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作业

流水无痕
楼主 (文学峸)

看了冷战,导演太简约了,颜色只用黑白,音乐从始至终只有那首波兰民谣,虽然以各种形式。

人物对话已经减到不能再减,有的地方甚至只让一方说话,另一方没有回应。

看完后,忍不住说了三个字,why so serious?

脑子里一片日本枯山水的图像,这也算史上第一了,以枯山水方式阐述爱情。

 

a
alohamora
没看过。无法评!
j
julie116
英文退化到这种程度了?听了硬次某少数民族首领的演讲,当时就觉得虽然某些人世世代代在英文环境生活但是对英文的运用怎能这种水平呢
流水无痕
某天,突然想起不久前看的另一部黑白电影

罗马

也是得奖无数,拍得是导演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回忆,就是女主人,女仆,和几个孩子还有祖母的生活,开头是那几个人在那个院子里,结尾也是那几个人在那个院子里。拍得像个纪录片,平淡无奇,如果不是因为黑白的怀旧和艺术气息,真和日常生活没什么两样,看完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得奖无数,总期待有什么特别的发生,可絮絮叨叨到结尾就无声无息地完了,等了两个小时一场空。

流水无痕
可是,有一天

把两个片子放在一起,突然排山倒海扑面而来。

流水无痕
罗马

里面的人物看似在原地静止地生活着,可影片结束时,片中的每个人心中早已经过千山万水,沧海桑田。

特别是那个年轻的女仆。矮壮,不美,木讷,一个普通平凡人。却让我一再想起,她的那些表情,经过那么多伤痛,却如此平静。

流水无痕
冷战

片中男女主角,辗转来回,分分合合,波兰,柏林,意大利,巴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千山万水,沧海桑田。

可他们内心的世界却从来没变,只有自己和对方两个人。

流水无痕
这算是是爱情的最高境界了吧

可片中的爱情并不让人觉得丰富甜美多汁,只是用一种干巴枯燥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觉得宿命。

流水无痕
又想起罗马。

这个更接近真实吧,那几个人同吃同住在一个院子里,一起经历时代变迁,可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心里只有自己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

冷战这种心里一直只和另一个人面对面,外面的世界只是过眼云烟,是幸福完满还是宿命遗憾?

也许是前者,所以最后他们携手从容赴死,永不分离。

流水无痕
那首歌

 

酒绿春浓
这部电影我放弃了。
流水无痕
我觉得得了那么奖总期待后面会发生点儿什么,可最后就那么结束了,看完觉得上当了。但一段时间后想起,感觉还是挺强烈的。
流水无痕
主要是想起那个女仆,心里经过千山万水沧海桑田,外在表情却平静地近乎木讷,觉得很震撼。
酒绿春浓
大多数人对巨变的反应可能也是隐忍吧;除了当时哇哇大哭一番之后,平时可能都很难有什么情绪表达。
流水无痕
还是挺特别的感受,和别的电影不一样。
寂寞的烟花
流水,出去走路回来,就看到你的感受了。

我觉得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很个人化,每个人的感受都是自已人生阅历和人生经历的结果。

我很认同你对两部电影的感受。罗马的人物塑造更丰富,但我个人觉得冷战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

是摄影和音乐,更有艺术感染力。

冷战是在叙述爱情,讲述生命中爱情的过程,开始时的纯美,中途的历史和岁月的洗礼,结束在穿过万水千山

的岁月暮霭中。爱情是宿命的,是沧海桑田后的沉静、是过眼云烟后的苍茫。

生命和爱情最终都会在激情澎湃、历尽沧桑后走入苍茫大地,在天地悠悠中详和、宁静!

流水无痕
再听talk to her里的歌,是不是和冷战里的歌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位导演对爱情的感受是相通的。

流水无痕
是的,冷战的艺术表现形式少即是多,后劲很大。让人反复回味。
寂寞的烟花
其实大部分人,到五十多岁后,心境都是宁静苍桑的。因为人才开始明白自已的真正欲望,

我觉得很多人的真正内在欲望决不是爱情,没有人能走进另外一个人的内在生命欲望,人都是孤独的,

而当你穿过万水千山慢慢领悟到你最想要的东西时,夕阳已经西下。

流水无痕
是的,冷战里男女主就经历了这个过程。
寂寞的烟花
冷战经得起反复看,很精简,每一个画面都是经过斟酌的。
流水无痕
另外

你现在不要压力太大,放松点儿,现在是暴风雨前的寂静,等到九月会有各种事情发生。

寂寞的烟花
你能去找这部电影看吗?讲母子关系的,我的评价是还可以,

寂寞的烟花
我有预感,谢谢。
流水无痕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