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我绝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这是我娃说的,我也认同。再说,我绝对有气得跳脚的时候。不过话说回来,回头想想,我也不是做的都对,所以有些跳脚也是我自己整的。我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就是把跳脚的频率降到每年个位数,安能快乐度过青春期,成为心理健康的孩子。
我家安小时候是个听话的孩子,但是到了9岁以后,就比较固执,经常闹情绪。不过安的老师都不错,经常跟我们交流孩子这个时期的典型状况,包括情绪莫名起伏,包括开始反叛。这些沟通交流对于家长很有帮助。
我的青春期过得不是特别好。我也是反叛,但是我父母压制比较多,而且抱怨,比较羞辱是他们常用的方法。虽然对于这些方式我是深恶痛绝,但是在育儿上,我会时不时地带出我父母教育的轨迹。公开的羞辱我是没有,不过抱怨和比较不少见。
现在的孩子没有几个不喜欢游戏的,我们曾经非常抵触了好久,但是无效。因为孩子上学后,跟同学玩,不可能完全隔绝。而且peer pressure以及社交需求来说,懂点游戏也是必须。
以前坛子里有个猫砂(moussa)妹妹,曾跟我说过——游戏禁不了,就一起开发吧。她的做法就是自己主动去找合适的游戏,跟孩子一起玩。当然,在时间上也是父母控制。这个想法我很欣赏,与其被动地被孩子挑战,还不如主动地去引导孩子。
我们在游戏方面的办法就是:
1. 他选择游戏,我们审核批准。
2. 每周控制游戏时间。如果他需要更多的时间,他必须赚取。比如,他如果每周吸尘一次(全家每个房间),他可以有半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周末)。还有,如果他一学年下来,全部是A(没法,谁让咱们是Asia。我就这么跟他说,不是Bsia, Csia,Dsia, 没得选择),可以考虑添加一种新游戏。
3. 报coding班,把游戏兴趣引导到编程上
4. 他爹跟他玩(他爹比他还上瘾,这个娃都知道,所以我只能说他爹不是我教养的,不负责后果。),时间控制在我们。
在中文学习上:
去年,我跟他说:如果他坚持读写说中文(具体是有指标的)12个月,并且,如果他能够提出拥有手机的pros & cons, 以及mitigations——包括如何自我管理游戏时间,如果出现自己无法管理,如何处理等等, 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手机 ——iPhone 6。 今年眼见着目标快要达到,我等他给我他的business case,说服我后,我可以升级我自己的手机,把手机给他。
他前一阵说:太好了,这样就可以不读中文了。
我说:行呀,那你就把iPhone6 用下去。我猜你不需要新手机。
他说:啊,不是自动升级?
我说:哪儿自动?苹果都不给我自动升级,要新的,我还不是要花钱买。所以你凡是要新手机,你就的去赚。
赚法:功课全A,连续读写说中文一年。如果功课没有A,那就等到拿A为止。
在运动上,我非常赞成幸福家人的说法,不能等孩子告诉你他想去做什么,只要有点兴趣(不是特别恨的那种)就报班。我们去年报了棒球,他开始不自信,狂呼乱叫不去。后来去了,喜欢上。可惜今年疫情。我等疫情稳定后,准备给他报足球。拉出去玩几次,他就会喜欢,也不会天天闷在家里。另外,他的跆拳道已经打了好几年,从4岁开始,现在还保持一周三课的量。早跟教练说了,疫情结束后开始参加格斗比赛。
孩子需要idle,但是不能太多,这个idle 时间是大人可以控制的,上网时间也是大人可以控制的。
孩子是我们的,那么成长期间的主动权,父母就得把握住。这里的主动,不是控制孩子所有的事情,而且把最重要的把控住——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把握能力的培养,培养他对未来的规划能力,对自己生活的掌控能力。
的妈,这娃不会出走的哈哈。每次看落花的贴。我就后悔当年儿子让我陪打篮球时,我老说做饭忙。小时候陪孩子运动疯玩真是双赢。学习嘛,孩子都上正道,主要资质不错成绩都不是事。
说打游戏,不打游戏的男孩不正常哈哈。我家孩子这么大还打。他玩股票据说就是和玩游戏升级一样。他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学长和他讲,玩不是问题,关键是get your shit done
太可爱了。。。
你们双子的内核是很淡定的。给你点赞!
玩可以,get your shi done 先.
觉得爸爸要起好的作用,我因为从小的创伤,潜意识里就想回避。
你小二不错了,游泳一直坚持下来,不是吗?
就当作动脑防止老年痴呆。
要玩智力游戏吗,那就认真地玩一下。
当父母的考虑要很多。也算是一个心智考验吧。如果认真当作一件事做,估计心态就会好一点。否则带入太多情感,天天要跳脚。
没有什么放之四海的真理。每个孩子不一样,父母只能看人下菜了。所以育儿这样的事,我们也是只能说个原则——我们要什么样的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因材施教。
你这点要做规矩。说好的事,定下来,再怎么闹都没用。
这个规矩我们三岁前就立好了——无理取闹,包括当众撒泼(public tantrum),那是有可能该有的都会没有。我们说到做到。小时候,他在地铁里发过飙,我们当即把要安排的活动取消,然后我和爸爸就把他拉到墙角,蹲下来,给他时间,让他整理情绪,等他哭完。Be firm and calm, 当爸妈的必须做到。
你现在立虽然晚,可能难,但是不迟。
父母要言而有信,你说出去的话,就要做到。不要因为哭闹,就放弃。这样孩子绝对困惑,然后用各种办法对付你,还对你有怨言。反而规矩立好,谁破了,谁承担后果。这个到了社会上也是如此。
我们家,说好半小时,玩好一定下场。不下场,那么玩多的那些时间,从下次游戏里扣除。如果无理取闹,包括过分叽歪,那么有可能下次游戏没有。
建议你去看一本书: https://www.amazon.com/Positive-Discipline-Self-Discipline-Responsibility-Problem-Solving/dp/0345487672/ref=sr_1_2?crid=AKP53JW8MZO4&dchild=1&keywords=positive+discipline&qid=1597783749&sprefix=positive+di%2Caps%2C225&sr=8-2
我现在才体会到。
年纪不小了。
所以觉得还不如干脆完全不让他玩呢。
我家的现在还很有态度和口舌,每天纠缠一些小事,一些你说过的话,没完没了地跟你argue,没法说理,最后只能回到军事管制,yelling。不然他可以跟你一直纠缠下去,大家啥也别干。
那本书我看看去。
从小做好规矩。言必行行必果。在我家,我们说话很有效力。从来不忽悠娃。不随便答应。答应的事我们就要做到,做不到也会找到大家都接受的solution。我们对娃的要求也是一样。比如疫情停了课外运动以后,要求娃跑步。我和他一起跑,跑得比他还长。
我也在想开始和娃一起跑步。
不过我家用Circle Home Plus Life Time, 很多 function, 包括小孩去过网站的 History (已经设置给 Teen 的 Filter)。
才在北美华人上知道 Roblox 上有个 Sex Room 的游戏,搞错,给小孩玩的,这都成,我要看看我家这位 Roblox 上有哪些游戏。
我家的小时候主意很正,很难push, 他想干的事情想方设法也要干,不想干的事情那是没办法push, 除了底线的事情我要攒足了力气干一架,剩下的事情一概不管。青春期反倒没感觉叛逆了,事情还是好商量。还是我已经适应了叛逆的状态。
态度决定一切。父母态度摆正,自己就不会被自己噎着。
先说,我绝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这是我娃说的,我也认同。再说,我绝对有气得跳脚的时候。不过话说回来,回头想想,我也不是做的都对,所以有些跳脚也是我自己整的。我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就是把跳脚的频率降到每年个位数,安能快乐度过青春期,成为心理健康的孩子。
我家安小时候是个听话的孩子,但是到了9岁以后,就比较固执,经常闹情绪。不过安的老师都不错,经常跟我们交流孩子这个时期的典型状况,包括情绪莫名起伏,包括开始反叛。这些沟通交流对于家长很有帮助。
我的青春期过得不是特别好。我也是反叛,但是我父母压制比较多,而且抱怨,比较羞辱是他们常用的方法。虽然对于这些方式我是深恶痛绝,但是在育儿上,我会时不时地带出我父母教育的轨迹。公开的羞辱我是没有,不过抱怨和比较不少见。
现在的孩子没有几个不喜欢游戏的,我们曾经非常抵触了好久,但是无效。因为孩子上学后,跟同学玩,不可能完全隔绝。而且peer pressure以及社交需求来说,懂点游戏也是必须。
以前坛子里有个猫砂(moussa)妹妹,曾跟我说过——游戏禁不了,就一起开发吧。她的做法就是自己主动去找合适的游戏,跟孩子一起玩。当然,在时间上也是父母控制。这个想法我很欣赏,与其被动地被孩子挑战,还不如主动地去引导孩子。
我们在游戏方面的办法就是:
1. 他选择游戏,我们审核批准。
2. 每周控制游戏时间。如果他需要更多的时间,他必须赚取。比如,他如果每周吸尘一次(全家每个房间),他可以有半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周末)。还有,如果他一学年下来,全部是A(没法,谁让咱们是Asia。我就这么跟他说,不是Bsia, Csia,Dsia, 没得选择),可以考虑添加一种新游戏。
3. 报coding班,把游戏兴趣引导到编程上
4. 他爹跟他玩(他爹比他还上瘾,这个娃都知道,所以我只能说他爹不是我教养的,不负责后果。),时间控制在我们。
在中文学习上:
去年,我跟他说:如果他坚持读写说中文(具体是有指标的)12个月,并且,如果他能够提出拥有手机的pros & cons, 以及mitigations——包括如何自我管理游戏时间,如果出现自己无法管理,如何处理等等, 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手机 ——iPhone 6。 今年眼见着目标快要达到,我等他给我他的business case,说服我后,我可以升级我自己的手机,把手机给他。
他前一阵说:太好了,这样就可以不读中文了。
我说:行呀,那你就把iPhone6 用下去。我猜你不需要新手机。
他说:啊,不是自动升级?
我说:哪儿自动?苹果都不给我自动升级,要新的,我还不是要花钱买。所以你凡是要新手机,你就的去赚。
赚法:功课全A,连续读写说中文一年。如果功课没有A,那就等到拿A为止。
在运动上,我非常赞成幸福家人的说法,不能等孩子告诉你他想去做什么,只要有点兴趣(不是特别恨的那种)就报班。我们去年报了棒球,他开始不自信,狂呼乱叫不去。后来去了,喜欢上。可惜今年疫情。我等疫情稳定后,准备给他报足球。拉出去玩几次,他就会喜欢,也不会天天闷在家里。另外,他的跆拳道已经打了好几年,从4岁开始,现在还保持一周三课的量。早跟教练说了,疫情结束后开始参加格斗比赛。
孩子需要idle,但是不能太多,这个idle 时间是大人可以控制的,上网时间也是大人可以控制的。
孩子是我们的,那么成长期间的主动权,父母就得把握住。这里的主动,不是控制孩子所有的事情,而且把最重要的把控住——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把握能力的培养,培养他对未来的规划能力,对自己生活的掌控能力。
的妈,这娃不会出走的哈哈。每次看落花的贴。我就后悔当年儿子让我陪打篮球时,我老说做饭忙。小时候陪孩子运动疯玩真是双赢。学习嘛,孩子都上正道,主要资质不错成绩都不是事。
说打游戏,不打游戏的男孩不正常哈哈。我家孩子这么大还打。他玩股票据说就是和玩游戏升级一样。他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学长和他讲,玩不是问题,关键是get your shit done
太可爱了。。。
你们双子的内核是很淡定的。给你点赞!
玩可以,get your shi done 先.
觉得爸爸要起好的作用,我因为从小的创伤,潜意识里就想回避。
你小二不错了,游泳一直坚持下来,不是吗?
就当作动脑防止老年痴呆。
要玩智力游戏吗,那就认真地玩一下。
当父母的考虑要很多。也算是一个心智考验吧。如果认真当作一件事做,估计心态就会好一点。否则带入太多情感,天天要跳脚。
没有什么放之四海的真理。每个孩子不一样,父母只能看人下菜了。所以育儿这样的事,我们也是只能说个原则——我们要什么样的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因材施教。
你这点要做规矩。说好的事,定下来,再怎么闹都没用。
这个规矩我们三岁前就立好了——无理取闹,包括当众撒泼(public tantrum),那是有可能该有的都会没有。我们说到做到。小时候,他在地铁里发过飙,我们当即把要安排的活动取消,然后我和爸爸就把他拉到墙角,蹲下来,给他时间,让他整理情绪,等他哭完。Be firm and calm, 当爸妈的必须做到。
你现在立虽然晚,可能难,但是不迟。
父母要言而有信,你说出去的话,就要做到。不要因为哭闹,就放弃。这样孩子绝对困惑,然后用各种办法对付你,还对你有怨言。反而规矩立好,谁破了,谁承担后果。这个到了社会上也是如此。
我们家,说好半小时,玩好一定下场。不下场,那么玩多的那些时间,从下次游戏里扣除。如果无理取闹,包括过分叽歪,那么有可能下次游戏没有。
建议你去看一本书: https://www.amazon.com/Positive-Discipline-Self-Discipline-Responsibility-Problem-Solving/dp/0345487672/ref=sr_1_2?crid=AKP53JW8MZO4&dchild=1&keywords=positive+discipline&qid=1597783749&sprefix=positive+di%2Caps%2C225&sr=8-2
我现在才体会到。
年纪不小了。
所以觉得还不如干脆完全不让他玩呢。
我家的现在还很有态度和口舌,每天纠缠一些小事,一些你说过的话,没完没了地跟你argue,没法说理,最后只能回到军事管制,yelling。不然他可以跟你一直纠缠下去,大家啥也别干。
那本书我看看去。
从小做好规矩。言必行行必果。在我家,我们说话很有效力。从来不忽悠娃。不随便答应。答应的事我们就要做到,做不到也会找到大家都接受的solution。我们对娃的要求也是一样。比如疫情停了课外运动以后,要求娃跑步。我和他一起跑,跑得比他还长。
我也在想开始和娃一起跑步。
不过我家用Circle Home Plus Life Time, 很多 function, 包括小孩去过网站的 History (已经设置给 Teen 的 Filter)。
才在北美华人上知道 Roblox 上有个 Sex Room 的游戏,搞错,给小孩玩的,这都成,我要看看我家这位 Roblox 上有哪些游戏。
我家的小时候主意很正,很难push, 他想干的事情想方设法也要干,不想干的事情那是没办法push, 除了底线的事情我要攒足了力气干一架,剩下的事情一概不管。青春期反倒没感觉叛逆了,事情还是好商量。还是我已经适应了叛逆的状态。
态度决定一切。父母态度摆正,自己就不会被自己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