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Dora一起吐槽,我的儿子和你的太像了,我也还在挣扎中。

k
koifish
楼主 (文学峸)

我儿子比你的大,12岁了,也是非常喜欢或者说沉迷游戏,经常在电脑上偷偷的玩。如果我们不管他,他可以玩一天。就像你说的: 他啥也没想干啊。不推最好就是每天打游戏,然后累了睡一会,起来吃块糖接着跟朋友打游戏最好。“  为此我们伤透脑,现在是勉强定时,但是一旦要他停止,马上就是whinny,抱怨,这些都是我自己最看不惯的行为。诶,他真的是老天派来净化我的。

学习做事都是马马虎虎,得多少分都不在意。粗心是最大的毛病,我觉得这个习惯太害人了,因为你做什么都不会100% 或者 做到最好。动不动也喜欢和我顶嘴,我经常自我提醒 他是Pre teen,要理解他,但是妈妈也是憋的悲催难受啊。有时候一生气,我就会yell。很多时候我真的不想管了,但又觉得不管,也是害了他。 

虽然儿子平时知道学习是为自己,但是一旦要他学习就好像是为我,百般拖延/不情愿。我也跟他说了几百次你是为你而活,你不学习,天天打游戏,怎么能够进步? 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培养责任感?就像一个妈妈说的每天都在督促他,太累了,特别现在网课在家,连课间休息那几分钟,也要去游戏网站看看。

儿子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喜欢看书,他也可以吃饭看,睡觉看,车里看,当然都是我们说的闲书,而且看的非常快,简直就是囫囵吞枣。同时也是玻璃心,我还不能说他,要不然也是打击他的积极性。我真的觉得我们的开心教育把小孩引导的太脆弱了。

我也从大家的发言中学到了很多,希望大家分享更多的idea,当合格的爹妈太不容易了。 Dora, 我们要坚强,要有更多的耐心!一起自勉!

D
DoraDora2008
我们基本上没准他打游戏。

以前也试过,奖励他打游戏时间, 只能周末打, 一次一两个小时。 但是发现刚打完游戏,孩子思考方式都变笨了,游戏对大脑有负作用,一段时间不打游戏就要聪明些。 还有也是,一旦时间到了叫他停止, 简直比打游戏之前更upset.  大概游戏就是设计来上瘾的, 一到时间强行断瘾,大脑不能接受,很难受。特别是跟朋友约起来联网打,瘾头更大,特别兴奋。 现在就不鼓励他和朋友打了, 偶尔一次在家里用Wii 玩玩,一个小时,娱乐一下。其余时间都不许打游戏和看游戏。 

大家讨论还是对我有启发,当然也不可能马上就有转变, 慢慢来。  

 

 

D
DoraDora2008
我们基本上没准他打游戏。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S
Speedy2426
绝对不能把打游戏作为奖励,完全不允许我觉得也不好,一有机会就会拼命玩。还是每天规定可以玩一、二小时,

然后不要马上让他学习,可以安排在吃晚饭前,让他可以在饭桌上消化兴奋。

S
Speedy2426
LZ儿子爱看书那很好啊,从闲书中也可以学到很多的
l
lookatme..
啊?这孩子会不会变nerd? 我儿子玩很多游戏,但是他跟我说it’s not real.
螺丝螺帽
+1
雨女
大多数书是闲书。他看闲书的时候

当妈的是:又看这种没用的书,你作业写完了没有?这样瞎嚷嚷呢,还是心平气和地问:宝贝儿,你看的什么书呀饿?妈也想看。就是最近事情太多了。也没时间。要是你能简单帮我讲一下就好了。他一定很高兴的给你讲书里的故事。这难道不是你和孩子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吗?最后,你说谢谢宝贝儿。借这个机会,对一些事情就进行了沟通。

当然还有一种妈。孩子给你讲完了以后,你说这故事真没意思。以后别再看这种闲书了。对你考藤校一点帮助都没有。并且你的态度带有命令式的。小孩子心里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

还有逼着孩子学中文的。你们做到以身作则了吗?你们自己在家跟孩子说中文吗?你们跟孩子在公共场合说中文吗?孩子不跟你说中文的时候,你们还坚持说中文吗?孩子生活在美国,除了你以外没有机会使用。可是他习惯了跟你讲中文,就会一直讲到老。如果,习惯了英文,他很方便用英文。那你就得适应他讲英文。那他什么时候说中文呢。我儿子长长说英文。因为方便。我是不反应的。他只能结结巴巴寻找中文。他用的不合适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词汇的时候,我就顺势帮他接下去。把那句话完成。这不是最好的学中文的机会嘛。

我瞎聊。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尽情享受吧。过这村就没这个店了。我现在看见别人家小小孩就想抱一抱。我在等有孙子呢。儿子长大了呀。 

 

 

 

雨女
你儿子挺好的。很聪明而且有个性但不固执。还很sweat。从你的描述得出这个结论。

他只不过没有在你规定的时间跟着你的指挥棒走。他虽然只有10岁。但是他已经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你不要强加于他做事情。引导而不要说教。也许我说的不对。就当我没说。但是,你不要先把自己气坏了。你养了一个聪明有个性的孩子。该高兴才对。

 

雨女
不会的。就玩个游戏。他要是真的妈说什么就干什么,又有别的担心了
禾口
爱看书多大优点啊。说明他不是只喜欢游戏。不要管是不是闲书了,只要不是真的特别有毒的,读了都有益处。

想引导他,就主动准备点书给他看。和他讨论,听听他的体会,见解,多有意思啊。我都羡慕死了。

禾口
游戏的确是按人性上瘾特点来设计的。现在的游戏这方面特点越来越明显。因为设计技术越来越成熟。

有些小孩,有深究特点,不满足于游戏本身带来的刺激,所以他要么开始研究游戏的原理,就此开发其他技能,比如设计程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游戏高手,或者开始觉得不断反复刺激,感觉没有新意,产生无聊感,也会放弃。但不少就被刺激紧紧抓住,就此沦陷,上瘾了。越小的小孩越容易上瘾。

能彻底不玩游戏的确挺好,但是面对的问题是,

1.同伴压力。如果朋友们都玩,自己不玩就会有被排斥感。pre teen, teen对同伴关系看的比天还大,同伴关系是帮助成熟的关键阶段。没有通过同伴关系调整自我认知,很可能就无法成熟,摆脱巨婴。现在巨婴多和宅男宅女多也有关系的。 

2.如果没有没有其他感兴趣的,简单的取消玩游戏,有诱发忧郁症的风险。忧郁症来的时候很隐蔽的,当到非常明显的时候,解决起来就非常不容易。而且美国喜欢用药多过心理辅导。一旦用上药,就很难摆脱。所以风险极大。

所以你家小儿的情况你要谨慎对待。要仔细琢磨如何开发他其他兴趣,培养他的责任能力。比如让他干些你们认为有益,他也可以接受的事,让他积累Credit,然后让他用这个credit买东西 ,外出旅游,获得圣诞礼物等等,也可以买分钟的游戏。从中让他体会任何想要的不是白白得的需要努力,儿花费时也需要衡量那个更合理。是一次过玩的游戏,还是同学都羡慕的玩具可以玩很久?你儿子现在10岁,还是有很大的诱导空间。到了teen可能就行不通了,teen更蛮横,更危险。我对我家老二老三的方法不同的。而且你家的状态比我家好,至少先生价值观一致。能够比较容易协调。我家就像有2个teen,一个pre-teen. 连我自己觉得也快变成teen了。:)但是生活还要继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总能看到曙光。

我只是做些假设和建议,你对自己家的情况最清楚。耐心仔细的琢磨,必定有属于自己的方案。加油!

k
koifish
是的,”一旦时间到了叫他停止, 简直比打游戏之前更upset“

我儿子也是。所以我们是控制,而且给他说了,要是这样下去,以后都没得玩。

我们都慢慢来吧

k
koifish
游戏太容易上瘾,而且是虚拟,对孩子也是一种逃避放松吧。

我们都理解,但就是一个度,孩子把握不好,觉得游戏比天都大:(

k
koifish
是的,我现在都没发管看什么书了,最喜欢历史sci-fi。只能推荐,我的reading都跟不上了。谢谢
k
koifish
谢谢,我从小都鼓励他看书,现在也是巴不得能有共同话题,尽量创造:)
k
koifish
是啊,所以现在只要还在看书就OK。谢谢亲
禾口
所以我的意思是,设计一个方案,让获得这种放松的代价比较高,以至于自己觉得不值得。

简单的禁止,现在或许行,过一阵可能就不行了。我听到很多故事,小孩子在家的时候好像挺乖的,离家上大学后,整个就颠覆了。

关键是在离家前学会自控。

X
Xingfujiaren
建议你多看看落花MM的帖子

如果他天天参与一些sport activity,你觉得他有时间打游戏吗?责任担当不是看书说教就能学到的。而是在sports在生活的点滴中一点点培养出来的。我家孩子小时候也经历过这些。说实在做妈的,13岁后我觉得自己的作用有限了。记得很清楚,basketball,football tryout时老公怎么提着他到教练前,求教练收他。他也是死活不肯,爱面子的他因为没体育天赋,不愿意去。更多留恋电子游戏。但一旦开始练球了,他慢慢就喜欢运动了。因为球队认识不少朋友,他也popular了。越来越自信。篮球橄榄球长跑划船我们都经历了。他也越来越壮。现在他在大学享受一级运动员待遇哈哈。这个真没想到哈哈。

s
sansemao
你家儿子几乎跟我家一样。不同的是,我家打游戏,不敢

也不能整天打。

其实我们认为打完游戏就叽歪,实际上是withdraw的一种。很明显的。

我们一开始也是阻止他打游戏。但是,现在这个环境,阻止是没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想顺着游戏下去,看看游戏能不能做些贡献。

我认识的一个孩子,现在30多了,年少的时候酷爱游戏,有个印度爹妈,游戏肯定是不务正业的。他被扳正十几年。但是到了30多岁,还是想着他的游戏梦,前一段告诉我他想搬个游戏公司。

这件事我感触很深,既然肯定禁止不了,还是开发利用。

我们现在就是开始parenting control。假期每周玩3天,每天1个小时。开学,每周两天,weekday半个小时,如果其他事情做完的话。周末可以玩一个小时,安排在周日。

然后我们给他报一个coding游戏班。平时增加活动,比如报一个coding班,或者robotic班,或者象棋班,如果新冠过去,我准备给他报足球班。

其实这些活动增加了,不给他太多idle的时间,他就没太多时间惦记游戏。

家长把条件说好了,孩子为了玩游戏,就会去努力,也不是件坏事。

我家11岁,跟你家差不多的年龄,状况也不少。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育儿不容易,对家长的脑力和体力都是挑战。

s
sansemao
非常赞同。
糯米粥
朵拉,有空的时候请进来:

我觉得很有用的一个小技巧是: 量化孩子每天必须做的事情。

比如说,我给我家男孩的暑假白天的日程必须做的有: 阅读30页,数学30分钟,Keep运动one session

这样的好处是: 
1. 双方对期待值有共识
2. 孩子还是觉得有一点主动权,因为他可以决定大概什么时间来做什么。 
3. 有的事情开始了就会去做。比如他的每天阅读不知不觉就会超过30页。
4. 有了这些“大”石头, 他花在游戏之类的“小”石头就会少。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

我特别相信“量化”的力量-- 我自己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每天我都给自己设定了一些必须做的事情(比如瑜伽, 1万步,阅读多少页数),就是量化到这么具体, 雷打不动。 

 

糯米粥
妈妈也许可以考虑给男孩推荐历史,传记,科学类书籍,找行文风趣幽默的作者
D
DoraDora2008
现在又在上中文课

上课前,他提高音量对我说话,他爸就说了声“ Hi, respect". 然后他就眼圈红了,不高兴了。说他自己没有干坏事,不喜欢爸爸assume他干坏事。他爸简短说了下,只是一个reminder,不是yell at him.但是他认为是Yell。然后就一副depressed的样子。我说你要是不想上课的话就算了,今天晚上我来教你。他一直强调是爸爸的态度,让他感觉不好的。现在他还是一副depressed的样子,在上课。

D
DoraDora2008
打完游戏第二天也笨。每天打瘾头更大,形成习惯了。
D
DoraDora2008
关键是他能控制打游戏吗?还是被游戏控制?
D
DoraDora2008
他是聪明有个性,也敏感小气,自控差。
D
DoraDora2008
游戏就是不让你产生深究,深入思考的能力,不培养那个习惯,只让你大脑不断即时反应,满足于即时反应。

他有两个同伴,每天都打很多游戏,他们交流的话题只有游戏,除了游戏没有别的了。有一个朋友,他基本不打游戏,因为他不喜欢被游戏控制的感觉。

其它感兴趣的也有,但是需要他make effort. 最省力,最能即时满足人的就是看视频和打游戏。

禾口
这种和我小女比较类似的,喜欢花时间胡搅蛮缠。

通过胡缠,到达她可以把控的目的。我现在就不和她纠缠道理了。就说简单的规则。

我觉得你在和他交锋中还是不由自主的跟着他走,以至于他尝到把控的甜头,越用越多越用越顺手。你要让他的drama在你这里没有得到反馈。慢慢他就失去drama的兴趣了。

D
DoraDora2008
我们每天有schedule, 现在有个难点就是,很多时候他需要用电脑学习

而我们必须监督他上网,否则他可能就被distract了,而我们又要上班,挺难的。现在不出门,根本没运动了,他出去活动一下也必须有人陪,否则他自己不知道干啥,宁可上网。

禾口
赶快创造条件让他和那个不喜欢游戏的人多交往。

人性肯定是喜欢effortless。大人也游戏上瘾,但是正常的大人知道为重要的事放下游戏。能培养到这点就成功了。

D
DoraDora2008
你是怎么对付的?
酒绿春浓
Dora,我说句我的观察,说错了你要多包涵:)))

你说过你小时候的故事,貌似你小时候在你外婆面前时比你儿子更任性。

另外,我从你砍黑莓的故事来看,你花很多时间做那些无用功,而那些时间应该花在陪伴孩子们身上。

还有一点,我调时差,半夜醒来发现你还在网上。。。你上网是不是也有瘾?

有种人格是容易上瘾性人格,有遗传原因,也有后天因素。所以,我觉得你应该各方面审视、分析之后,根据你儿子的性格特点做一些调整。

你上网是你的事情,跟我无关。。。我说这些没有诋毁你的意思,只是觉得孩子都是家长的投影(reflections)。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很多都受父母的影响。

跑啦~~~

禾口
我现就是冷处理,不浪费时间听她的歪理,并说服她是歪理。

就是简单制定规则,你要完成啥啥的,然后才能啥啥的。不执行就不理她。

孩子和孩子不同的,真的要case by case.   孩子的感受需要被尊重,理解,但是不能到被利用,被把控的程度。我女儿还是怕我不理她,她坚持不了,会来break。但其他小孩就是另外的模式。

对家长也清醒看到,自己孩子问题的优先级,专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比如学习知识,和胡缠的习惯。就该先解决胡缠的问题。把学习的目标先放一放。小孩子就是利用家长想孩子学习的心理,才把学习整成为家长学习的局面。家长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也要自律,沉得住气。不要自己定的规则,自己老破了。又变成只要他好好完成学习就ok了那种状态,一下又前功尽弃。

比如,你看到儿子上课不好好学,据承诺晚上给他补课,看到的画面时,你只要他学到知识就行,不怕幸苦,而他不用为不好好上课付出代价,就算晚上学成了也是对你的恩赐。这个以他为中心的局面一定要扭转。如果你认为他的课是重要的,不用去盯着看他如何上课,因为他会利用这个机会向你表现,把控你。你可以制定测试计划等,计划要提前告诉他,课后要测试,可以让比较又威权的爸爸来执行这个。测试不过,晚上可以给他补课,但是告诉他,他占用的你的时间,他会付代价,比如不能满足他提的某个要求,或者让他做家务补偿等。不一而足。。。。。。

D
DoraDora2008
我觉得

他性格是有遗传一些我的方面。这个才问过我父母,他们说我虽然逆反,但是上学以后就不用管我了。我也知道电子产品很容易成瘾,很多人都有拖延症,不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现代人很多都有。

砍黑莓对我来说是环境工程,是对小区的义务劳动,也是锻炼。不然我完全没有任何体育锻炼。

酒绿春浓
带着孩子一起锻炼吧,这是他们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多陪陪他们。。。别介意我这么说啊~~~跑啦~~~
D
DoraDora2008
你这个思路不错,让我想想。
D
DoraDora2008
现在都不出门,什么活动都没有,顶多在后院陪他扔球玩。
酒绿春浓
陪着他出门跑步,爬山,游泳,等等一切活动,让他消耗掉几乎所有能量之后,他就没精力作了。
糯米粥
白天爸爸妈妈都要上班, 还是挺难找时间的. 只能下班和周末带着孩子动动
D
DoraDora2008
我白天要辅导他中文,要监督他上网学习,要吃饭洗碗,我连上班时间都不够。

我正在想要首先保证我自己的上班时间,我没法管他那么多了。他得靠自己多点,我没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