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之作"有两段教授的开场白
一段是东德美院的教授:
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工农服务,表现工农,不要总是局限在小我之中,这样的艺术没有意义。
所以,艺术家只能做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画作,实际上就是一党制下的政治插图...
坦率地说,这不是艺术家,这是艺术奴工。
另一段是西德杜塞尔多夫美院的教授:
你们是自由的,用艺术自由地表达你们自已。当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世界就是自由的。艺术家是自由的布道者。
所以,在柏林墙建起2个月前逃到西德的艺术家,在杜塞尔多夫美院放飞自己,画想画的,做想做的,寻寻觅觅,想对市场妥协,想卖弄技巧,终于,把心中印象最深的用画笔表达了出来。。。
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他用他的方式表达他自己,但却让你有所触动...
在这样的疫情下看无主之作,看战后50-60年代欧洲重建时期,东欧艺术院校的学生所受的压抑,对比西欧艺术院校学生的创作条件和创作氛围,太容易明白为什么欧洲的疫情如此深重... 被自由宠坏的人民,不懂得也不会自我约束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柏林墙残垣断壁前的压抑和愤懑,不会忘记那晚我们在柏林的餐馆里,我老公的问话:如果那时候,你在东德,你怎么办?----为逃出东德做一切准备,为出逃而活着...我是那么坚定,不容置疑,我老公居然在我还没有说完的时候,点头表示了赞同。
即使在疫情深重的欧洲,我依然欣然我离开了那个疫情控制得很好的国家,仿佛那个在东德不到30岁已经功成名就却便要逃到西德却需要早晨在医院打扫卫生来维持生计的艺术家...
让我们永远捍卫自由,它是人类进步的基础,没有自由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没有任何借口可以阻止人类对自由的向往。 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人类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由...包括今天的封禁,因为病毒阻碍了我们的自由,我们正在用所有的办法打败它,包括金钱的投入,医学的进步,各界人员的忘我工作,和社会的自我约束。
附注:鸣谢ID寂寞的烟花 ,她介绍的电影都是经典
那也是非常好的影视作品
德国搞了不少好东西
其实,我心中的那点良知,也许连一粒沙子也不是,但对我很重要!
我其实今天,一直在家里放这几首歌:鲁冰花、长亭送别、蓝莲花、一无所有。
这是我最喜欢的歌。
我从没说那个体制没问题,当初放弃马上快分到的建国门内大街的公寓,就是绝望。
但那时太年轻,真正在自由世界生活了,才慢慢看清了一些问题。
任何改革,都需要有社会责任和社会良知的人无私的奉献和牺牲!
希望那片土地上的人(人民,不是贪官)富裕安康!决不希望再次看到人民遭受侵略。
祝福中国人过好日子,不被欺负,才对得起我父母对我的养育。
我没唱高调,我就是这样想的。
你的自由可能会抵消他人的自由, 现实是欧洲要关,明证.
但你总能想到中美关系…
可能是我不身在其中吧
风和日丽, 宜居.
让我准备食物和水,选举完了,别出门。你真的不了解,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压力。
就像习治国外交政策慢慢驶向老毛的方向。
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只能接触到老毛的思想。
如果他那时能接触到其他的治国方式,古今中外,哪怕一点儿皮毛,都不会像现在这样。
因为有对比,有选择。
人的观念也随之改变。
有些人出国多年还生活在中文语境里,说话都是靠吼的,文字和思维都带有文革的气氛。写出来的文字让人心惊肉跳,读起来很刺激。。。有时喊口号。。。这城里有不少这样的人。
有一天如斯写一篇文章说文字的烙印,她说她在台湾受教育的舅舅的文字很温润,让她意识到自己在国内所受的教育对她自己的影响,她提醒尽量修正过去所受教育的影响,努力改变自己的语言风格。
感同身受!
军队高层老挑着他打仗,他直戳戳地就说
我知道你们这些高层退休后要去军火商那儿拿钱的。
是,他看着大嘴,但底线守得很牢。
他整天和爱泼斯坦这些人混,但守住底线不做违法的事。克林顿夫妇就没守住。
而且他是商人,克林顿夫妇是整天生活在公众视线中的政治人物。
他这也算慎独了吧。
堵嘴的钱也花老了:)
软着陆。。。
中国经济软着陆,美国人设软着陆。。省得大家都端着。。
以前私房的盈盈。记不记得她写的以爱之名。
连我们这的反对党党魁都用这条撑他,不过他不招我们这的人喜欢,所以真是个减分项
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不管怎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为人处事还是有文化差异的,尽量相互理解,理解不了就保持距离,
免得肉帛相见,大家都尴尬。
那个盈盈倒是容易理解,她把自己的背景介绍得很清楚,所以没有疑惑,哪怕说了什么不合时宜的事情。。背景含糊的那就必须拿为人基本标准要求。。。
你知道东南亚华人女性的生活环境吗?
她们在社会上竞争压力巨大,但社会地位又不高,又有儒家那套三从四德贤良淑德压着。
很多时候会有反差很大的表现。
我可没代理谁啊哈哈
发现好斗的怎么都好斗,打不着要打的自然会去另外找个对手,无聊起来连自己人都打
原来有个黄玫瑰的Id,也被骂WM了,笑死了,因为她不挺川普。。
你也做起和事佬来了。。
然后才能写出好的剧本。。要不就干脆玩纯艺术
刚来美国上课时,发现中国同学提问,教授有时候皱眉。跟念书时英语好的一个学法律同学聊,才知道我们大陆出来的理工生们在某些方面多么欠缺。
刚还想到了我以前读过的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dreaming in Chinese, 是美国人眼里的中文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2870/201707/28496.html
"无主之作"有两段教授的开场白
一段是东德美院的教授:
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工农服务,表现工农,不要总是局限在小我之中,这样的艺术没有意义。
所以,艺术家只能做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画作,实际上就是一党制下的政治插图...
坦率地说,这不是艺术家,这是艺术奴工。
另一段是西德杜塞尔多夫美院的教授:
你们是自由的,用艺术自由地表达你们自已。当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世界就是自由的。艺术家是自由的布道者。
所以,在柏林墙建起2个月前逃到西德的艺术家,在杜塞尔多夫美院放飞自己,画想画的,做想做的,寻寻觅觅,想对市场妥协,想卖弄技巧,终于,把心中印象最深的用画笔表达了出来。。。
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他用他的方式表达他自己,但却让你有所触动...
在这样的疫情下看无主之作,看战后50-60年代欧洲重建时期,东欧艺术院校的学生所受的压抑,对比西欧艺术院校学生的创作条件和创作氛围,太容易明白为什么欧洲的疫情如此深重... 被自由宠坏的人民,不懂得也不会自我约束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柏林墙残垣断壁前的压抑和愤懑,不会忘记那晚我们在柏林的餐馆里,我老公的问话:如果那时候,你在东德,你怎么办?----为逃出东德做一切准备,为出逃而活着...我是那么坚定,不容置疑,我老公居然在我还没有说完的时候,点头表示了赞同。
即使在疫情深重的欧洲,我依然欣然我离开了那个疫情控制得很好的国家,仿佛那个在东德不到30岁已经功成名就却便要逃到西德却需要早晨在医院打扫卫生来维持生计的艺术家...
让我们永远捍卫自由,它是人类进步的基础,没有自由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没有任何借口可以阻止人类对自由的向往。 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人类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由...包括今天的封禁,因为病毒阻碍了我们的自由,我们正在用所有的办法打败它,包括金钱的投入,医学的进步,各界人员的忘我工作,和社会的自我约束。
附注:鸣谢ID寂寞的烟花 ,她介绍的电影都是经典
那也是非常好的影视作品
德国搞了不少好东西
其实,我心中的那点良知,也许连一粒沙子也不是,但对我很重要!
我其实今天,一直在家里放这几首歌:鲁冰花、长亭送别、蓝莲花、一无所有。
这是我最喜欢的歌。
我从没说那个体制没问题,当初放弃马上快分到的建国门内大街的公寓,就是绝望。
但那时太年轻,真正在自由世界生活了,才慢慢看清了一些问题。
任何改革,都需要有社会责任和社会良知的人无私的奉献和牺牲!
希望那片土地上的人(人民,不是贪官)富裕安康!决不希望再次看到人民遭受侵略。
祝福中国人过好日子,不被欺负,才对得起我父母对我的养育。
我没唱高调,我就是这样想的。
你的自由可能会抵消他人的自由, 现实是欧洲要关,明证.
但你总能想到中美关系…
可能是我不身在其中吧
风和日丽, 宜居.
让我准备食物和水,选举完了,别出门。你真的不了解,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压力。
就像习治国外交政策慢慢驶向老毛的方向。
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只能接触到老毛的思想。
如果他那时能接触到其他的治国方式,古今中外,哪怕一点儿皮毛,都不会像现在这样。
因为有对比,有选择。
人的观念也随之改变。
有些人出国多年还生活在中文语境里,说话都是靠吼的,文字和思维都带有文革的气氛。写出来的文字让人心惊肉跳,读起来很刺激。。。有时喊口号。。。这城里有不少这样的人。
有一天如斯写一篇文章说文字的烙印,她说她在台湾受教育的舅舅的文字很温润,让她意识到自己在国内所受的教育对她自己的影响,她提醒尽量修正过去所受教育的影响,努力改变自己的语言风格。
感同身受!
军队高层老挑着他打仗,他直戳戳地就说
我知道你们这些高层退休后要去军火商那儿拿钱的。
是,他看着大嘴,但底线守得很牢。
他整天和爱泼斯坦这些人混,但守住底线不做违法的事。克林顿夫妇就没守住。
而且他是商人,克林顿夫妇是整天生活在公众视线中的政治人物。
他这也算慎独了吧。
堵嘴的钱也花老了:)
软着陆。。。
中国经济软着陆,美国人设软着陆。。省得大家都端着。。
以前私房的盈盈。记不记得她写的以爱之名。
连我们这的反对党党魁都用这条撑他,不过他不招我们这的人喜欢,所以真是个减分项
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不管怎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为人处事还是有文化差异的,尽量相互理解,理解不了就保持距离,
免得肉帛相见,大家都尴尬。
那个盈盈倒是容易理解,她把自己的背景介绍得很清楚,所以没有疑惑,哪怕说了什么不合时宜的事情。。背景含糊的那就必须拿为人基本标准要求。。。
你知道东南亚华人女性的生活环境吗?
她们在社会上竞争压力巨大,但社会地位又不高,又有儒家那套三从四德贤良淑德压着。
很多时候会有反差很大的表现。
我可没代理谁啊哈哈
发现好斗的怎么都好斗,打不着要打的自然会去另外找个对手,无聊起来连自己人都打
原来有个黄玫瑰的Id,也被骂WM了,笑死了,因为她不挺川普。。
你也做起和事佬来了。。
然后才能写出好的剧本。。要不就干脆玩纯艺术
刚来美国上课时,发现中国同学提问,教授有时候皱眉。跟念书时英语好的一个学法律同学聊,才知道我们大陆出来的理工生们在某些方面多么欠缺。
刚还想到了我以前读过的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dreaming in Chinese, 是美国人眼里的中文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2870/201707/28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