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俩小事-暖心

p
purple123
楼主 (文学峸)

我们附近有一个中国小伙,和我的名字很像。他住的小区是新开发的,不容易找到。他网购的东西总是被错误地送到我家。我真佩服这些快递员的智慧,哈哈。觉着名字比地址更重要。

第一次送来的时候,我就专门开车送到了那个地址,打了个招呼,互留了微信。他说一定告诉ups让他们不再递错。后来还是偶尔有错。然后消停了一阵子。然后上个月,又递错了一次,我说你那包裹又来我家了。他很恼火,说怎么又错了, 我要电话投诉一下。我说,别了,这年头人家还在工作,不容易。千万别。他说,也是的。然后就来我家门廊拿包裹。然后留下个塑料袋。我出门一看,里面装了一包中国的白油火腿肠和三只n95口罩。我觉着好温暖啊。这都是硬通货啊。

 

第二件事。我婆婆前几天在医院过世了。我老公需要给有关机构发个授权书办理有关事宜。但这个文件需要公证一下。早晨我忽然想起小区一个邻居是公证员。我立即短信她,说你不能来给公证一下,她说下了班就可以过来。5:00 to 5:30PM. 结果等我等到六点她也没影,我提醒她说要不我们去你家。还是没回音。我去遛狗看路过她家,看门口车都在。

我就开始猜测。首先我和她几乎是不认识,就是遛狗时路过她在门外就闲聊几句,她给了我她的名片。是不是她担心我婆婆是新冠去世的,另外因为我是中国人,她变卦了?

晚上8点了,我就给她发了短信,说你可能担心我婆婆是新冠病人,怕传染,但她是摔伤后手术引起的心脏病去世的。不过这个时候需要遵守社交隔离,你不接这个单也可以理解。然后我就把手机扔到一边去看电视了。结果没过一会儿,我家狗就开始冲向门口,原来是她来了!然后不停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她有客人来访,把这事给忘了,说不收费了作为道歉。我当然立即给她递上一个口罩,我和老公也都带着口罩,开始工作。然后老公还是坚持付给她,而且老公说疫情期间给双倍。然后我们就聊了半天。她说,她和几个人有时会在一起散步,说等疫情后,如果我还当她是朋友,就加入她一起散步。我当然是尽释前嫌,说没问题。最后我送她一包外科口罩。所以这个被歧视的剧本生生地改写了。我相信她是真的忘了。

 

疫情也可以拉近距离啊。

 

C
Calsh2007
很暖心 :)
C
Calsh2007
很暖心 :)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桃花好运
是紫妹妹心肠好。。。
p
purple123
是啊。好人多啊。我也算一个:)
p
purple123
昨天我老公确实有点恼火来的。说怎么被stoodup
螺丝螺帽
大好人, 赞一个!你也是大好人!
p
purple123
她要是不出现呢,我想就改变我的认知
p
purple123
向你学习的
雨女
这俩故事太暖心了。
喜喜哈哈
Sorry for your loss.
g
greenlawn
可不是嘛!啥事都有两面,坏的和好的 :) 我从来都觉得‘人之初性本善’相比起

‘人之初性本恶’ 更智慧,它更激发人性善良的一面,使人更向善,使人心更温暖,使社会更安定,使人的精神更快乐、自由、满足。满满的正能量。

人真地不用总被提醒有罪。。。 要是有人天天说我恶,我当了真,可能真地会恶起来。。。

个人观点,而且绝对是只对事不对人。

p
purple123
谢谢。很喜欢你贴的BC校园!
喜喜哈哈
从这次新冠瘀情, 我看到很多人的善... :-)
g
greenlawn
是的,患难见人心.看到这么多善良,我对人性和人类未来的美好是乐观的. 其实这事儿上我一直都乐观
g
greenlawn
绝对的!
月下猫
疫情中温暖的故事。第二个故事中的女邻居我相信是真忘了。我这几年忘性越来越大了,有事都要记在电子日历里,不然也会忘。
p
purple123
谢谢。她年龄大了,经不起手术。只是新冠期间我们去看她看的少,可能也对她有影响。竟然摔伤了hip.

她93岁了,最后她走的不痛苦。自从几年前她不能再开车,最近一年只能用walker走路她就多次表达没有desire再活下去了。也算善终。

但是医院的那个草率,就不说了。

p
purple123
点头点头,完全同意!
p
purple123
我也觉着她是忘了。谢谢你和我理解一样!
g
greenlawn
:) xie xie.
喜喜哈哈
新冠对人们生活影响太大了,抱抱, 另一方面93岁, 高寿!
阖家幸福安康
好暖心啊!!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本来就应该这样!
p
purple123
是的。我们需要互相理解和帮助!
b
better.life
好人好报,人心都是肉做的
糯米粥
好暖心!
哥在江湖
yin
w
warara
好人多呀,这次闹疫俺见到的都是好人,后面那个公证员我相信她真忘了
g
goingplace
即使担心感染病毒不想去你家,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