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我知道的香港

l
lookatme..
楼主 (文学峸)

香港受过好的教育的年轻人(我所知道的)都在想办法移民,为了下一代。他们心里很清楚,到了西方社会,个人的发展是很有限的,但是选择几乎没有。

我们来看一下现实,有多少移民是为了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才是背后的动力。

香港的房价和工资早已经脱钩,一个大学毕业生在香港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无论如何是买不起房的。

香港有自己独特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地位,这个地位是北京政府给的,曾经全中国的出口都要经过香港,那个时候香港挣的是大陆人民的血汗钱,多么容易。现在没有了。再说金融,那些海外投资,要挣的也是大陆的钱,也是得益于北京给香港的宽松政策,现在美总统威胁说要撤资,well,only the one who drink the bleach would follow 

香港一直依靠着大陆,make easy money, 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丧失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大好时机。反观韩国,新加坡,当年同是四小龙,长期致力发展高科技,竞争力一如既往。

香港当年曾经计划过要建立digital harbour, 发展高科技。“某小超人”空手套白狼,不花一分钱拿了digital harbour 的地皮,造商品楼房(大家可以google一下)发了横财。digital harbour 的计划泡汤,不但直接影响到年轻人就业,更是香港战略发展的大失误。

泡沫经济能维持多久? 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只能说是必然的。

香港对北京政府实际上是无关痛痒,一个没有实力的弹丸之地,who cares( I m kidding)

H
Houseinpr
是这样的,有的人整天拿别人移民说事,说什么用脚投票。其实移民主要是经济机会和生活环境原因,政治原因极少。

有的人弄的好像别人如果移民就必须骂中国,不骂中国就是精神分裂,这真是很奇葩的说法。

香港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地位,确实是中国给的。要不是因为中国封闭,香港是没有这个机会的。现在中国渐渐开放,大陆港口城市与香港竞争,香港逐渐式微是不可避免的。

H
Houseinpr
是这样的,有的人整天拿别人移民说事,说什么用脚投票。其实移民主要是经济机会和生活环境原因,政治原因极少。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f
flyinginthewater
EMME, 上来就看了这贴, 被最后这句话雷S 了 香港是 没有 实力的弹丸之地 。。。 哈哈哈,俺遁了。。。
H
Houseinpr
还有我觉得有些人好无耻,天天在这里嚷嚷北京撕毁条约,问他们到底撕毁了哪一条,又讲不出来。然后还是天天在这里嚷嚷。
H
Houseinpr
他们的目的就是让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以此挑唆民众。我觉得他们这样做好low。
投行投行
还有香港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地位是由北京决定的,噗嗤

任何一个国际金融贸易中心,没有广为接受的司法体制,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不信,你举个例子看看,世界几大金融贸易中心哪一个是在极权独裁的国家?

H
Houseinpr
金融贸易中心必将是在财富充裕的地方。而香港的财富是中国赐予的。印度的司法体系基于英国的Common law,

怎么没见金融中心在印度?

f
flyinginthewater
+1000..唉, 顺嘴瞎咧咧的人越来越多, 奇天下之大怪的是: 竟然 理直气壮地说。估计是真心不懂,大胆发言 。
f
flyinginthewater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不言悔
你的见解与思维,最多与小学生看齐。
投行投行
香港的财富是北京赐与的,你怎么不说全世界的财富都是北京赐与的呢?
H
Houseinpr
香港当然不一样。香港的财富积累起源于转口贸易,没有中国当时的封闭就没有香港的财富。
不言悔
早日找到男人, 他会让你看世界上升到高中生的水平.
P
PumaMom
辣眼睛。
l
lookatme..
只和摆事实讲道理的ID对话

Abusive language and attitude aren't something I would waste my energy 

H
Houseinpr
Yeah that’s smart:)
爱提问的猪
楼主好像已婚,这么说很low.
l
lookatme..
对香港的认识,我是从Kyle Bass的访谈,他对香港的分析,油管上有,还有

我的香港的同事,都是工作超常努力,受过西方教育的年轻人,非常Smart,他们都在为香港的前途担忧。

爱提问的猪
我们发帖多少会感性,但不假,看不起双标厉害而自视过高的发言。
不言悔
奇谈怪论, 1949 年前, 中国也是开放的,但香港的财富就超越中国了。
H
Houseinpr
你听谁说的?香港那时比上海差远了。基本常识都不知道?
H
Houseinpr
就连1952年,上海也远比香港富裕的多,更不要提1949年以前的上海了。香港的崛起全然归功于中国的封闭。

你连这么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吗?

爱提问的猪
当初董建华的建房动议被精英和房地产大佬打压,加上后来内地经济井喷,富豪涌入买房,本地经济下行,又没有国内长辈全力支持的背景,年轻

一代真是绝望。

H
Houseinpr
是的,房价太贵了,没有长辈的支持,年轻人不可能买房。
H
Houseinpr
用私生活来攻击意见不同的人,很没class。
H
Houseinpr
自视过高恰恰是由于愚昧无知。看看下面的可笑对话就知道了。连基本常识都没有,口气还特大,笑死。
l
lookatme..
这是我听到的,logical.
H
Houseinpr
香港的崛起全然归功于中国的封闭,你连这么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吗?

当时中国的港口城市全部封闭,香港作为唯一的转口贸易口岸,完全没有了竞争者,独占了所有跟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y
yukimama
高中生这样说话?流氓无赖的嘴脸吧
X
Xingfujiaren
如果北京也和你一个看法

那就是 pack of fools. 把香港拿下,真就进入二次文革了。没有誓死捍卫就只有一走了之。freedom is never free。

H
Houseinpr
But lying is free。所以你谎称认识柴玲的妹妹,说柴玲的父亲是济南军区的头头,扯这种弥天大谎显然是free。而且

好愚蠢:什么叫把香港拿下?你以为别人都像你这样愚蠢吗。

H
Houseinpr
公然扯谎的人再讲话就没有任何Credit了
g
gzlady
同意你说大学毕业和房价和就业前途的议论, 但我觉得香港的地位不是北京政府给的,

香港作为贸易港口应该是英国人建立的。 当时也是英国人要把香港作为基地来和清政府做生意。 49年以后, 中国政府也是利用香港来和世界做进出口贸易

l
lookatme..
当时中国不能出口,都要通过香港。现在全中国都能出口了,香港失去了贸易优势

当年的优势是依靠大陆的资源

爱提问的猪
其实你和广姐说的都对,我有很多朋友做外贸非常清楚。
爱提问的猪
老实说没人喜欢现在的局面。很明显李嘉诚是邓家的人,李在福建圈地是碰到习,所以习一上台,他就要跑。
l
lookatme..
我对这个一无所知,香港弄得这样乌烟瘴气,他也是责任人之一
g
gzlady
就是互相依靠吧, 存在就是合理的
爱提问的猪
你可以看看,福建最有名的就是三坊七巷,他就是屯地不开发,同样手法上海成都,尤其上海。
a
atene
看看“5眼”国的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全都设有各种国家反分裂治安法,只有中国的香港特区没有此类法律

美国有关维护国土安全、反分裂的法规多达20项、加拿大5项 英国3项、澳洲2项,只有中国香港地区为零:https://twitter.com/angelo4justice/status/1263667972406738947/photo/1,凭啥呀?

 

老实讲,TG对回归后的香港太放任,结果弄到一班人以为“两制”在前,“一国”不算了,想咋的就咋的,司法部门要么是外籍法官把持要么是双国籍人是主持,教育上反中亲美,搞出一堆废青被美国政客和CIA当枪使,在香港大玩颜色革命的把戏,祸害香港经济,危害平民生活。

 

既然23年过去了香港政客阻碍通过23条,那就只好由中央政府的立法机构人大出台国安法,否则香港永无安生,彻底坠落。

 

对比一下1999年回归后早早通过23条的澳门,结果现在澳门的人均GDP为同期香港人均GDP的两倍;而回归前,澳门人均GDP 还略低于香港人均GDP。

 

真正爱香港的人应该问一问:为啥早早通过23条的澳门的GDP可以在21年不到的时间里赶超香港的?

 

反对23条人最怕的是什么?不是什么香港/西方媒体所言的所谓“自由”、“法制”这些洗脑包术语,而是在香港贪官污吏们、在香港大肆搞谍报活动的西方与台湾特勤们、港独/藏独/疆独等无法再自由地享受在香港的藏污纳垢、呼风唤雨地搞颠覆活动了。

 

 

L
Lex2004
+1
a
atene
另,需要指出”中国封闭“是被动的,根本原因是美国自1949年以来对大陆实行全面封锁所致,一如美国现今对伊朗、委内瑞拉和北朝鲜的做

譬如,在60年代初,因自然灾害和大跃进导致的饥荒时,美国政府向加拿大和澳洲施压,不允许它们对华出口中国急需的救命粮;医药和其它技术等更是不允许向中国出口。

直到1971年10月25日,新中国才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被硬生生地“抬”进联合国,才被联合国承认。

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为了制衡美国的头号敌人苏联,美国对华的封锁才开始解冻。美国知道1979年中美建交之前,是不承认新中国的。

这些,估计今天很多人都忘了。。。。。。

 

A
Arrwyn
其实全宇宙的财富和地位都是北京给的啊
刁小山
再怎么样,香港能移民欧美的还是少数。剩下的咋办?你不给剩下的活路,人家能不闹吗?美国也一样

所以政府疫情时发钱啊。没饭吃,又有枪,政府啥都不做,不是逼着人上梁山当强盗吗?

甜酸苦辣麻
看不懂, 为下一代牺牲自己,没有选择必须移民?

香港受过好的教育的年轻人(我所知道的)都在想办法移民,为了下一代。他们心里很清楚,到了西方社会,个人的发展是很有限的,但是选择几乎没有

酒绿春浓
这才是内行人说的话!没有一个相对公正的司法体系,香港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亚洲经济和金融中心。
C
Calsh2007
房价 外贸 楼主的基本理解是错的。房价从Hk到北上广和新加新坡最主要的成本是地价。
C
Calsh2007
因为一国两制 香港才继续保留其百年以来的贸易和金融中心的地位。 对中国限制的物资 由于不限制香港 中国才能获得
H
Houseinpr
有“广为接受的司法体制”的地方多了,为什么金融贸易中心只有几个?位置和财富才是决定性因素,其他的都是条件。
I
Island08
找个手臂满是纹身的红脖子就是有个男人?人家lookatme会瞧一眼?
O
Oona
你和济南军区的人熟吗?

我以前常去。

j
julie116
哪个政治事件背后没有经济利益呢?钱和“好生活”是人类行动最重要的驱动力。最终集体干坏事也不可避免
A
Airi
廉价卖地皮给大财阀,可是英国主子们做的好事
A
Airi
人家再小学生至少是个现代人。你莫不是清朝裹小脚的老僵尸?
A
Airi
然而这些个国家有没有地方成功分裂出去了?你可以看看英国当初和北爱尔兰的冲突,死了多少人。港警和返送中根本小孩过家家
A
Airi
没有自己的工业,科技。能源,食品,军事全部要靠外面。除了金融和房地产啥也没有。这样的地方确实及其微妙。必须居安思危
A
Airi
这样很有用啊。台湾警告WHO人传人就是谎言。可是重复一千遍以后,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是真理
淡水桥
你跟这么愚蠢的人争论,你就错了,反思一下吧。
v
valore
那怎么不说是香港在中国自我封闭的困难时期对中国的生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什么就变成香港的财富是北京赐予的?

这种看待关系的角度很奇葩。如果生活里你也这么对待周围的人,谁受得了?受惠的一方还要说是自己恩赐与别人,因为别人也得利了。

x
xiaoxiao111
狗粮都这么LOW?
R
Redcheetah
digital 地皮
我冇醉
乱讲,那是乡下很多人去了香港,最后还是返乡
y
yukimama
香港垮了,大陆唇亡齿寒。好日子到头了。现政府蠢爆了。不撞南墙不回头。真以为定于一尊是普世价值。
s
sparent
说别人见解如何,是个人看法,没关系。说人如何,就冒犯了。冒犯别人,其实只能贬低自己。
海鸥在飞
自作自受

香港这种结局, 没人希望看到, 但是自己要死, 没人拦着。 怍过头了, 以为有人作后台, 永远没事。 可到一定成度, 只能自取灭亡!

s
sparent2
-100,说的不是事实。
春暖花开2016
如果香港的发达靠中国,中国的发达靠谁!靠西方大资本,西方科技和全球化!中国的思想意识配得起引领世界吗?
原上草2017
回乡是为了分田地,农民最看重的是田地。谁知道分了没几年,又搞合作社,地又收回去了。

很多人后悔,但是已经不容易出去了。

 

v
vincentsg
你是0.5
北美平民2015
走几个人有啥了不起的。
x
xplnt
这也太扯了吧。1949年前香港相比于上海就是乡下。49年大陆易手给香港带来大量的财富和人才。对事实没有基本的了解就在这里胡搅蛮缠
b
barbie2008
我原本是支持香港争取政治自由的!可是,自从那帮废青开始打砸烧以后,就极度厌恶那个地方!

且不说,这些不作不死的废青,看看是谁先登载大幅正版蝗虫广告,开口闭口zhina的?!

那个地方,先变废港再说吧. 希望英国美国,接受750万香港难民过去!

x
xxd1000
+1
p
pollyli
你把trump的话给写错了。还是去再查查吧。
w
wumiao
香港一直很富裕,大陆之前是靠香港和世界联系。其实现在大陆

还是需要香港独立的国际司法和金融体系,但是不知为什么非要放弃一国两制的承诺,撕毁国际公约,在后疫情时期非常诡异。

g
greenlawn
天啊,有这样的事! 谢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