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12月27日那位病人,43岁,去年12月27-29日是在icu度过的,pcr检测是27日做的。所以目前把日期暂时定在这个时间点上。
病人所在的城市属于巴黎北郊的93省。巴黎最大医院的专家昨天听闻这个消息之后表示毫不吃惊。因为她原本就猜想93省必定有一个cluster,因为从当地的医院开始接受新冠病人,床位迅速就告急了。
病人的主治医生认为有必要在别的地区的医院提调同期肺炎重症病人的pcr档案重新检测。但是也有医生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面对11日解禁后的二波来袭,寻找零号病人,病毒来源这事眼下就别来裹乱了。。。
那里留言,聊天,发现各自都认识几个去年11-12月感染“重感冒”的人。因为现在血清测试还没有自由开放,所以暂时还不能确认是否都已经筛过一遍病毒了。
我们开禁头3周依然是远程办公,公交必须戴口罩。
小学和幼儿园先开,一个班人数不能超过15人,blahblah很多规章(我是没打算送娃去,所以扫了一眼觉得好荒唐,就没细看了)。中学要再等一两周根据疫情进展才逐渐打开,也是必须一班15人以下,而且必须戴口罩。
从今天开始,可以自由购买口罩了。
抗体检测阳性,他说去年11月他大病一场,所有症状都与新冠相符。除此之外他很难想象他在工作中接触了新冠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但是他测的只是血清抗体,时过境迁,没有“人赃俱获”(这个词用得不对,但是突然没词了),就只能“疑似”了。
简直一模一样。他当时还警告我朋友说,今年的“流感”特别厉害,让她千万注意点。
然后我朋友十二月份也得了,也是非常严重,她说症状也跟现在的新冠一样。所以她特别急着想去查抗体,她觉得她和她弟弟去年得的都是新冠。
说法国流传的病毒与意大利和中国不是同一株植,这事已经越来越蹊跷了。假如法国12月已有(现在确实是已经有了),为什么疫情的爆发却是2月底。难道是一开始病毒传得比较慢,而是要经过几道人体之后,R0才加速的?脑力不够用了。。。
她和孩子都是12月中得的“重流感”,高烧几天爬都爬不起来。按她话讲,成年以后就没发过那么高的烧。
她也很想去测一下抗体
就没停过,她烦死了。每次打电话都跟我抱怨这个。我当时还觉得挺奇怪,说流感怎么可能八九月份开始流行呢?她说“就是,你爱信不信。” 现在她说她觉得那挺可疑的。
现在主要还是中国产,不过后来法国做了布质的口罩给平民使用,主要就是捂住口鼻,防止无症状者的病毒飞沫喷出来感染别人。
那些人都没好全就又来上班了,又再传染给下一个。所以在他们公司就一直生生不息,没停过。她都气死了。
其余的都是12月中开始的。以此往前推论,应该是11月就传播酝酿,12月中爆发。
我们邻居男主人法国人,开始时还跟我家领导说他担心染上因为有呼吸系统问题。
结果人家每周有客人来访,也不群聚,每次来一家带着小孩。
然后他太太听说领导买了乒乓球桌还想来打。我跟领导说无论找个啥理由不能让她来。
我猜想还是这个新冠,死亡率相对低。还有是不是病毒变化,毒性加强了?
不守纪律是真的。
他现在测出来有新冠抗体。
https://patch.com/new-jersey/belleville/belleville-mayor-has-coronavirus-antibodies-heres-what-it-means
我就“如饥似渴”地补习了好多医学常识和流行病学的知识。心想哪怕真得了病,也不能糊里糊涂地挂了对吧。。。
蹊跷的事太多。最早有朋友就说这病毒不会是多源同时爆发吧,我心想这不可能,逼近武汉在先,时间表在这里。而且多源爆发,多么恐怖的想法
在超市工作, 边上是一个卖寿司的人,是从中国来的,后面就查不下去了。
假定是12月20号感染上,那时侯武汉可能有三十个病例,如果能继续追下去,也许有发现。
感觉就象大自然的报复,给太得瑟的人类一个教训
另外,卖寿司的有没有传染上,也是问题。现在就等其它部门追踪了。
那时候武汉应该有三百人左右感染。
文章说,仅仅从有症状患者追溯病源, 数据是不够的, 必须彻查, 包括无症状带病毒者。
我猜想,很有可能开始的感染者以年轻人为主, 与德国情况差不多, 很多人没有什么症状,或只有轻症。因为年轻人工作旅行与人接触多, 可能较早就感染了, 但是并没有统计在R0 计算模型之中。 直到传染给老年人之后, 重症突然增多,这才被发现, R0突增。 法国的死亡率曾经是德国的5倍, 就比较奇怪。
彻查无症状带病毒者 才可能找到法国的病源。
Pasteur 所的文章链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4.24.059576v2.full.pdf+html
其实二波来袭很有可能就是开禁之后那些跑出来的无症状感染者引发。
不查明病毒来源永远不得安宁。
我们12月27日那位病人,43岁,去年12月27-29日是在icu度过的,pcr检测是27日做的。所以目前把日期暂时定在这个时间点上。
病人所在的城市属于巴黎北郊的93省。巴黎最大医院的专家昨天听闻这个消息之后表示毫不吃惊。因为她原本就猜想93省必定有一个cluster,因为从当地的医院开始接受新冠病人,床位迅速就告急了。
病人的主治医生认为有必要在别的地区的医院提调同期肺炎重症病人的pcr档案重新检测。但是也有医生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面对11日解禁后的二波来袭,寻找零号病人,病毒来源这事眼下就别来裹乱了。。。
那里留言,聊天,发现各自都认识几个去年11-12月感染“重感冒”的人。因为现在血清测试还没有自由开放,所以暂时还不能确认是否都已经筛过一遍病毒了。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我们开禁头3周依然是远程办公,公交必须戴口罩。
小学和幼儿园先开,一个班人数不能超过15人,blahblah很多规章(我是没打算送娃去,所以扫了一眼觉得好荒唐,就没细看了)。中学要再等一两周根据疫情进展才逐渐打开,也是必须一班15人以下,而且必须戴口罩。
从今天开始,可以自由购买口罩了。
抗体检测阳性,他说去年11月他大病一场,所有症状都与新冠相符。除此之外他很难想象他在工作中接触了新冠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但是他测的只是血清抗体,时过境迁,没有“人赃俱获”(这个词用得不对,但是突然没词了),就只能“疑似”了。
简直一模一样。他当时还警告我朋友说,今年的“流感”特别厉害,让她千万注意点。
然后我朋友十二月份也得了,也是非常严重,她说症状也跟现在的新冠一样。所以她特别急着想去查抗体,她觉得她和她弟弟去年得的都是新冠。
说法国流传的病毒与意大利和中国不是同一株植,这事已经越来越蹊跷了。假如法国12月已有(现在确实是已经有了),为什么疫情的爆发却是2月底。难道是一开始病毒传得比较慢,而是要经过几道人体之后,R0才加速的?脑力不够用了。。。
她和孩子都是12月中得的“重流感”,高烧几天爬都爬不起来。按她话讲,成年以后就没发过那么高的烧。
她也很想去测一下抗体
就没停过,她烦死了。每次打电话都跟我抱怨这个。我当时还觉得挺奇怪,说流感怎么可能八九月份开始流行呢?她说“就是,你爱信不信。” 现在她说她觉得那挺可疑的。
现在主要还是中国产,不过后来法国做了布质的口罩给平民使用,主要就是捂住口鼻,防止无症状者的病毒飞沫喷出来感染别人。
那些人都没好全就又来上班了,又再传染给下一个。所以在他们公司就一直生生不息,没停过。她都气死了。
其余的都是12月中开始的。以此往前推论,应该是11月就传播酝酿,12月中爆发。
我们邻居男主人法国人,开始时还跟我家领导说他担心染上因为有呼吸系统问题。
结果人家每周有客人来访,也不群聚,每次来一家带着小孩。
然后他太太听说领导买了乒乓球桌还想来打。我跟领导说无论找个啥理由不能让她来。
我猜想还是这个新冠,死亡率相对低。还有是不是病毒变化,毒性加强了?
不守纪律是真的。
他现在测出来有新冠抗体。
https://patch.com/new-jersey/belleville/belleville-mayor-has-coronavirus-antibodies-heres-what-it-means
我就“如饥似渴”
地补习了好多医学常识和流行病学的知识。心想哪怕真得了病,也不能糊里糊涂地挂了对吧。。。
蹊跷的事太多。最早有朋友就说这病毒不会是多源同时爆发吧,我心想这不可能,逼近武汉在先,时间表在这里。而且多源爆发,多么恐怖的想法
在超市工作, 边上是一个卖寿司的人,是从中国来的,后面就查不下去了。
假定是12月20号感染上,那时侯武汉可能有三十个病例,如果能继续追下去,也许有发现。
感觉就象大自然的报复,给太得瑟的人类一个教训
另外,卖寿司的有没有传染上,也是问题。现在就等其它部门追踪了。
那时候武汉应该有三百人左右感染。
文章说,仅仅从有症状患者追溯病源, 数据是不够的, 必须彻查, 包括无症状带病毒者。
我猜想,很有可能开始的感染者以年轻人为主, 与德国情况差不多, 很多人没有什么症状,或只有轻症。因为年轻人工作旅行与人接触多, 可能较早就感染了, 但是并没有统计在R0 计算模型之中。 直到传染给老年人之后, 重症突然增多,这才被发现, R0突增。 法国的死亡率曾经是德国的5倍, 就比较奇怪。
彻查无症状带病毒者 才可能找到法国的病源。
Pasteur 所的文章链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4.24.059576v2.full.pdf+html
其实二波来袭很有可能就是开禁之后那些跑出来的无症状感染者引发。
不查明病毒来源永远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