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么多人给糯米粥的读书笔记点赞,不由得唱个反调。

浅路明
楼主 (文学峸)

我没有读过They Thought They Were Free这本书。如果糯米粥感想就是该书精髓的话,那只能说这本书比较表面肤浅。

实际上,二战真正的原因是一战后,德国经济被巨大的赔款条件压垮,对普通德国人造成了巨大伤害,从而给纳粹的崛起提供了土壤。John Maynard Keynes在一战停战后谈判赔款协议时就看到其长远的危害了,他甚至辞去了政府职务以示抗议。可惜当时战胜国政府短视,用巨额的赔款完全压垮了德国,迫使德国采用通货膨胀对付巨额的负债,让很民众的资产在几年里就贬的一文不值。网上关于这段历史的信息很多。

当大比例的普通人的生活被毁灭,极端主义就会流行,人的罪性就会让人做出不可想象的事。任何关于二战的反思,不讨论德国在一战结束二战之前空前的危机,都是不全面的。

 

 

酒绿春浓
你有点吹毛求疵了:糯米粥的读书笔记引发了那么多有趣的讨论,也是抛玉引玉吧。你说的这点,我在糯米粥笔记下面跟帖时

提出来了,她也很谦逊地说作者写了,她漏了。你还想怎么滴?

据说国产才子们最爱拨乱反正,一切都要讲究个“正”。但作为业余读者业余写手,大家各抒己见,参与讨论,这本身就有很大的意义。

布兰雅
不是一维的。

在各个维度进行全方位探讨。你和糯米的方向并不相反。

j
julie116
英美对德国意大利苏联的崛起恐惧做出反应更容易理解。尤其对比今天的局面。还有瑞士银行当时的角色,以及什么人群是当时的精英
浅路明
巨大历史背景下,普通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没有对历史背景的深刻分析,

把历史背景剥离开,单独分析被历史裹挟的小人物,有多大意义?二战中德国的罪行到底是文化政治因素多?还是经济政治因素多?当然是后者。而糯米粥的感慨让人觉得是前者。这个我认为是误导。

 

浅路明
但德国罪行的主要原因不是文化,是经济。把原因归于文化,就是误导。
D
DoraDora2008
说明一战时很多西方政府还不懂维稳的重要性。
酒绿春浓
哇,用得着那么用力么?大家平心静气地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inputs,难道你就永远正确?你好好说话,可能

对receivers包括糯米粥还有其他人,都更容易接受一些吧。

你气势汹汹地像个教导主任那样训斥人,谁care呀?

不少国男,尤其是理工国男,虽然聪明绝顶,但情商太低,不好好说话。。。

酒绿春浓
别说,糯米粥再怎么着,她也通读了全文,她起码下功夫去了解了那段历史。你呢?没读过那本书吧。。。我也

给你挑个毛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浅路明
我提了反对意见就是不平心静气吗?只有唱赞歌才是平心静气?
酒绿春浓
你写的帖子给我的感觉就是气势汹汹的,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话的口气多么苛责。
浅路明
关于那段历史的书籍资料很多,我不用一定要读那本书。

我读过第三帝国的兴亡,还有其他历史书。

酒绿春浓
那就给我们多说说呗,千万别用教导主任的口气说话啊。。。那种口气让人抵触,你想传达的message会被大家过滤掉
L
Lovenature
给她点赞是她分享她对书中要点的总结和读后感和引发的思考。大灾难大事件的发生有很多原因

在特定时期形成perfect storm爆发,每个作者有自己的角度观点,真正想了解那段历史的肯定不只读一本书

浅路明
我还想说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英文出版物每年无数,出版是商业活动。
酒绿春浓
大家爱读书爱读历史书,多好的事啊。你却来扫兴。
咪呜
点赞她是就事论事,你是二战真实原因的解释,是另一个主题。当然,也是历史公论,也值得点赞
寂寞的烟花
十100
L
Lovenature
二战后不就吸取教训有了马歇尔计划
浅路明
了解历史要利用多方信息来源,不能被某个作者的预设立场左右

那本They Thought They Were Free作者是犹太人,跟德国人有灭族之仇。可能是通过这本书,消解了己对德国人的恨。对他来说这本书是开启和解之心路的书。至于二战的真正根源,恐怕不是他的重点。

酒绿春浓
你没读过就预设立场了吧?呵呵。。。我准备下单买这本书,读读,想看看犹太人到底怎么写德国人的。
浅路明
我是从糯米粥的读书笔记和作者犹太人的身份来推理这本书的。
布兰雅
哈哈。我数了一下你今天的“?”个数。没有一个是疑问句。
L
Lovenature
那也得有文化这个土壤啊,历史上战后经济败落的国家多了
浅路明
那是多年前读的了,写不出什么了。
酒绿春浓
多思考一下,你脑内储存的知识会蜂拥而出。。。试着写吧,你知识丰富,文笔有那么好。写出你消化思考过的想法也挺好的。
咪呜
不是一回事。德国的确被欺负了。法国的自私,英国的愚蠢,后果很严重
L
Lovenature
有时间我去补补课,喜欢这样的讨论
糯米粥
抛砖引玉,就等着你们这些高人出来讨论呢!我好像有“读者滤镜”,你说的在书里有印象,
糯米粥
但自己写的时候挑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写。是我自己没抓住重点
糯米粥
抱抱亲
糯米粥
浅MM说得有道理。另一方面我们远远没到“尽信书”的程度,一般都读的太少。读一本书就是一个起点,好歹得有个起点
z
zhuangqiushui
如今的确有一种试图从根子上否定他人文化的趋势。。你是这种文化的,就肯定是邪恶的
z
zhuangqiushui
尽信书是什么意思?
寂寞的烟花
当人面对生存和资源匮乏时,人的动物性就出来了!
桃子苹果
一本书,一个感想,只是个人的角度和体会。你对二战的解读,和米粥对这本书的感想,是两码事。

给米粥的读后感点赞,是赞她读书还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未必是赞成她的理解。很难理解么?

z
zhuangqiushui
哪分得清谁是赞成理解的谁是鼓励发言的啊,万一都是赞成理解的呢?所以她觉得有唱反调的必要
安娜晴天
你和粥粥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的,从各自的出发点,都对,也都不完全,因为角度不同。这个大题目,要从二战和一战来说

比如说,德国一战败了后的经济惩罚,经济负担是一个方面,文化方面,整个欧洲对于犹太民族的历史大环境探寻。第一次真正的反犹,或者说借着驱犹的名义,夺取财产是法兰西的菲利普国王。二战时,德国法西斯杀犹的最大帮凶们是东欧人。

寂寞的烟花
你长期居住德国,对德国的政治和文化有深刻体验,你去看德国的这段历史,一定有自己的主见,写写吧。
桃子苹果
如果是评价她的读后感,不能离开她读的书本身吧?离开书而讨论二战,不是有点偏题了么?偏题当然也可以。
糯米粥
偏题·也没事儿,大伙儿都是来学习和交流的!
糯米粥
就等你们这些高人们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