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国人怎么看怎么聪明, 外国人怎么看怎么傻。以前没出国的时候就这样, 每接触一个外国人就觉得他们特傻, 没心眼子,不如中国人聪明,好多中国人一眼就看穿的事儿,外国人就愣是不懂,傻不愣登的。
最近疫情这事儿就更加证明这一点了。
就拿美国来说吧,不要说国内的人觉得美国人不会弄了,就是住在美国N十年的华人,也觉得美国人不会弄,觉得美国没制度没体系,这么简单的事儿都看不出来怎么弄,简直是几百年前的印第安人呐,原始人,轻易就被欧洲来的白人给接管了。现在的美国人不成了哈!咱华人有责任感哪,不能看着不管是不是? 咱在文学城的坛子里号召一下,搞个群大家商议一下, 给他们接管了算了!
我看我们那个卫生部长就不成,下星期我搞几个人去卫生部看看,让他按我说的办!
什么?人家不会让我进?
怎么可能呢?我是美国公民呀!我爱美国,美国的事儿我得管~
有人管呢, 您老想管, 跟别人一样,先竞选去~
啊? 竞选什么?我爱国不就够了吗? 我吃不下睡不着的,召集了几个大妈好不容易出点儿主意,我容易吗?
Security!Security呢?拉走!打911!
啊?还有什么Security? 还有什么911?美国不是荒芜一片都原始人什么都不懂吗?不就等着咱聪明的华人来接管了吗?懵~
这么多年,还能对现有的民主制度信心满满的,都是浪漫人士!
打电话进去的多是白人, 也有几个hispanic。 发言的人也都是普通人, 他们也像在指点江山的。 主持人也说希望policy makers能听到他们的发言。 我觉得美国公民关心美国的PPE也是好事。 前一阵子, 美国的媒体也几次报道了亚裔捐口罩给医院的事, 亚裔还在亚裔社区里募捐了。 当然, 美国的医院对购买PPE是有专门部门管理的, 而且他们也有固定的供应商。
今天这里讨论的是香港问题, 不是PPE
今天我又去脱了第二只牙, 因为我前一阵猛吃杏仁, 把牙都吃裂了, 本来我的牙齿保护的很好的, 现在要等着植牙了。 我现在都不想吃东西。。。
我们两想法还挺相似的. 可能是我们比较Sharp.. 哈哈哈哈
是啊, 挺高兴我们想法相近
没学川大爷怎么省税, 中产的全贡献了!
估计是要赚回扣
我把我这票投给他
网站上的文章都有comment功能,就是给人吐槽的,也是一种communication的渠道.
不知道你说的谁,我就是泛泛而谈。
性命攸关的事情,处理的如何?
大家都有眼睛。
还有,大家吐槽国家才能引起上层的注意,任何方向的言论都可以的。
咱中国人怎么看怎么聪明, 外国人怎么看怎么傻。以前没出国的时候就这样, 每接触一个外国人就觉得他们特傻, 没心眼子,不如中国人聪明,好多中国人一眼就看穿的事儿,外国人就愣是不懂,傻不愣登的。
最近疫情这事儿就更加证明这一点了。
就拿美国来说吧,不要说国内的人觉得美国人不会弄了,就是住在美国N十年的华人,也觉得美国人不会弄,觉得美国没制度没体系,这么简单的事儿都看不出来怎么弄,简直是几百年前的印第安人呐,原始人,轻易就被欧洲来的白人给接管了。现在的美国人不成了哈!咱华人有责任感哪,不能看着不管是不是? 咱在文学城的坛子里号召一下,搞个群大家商议一下, 给他们接管了算了!
我看我们那个卫生部长就不成,下星期我搞几个人去卫生部看看,让他按我说的办!
什么?人家不会让我进?
怎么可能呢?我是美国公民呀!我爱美国,美国的事儿我得管~
有人管呢, 您老想管, 跟别人一样,先竞选去~
啊? 竞选什么?我爱国不就够了吗? 我吃不下睡不着的,召集了几个大妈好不容易出点儿主意,我容易吗?
Security!Security呢?拉走!打911!
啊?还有什么Security? 还有什么911?美国不是荒芜一片都原始人什么都不懂吗?不就等着咱聪明的华人来接管了吗?懵~
这么多年,还能对现有的民主制度信心满满的,都是浪漫人士!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打电话进去的多是白人, 也有几个hispanic。 发言的人也都是普通人, 他们也像在指点江山的。 主持人也说希望policy makers能听到他们的发言。 我觉得美国公民关心美国的PPE也是好事。 前一阵子, 美国的媒体也几次报道了亚裔捐口罩给医院的事, 亚裔还在亚裔社区里募捐了。 当然, 美国的医院对购买PPE是有专门部门管理的, 而且他们也有固定的供应商。
今天这里讨论的是香港问题, 不是PPE
今天我又去脱了第二只牙, 因为我前一阵猛吃杏仁, 把牙都吃裂了, 本来我的牙齿保护的很好的, 现在要等着植牙了。 我现在都不想吃东西。。。
我们两想法还挺相似的. 可能是我们比较Sharp.. 哈哈哈哈
是啊, 挺高兴我们想法相近
没学川大爷怎么省税, 中产的全贡献了!
估计是要赚回扣
我把我这票投给他

网站上的文章都有comment功能,就是给人吐槽的,也是一种communication的渠道.
不知道你说的谁,我就是泛泛而谈。
性命攸关的事情,处理的如何?
大家都有眼睛。
还有,大家吐槽国家才能引起上层的注意,任何方向的言论都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