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读书随笔

糯米粥
楼主 (文学峸)

最近刚读完了”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2019年的NYT bestseller, 现在正被ABC拍成电视剧。 作者Lori Gottlieb是个心理医生, 这本书讲述了她的4个病人, 和她自己也去看心理医生的故事 。

她的4个病人的故事是按顺序的时间线来写的, 作者自己的故事则是插叙倒叙着来写的。 这本书的特点之一是, 在一个个具体的事件叙述中,撒了不少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点滴。 特点之二是,因为她把自己的脆弱完全暴露出来,没有一点居高临下。 特点之三是,她自己walk the walk, talk the talk, 不是纸上谈兵。 

病人1-- 一个获Emmy奖的好莱坞电视制作人,自大狂妄,直到很多疗程之后才知道盔甲后面是他6岁丧母,中年在自己开车时遇到的车祸中失去6岁的儿子,尤其后者是无法想象的痛苦。  
病人2 -- 一个刚拿到终身教职的大学教授,刚度蜜月回来, 发现自己乳房的恶性肿瘤。 接近书的结尾处,作者参加了她的葬礼。 
病人3 -- 一个20几岁大学毕业刚工作几年的年轻女孩子,酗酒,喜欢跟”坏“男生约会。 
病人4 -- 69岁的孤独老太太,4个儿女不搭理她,对自己的一生充满悔恨,原因是儿女们小时候被父亲虐待,她不敢站出来保护孩子们。 
病人5 -- 作者本人。 40岁左右被男友分手, 打击很大,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自己的经历非常反传统。她大学专业是Journalism,毕业后做了几年的ER这样最红火的电视剧编剧。然后申请进了医学院,读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还是想写作,就从医学院退学接着回到编剧一行。可自己还是觉得不全是自己要的人生, 跟医学院系主任聊了聊, 对方推荐她将来当心理医生。 于是又去读研究生。 40岁左右才毕业出来有自己的诊所。 可在每一个转折点之前,她在本行都已经很出色。 

她的孩子则是在读心理学研究生的时候通过sperm bank的帮助生下来的。 她的种种反传统的选择都是非常勇敢,也非常忠于自己的。

这本书的一个观点是, 多少人觉得自己被trapped, 或者被觉得被自己的责任所捆绑,或者被不幸的原生家庭所捆绑,或者被自己的不幸的婚姻捆绑,再或者比如我自己觉得被困于自己的平庸之中呢? 作者的观点是我们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narrative. 

深以为然。远的不说,谁又不会多多少少的觉得在这次大瘟疫中被困于家中?可我慢慢意识到,我们多了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尤其是迟早会离巢不返的孩子,而我多了中午可以灵活做瑜伽的时间,更是多了对以前理所当然的很多事情的珍惜。 这就是一定程度上改写自己的故事。

天马行空的联想到Monica Lewinsky,她的故事放在20几年后的"Metoo"当代,会跟90年代末多么的不同! 当年的她,被公众嘲笑。 可现在看,是对她很不公平的。 今天的她,也可以改写当年的故事。 

我还以为, 作者想说的话是,人在爱欲中,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我们终其一生,唯一能够做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塑造出一个对宇宙而言转瞬即逝的自我。

这几年在这里贴读书随感,在评论里遇见了很多自我的表达,或温暖或犀利的话语后面,都坐着一个有趣的灵魂,山水一程,有幸相遇,非常感谢。

 

数与形
半杯水从半空转为半满,这个转变对很多人来说特别难,但有时机缘巧合,可能一件小事就可以转过来。
糯米粥
我也觉得很难很难。突然转的过来的是以前经历的积累到了临界点。
糯米粥
记得去年你来说过要去见一个多年前的同学,印象中是因为AA做了教授,后来还是没有拿到tenure?

方便聊一聊见到她后的感想吗?

 

桃花好运
去年听过了
数与形
当时没觉得她是靠AA拿到的教职,她是墨西哥人,但二十年前还不讲AA呢吧,

见了后没深聊,她看起来不错,还是挺开朗爱笑,只是经济方面好像有点紧,所以她忙着兼职赚钱。

 

 

 

a
alwaysluck
总结得太好了:人最大的敌人实际上是自己,幸福与否全在自己的掌握中
g
goingunder
如同来这里,我只看自己喜欢和积极的。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书我会忽略
g
goingunder
加一句,很喜欢你的贴,在这个城有营养的贴已经不多了
清水胜浓茶
人在爱欲中,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 悲凉,but true

她的经历也是一般人望尘莫及,比如一毕业就进好莱坞最热门剧组,随便就能进医学院,又轻易放弃转行,。。。她的家底大概也不平凡

糯米粥
可惜没有深聊~~我觉得开朗爱笑比钱多更重要~
糯米粥
握手握手
糯米粥
等电视剧拍出来,我再来告诉大伙儿。真的是难得的好书
糯米粥
受宠若惊,谢谢喜欢!
糯米粥
是呀,她进的还是斯坦福医学院呢!估计她不仅绝顶聪明,父母也有钱,否则医学院退学,巨额学费都打水漂了
数与形
基本都在聊孩子,然后说了一句她现在的两个工作。
a
aha123
这种能想干嘛干嘛的也是幸运儿。

我比较好奇的是心理医生还要去看别的心理医生。是看懂别人容易,读懂自己难吗?

数与形
看心理医生主要是找个树洞吧,能碰到个真会开导人的心理医生不容易。
寂寞的烟花
昨晚看了一个电影,是关于L. S. Lowry,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国民画家之一的故事

洛瑞最著名的是他画的英格兰北部工业城市风光。而她的母亲最痛恨这个地方,认为自己不该属于这个阶层。

电影中洛瑞和妈妈的一段对话,触动了我。

母亲:I belonged in Victoria park

             A place with starched  white collars
              And the scent of lavender soap on people's skin 

               It's a different world

洛瑞回答:There 's a mill across the street, mother. And  around the corner

                       We hear the sound of it

                       People Labour there  every day 

                       The life of it,  we hear it thumping, thumping away 

                       We are part of it, mother.

                       It is humanity 

                        Survival 

                      It is the battle for life

当我听到it is the battle for life时,特别感动。我从小长大,就相信事在人为。我想做的事,没有人能阻挡。

这种力量来自我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来自内心深处一次次自省后的信念!对我来说,人生的烦恼、困境、挑战就像洛瑞说的是人性,就是生存,是生命之战,我从中看到了生命的珍贵和美好!

加两张洛瑞的画

L
LifeIsBeautiful3
这个跟好多年前H B O的系列剧的In Treament挺类似. 片子拍的非常好,每集那个心里医生看一个病人
糯米粥
嗯,都这样。我跟以前的女生们见面也是这样的
糯米粥
1. 从心理学来说,每个人都有盲点2. 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说,没有她自己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魅力会打半折
糯米粥
我觉得你是艺术家的教育背景和思维,觉得艺术更是要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个人观点
糯米粥
是吧。谢谢介绍!一听就很有意思
O
OrangeBread
我的信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努力不见得就有回报,不努力机会都没。

个人很渺小,所以事在人为,太乐观了。

寂寞的烟花
十100。事在人为不是乐观,是自信和决心!
g
gzlady
赞你好读书的习惯, 我同意作者说的我们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narrative,

 我对自己的期许是以后少点上网  :)

g
gzlady
我很同意你说的
甜酒甜
握手! 对打来打去,战斗力强的,都绕道,远离

哪个坛子,哪里都可以玩; 人类本就多,可以有很多选择跟谁玩

雨女
谢谢分享!
布兰雅
其实,我今年也需要心理疗养。KT是个港湾。
军大衣
这里调剂心情挺好滴
布兰雅
哈格哈格。
糯米粥
跟你的期许一样,我也在控制。一起努力啊
糯米粥
谢谢阅读
糯米粥
“心理疗养” -- 喜欢这个词,很柔和很中性。我们都需要
p
purple123
这个演讲很棒!有空有空去看她的书!
糯米粥
嗯,我也很喜欢这个Ted talk, 听了好几遍
大马哈鱼
一场及时雨加一道彩虹!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