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于停课了,复课时间待定,,,终于啊,一颗悬着的心落回了腔子里。
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勤做卫生勤做饭,相夫教子,少看新闻!
不过刚才看见bbc新闻说,美国的测试剂出了什么问题。如今假新闻太多,就算bbc说的我也想证实一下。
大家想要测试, 还是要医生批准, 要求很多。。。
所以, 还是不给测试
我看的新闻有限,所以可能会有遗漏。
https://www.bbc.com/news/av/world-us-canada-51864597/us-testing-system-failing-top-doctor-admits
政府在公共卫生健康上砍掉的项目预算和人工数量还是挺多的,看过一篇文章说还有些职位空缺一直没有替补。所以白宫的宣布很大程度上就是做样子的,真要具体实施,还要一段时间turnaround。
国会为此都听证了,这个世人皆知。现在民主党候选人可以用这个给自己拉选票了。你这个链接反映的就是这个status。
张罗push关学校,最后终于“心想事成”,这才看了一眼美国的情况。数字上看应该比我们情况好一些。
表面上大家还挺平静的,今天午间去Costco看到两个老美和一个亚女戴口罩,剩下的都忙着买货,都是吃的,一推车一推车的。我除了买日常的,也加了几听肉罐头和鱼罐头。网购了九盒芬兰薄饼干,sourdough rye的,也到了。然后就不知道该买些啥了。
我是做系统的,所以即使在家工作,软件上也一直接着做,只是少了很多其他同事的干扰,效率特别高,觉得特别neat。晚上都追剧
你现在可以安心管家了,先休养休养再说。老实讲,这次病毒,是上天给资本家的一记闷棍,要不我还得忙飞了。
现在只能指望他们发挥革命爱国主义精神拼下去了
把家里动静缓冲区划分出来,包括孩子们活动的空间都安排好。我们轻易不会再出门了,反正不几天之后法国就会封城了。
这次重新洗牌太厉害了。
自打全球化后,啥东西都在海外生产,甚至研发。本土的就坐着数钱,还不是所有人都受惠。
这次过后,姐打赌,老美再也不会信任天朝了,很多关键的基础的产品生产线,如果不挪回来本土,也会往同盟国搬的。
有多少人去投票啊?
过去我是100万人里一滴水,现在没准我那一票老金贵了。
不是说纽约州部队出动给穷人送吃的,学校关门,那些原本在学校吃饭的穷孩子没吃的了。
老川上台给巨富和大公司巨额减税,我就觉得不好,这里也念叨过的。当时经济那么好,不说保守点(好歹他们自封为保守派,闹了半天就是我这样的小老百姓搞保守啊)多囤点银子,反而大肆败家,把到了万一地步时那点救火手段都提前透支了。
现在是不得不再度减税,国债当然要再度飙高,为了不崩溃,当然还得继续大量印钞票。。。
不戴不戴就不戴,,,只要假以时日,屋子就该空了。。。
保守点的可有理了,就说不能搞欧洲的社会主义
这位Didier Raoult,似乎很挺中国同僚,他在实验中国人说的一种老药,但好像他是顶着主流在干,不知谁有理。如果有认识医学界人能打听一下。
https://www.20minutes.fr/societe/2736155-20200309-coronavirus-premier-test-clinique-24-patients-sein-ihu-marseille
平时也不开车,可是油箱要加满,这样万一需要逃荒,可以逃远些
一线医生很多都研究过武汉治疗方案多个版本。大放厥词说政府防控过度的那些二货专家基本都是画表格的傲慢官僚。
我这2天天天在追踪他的消息,
中国的医生都是大量临床战线上锻炼出来的,同行之间容易沟通。外行我就看看不说话了。。。
都给达尔文烧过高香了吗
他們的lab都是24小時開著的, 被採訪的韓國研究人員說他們是為了挽救生命而和時間賽跑
我们终于停课了,复课时间待定,,,终于啊,一颗悬着的心落回了腔子里。
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勤做卫生勤做饭,相夫教子,少看新闻!
不过刚才看见bbc新闻说,美国的测试剂出了什么问题。如今假新闻太多,就算bbc说的我也想证实一下。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大家想要测试, 还是要医生批准, 要求很多。。。
所以, 还是不给测试
我看的新闻有限,所以可能会有遗漏。
https://www.bbc.com/news/av/world-us-canada-51864597/us-testing-system-failing-top-doctor-admits
政府在公共卫生健康上砍掉的项目预算和人工数量还是挺多的,看过一篇文章说还有些职位空缺一直没有替补。所以白宫的宣布很大程度上就是做样子的,真要具体实施,还要一段时间turnaround。
国会为此都听证了,这个世人皆知。现在民主党候选人可以用这个给自己拉选票了。你这个链接反映的就是这个status。
张罗push关学校,最后终于“心想事成”,这才看了一眼美国的情况。数字上看应该比我们情况好一些。
表面上大家还挺平静的,今天午间去Costco看到两个老美和一个亚女戴口罩,剩下的都忙着买货,都是吃的,一推车一推车的。我除了买日常的,也加了几听肉罐头和鱼罐头。网购了九盒芬兰薄饼干,sourdough rye的,也到了。然后就不知道该买些啥了。
我是做系统的,所以即使在家工作,软件上也一直接着做,只是少了很多其他同事的干扰,效率特别高,觉得特别neat。晚上都追剧
你现在可以安心管家了,先休养休养再说。老实讲,这次病毒,是上天给资本家的一记闷棍,要不我还得忙飞了。
现在只能指望他们发挥革命爱国主义精神拼下去了
把家里动静缓冲区划分出来,包括孩子们活动的空间都安排好。我们轻易不会再出门了,反正不几天之后法国就会封城了。
这次重新洗牌太厉害了。
自打全球化后,啥东西都在海外生产,甚至研发。本土的就坐着数钱,还不是所有人都受惠。
这次过后,姐打赌,老美再也不会信任天朝了,很多关键的基础的产品生产线,如果不挪回来本土,也会往同盟国搬的。
有多少人去投票啊?
过去我是100万人里一滴水,现在没准我那一票老金贵了。
不是说纽约州部队出动给穷人送吃的,学校关门,那些原本在学校吃饭的穷孩子没吃的了。
老川上台给巨富和大公司巨额减税,我就觉得不好,这里也念叨过的。当时经济那么好,不说保守点(好歹他们自封为保守派,闹了半天就是我这样的小老百姓搞保守啊)多囤点银子,反而大肆败家,把到了万一地步时那点救火手段都提前透支了。
现在是不得不再度减税,国债当然要再度飙高,为了不崩溃,当然还得继续大量印钞票。。。
不戴不戴就不戴,,,只要假以时日,屋子就该空了。。。
保守点的可有理了,就说不能搞欧洲的社会主义
这位Didier Raoult,似乎很挺中国同僚,他在实验中国人说的一种老药,但好像他是顶着主流在干,不知谁有理。如果有认识医学界人能打听一下。
https://www.20minutes.fr/societe/2736155-20200309-coronavirus-premier-test-clinique-24-patients-sein-ihu-marseille
平时也不开车,可是油箱要加满,这样万一需要逃荒,可以逃远些
一线医生很多都研究过武汉治疗方案多个版本。大放厥词说政府防控过度的那些二货专家基本都是画表格的傲慢官僚。
我这2天天天在追踪他的消息,
中国的医生都是大量临床战线上锻炼出来的,同行之间容易沟通。外行我就看看不说话了。。。
都给达尔文烧过高香了吗
他們的lab都是24小時開著的, 被採訪的韓國研究人員說他們是為了挽救生命而和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