人是被迫,少数人是选择。
小黑猫
我明白你。我也喜欢所以说这么多:)。

人跟人太不同了,有些事我们觉得不难理解,但其他人就无法理解。比如风坦有人认为,如果发心脏病死在路上是人生最完美的结局。但大多数人肯定觉得这是人生的遗憾,如果老实呆家里及时就医,没准可以多活几年。

 

小黑猫
她有爱人追求,也有家人收留,她完全可以选择在一个屋顶之下安定地生活

但她不愿意嘛。也许再过几年,她跑不动了也就别无选择了。

z
zhuangqiushui
泰国不贵,这里已经普及过了,英美的养老金在本国不够过

但是在泰国生活质量能得到很大提升,当然去退休的人群也有高下之分,不过入门门槛不高。。只要你不在乎离乡背井

浅路明
我自己肯定不会去语言不通的地方过晚年,不懂当地的事情,像个傻子。
小黑猫
有道理。我觉得这片能拿最佳影片,也是沾了疫情的光,去年就没拍出什么好电影。
z
zhuangqiushui
如果你认为寄人篱下是一种安定。。。再说这是不是导演编剧为了宣传她的“独立”硬拗出来的情节?

现实中有多少人愿意收留一个homeless?即使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估计也好不到哪里

z
zhuangqiushui
所以最好成群结队地去。。哈哈
浅路明
这里普及的泰国养老好像提到要交保证金,还有年收入的要求,忘了是多少了。
浅路明
欧美人去发展中国家,然后自己一堆人形成个小社区。
小黑猫
选择寄人篱下的很多啦。别说失业兼失去家庭了,这次疫情一爆发,多少人搬回父母家住的?

当然没有任何safety net的就只能靠社会救济了。

l
longhair
我也明白你的。:)

哈哈,如果突发心脏病, 在家也可能没法多活几年呢。

电影里那个得绝症的老太,说要去看她最喜欢的美景、觉得自己人生止于那是完美。如果我是她,我也会如此认为的。

O
OrangeBread
一点不错,觉得近些年好莱坞没啥好片了,除了政治正确,还有就是同性恋题材,这部就是题材与众不同的黑马。
下雨天天
一部分人是choice,一部分人be forced,一部分人是在家实在没啥干。
z
zhuangqiushui
我以前看过她的rider,所以一开始就知道她的风格肯定不是风光片。。
紫色公主
我一朋友喜欢这部片子,特别生气我评论它!因为它的好,不可说!

一说就落了俗。

我说我只是在这阴郁的疫情乱世中,看到了一点美好极了的东西,想要告诉更多的人。

可惜,因缘际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到那一点美好极了的东西。

奥斯卡奖,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有点俗和讽刺。

很多人因为这个奖,把这部电影扯上中国政治,美国政治。。。各种赞美式的诋毁,和诋毁式的赞美。

终于理解我朋友的意思了,“嘘”,别说话,静静地享受就好。。。

z
zhuangqiushui
搜了一下,大概要求月收入2000美金多一些,你们养老金够吗?

这个钱在泰国购买力肯定比美国强多了,生活质量也高,现在退休大概也是产业吧,就跟食物链一样,一层层下去

紫色公主
“全片没有任何judgemental的东西,不容易!” 太感慨了!

自从它得奖,这些天看到网络上各种铺天盖地的评论,各种角度的judgemental。。。

叹息。。。Fern一无所有,却拥有广阔天地和单纯的快乐,因为她悟了。

世人拥有太多太多,却如此狭隘阴郁,容不得一点点不同,看不得一点点本色。多么遗憾和讽刺啊。

 

z
zhuangqiushui
但是这不是一种选择啊,是无奈之举,而且大部分人都是年轻人吧,剧中人物都该收留她自己的孩子了。。。如果她有的话。。
浅路明
美国目前平均social security是$1,514 average monthly benefit。还不够去泰国养老的。

要有其他积蓄比如401k做补贴才行。

z
zhuangqiushui
当然有了,片子里那么多情节安排的隐形暗示,很快都被你们get到了嘛。。
小黑猫
这片子最好的地方就是 不吹捧不煽情不带太多个人色彩 - 实际上就是不Judge,真的

所以我看的时候没啥感觉,就是跟着fern的感觉走。

没想到一不留神出名了,然后就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hamlet了

z
zhuangqiushui
但是这个电影的题材一看就让人感觉到很“政治”,这也就是为什么讨论这么激烈的原因,

以至于什么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啊,对老公爱的思念啊都显得象陪衬,大家绕来绕去,都不敢碰触核心主题,都在外围打太极拳。。片子本身也是这样,然后就说她没有judgemental,那。。到底是要说什么呢?

l
longhair
公主好!你的影评是你的感受,当然可以说呀。

happiness is real when shared, 美好也是,对不?

只是,不是所有的美好,都会是所有人的美好。甚至,没有啥美好,会被所有人认为是美好吧。所以,就可以释然了。

紫色公主
你想多了。。。睡吧。
小黑猫
就是讲了一群人的故事,以经济危机后的萧条为背景呗。电影不可能完全脱离实际的,

就算是漫威也跑不了。这部除了fern和追她那位,其他人都是真人出镜,算是很真实了,没明白你们反感的是啥?如果说情节单调没有戏剧性,这我同意。

其实你跟我的观点差不多,起码我们都同意 寄人篱下还不如自由自在的居无定所。我知道很多人不能理解,为啥Fern在绝路中有人追求 要给她提供一个温暖的家 她还拒绝。对很多人来说 那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哈

z
zhuangqiushui
这么说吧,这部电影就是很讨巧,它有意地蹭了政治的热度,却不愿承担政治讨论的风险

所以摆出一幅事不关己没有立场的态度,顺带讴歌了一下美好的自然风光,个人独立自主的情怀,也不管这种情怀是不是显得晚景凄凉。。

小黑猫
你看完电影得出这么一番感想?服了,我 speechless
z
zhuangqiushui
难道不是?你们这么纯洁,一点政治都没想到?

纯风花雪月型?美好:)

咪呜
亲爱的,看样子必须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实际上,ID军大衣已经说了

我们是否同意,无论如何,社会中都有loser和边缘人——边缘人未必是loser。他们不应该因为是loser 或边缘人,是少数,就因此具有或应该有天然的正义性,就必须也应该得到关注或更多的关注,甚至必须或应该让我们反省我们做错了什么或社会有什么错,仿佛欠了他们一样或者必须/应该给他们贴金—-哦,不对,他们就是金光闪闪的哲学家,是我们市侩等等——已经有人用了这词了。

以上就是白左在我和大衣等一众看来令人作呕的价值观。你如果不同意这种价值观,你自己看看这片子中是否反映了这种价值观或反映了多少这样的价值观。剩下的,就不用说了。

如果你说这片子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反映,那这片子就更烂了:何苦如此凄凄惨惨切切?而不是一片明媚?难道边缘人的内心都如此阴郁?难道loser的内心就应该如此阴郁?那倒真是难怪是loser了

紫色公主
还是挺震惊的,确实没有想到你和楼上说的这些,有些难以理解。

这几天看到很多评论,令我难以理解。

可能人和人之间确实个体差异挺大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解读。

虽然我不太能理解,但我尊重你们的意见。

 

 

咪呜
呵呵,我给了不同选择:如果不是因为好莱坞主旋律,那就更烂:何苦凄凄惨惨切切,一片阴郁。我在自己的

主帖最后说了:没来由的不愉快情绪

我故意那么写的,回避了好莱坞主旋律电影的帽子……我知道我在说什么,怎么说

甜酒甜
哈哈哈,当时,别人给我推荐,我没有问有关啥,也没有看任何评论,就看了

上月初在佛州时....

看完后,我给推荐的也只说了一句话,就像那天我第一次在坛子跟帖的一句话....没有到处嚷嚷,看了,看了,看了

哈哈,这两天看这城头各种回帖评论,一点不意外.....看到不少觉得只有自己才get到了这电影的意义电影的精华所在....

少说话, 轻松...

z
zaocha2002
一部片子能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和观点,就可以了

这部电影要表达的就是一种不同于寻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态度,即使现实也是自我选择。

F
FollowNature
主要看口袋里有多少银子。
l
leslieking
thanks for the post. can’t wait to see the movie.
l
longhair
恕我愚钝,你打开天窗说亮话了,我还是没明白呢。

可能我实在是对政治、意识形态这些东西从来没兴趣,不敏感吧,我真的看出来这部电影,表现出了你所说的这些。

我没觉得他们是“金光闪闪的哲学家”也没觉得“有天然的正义性”。我只是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不易,和在这种不易中找寻和选择自己更合适、更喜欢的生活的一种态度。而这种喜欢简单、自由、朴实、connect to nature,和随遇而安的态度,恰巧是我比较欣赏和喜欢的。就这么简单呀。

而且,我也不明白,书也好、电影也好,就不可以只是把某种社会现象和某种生活态度表现出来,而自己并不带太多的立场或者judgement吗?非要上升到某种哲学、政治的高度才行吗?

 

小黑猫
仔细想下 还真“蹭”了热度:伟大美国制造业流失,房价疯涨。。。去年更是RV脱销,Nomad life成了新时髦。。。

妈呀 都是当今社会大热点 估计作者几年前写书时压根没预料到这些

去年电影开拍时 也没人能料到疫情会演变成今天这个情况

S
Sequoia_CA
你说岀来了我的想法,而且,我的生活也一样,就是这样简单!
l
longhair
视频里提到,作者最早开始关注这个,还是2013年的事。美国都改朝换代三次了吧。
l
longhair
是原来的杂草MM吗?问好!

can't agree more.

小黑猫
是的,这群人是08年次贷危机后出现的,没想到越来越壮大。我看视频说很多人批评这部电影,因为亚麻等政治问题没展开来说。

其实这部电影的好 就在于赵婷拍得subtle,留白很多,观众有想象余地。

我只在WXC看到这么多人批评这部电影太“白左”,完全膜不着头脑,不知道怎么得出来的结论?刚跟LG说有人讨厌这部电影,因为巴拉巴拉。他听了一边笑一边摇头,说还真得再看一次,因为完全get不到反对派的观点。其实他不爱看这类电影,一提RV他就头大。他是要住旅馆的享受派,被我拉着搭帐篷,“流离失所”,哈哈哈。你家那位估计有同感?

l
longhair
也是。基本来说,银子足够的人,过这种生活的话,选择的成分更多;银子少的人,被迫的成分更多。

不过,这本书(电影)应该主要讲的是银子不够的人,过了这种生活,既是被迫也是选择。

l
longhair
其实贴的这个视频,主要是书作者的访谈。

可以用于了解电影的背景吧。

l
longhair
哈哈,握手。也代两位领导他们互相隔空握下手。

我说很可能不会喜欢书,其实就是因为听视频里说到,书里提到的政治问题在电影没被没展开来说。我怕书的政治意味太浓。 而我喜欢这部电影,就是在于拍得subtle,留白很多,没把啥政治立场观点加进来(至少我看不出来)。跟你一样,对这部电影的“白左”,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怎么得出来。
咪呜
文艺作品的作者,在创作艺术作品时,是一定有自己的思想的,否则除非是AI。你没看到

这几天,已经多少人在说:

是全球化让这些人走投无路了,

这些人的物质拮据,但精神自主等等,甚至连女主做其他选择都可能被批为市侩,

这世上大多数人都为臭皮囊考虑,不反问自己是谁,

这是灵魂的探索,

等等等等

额滴神

呵呵,他们全都理解错了?

我只是想问你一下,你觉得这些人即使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是不是可以在物质上更好一点,更像人的日子一些?如果是,那么,就你对美国的了解,你是不是觉得他们是可能做到的?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说明这些人这样的生活的确是他们的选择。既然是选择,何苦弄得电影那么灰,那么阴郁,而不是阳光满山,金光大道?

亲爱的,我想我说清楚了。实际上,我一开始就说清楚了:如果这个电影不是好莱坞主旋律电影,那它就是烂电影。二者必具其一,否则怎么解释呢?

如果实在不能理解,那就不说了。还是说网球吧。紫薇昨天14个双误。这孩子真的就这样了,哪天不紧张,可能拿个title,大部分时间,也就是中上等吧。他绝不可能成为the best

 

l
longhair
任何作品,当然是不可能完全脱离时代背景和思想的。

不过,如我上面回复中提到过的,我觉得这部电影已经尽量处理得很subtle了。留白很多,没把啥政治立场观点加进来(至少我看不出来).  我帖里的视频中,还有人批评书里提到的政治问题,在电影没被没展开来说。因而,我还说很可能不会喜欢书,因为我怕书的政治意味太浓。

其实,你这里说的前面那部分,我也没看出来,那些”升华“的意义。他们的理解错不错,非我可定义。只是,那不是我的理解。

我的理解是,大多数这样生活的人,是被迫、但也的确是他们的选择 ——- 因为在他们的境遇之下,他们更喜欢和/或更愿意这样生活。所以,我也没觉得电影多么的灰,多么的阴郁,虽然肯定不是阳光满山,金光大道。相反,我还看得到些安宁、温暖、友爱等等积极的东西。我真不在乎,一部电影被贴的标签是好莱坞的主流片、烂片或者是其他,而在乎的是,看的时候、看完以后,能不能理解、懂得、明白、共情、或共鸣。 

好了,不多说了,求同存异吧。说起网球,这周不只紫薇输给无名之辈,沙坡也是如此。我觉得他俩或许有不少同性。当然,傻波的成绩,离紫薇还是很有段距离的。我是指专业技术水平之外的东西,我也没搞清楚是啥,就是觉得可以把他俩划到一类去。

 

咪呜
实际上,我并不是像网上这些人想的,我觉得他们的想法很滑稽。我只是觉得这些人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即使是这种生活方式。但他们自己选择这样混混,那咱们就什么都不用说了,不必同情,不必帮助不必惭愧不必赞美,什么都不必,没什么可说的,所以觉得没意思。如果对这些人和事有任何褒义——人和人之间的友爱和感情不算,我都会反感,对这些人和事引起的任何反思,我都会痛恨。所以我在我的帖子说,有什么可说的呢?如果你就想这样,关别人屁事,好坏都是活该。

z
zaocha2002
不是不是

z
zhuangqiushui
RV,你们果然有肉糜,反正你们领导也不喜欢,不如给人捐一辆?敢情在你们心里,政治是有时间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