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excites us to engage in critical thinking, to doubt, distance, and take things apart. But is it completely lost on us -- the art to attach to things, to admire, to swear loyalty to, to copy and serve?
用英文写我的感慨, 因为怕中文动词不到位。
在我看来,这两者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是information rich, 后者是meaning rich。后者( the art to attach to things, to admire, to swear loyalty to, to copy and serve)一样重要。
你的电影观后感没错。作品就是男主为中心,以男主的思想展开的作品。
探讨的是“一个人的自由vs 婚姻和家庭的神圣”这样的主题。
有很多评论说,这部作品,就是呼应Henry James的A portrait of a lady. Henry James的作品,侧重的是女性主角。Edith Wharton 就James留白的地方,进一步探讨了同一个主题。
生活中,两位作家是要好的朋友。这俩部作品里,连两位主人公的名字,都是呼应的。Edith的主人公叫Archer Newland, James的女性主人公是Isabel Newland.
此外,Ellen和Archer对自由和婚姻的观点,表达的多少是作者本人的想法。但她好像并不是特别推崇Archer。他实际上是一个弱弱的形象。是他自毁了自己的幸福,因为他更适合当时的社会。
这个男主,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参照了作者的另一位一生的好友Walter Van Rensselaer Berry,俩人终身为友,却从没能从友谊走向爱情,即感情没能从“脑”走向“心”。不能说,是否终身遗憾啊!
本想展开说一下,但手机发帖太容易出事故,就干巴巴地写几句算了
刻意美化Ellen呢?从你posted那个关于作者婚外情的帖子来看,作者自己把当时的社会写的那么无聊可怕,而Ellen的特立独行和勇敢,就是她自己的写照呢?
Mr Daniel Day-Lewis演得太好了,他在此电影里敏感脆弱隐忍,他更需要Ellen那样的大姐大,才能够感觉到快乐吧。
May的操纵让他厌烦至极,但他也无法摆脱社会套在他身上的模具,只能扮演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
看到有些评论说,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导演对世界的理解,导演一步步地妥协,对婚姻妥协,对世界妥协。但那位导演Martin Scorsese却真不是一个妥协的人,他最近的新电影Irishman,充满抗争和血腥暴力。
所以,人都有两面性。
他俩从小就认识,相似的家庭环境。俩人在各方面都挺合得来。但可能对婚姻有根深蒂固的恐惧,不想由此失去自由吧。
还有一点,我觉着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就是俩人没荷尔蒙下的火花,或者是认识的时候太年轻,或者别的。
不管怎样,都是一生的某种相伴。也算一种爱吧
她无法在现实里一个个地跟人说她的清白,她只能写一本书,写一个她心目里的女人,如何特立独行,如何被人诟病,如果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她的对手如何心机重。。。
这部电影的情绪相当负面,对纽约上流社会的描写负面,对May的描写负面,对他们家人的描写也很负面。
可能那段时间,导演的生活不如意,所以他镜头里的那些人都很负面。
只有Daniel Day-Lewis,美伦美幻。他年轻时真美,尤其是他走动说话的时候,简直太优美了。
这个姿势?很消魂么
一般来说,天才可能都有怪癖吧。
作者和一般的作家不同,她不喜欢旧纽约社会的各种束缚,她有思想和智慧看得清社会,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蔑视这种社会的桎梏。
这点,她和一般的作家特别不同。她非常非常有钱。呵呵!
你有经验。嘻嘻嘻。。。
还没读过。所以在上面虾歪你的楼。
不歪了,正襟一下。
现在没事,玩电脑。
她写此书的目的在于告诉大家一个她眼里的真实故事。
电影结束的时候,Archer转身没有去见Ellen,还不是因为他儿子的几句话。这些话,使他意识到,May才是最了解他的,也了解他的牺牲。应也算是作者点明,Archer之所以一生如此,还是因为他自身,这个旧环境,最适合他,大概也是他潜意识所期待的人生?
我下午想说的一个感慨是:
It excites us to engage in critical thinking, to doubt, distance, and take things apart. But is it completely lost on us -- the art to attach to things, to admire, to swear loyalty to, to copy and serve?
用英文写我的感慨, 因为怕中文动词不到位。
在我看来,这两者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是information rich, 后者是meaning rich。后者( the art to attach to things, to admire, to swear loyalty to, to copy and serve)一样重要。
夫子这篇非常棒, 我就不再写第三篇了
我下午想说的感慨在这里:
https://bbs.wenxuecity.com/kghy/3283885.html
我自己的一个认识是, 有时候Cynicism 会失去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比如享受简单美好的文学
我读过的文学大家的传记, 很多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他们有时候就是想讲个故事, 通过故事讲自己对人性, 对社会,甚至包括对自己的理解。
后人非要给他们罩上光环, 再又有后人由揭露他们不配这些光环, 这都是后人折腾的。
因为手头没书,所以就读了些关于作者的文章
很少有哪位作家的作品,完全不取材于自身的经历与对社会的观察,区别在于有没有能力从新再创作与升华了。
我一直是这样以为的,呵呵!
还有一位Edith 出轨的男的,那个叫Morton Fullerton。那个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倾向性那么明显,导演的倾向性也那么强烈,我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May做的很多看似城府的事,其实是背后它们那个上层社会群体的力量。
稍微脱离一下具体人物,试着用一个“虚拟”来理解May。其实May也没有太过格的行为。她遵守的,就是当时对“女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