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这篇手记虽然不是十全十美比较粗糙,但有不少值得看的地方。作者是在德国读理工的,这篇就是身处其中的感受。德国人这次表现出众。图拷不上来,这是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XWP0YIVOWKkzKU2Pc86Yw
德国科学家在Christian Drosten带领下做了一个连续从患者痰、血、尿、粪分离病毒的实验,发现患者出现症状的早期感染力非常强。第六天开始抗体大量增强,轻症患者十天以后不再有传染性。所以,有症状,早戴口罩早看病。出现症状十天后,如果每毫升痰里RNA拷贝少于十万份,就可以回家隔离了。
最近有大量没有经过peer review的pre print研究报告。虽然需要带着一点疑问,但总体来说,越来越觉得covid2019没那么可怕。武汉到一月底的病患,半数是医护工作者,而且他们的家人也被大量感染,和这个实验是可以相互印证的。美国CDC对10个G0病人的追踪结果也是如此。与他们近距离接触的445人中,家属19人,社区104人(近距离相处10分钟以上接触),医院其他访客100人,医护222人。结果只有两个家人被传染了,而且这两个人没有传染给任何人。两个月来那些骇人听闻的念头,空气传播、粪口传播,可以不用太担心了。
防护Covid19,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用袖子捂嘴、不随地吐痰(中国好难,晚上散步看到小旅馆门口中年男人,又在空中擤鼻涕、又随地吐痰。我忍不住吼了一声。)勤洗手。一旦感染,家庭内部采取分餐。保证空气流通以降低室内的病毒浓度。去医院时戴口罩,在我看来就足够了。呼吸排除的二氧化碳反复吸入,排除的黏着物附在口罩内部。没病的人戴口罩,真没有什么好处。中国很大的问题是城市密度高,所以没事儿少出门,尤其不要轧闹猛。
纳米科学家Palli Thordarson从病毒结构(把病毒看成纳米结构的超分子)上分析了,为什么肥皂杀病毒能力最强。酒精作为有机溶剂也很好,但比较伤皮肤。肥皂也不必买贵的,其实都一样,贵价货营销广告而已,真的不用浪费钱[呲牙]特别那些手工制皂,哈哈哈,质量最不好。
病毒通过氢键转移…所以可以次第按表面毛糙度做一个打扫卫生的序列[偷笑]做清洁工也要学好数理化啊
对我这样一个regional planner出身的人,公共政策与群众反应是关注所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是温州人聚集地,中餐没有分食习惯,传统中餐厅卫生状况也差,最容易传染。医学研究,Covid19传播,78-85%在家庭中传播.其时数据主要发生在东亚,可见共食是极大原因。即使西式不分餐,家里做饭不会戴口罩啊。其实封城不如只停餐饮业,经济损失小,政府的救助也可以集中到抗风险能力最差的餐厅业。昨晚读到一个数据,说在武汉的温州人有18万,因此人员流动之下温州成为湖北以外的重灾区。意大利是海外温州人最多的国家,有30万人,近新冠肺炎爆发的普拉托就有十万人。
比如这次意大利逃回温州的餐厅,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代表性案例。找零号病人固然重要,但到了现在梳理传播链,把排查集中到重点人群有效。就像这家餐厅,他们发生了集聚的传染;作为餐厅,扩散能力远超过其他行业。并且产业特色和社交特性,可以成为排查边界扩展的矢量。这是非常合理的怀疑和和方法。
华人永远想的是逃避,而不是争取。就像这家人,吃了退烧药逃回温州。原因估计有二:1.为了保住店铺声誉,将来还可以回去经营。2.没有购买齐备的医疗保险,甚至存在其他违法违规环节。这一逃,反而使温州餐馆乃至中餐馆成为众矢之的。温州community这种时候应该团结起来,争取政府资助、社区援助,来改善硬件环境与操作流程,甚至把它变成一个公关机会。所以我认为,公共政策,以封餐馆为首的重点行业,让他们得到资助。主动公关是一种参政议政方式,直接的可以帮助产业减少损失。封城,中餐馆一样没生意,但更少可能得到补偿。间接的,华人应该通过参政,至少是议政,改变在国外的社会地位。这都是有好处的。不承认而抵赖逃跑,才是把其他同乡同族变成替罪羊的开始。…最近广东发生的事非常不幸,但那是民间经济茁壮成长的生命力。
有朋友说新加坡用大数据分发口罩——虽然我不是IT精英,没搞过大数据,但我做regional planner,为公共政策做背景研究的时候,跑的数据库数据信息也是在千万到亿级别的。算力增加了、算法迭代了,但背后的模型设计依然基于同样的研究方法:建立不同维度的数据分级,地域的、产业的等等等等,调整数据,找出敏感区间,分析背后的成因,周而复始。并不是说算力增加了,黑盒模型的结果精确了,就不用试图拆解黑盒模型了。地域、产业,有强相关性,早排查,优先争取政府支援——政府财力有限,先到先得。但这个话题,和华人讲,太容易冒犯民族情绪了。
有道理,不过,我脚着,10个病例的追踪,还不足以说明什么,尤其是早期,由旅行传播的。
我们这州一个会议就由70多人中招,可是最早的一例,是从武汉回来的学生,谁也没传染。纽约的那个律师,他们镇现在都戒严了。
所谓社区传播,在美国好像也就加州,华州和纽约,不知道麻州会不会荣升入围。。零星的旅行造成的发病,和那种社区性的传播,还是不同。我不懂流行病,只是观察这几天的情况。
他不肯提前回家,拒绝我们去接他。他按原计划下周末飞机回来。
他说他们学校没有case,但社区有。
前面还可以,后面直觉有点不对头。主要聚众吃饭,共享感染?首先已经确定是新冠病毒,呼吸传染是重点一定跑不了。另外从已发生的比如韩国的传染模式,主要是宗教聚会为爆发源头。
造成纽约这边爆发的显现的超级病人,把自己一家和帮忙开车送去医院的邻居,及邻居一家间接传染,和吃饭方式没有关系。
看过一个他的interview,就记住一句,mitigation,结果那天在发布会上,他也是用的这个词。
contain不住,就mitigate。
看吧。上上下下都在摸索中。有病人,就有数据。。有数据,才可能更有针对性。
只有全民提高意识才是防控住的解药。
地点也不是中国。 现在已经有4个政治人物(不是这8个病例之内的)自我隔离14天。
巴比伦柏林第三季看完了,等第四季
很不错的一部
虽然这个病毒在中国流行了快三个月,但是从医学的角度对病毒的了解也很初步。。
怎么能减轻对易感人群的致命影响,从个人来讲,容易理解。从社区,从州,从国家那些层面,未必那么简单。
流行病学根本就是个综合治理的跨学科管理学,谁都能当专家,可是谁在位子上都会觉得棘手,制约那么多,后果难以预料。
靠几千年中医吃老本,对现代医学没什么突出贡献。民智还是不行,别看硕士博士满天飞
华人在美社交圈也小,所以最初10个G0 没有传播开。 现在美国的社区传播都是意大利韩国输入来的, 很多人根本没有防范意识, 有了症状还以为是感冒, 到处跑
但还是不够。
WHO officer, Redfield said" Right now the epicenter -the new China - is Europe " (reference from USA today)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downloads/community-mitigation-strategy.pdf
个人卫生习惯,比如随地吐痰。
此疫爆发在大陆,然后再传遍全球,这个卫生习惯实在是太糟粕了,应该强制改革。
发生在冷战时的莫斯科
Despite the falling snow
爱情,自由,信仰等,与我们从小受的教育, 或者爱国电影里看到的,有不同.....
女主也很甜美
包括猫大。你们有个共同点-都是大厨哈哈
作者一个外行,在这种性命攸关的问题上冒充专家
朋友说这篇手记虽然不是十全十美比较粗糙,但有不少值得看的地方。作者是在德国读理工的,这篇就是身处其中的感受。德国人这次表现出众。图拷不上来,这是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XWP0YIVOWKkzKU2Pc86Yw
德国科学家在Christian Drosten带领下做了一个连续从患者痰、血、尿、粪分离病毒的实验,发现患者出现症状的早期感染力非常强。第六天开始抗体大量增强,轻症患者十天以后不再有传染性。所以,有症状,早戴口罩早看病。出现症状十天后,如果每毫升痰里RNA拷贝少于十万份,就可以回家隔离了。
最近有大量没有经过peer review的pre print研究报告。虽然需要带着一点疑问,但总体来说,越来越觉得covid2019没那么可怕。武汉到一月底的病患,半数是医护工作者,而且他们的家人也被大量感染,和这个实验是可以相互印证的。美国CDC对10个G0病人的追踪结果也是如此。与他们近距离接触的445人中,家属19人,社区104人(近距离相处10分钟以上接触),医院其他访客100人,医护222人。结果只有两个家人被传染了,而且这两个人没有传染给任何人。两个月来那些骇人听闻的念头,空气传播、粪口传播,可以不用太担心了。
防护Covid19,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用袖子捂嘴、不随地吐痰(中国好难,晚上散步看到小旅馆门口中年男人,又在空中擤鼻涕、又随地吐痰。我忍不住吼了一声。)勤洗手。一旦感染,家庭内部采取分餐。保证空气流通以降低室内的病毒浓度。去医院时戴口罩,在我看来就足够了。呼吸排除的二氧化碳反复吸入,排除的黏着物附在口罩内部。没病的人戴口罩,真没有什么好处。中国很大的问题是城市密度高,所以没事儿少出门,尤其不要轧闹猛。
纳米科学家Palli Thordarson从病毒结构(把病毒看成纳米结构的超分子)上分析了,为什么肥皂杀病毒能力最强。酒精作为有机溶剂也很好,但比较伤皮肤。肥皂也不必买贵的,其实都一样,贵价货营销广告而已,真的不用浪费钱[呲牙]特别那些手工制皂,哈哈哈,质量最不好。
病毒通过氢键转移…所以可以次第按表面毛糙度做一个打扫卫生的序列[偷笑]做清洁工也要学好数理化啊
对我这样一个regional planner出身的人,公共政策与群众反应是关注所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是温州人聚集地,中餐没有分食习惯,传统中餐厅卫生状况也差,最容易传染。医学研究,Covid19传播,78-85%在家庭中传播.其时数据主要发生在东亚,可见共食是极大原因。即使西式不分餐,家里做饭不会戴口罩啊。其实封城不如只停餐饮业,经济损失小,政府的救助也可以集中到抗风险能力最差的餐厅业。昨晚读到一个数据,说在武汉的温州人有18万,因此人员流动之下温州成为湖北以外的重灾区。意大利是海外温州人最多的国家,有30万人,近新冠肺炎爆发的普拉托就有十万人。
比如这次意大利逃回温州的餐厅,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代表性案例。找零号病人固然重要,但到了现在梳理传播链,把排查集中到重点人群有效。就像这家餐厅,他们发生了集聚的传染;作为餐厅,扩散能力远超过其他行业。并且产业特色和社交特性,可以成为排查边界扩展的矢量。这是非常合理的怀疑和和方法。
华人永远想的是逃避,而不是争取。就像这家人,吃了退烧药逃回温州。原因估计有二:1.为了保住店铺声誉,将来还可以回去经营。2.没有购买齐备的医疗保险,甚至存在其他违法违规环节。这一逃,反而使温州餐馆乃至中餐馆成为众矢之的。温州community这种时候应该团结起来,争取政府资助、社区援助,来改善硬件环境与操作流程,甚至把它变成一个公关机会。所以我认为,公共政策,以封餐馆为首的重点行业,让他们得到资助。主动公关是一种参政议政方式,直接的可以帮助产业减少损失。封城,中餐馆一样没生意,但更少可能得到补偿。间接的,华人应该通过参政,至少是议政,改变在国外的社会地位。这都是有好处的。不承认而抵赖逃跑,才是把其他同乡同族变成替罪羊的开始。…最近广东发生的事非常不幸,但那是民间经济茁壮成长的生命力。
有朋友说新加坡用大数据分发口罩——虽然我不是IT精英,没搞过大数据,但我做regional planner,为公共政策做背景研究的时候,跑的数据库数据信息也是在千万到亿级别的。算力增加了、算法迭代了,但背后的模型设计依然基于同样的研究方法:建立不同维度的数据分级,地域的、产业的等等等等,调整数据,找出敏感区间,分析背后的成因,周而复始。并不是说算力增加了,黑盒模型的结果精确了,就不用试图拆解黑盒模型了。地域、产业,有强相关性,早排查,优先争取政府支援——政府财力有限,先到先得。但这个话题,和华人讲,太容易冒犯民族情绪了。
有道理,不过,我脚着,10个病例的追踪,还不足以说明什么,尤其是早期,由旅行传播的。
我们这州一个会议就由70多人中招,可是最早的一例,是从武汉回来的学生,谁也没传染。纽约的那个律师,他们镇现在都戒严了。
所谓社区传播,在美国好像也就加州,华州和纽约,不知道麻州会不会荣升入围。。零星的旅行造成的发病,和那种社区性的传播,还是不同。我不懂流行病,只是观察这几天的情况。
他不肯提前回家,拒绝我们去接他。他按原计划下周末飞机回来。
他说他们学校没有case,但社区有。
前面还可以,后面直觉有点不对头。主要聚众吃饭,共享感染?首先已经确定是新冠病毒,呼吸传染是重点一定跑不了。另外从已发生的比如韩国的传染模式,主要是宗教聚会为爆发源头。
造成纽约这边爆发的显现的超级病人,把自己一家和帮忙开车送去医院的邻居,及邻居一家间接传染,和吃饭方式没有关系。
看过一个他的interview,就记住一句,mitigation,结果那天在发布会上,他也是用的这个词。
contain不住,就mitigate。
看吧。上上下下都在摸索中。有病人,就有数据。。有数据,才可能更有针对性。
只有全民提高意识才是防控住的解药。
地点也不是中国。 现在已经有4个政治人物(不是这8个病例之内的)自我隔离14天。
巴比伦柏林第三季看完了,等第四季
很不错的一部
虽然这个病毒在中国流行了快三个月,但是从医学的角度对病毒的了解也很初步。。
怎么能减轻对易感人群的致命影响,从个人来讲,容易理解。从社区,从州,从国家那些层面,未必那么简单。
流行病学根本就是个综合治理的跨学科管理学,谁都能当专家,可是谁在位子上都会觉得棘手,制约那么多,后果难以预料。
靠几千年中医吃老本,对现代医学没什么突出贡献。民智还是不行,别看硕士博士满天飞
华人在美社交圈也小,所以最初10个G0 没有传播开。 现在美国的社区传播都是意大利韩国输入来的, 很多人根本没有防范意识, 有了症状还以为是感冒, 到处跑
但还是不够。
WHO officer, Redfield said" Right now the epicenter -the new China - is Europe " (reference from USA today)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downloads/community-mitigation-strategy.pdf
个人卫生习惯,比如随地吐痰。
此疫爆发在大陆,然后再传遍全球,这个卫生习惯实在是太糟粕了,应该强制改革。
发生在冷战时的莫斯科
Despite the falling snow
爱情,自由,信仰等,与我们从小受的教育, 或者爱国电影里看到的,有不同.....
女主也很甜美
包括猫大。你们有个共同点-都是大厨哈哈
作者一个外行,在这种性命攸关的问题上冒充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