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买到核桃,顺带买了牛排和蔬菜。物质供应丰富。不过缺德舅还是比较用心,告诉我每样东西不能超过两件。想想,他们那个小包装,比如牛排,一片一装,碰到大家庭,岂不是要超过两件?有图有真相,瞎恐慌没意义。开过cvs的时候,看见那里门外卖手纸和厨房纸,给应急的。
总体来说,这里的社交隔离还是非常有条不紊的。明天准备去本地餐馆买点外卖,支持一下他们的生意。拿回来加热一下就能吃(加热消毒)
缺德舅的东西。
中午给自己做个色拉,等会出去走走。
昨天去走路,看到这种桃红柳绿的搭配,好美,想起中国的春天花色,觉得非常有生机。我向来比较乐观,包括小时候躺在病床上的时候。那时候望着窗外,我自己跟自己说:会好起来的。现在也是这样的感觉,美国会好起来,全世界都会好起来的。我就是那个看着半瓶水满的人。
我最喜欢的就是缺德舅,细心,考虑周全。
如果是大家庭去买牛排,那只好增加去的频率。我平时都是每周至少两次的,他家水果蔬菜奶酪和酒类超赞,美中不足的是鱼类海鲜单一,最多就是三文鱼。
看到你的色拉,想说他家的牛油果性价比也是最好的。
喜欢这样的分享,还是继续享受生活,在家也可以过得充实。
各种措施慢慢跟上了,没有慌张的迹象。Costco两周前门口有人发消毒纸巾擦推车扶手了
我也准备多叫外卖,支持一下困难中的餐饮业
家邻居是个残疾人,虽然年纪不大但程度非常严重,而且据他说没有家人在本地。我们跟他打好招呼,每两天敲他的门,确保他所有需要有人帮,比如买菜和其他日用品。跟居委会也打好招呼,看有没有其他需要,我们这种年富力强的愿意帮忙。
有意思的是我们虽然在重疫区,但方圆十英里到现在居然没有一个确诊的。再往外辐射,就特别严重。。。
还有辣味的
其他chip,我都不吃的
我也是个乐观的人,美国,中国,和这世界是经过大事的,比这病毒大多了,还不是照样生机勃勃
等着Costco周五送啤酒来
买了一堆红白葡萄酒,及单一麦芽威士忌,不知道意大利及欧洲今后何时通航.....
希望你们那里继续保持!
意大利貌似看到拐点了,希望他们尽快脱离苦海!
白葡萄酒,我做菜用,而且用得很多
觉得应该支持他们。。都不容易!
本来说下周末去买,节后有deal。。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啊。两周前去缺德舅,人还乌泱乌泱的,后来就一直没去。
今天在超市买了beef brisket,自己腌!就是要过一周才能吃了。。
我现在吃一点就饱了,而且活动不多。今天走路1个小时,感觉肚子还是撑的。
我对自己免疫力可能有点过分自信。。。我从来不打流感疫苗。领导打疫苗非常积极,但还是免不了会中招。我跟着也会有轻微症状,比如喉咙痛什么的,但赶紧吃橙子和柠檬,然后就没事了。
比起被传播我倒是更担心自己传播病毒而不自知,所以还是尽量保持跟别人的距离。
超市的话,我主要买的都是新鲜蔬果和牛奶酸奶什么的,这些不能久存的倒是供应充足。就是排队比较烦人。。。
终于买到核桃,顺带买了牛排和蔬菜。物质供应丰富。不过缺德舅还是比较用心,告诉我每样东西不能超过两件。想想,他们那个小包装,比如牛排,一片一装,碰到大家庭,岂不是要超过两件?有图有真相,瞎恐慌没意义。开过cvs的时候,看见那里门外卖手纸和厨房纸,给应急的。
总体来说,这里的社交隔离还是非常有条不紊的。明天准备去本地餐馆买点外卖,支持一下他们的生意。拿回来加热一下就能吃(加热消毒)
缺德舅的东西。
中午给自己做个色拉,等会出去走走。
昨天去走路,看到这种桃红柳绿的搭配,好美,想起中国的春天花色,觉得非常有生机。我向来比较乐观,包括小时候躺在病床上的时候。那时候望着窗外,我自己跟自己说:会好起来的。现在也是这样的感觉,美国会好起来,全世界都会好起来的。我就是那个看着半瓶水满的人。
我最喜欢的就是缺德舅,细心,考虑周全。
如果是大家庭去买牛排,那只好增加去的频率。我平时都是每周至少两次的,他家水果蔬菜奶酪和酒类超赞,美中不足的是鱼类海鲜单一,最多就是三文鱼。
看到你的色拉,想说他家的牛油果性价比也是最好的。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喜欢这样的分享,还是继续享受生活,在家也可以过得充实。
各种措施慢慢跟上了,没有慌张的迹象。Costco两周前门口有人发消毒纸巾擦推车扶手了
我也准备多叫外卖,支持一下困难中的餐饮业
家邻居是个残疾人,虽然年纪不大但程度非常严重,而且据他说没有家人在本地。我们跟他打好招呼,每两天敲他的门,确保他所有需要有人帮,比如买菜和其他日用品。跟居委会也打好招呼,看有没有其他需要,我们这种年富力强的愿意帮忙。
有意思的是我们虽然在重疫区,但方圆十英里到现在居然没有一个确诊的。再往外辐射,就特别严重。。。
还有辣味的
其他chip,我都不吃的
我也是个乐观的人,美国,中国,和这世界是经过大事的,比这病毒大多了,还不是照样生机勃勃
等着Costco周五送啤酒来
买了一堆红白葡萄酒,及单一麦芽威士忌,不知道意大利及欧洲今后何时通航.....
希望你们那里继续保持!
意大利貌似看到拐点了,希望他们尽快脱离苦海!
白葡萄酒,我做菜用,而且用得很多
觉得应该支持他们。。都不容易!
本来说下周末去买,节后有deal。。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啊。两周前去缺德舅,人还乌泱乌泱的,后来就一直没去。
今天在超市买了beef brisket,自己腌!就是要过一周才能吃了。。
我现在吃一点就饱了,而且活动不多。今天走路1个小时,感觉肚子还是撑的。
我对自己免疫力可能有点过分自信。。。我从来不打流感疫苗。领导打疫苗非常积极,但还是免不了会中招。我跟着也会有轻微症状,比如喉咙痛什么的,但赶紧吃橙子和柠檬,然后就没事了。
比起被传播我倒是更担心自己传播病毒而不自知,所以还是尽量保持跟别人的距离。
超市的话,我主要买的都是新鲜蔬果和牛奶酸奶什么的,这些不能久存的倒是供应充足。就是排队比较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