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江顺流而下回家。因为临时买票已经没有舱等,只能领到“散席”,否则就得在码头附近破酒店里猫一晚。
回家心切就决定上船再说,打算找个安静角落蜷一夜。结果是我想得美,整条船没有一个安静的角落,整夜都是打牌呼号侃大山的,满船到处是人,酷热无比,甲板半天晒的,到后半夜都是滚烫。而且还有跳蚤,我原本就过敏,被叮了之后痒就算了,还一阵阵发冷。去医务室求药,医务室口服药就一种,叫晕海宁,管他呢总比没有好。
然后我决定找人聊天,就看见一个单独的年轻女子,凑过去跟她套近乎。
看我的样子人畜无害,就开始跟我聊天。后半程我基本都在跟她天南海北。其实我俩没啥共同话题,就现编,基本都是瞎扯。记得最惊讶的就是她看起来25岁左右,其实还不到20,只大我3岁(我怀疑还没有3岁,因为农家爱报虚岁),已经有2个孩子,可是我假期之后才上高二。
不是24,就是25个小时。气温都是37,38度,反正我一分钟没合眼。。。
独自乘火车比较早,不到12岁,但是家人给买了卧铺,糊里糊涂睡了一觉,天还没亮,就被列车员叫起来下车。。。记忆里只剩下昏暗的车站和漫长的隧道。
第一晚不敢睡 后来太困了就睡了
直到今天我还是觉得它给我上了第一堂有关“命”的课。
那次旅行从家里出发的时候,我是同一个亲戚护送另一个精神躁郁症发作的亲戚回家。躁郁症发作时病人六亲不认,唯独只听我的话。那一次我父母虽然千般不忍,也只好放我同去。因为我没有车票,19个小时里睡觉只好躺在硬座板凳下面(病人也没有硬卧,只有硬座),不睡觉的时候就得追着病人去各个车厢,劝她跟我走,还要给被她打扰的旅客道歉。
后来病人的女儿为此陪我去游玩了一通,看了名山大川,平生第一次吃了那么多辣椒。。。最后她送我到九江的码头。
那个时候我很喜欢独自跑来跑去,最烦就是别人当我是娇娇女。可是跟这个农家女聊天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还是个娇娇女。
是不是上的武汉大学?
我那时候也不到16岁,不过15岁生日已过,我就当自己16岁了。
哈哈就是你说的,一帮穿着跨栏背心的男人抽烟打牌对吧?
散席就是丐帮的,拎着一领破席子自己找地方打地铺。我当时还挺有心的,换掉裙子穿的裙裤,不然多不方便啊。
买不到卧铺票,太困了。
也是缘分。躁郁症发作时,病人可以不眠不休水米不入,不停地高声骂街不停地走来走去,不仅严重打搅别人,自己也可能体力崩溃却不自知。可是她看见我就平静很多。当时并不明白,现在回想起来,也许病人在我身上看到她自己少女时代,所以会让她有片刻神智清明柔和的时光。
我们老中靑团队,去南京大厂谈合同。
火车票是站票,抢到位置就是你的。
我被老大哥托住,爬火车窗口抢位。。。
年轻人冲在前,理所当然。。。
大年三十,还怀兜100+ 万的项目支票回上海。
长途,火车,长途,到上海。
不觉得累,还特别有成就感
上大学以后出门睡火车地板就是家常便饭了。不过火车上我与大人一道也没有怎样,后来独自一人乘船,才觉得刺激。后来下船,全家都来接我,我是热昏累瘫没吃没睡一整天,心情还很兴奋,但是走路像踩在棉花上,哈哈。
扒车我很在行的,没准上辈子是印度人
假珍珠也不贵
想写,懒。
傻傻的,还把家里住址给人了
当时有单位包车,食宿都有人负责,条件算是很好了。
在屯溪的市场上看见当地的女子坐在地上卖土特产,就跟我差不多年纪,身上还背着娃。我看了又看看了又看,就想起轮船上的那个女子。我跟我哥说,如果我投胎在偏远的乡村,是不是就会是这样的命?初中或者小学读完就嫁人生娃,平时下地,旅游季出来摆摊?
那时候年轻,这些现在看起来完全不稀奇的事,当时对我震动特别大。
一般都是那种小站,火车就停几分钟,而且没人下车的话,车门都不会开。所以就得眼明脚快,哪扇车门一动就得冲过去。不然就得等下一趟。奇怪的是,为啥那时候火车永远那么挤?
我肯定得晕海宁了
接着去了无锡,单个去的。
再去了二姐的小县城,口袋里就只有七角钱
当时是如何交流的,全没影响了。我那时应该是1982 年夏天
为啥我姐一直感激我爸,他从福建农村当兵,上军校后来复员到上海。
移民是改变人生,不光为自己,还为家庭后代啊。
不过,这次Covid-19, 我怀疑了
能从苦中拔出来,回味甜的,才算升华。
你这种都是糖水泡大的。属于糖宝宝。哈哈。
是一个大舱,不是通铺,不过是好几个双层床一堆一堆地并一起。遭附近床的一个痞子,我只好跑甲板上去,他还一路跟着。幸好我爸送我上船时,碰到个他的熟人(我并不认识的),知道她在船上的四人舱。所以,我就一个个四人舱去找她。 那个痞子跟着,见我有熟人在船上,稍有收敛。
后来,我回大舱之后,他就只动口,没怎么动手动脚了,不过就一路骚扰没停。就这样,全程舱里其他人,都完全没一个出声帮忙的。所以,在那小小的年纪,就看到、体验过了“人心冷漠、世态炎凉”。
而且远不止如此。车上有帮人踩着人的肩膀,从一个车厢走到另一个车厢,找人收钱,不给钱就出手打。好在,我看到,他们好像没打女人。
我本想下一站就下车,然后再找车回家,不去广州了。结果,太挤了,我根本下不了车,从窗口下都不行,因为过不到窗口。
觉得辛苦的, 但是, 有成就感
我本来看情形太吓人,想在株洲就下车,回长沙不去广州了的。结果,下不车了,就逼着一路去到了广州,完全没坐没吃没上厕所。
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有在春运高峰期,坐火车来回了,除非逆人流走。
27小时, 那个生不如死的感觉。
可怜的老师,那个干净的全是可爱 樟脑丸的味道, 估计被我破坏的, 杠杆地!
那个温情的感觉, 现在回忆, 还是觉得温暖。
老师带了4个学生, 共20几个老师, 将青岛玩了一遍。
我们睡在一个青岛的高中, 没有住宿费的。自己就付船票 门票和食物
后来在学校里被bully (小学开始),慢慢被逼出来了。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被逼急了,拿过扫帚,追着男生打,是一次质变。
那时我都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了,都给吓得不轻。
军队单位关照。我写过游记。从昆明到西双版纳就三天两夜的长途汽车。从昆明到思茅飞机安24。苏联小飞机。只能做18个人。驾驶员的所有操作都能看到。从思茅到版纳长途汽车5小时。见到个会说普通话的都新鲜。要么是当过兵,要么是学校老师。
因为没有成年还需要住招待所,出发前还找父母的单位开介绍信。那间招待所的房间什么样,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毕竟是自己第一次“开房”哈哈哈哈
从九江顺流而下回家。因为临时买票已经没有舱等,只能领到“散席”,否则就得在码头附近破酒店里猫一晚。
回家心切就决定上船再说,打算找个安静角落蜷一夜。结果是我想得美,整条船没有一个安静的角落
,整夜都是打牌呼号侃大山的,满船到处是人,酷热无比,甲板半天晒的,到后半夜都是滚烫。而且还有跳蚤,我原本就过敏,被叮了之后痒就算了,还一阵阵发冷。去医务室求药,医务室口服药就一种,叫晕海宁
,管他呢总比没有好。
然后我决定找人聊天,就看见一个单独的年轻女子,凑过去跟她套近乎。
看我的样子人畜无害,就开始跟我聊天。后半程我基本都在跟她天南海北。其实我俩没啥共同话题,就现编,基本都是瞎扯。记得最惊讶的就是她看起来25岁左右,其实还不到20,只大我3岁(我怀疑还没有3岁,因为农家爱报虚岁),已经有2个孩子,可是我假期之后才上高二。
不是24,就是25个小时。气温都是37,38度,反正我一分钟没合眼。。。
独自乘火车比较早,不到12岁,但是家人给买了卧铺,糊里糊涂睡了一觉,天还没亮,就被列车员叫起来下车。。。记忆里只剩下昏暗的车站和漫长的隧道。
第一晚不敢睡 后来太困了就睡了
直到今天我还是觉得它给我上了第一堂有关“命”的课。
那次旅行从家里出发的时候,我是同一个亲戚护送另一个精神躁郁症发作的亲戚回家。躁郁症发作时病人六亲不认,唯独只听我的话。那一次我父母虽然千般不忍,也只好放我同去。因为我没有车票,19个小时里睡觉只好躺在硬座板凳下面(病人也没有硬卧,只有硬座),不睡觉的时候就得追着病人去各个车厢,劝她跟我走,还要给被她打扰的旅客道歉。
后来病人的女儿为此陪我去游玩了一通,看了名山大川,平生第一次吃了那么多辣椒。。。最后她送我到九江的码头。
那个时候我很喜欢独自跑来跑去,最烦就是别人当我是娇娇女。可是跟这个农家女聊天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还是个娇娇女。
是不是上的武汉大学?
我那时候也不到16岁,不过15岁生日已过,我就当自己16岁了
。
哈哈就是你说的,一帮穿着跨栏背心的男人抽烟打牌对吧?
散席就是丐帮的,拎着一领破席子自己找地方打地铺。我当时还挺有心的,换掉裙子穿的裙裤,不然多不方便啊。
买不到卧铺票,太困了。
也是缘分。躁郁症发作时,病人可以不眠不休水米不入,不停地高声骂街不停地走来走去,不仅严重打搅别人,自己也可能体力崩溃却不自知。可是她看见我就平静很多。当时并不明白,现在回想起来,也许病人在我身上看到她自己少女时代,所以会让她有片刻神智清明柔和的时光。
我们老中靑团队,去南京大厂谈合同。
火车票是站票,抢到位置就是你的。
我被老大哥托住,爬火车窗口抢位。。。
年轻人冲在前,理所当然。。。
大年三十,还怀兜100+ 万的项目支票回上海。
长途,火车,长途,到上海。
不觉得累,还特别有成就感
上大学以后出门睡火车地板就是家常便饭了。不过火车上我与大人一道也没有怎样,后来独自一人乘船,才觉得刺激。后来下船,全家都来接我,我是热昏累瘫没吃没睡一整天,心情还很兴奋,但是走路像踩在棉花上,哈哈。
扒车我很在行的,没准上辈子是印度人
假珍珠也不贵
想写,懒。
傻傻的,还把家里住址给人了
当时有单位包车,食宿都有人负责,条件算是很好了。
在屯溪的市场上看见当地的女子坐在地上卖土特产,就跟我差不多年纪,身上还背着娃。我看了又看看了又看,就想起轮船上的那个女子。我跟我哥说,如果我投胎在偏远的乡村,是不是就会是这样的命?初中或者小学读完就嫁人生娃,平时下地,旅游季出来摆摊?
那时候年轻,这些现在看起来完全不稀奇的事,当时对我震动特别大。
一般都是那种小站,火车就停几分钟,而且没人下车的话,车门都不会开。所以就得眼明脚快,哪扇车门一动就得冲过去。不然就得等下一趟。奇怪的是,为啥那时候火车永远那么挤?
我肯定得晕海宁了
接着去了无锡,单个去的。
再去了二姐的小县城,口袋里就只有七角钱
当时是如何交流的,全没影响了。我那时应该是1982 年夏天
为啥我姐一直感激我爸,他从福建农村当兵,上军校后来复员到上海。
移民是改变人生,不光为自己,还为家庭后代啊。
不过,这次Covid-19, 我怀疑了
能从苦中拔出来,回味甜的,才算升华。
你这种都是糖水泡大的。属于糖宝宝。哈哈。
是一个大舱,不是通铺,不过是好几个双层床一堆一堆地并一起。遭附近床的一个痞子,我只好跑甲板上去,他还一路跟着。幸好我爸送我上船时,碰到个他的熟人(我并不认识的),知道她在船上的四人舱。所以,我就一个个四人舱去找她。 那个痞子跟着,见我有熟人在船上,稍有收敛。
后来,我回大舱之后,他就只动口,没怎么动手动脚了,不过就一路骚扰没停。就这样,全程舱里其他人,都完全没一个出声帮忙的。所以,在那小小的年纪,就看到、体验过了“人心冷漠、世态炎凉”。
而且远不止如此。车上有帮人踩着人的肩膀,从一个车厢走到另一个车厢,找人收钱,不给钱就出手打。好在,我看到,他们好像没打女人。
我本想下一站就下车,然后再找车回家,不去广州了。结果,太挤了,我根本下不了车,从窗口下都不行,因为过不到窗口。
觉得辛苦的, 但是, 有成就感
我本来看情形太吓人,想在株洲就下车,回长沙不去广州了的。结果,下不车了,就逼着一路去到了广州,完全没坐没吃没上厕所。
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有在春运高峰期,坐火车来回了,除非逆人流走。
27小时, 那个生不如死的感觉。
可怜的老师,那个干净的全是可爱 樟脑丸的味道, 估计被我破坏的, 杠杆地!
那个温情的感觉, 现在回忆, 还是觉得温暖。
老师带了4个学生, 共20几个老师, 将青岛玩了一遍。
我们睡在一个青岛的高中, 没有住宿费的。自己就付船票 门票和食物
后来在学校里被bully (小学开始),慢慢被逼出来了。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被逼急了,拿过扫帚,追着男生打,是一次质变。
那时我都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了,都给吓得不轻。
军队单位关照。我写过游记。从昆明到西双版纳就三天两夜的长途汽车。从昆明到思茅飞机安24。苏联小飞机。只能做18个人。驾驶员的所有操作都能看到。从思茅到版纳长途汽车5小时。见到个会说普通话的都新鲜。要么是当过兵,要么是学校老师。
因为没有成年还需要住招待所,出发前还找父母的单位开介绍信。那间招待所的房间什么样,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毕竟是自己第一次“开房”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