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的一个不同

g
gladys
楼主 (文学峸)

美国有很多工具,适合各种不同的用途。中国用手和最简单的工具应付各种情况。

比如说做包子吧,看中国的包子店,好几个人神情倦怠地坐一排,用一把刀哒哒哒地切肉和所有的菜,然后用手包,手势飞快,上下翻飞,从早包到晚,包出成千上万个小包子。看的人心里有些着急,为什么不发明一个机器干这些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呢?

在美国,很小的一个功用,都有一个专门的器具。准备一个dinner,十几种不同的刀不说,还有削皮的工具,去核的工具,混合的工具,切几瓣的工具,切成碎的工具,打成泥的工具。每个工具用上一秒钟,最后花上半小时至一小时清洗工具。吃一个早餐,有煮蛋的机器,有煎蛋的机器,有做waffle的机器,有做omelette的机器,厨房为了收集这些省力的工具和机器,堆得越来越满,满得最后连菜都不想做了。

说来说去,就是懒得做。

布兰雅
清洗工具实在麻烦。自找麻烦,弄得最后自己都不想洗了,then 洗碗机横空出世。
g
gladys
哈哈哈
布兰雅
不光美国,德国发明的小东西也不计其数。
g
gladys
这倒是的

德国的工具还挺好用的。

布兰雅
我们是一碗一杯一勺一双筷子。人家几箱子。
天儿晴了
我還是喜歡中國那麼原始的多些,可以讓腦子更活躍一些,不至於癡呆得太早。 :-)
螺丝螺帽
我做菜用的最多的, 剪刀, 筷子, 还有一把小刀
天儿晴了
炒菜都不用鏟子嗎?那咱倆一樣,我也是就用筷子或者勺子巴拉巴拉。:-)
螺丝螺帽
常用木勺子, 偶尔用鏟子
p
petiteune
那些小工具就是刚买的时候图新鲜用一下,最后都基本不用因为收和洗都麻烦。其实用的最多的还是基本的工具:刀和剪刀。
p
petiteune
我也喜欢用筷子炒菜,搅拌起来灵活。
螺丝螺帽
最讨厌老公做个早餐, 就是炒个蛋, 可以好多工具的

我就一个碗, 一双筷子, 一个锅就搞定。

 

就是蛋炒好, 进盘, 锅子里基本没啥蛋的。

他做的, 每次锅里, 还余下好些边边角角

g
gladys
LOL
O
Oona
第一次用印象特别深的有:削皮刀比国内的顺手好用;开罐头的CAN OPENER;量杯

国内的削皮刀是这样的:

美国的是这样的,削胡萝卜皮,黄瓜皮非常顺手

以前国内开罐头总是吭哧吭哧的,第一次用CAN OPENER印象很深,觉得很方便:

跟着菜谱学做饭,量杯很重要,精准的量和时间,即使做饭菜鸟如我,也能做出美味佳肴的:

 

 

天儿晴了
握手握手:-)
D
DoraDora2008
深有体会。我还是喜欢中国那样一把刀,一个锅,一双筷子,就把厨房所有事都做了。
l
lookatme..
一定要买能拆开放到洗碗机里的
军大衣
过去不是说,参加厨艺比赛,西方厨子

带了几个箱子过来,光刀就有几十把。中国厨子出场,一把大刀,一块毛巾肩膀上一搭

L
LifeIsBeautiful3
上周休假磨刀,看我家大厨的刀....西方厨子每把刀几百刀买得就跟女人买包一样

螺丝螺帽
日本刀?
L
LifeIsBeautiful3
Shun刀好像是,Miyabi好像是德国Zwilling Henckels下面的一个brand, 我对刀不感兴趣就没多问
s
slow_quick
旬刀牌子是美国公司Kershaw拥有。。。

没想到吧?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ershaw_Knives

互相兼并,都搞不清了

比如:

汽车顶上放的各种架子、箱子,Yakima牌子也是美国的,源于印第安人部落名(现在是华盛顿州城市名),听上去很日本吧

 

s
sansemao
老实说,我一点都不喜欢国内一把刀的模式。作为资深厨娘

我的感觉是:

首先刀是一定要分的,生熟荤素,水果蔬菜——一把刀,卫生成问题;

其次:国内的一把刀,千年没有改进,就是屠夫刀,对于精致菜肴有挑战,而且烹调费力,不能成为享受和爱好

最后工具方面:我提倡适可而止,一把刀一定不够,但是七荤八素来一堆工具,那只是宽慰自己不是不会做而是工具不够。但是,真正会做饭的,基本好的一套刀具一定要有,基本的炊具,包括好的铁锅,炒锅要有,节省时间的基本工具要有。其他的都是可有可无。

设备差,饭不一定难吃,但是厨师消耗一定大;设备好,饭未必好吃,厨师消耗一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