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礼拜的焦虑掉了两斤膘

军大衣
楼主 (文学峸)

不过这两斤就是今年冬天贴上的,也不可惜。

这俩礼拜,我从对民主政府充满信心,到了解到他们居然采信了群体免疫政策时,震惊,气愤和焦虑轮番把我淋了一遍。再看到那些法国人的行为,听见他们那些天真又愚蠢的乐观言论,这两斤肉真是被气掉的。

学校关门是法国防疫政策出现转机的一刻。我的心放下一半,但是紧接着这个刚过去的周末,巴黎的春天来了,满坑满谷都是出来踏青的人们,那真是过了今日没明日的赶脚。看着明媚春光这些人我差点又崩溃了。周六晚上我心口疼,忍了半天突然想起来其实我可能是饿的,,,吃了几片巧克力饼干再去睡觉。

然后就是传言到了,说我们要封城了。好呀好呀,这只鞋终于要落下来了。果然,今晚小马哥宣布关闭国境线,从明天中午开始封城锁国。拿人命换经济增长只是个神话传说啊,你终于醒了!只要疫情一日得不到控制,全世界都是白眼仁对你,还谈什么经济增长。只要疫情一日得不到控制,医疗系统瘫痪,社会动荡,还谈什么经济增长。痴人说梦。

明天总理还会宣布封城细则。军队肯定是要出动的,否则怎么摁得住这些人?不过接下来我就得操心了,政府如何控制轻症患者不继续传播病毒?不做点什么肯定不行,我赶紧用社交媒体给卫生部发消息,至少在人口密集居住条件不允许居家隔离的巴黎,必须得做到隔离轻症病人,当然最要紧的是做足够的测试,这一点政府到现在还没有松口,一天只能检测2000个人,太扯了。另外,对独居隔离的轻症患者,除了要医生追踪病情之外,还要组织义工送饭,免得他们被迫出门采购,反而对控制病毒不利。如果有这样的义工团队,我愿意参加,可以负责给我这条街居民楼的轻症独居隔离患者采购送饭,如果义工够多,我也可以辅导大家学习如何保护自己--不是我自信,而是这些法国人真的啥都不明白。

写完了帖子,我觉得我能做的都做了,,,陪娃闹哄哄一天,终于可以安静一会儿啦。

 

z
zhuangqiushui
好公民。。。国内现在一副满血复活的样子,看着吓人。。
z
zhuangqiushui
好公民。。。国内现在一副满血复活的样子,看着吓人。。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送赞干部
准备出口双黄连。。
寂寞的烟花
如何收场?经济衰退到什么程度?都是未知数,我担心华裔成为替罪羔羊、泄愤工具,但愿不会发生。
d
dandinglity
我家魔女还在纽约,我焦虑不行了
z
zhuangqiushui
专治焦虑。。。
a
aha123
巴黎旧金山你们先走一步,我们马上跟上:)
z
zhuangqiushui
哈哈哈,上面刚开了药方。。。
禾口
有吗?至少上海那边还是挺谨慎的。

我的旧友还拿我开涮,说西方禾口们的风格就是热爱自由,然后贴上每片雪花在雪崩前都努力的放飞自己的微信段子。

禾口
我隔壁女孩也是NYU的,现在回来了。每天看她们姐妹两个出门在后院打排球。
z
zhuangqiushui
春天到了,都踏青去了

我家人到附近一个山头去看花,以为没有人,结果还堵车,前面一辆就是武汉车牌。。。

禾口
做自己能做的吧,其他就看老天了。
S
Speedy2426
最后都会跟上,全世界的人都呆家里吧,每个人发点生活费买必须品
禾口
哈,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
红靴子
小马哥还是不错的。德国有没有封国?
s
snowymtn
折腾到现在才封,还不如早封了,损失还小点。我早说了。
军大衣
感冒我挺喜欢用双黄连的,没有得过新冠
军大衣
有封国没封城

不象我们一步到位

军大衣
说是要给民众一些学习和接受的过程,哼,说得好听

一开始就是他们自己给出错误信息(造谣)误导老百姓,后来发现没法收场了赶紧把锅扣老百姓头上,虽然老百姓也确实挺烦人的。。。

就像世界报下面由法国人留言说政府骗人也是差不多的话,切,别以为我们都是二货,虽然我们当中二货也确实很多。。。

军大衣
我们这里也是啊。。。春光明媚和看不见病毒肆虐,简直超现实
军大衣
谁也不知道,,,生在这个时代,是不是见证历史啦?
晨玫瑰
要学习你, 我也要义工去, 我觉得在家3周非憋坏不可。
桃花好运
怎么不回来?
P
PYT2013
我们也准备好了

今天我们省政府出台关于救助因隔离无法工作又没有保险的雇员们,隔离期间可以领取每周573刀的救助金

昨天起有7000多人去应征医护人员招募

我和ld也准备好了去献血

军大衣
我暂时还没有找到组织呢,,,

肯定会有的,这头几天估计忙维稳,要过几天,,,这里人反应慢,还得过几天才会发现问题所在,需求所在。不过目前最关键的还是要把轻症患者完全隔离,只有这个命令下了,才会需要我们去帮忙采购等等。

螺丝螺帽
好公民,赞你!
螺丝螺帽
我妈墓地不让扫墓
g
gzlady
静悄悄的早晨
我也打算正好借机会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