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听完那本

桃子苹果
楼主 (文学峸)

The Age of Innocence了。

文字是比较讲究。可是我不太喜欢故事的情节和人物。也许是对那个年代的纽约没有任何了解,就觉得里里外外那些人都真能作。那就是作者很留恋的纽约上等社会的生活?我觉得比起曹公笔下死而不僵的没落和没落中的各式人物,这书描写的差得远了。也许是文化,历史的隔膜吧。当然,和我的欣赏能力低也有关系。

 

不是准备万一,就宅在家里么?其实,这大农村,出门也见不到几个人,宅的意思,就是到时不去超市,不逛店,不去外食吧?

嗯,要有个习惯的过程,先做些能冻起来的,万一到时哪天不想做饭,也懒得出去呢。除了还有的冻馄饨,这个冻起来也不错:

半成品,还要继续在烤箱里低温烤两小时。

觉得和咱们的炸酱,肉燥差不多么。可以直接浇在pasta上,也可以做成lasagna。

这是成品之一,非典型lasagna:

我只能吃这一小块:

这个省事,一锅就够吃至少两顿:

缺德舅家的yellow 或green curry,再放一罐椰奶,日本小南瓜很搭:

浇在brown rice上。。很好吃。

今天试了一下这道菜,很不错。。最后放的柠檬汁很提味:

差点忘了这个,猴父子家的三文鱼,红糖海盐腌过夜后低温烤,

如果烤的干些,也能放很久。最好能烟熏一下。。等天暖和了些。

面包每周一个:

 

春天就在转角处!

 

布兰雅
美食。话说万一宅在家,那不是大把时间做菜么?冷冻适合平时上班。
布兰雅
美食。话说万一宅在家,那不是大把时间做菜么?冷冻适合平时上班。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桃子苹果
你们不去医院就不上班,我们不去公司,照样在家上班。。。天天做菜,也有烦的时候。。。
酒绿春浓
希望春暖花开时一切都好起来。很多美食啊
桃子苹果
但愿啊,不然这样拖着,经济都受影响。

次生灾害也伤人。。。。 

螺丝螺帽
做的好,西式菜
a
alohamora
我发现,

你做的饭菜,特适合我的胃口。我咋离你这么远啊,不然也能去你那里蹭饭啊!

布兰雅
色姐姐的帖删了?今天的洛杉矶马拉松照常进行。人山人海。冠军是第一次跑马,不过是依索比亚人

a
alohamora
有你吗?
布兰雅
没。我去年跑的洛杉矶。又一年了啊。

https://bbs.wenxuecity.com/kghy/3168851.html

桃子苹果
这个

牛腩萝卜面

牛腩青菜面。

要去亚洲店才能买到牛腩。。也就我一个人吃。

 

桃子苹果
来吧,有空带你家领导和千金来玩!!我做饭包你吃个够。。。
桃子苹果
哪个贴?今天她的贴都在下面呢。。。
布兰雅
看花眼了。我还把佳人的“非常时期能自驾就不要坐飞机”看成了“非常时期要自驾飞机”。心想她家真豪。

https://bbs.wenxuecity.com/kghy/3283340.html

a
alohamora
一定找机会去。。。!
a
alohamora
没去好,否则对多让人担心。。。
布兰雅
哈哈哈,让你看看防毒面具。不知道怎么呼吸。。。

 

d
dress123
我也看成要自驾飞机了 :)
布兰雅
萝卜面。。还没吃过。^^
晨玫瑰
诱人可口的感觉! 特别是肉酱和最后的面包

闲在家里会给憋坏的

2
2008VGirl
赞美食。曹公那是几千年文化的底蕴在那里。美国才多少年的历史文化?这书文字算优美吧?
布兰雅
今天一架小飞机失控,撞进居民区,挂在树上。两个男人和一条狗都被救出。没有受伤。
福禄寿喜
好巧啊,我昨天也做了lasagna,把家里的basil叶子全揪光了:)

好吃的秘笈就是它了

布兰雅
口水滴答,姨塔带姨妈 :)
s
sansemao
一看就是温暖的冬天食物。
s
sansemao
这个香!
晨玫瑰
哈哈, 幸好去年你跑过洛杉矶了, 不用替你担心了!
桃子苹果
绝对高热量的。。:)羡慕你们家里有新鲜basil的!
桃子苹果
在家上班,再说大农村里,只要不是花钱的地方,都木有什么人。:)
桃子苹果
文字是很讲究。。好吧,不跟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比。:)

也不跟托老的比,跟傲慢与偏见,简爱,呼啸山庄的一类也不能比。

要说,只能是美国的历史文化还不够深厚。。。也好像不完全是。不懂。

桃子苹果
你们那里天暖了吧?

我们开始拉锯了。。冷冷暖暖,变得快。

 

糯米粥
既然桃子你说红楼, 那半瓶子醋理工女来试着用红楼解释一下:

一样的花开花落, 却有吟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黛玉, 见物伤情。  也有“醉眠芍药裀”的娇憨湘云, 风光霁月, 是真名士自风流。 

如果说我心里住着个黛玉, 那桃子你心里便是住着个湘云。湘云是难以跟“葬花吟”产生共鸣的。

这部作品, 要我比喻, 觉得比较相似的还是“牡丹亭”,缠绵悱恻, 小情小感中文字清丽。 但这种题材很容易不讨喜。 

不少艺术创造者越到后来, 越来越不想迎合观众, 只是一心做自己。 打这段字的时候, 想到张国荣, 再想到好莱坞一些导演。 最后这段只是我泛泛有感而发, 作者是不是这样, 我没有考证过。 

桃子苹果
哈哈,

红楼里我最喜欢黛玉,从最初看红楼到现在。只是后来,再没有那么细心从头到尾读过。

嗯,我也蛮喜欢湘云的。

黛玉的矫情宝玉的憨都自有触动人心的地方,虽然不是感同身受,也能理解,能认同。

木有共鸣,不论是表姐还是Newland。那个May,大概比宝姐姐还不让人待见。不过,我对她无感。嗯,距离感十二分强烈。

 

 

 

糯米粥
啊, 我的MP拍到马腿上了?

红楼草蛇伏灰, 埋线千里, 文学史上可以跟红楼比肩的寥寥。 Innocnence一书肯定距离得没边了, 有点像张爱玲跟曹公比。

我也多年没有再仔细重读红楼, 只是偶然在生活中联想到片段, 就去google出来, 重读片段, 比如今天上午复习了一下“湘云醉卧”的片段, 美!  也特别喜欢“黛玉湘云凹晶馆联诗”, 两人都才情横溢, 赤子之心。  

我早就判断出你读书会挺挑剔的。 2个原因--(1) 你读过的书多。 量多了, 对书的判断力一般就上去了 (2) 你推荐过的书都是我眼里的精品, non-fiction书反应的往往是作者的思维过程, (你推荐的大多是non-fiction), 而你推荐过的fiction "a gentleman in Moscow"在我看来, 可以理解为历史小说。

昨天看到你写的“读书就是一种 meditation". 太认同了。

桃子苹果
没有呀。。

我喜欢黛玉这个人物的刻画,举手投足都那么有味道。不过,我没有黛玉的经历,也算是幸事吧。非常感激我的父母,给我营造了一个充满爱,宽容,自由和安全的空间。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实属不易。所以,我也喜欢湘云。

最近这些年我才喜欢non-fiction,喜欢历史。特别是美国历史,因为短,相对容易理清。历史真是一面镜子。嗯,理科生嘛,最喜欢那些历史作者的严谨和中立。所以,收益是多方面的。

 

 

 

a
alazycatinsd
都好吃,和一个

自己用80%的瘦猪肉馅和鸡胸肉做的,这样鸡胸肉就不柴:

主食是剩的烤地瓜:

 

糯米粥
嗯,我也喜欢他们尽量说facts, 而不是opi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