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的非常相似:高烧,浑身酸痛。不过她烧到110度,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上次贴的照片是105.8度(41.0C),这是测到的,实际的会更高。我在高烧时连测体温的力气都没有(不让老公进屋,除非紧急)。但不会那么高。我当机立断用了hcq,这是医学问题,不是两党政治问题。我第一顿2粒,然后都是1粒,5天用了11粒。她两天就降温,我用了3天。我家里只有28粒,只吃1粒,第一是知道可能的副作用,但这是老药,没那么邪乎。第二个原因,也想省着点,为家里另外2个留一点。自己看情况。我Vit-C是4000,外加多维和锌。我家里当时没有阿奇霉素。我好好喝水,喝跑马拉松的Gatorade,喝Ensure。吃老公送到房门口的食物和汤。没有味觉,但我发扬跑马拉松时的吃胶精神,再难吃也要吃。有时反应大,吃下去的全吐到卫生间。告诉老公,再送来,休息一会,接着继续吃。不娇气,对自己狠一点。
刚才又查了一下, 这个网页都没有了。彻底消失了
https://familystorerx.com/site/order
我花了 203.93 美元。
这个网页是加拿大的, 药是从印度寄来的。
三周前, 我还和这网页上的电话, 聊过。我付的是加急的寄费, 按理是3-8个工作日。 居然那么长时间, 还是没有收到。
都不知道往那儿投诉去?
当时是这样想的:
以防万一。假如医生开了处方, 但是, 当地药房没有。
假如当地药房有, 我就扔掉这个。
最好是啥也不用, 不得这病毒。
反正有人查了,感觉好点了。
还说会退我$20 加急费
气短,很长时间都是张口呼吸。楚楚可怜的呢
不同的药。氯喹副作用大一些。单子是谁给你的?
在网上买, 不要处方
中国来的,有你这样的100mg(0.1g),也有200mg。
你少了个氧。是羟(氢+氧)。
110要烧坏很多东西,急需物理降温。
我不知道打摆子这个词。军大那天告诉我了,我才去查的。我说的是,冬泳上岸那一会儿的感觉。
我刚拍的。左边是中国产硫酸羟氯喹,100mg。右边是美国的hcq,200mg,
包装盒网上到处都是,可以搜到。
110我是没有见过。体温计一般最大刻度是107.6度(42C)。
美国进了一批外国药,分装。
卖出后给钱?
没人要了,全部退回?
这又不是衣服,包包,鞋子,珠宝?看不懂
任意找给她看看的。
我拿到的已经是分装的散片。每批药片上打印的代号不同。
乱买药。联系你的family doctor问问医生,万一得了开不可以开... 要不能乱买乱吃....
莲花清瘟,我也有
对的,就是小布照片中帖出来的药。
和我的非常相似:高烧,浑身酸痛。不过她烧到110度,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上次贴的照片是105.8度(41.0C),这是测到的,实际的会更高。我在高烧时连测体温的力气都没有(不让老公进屋,除非紧急)。但不会那么高。我当机立断用了hcq,这是医学问题,不是两党政治问题。我第一顿2粒,然后都是1粒,5天用了11粒。她两天就降温,我用了3天。我家里只有28粒,只吃1粒,第一是知道可能的副作用,但这是老药,没那么邪乎。第二个原因,也想省着点,为家里另外2个留一点。自己看情况。我Vit-C是4000,外加多维和锌。我家里当时没有阿奇霉素。我好好喝水,喝跑马拉松的Gatorade,喝Ensure。吃老公送到房门口的食物和汤。没有味觉,但我发扬跑马拉松时的吃胶精神,再难吃也要吃。有时反应大,吃下去的全吐到卫生间。告诉老公,再送来,休息一会,接着继续吃。不娇气,对自己狠一点。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刚才又查了一下, 这个网页都没有了。彻底消失了
https://familystorerx.com/site/order
我花了 203.93 美元。
这个网页是加拿大的, 药是从印度寄来的。
三周前, 我还和这网页上的电话, 聊过。我付的是加急的寄费, 按理是3-8个工作日。 居然那么长时间, 还是没有收到。
都不知道往那儿投诉去?
当时是这样想的:
以防万一。假如医生开了处方, 但是, 当地药房没有。
假如当地药房有, 我就扔掉这个。
最好是啥也不用, 不得这病毒。
反正有人查了,感觉好点了。
还说会退我$20 加急费
气短,很长时间都是张口呼吸。楚楚可怜的呢
不同的药。氯喹副作用大一些。单子是谁给你的?
在网上买, 不要处方
中国来的,有你这样的100mg(0.1g),也有200mg。
你少了个氧。是羟(氢+氧)。
110要烧坏很多东西,急需物理降温。
我不知道打摆子这个词。军大那天告诉我了,我才去查的。我说的是,冬泳上岸那一会儿的感觉。
我刚拍的。左边是中国产硫酸羟氯喹,100mg。右边是美国的hcq,200mg,
包装盒网上到处都是,可以搜到。
110我是没有见过。体温计一般最大刻度是107.6度(42C)。
美国进了一批外国药,分装。
卖出后给钱?
没人要了,全部退回?
这又不是衣服,包包,鞋子,珠宝?看不懂
任意找给她看看的。
我拿到的已经是分装的散片。每批药片上打印的代号不同。
乱买药。联系你的family doctor问问医生,万一得了开不可以开... 要不能乱买乱吃....
莲花清瘟,我也有
对的,就是小布照片中帖出来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