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关于The Age of Innocence

a
alohamora
楼主 (文学峸)

你的电影观后感没错。作品就是男主为中心,以男主的思想展开的作品。

 

探讨的是“一个人的自由vs 婚姻和家庭的神圣”这样的主题。

 

有很多评论说,这部作品,就是呼应Henry James的A portrait of a lady. Henry James的作品,侧重的是女性主角。Edith Wharton 就James留白的地方,进一步探讨了同一个主题。

 

生活中,两位作家是要好的朋友。这俩部作品里,连两位主人公的名字,都是呼应的。Edith的主人公叫Archer Newland, James的女性主人公是Isabel Newland.

 

此外,Ellen和Archer对自由和婚姻的观点,表达的多少是作者本人的想法。但她好像并不是特别推崇Archer。他实际上是一个弱弱的形象。是他自毁了自己的幸福,因为他更适合当时的社会。

 

这个男主,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参照了作者的另一位一生的好友Walter Van Rensselaer Berry,俩人终身为友,却从没能从友谊走向爱情,即感情没能从“脑”走向“心”。不能说,是否终身遗憾啊!

布兰雅
鸽子现在是哪个id?绿?
a
alohamora
原本回在你帖子底下,但现在贴竟然跑第三页去了,只好发这里。

本想展开说一下,但手机发帖太容易出事故,就干巴巴地写几句算了

a
alohamora
看上面,酒绿春浓
布兰雅
我答对了,加十分。^^
流水无痕
信息量很大,就看清楚最后一句,小说是不是她对这个老友的意淫?
酒绿春浓
谢谢你~~~我也认为Newland太passive而没有担当,他自己毁了自己的幸福。但换一个角度想下,会不会是作者

刻意美化Ellen呢?从你posted那个关于作者婚外情的帖子来看,作者自己把当时的社会写的那么无聊可怕,而Ellen的特立独行和勇敢,就是她自己的写照呢?

Mr Daniel Day-Lewis演得太好了,他在此电影里敏感脆弱隐忍,他更需要Ellen那样的大姐大,才能够感觉到快乐吧。

May的操纵让他厌烦至极,但他也无法摆脱社会套在他身上的模具,只能扮演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

看到有些评论说,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导演对世界的理解,导演一步步地妥协,对婚姻妥协,对世界妥协。但那位导演Martin Scorsese却真不是一个妥协的人,他最近的新电影Irishman,充满抗争和血腥暴力。

所以,人都有两面性。

酒绿春浓
是我,来啦,来啦。。。
a
alohamora
觉着应该不全是。那男的也很拽

他俩从小就认识,相似的家庭环境。俩人在各方面都挺合得来。但可能对婚姻有根深蒂固的恐惧,不想由此失去自由吧。

 

还有一点,我觉着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就是俩人没荷尔蒙下的火花,或者是认识的时候太年轻,或者别的。

 

不管怎样,都是一生的某种相伴。也算一种爱吧

 

 

流水无痕
这样啊。
流水无痕
我也看了,里面演员都太老了。还有个伊斯特伍德演的mule。
布兰雅
俺读书少,不敢说话。
酒绿春浓
我认为作者写这本书有给自己洗白的倾向,那个年代的纽约,她有了婚外情,或者有关于她婚外情的流言

她无法在现实里一个个地跟人说她的清白,她只能写一本书,写一个她心目里的女人,如何特立独行,如何被人诟病,如果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她的对手如何心机重。。。

这部电影的情绪相当负面,对纽约上流社会的描写负面,对May的描写负面,对他们家人的描写也很负面。

可能那段时间,导演的生活不如意,所以他镜头里的那些人都很负面。

只有Daniel Day-Lewis,美伦美幻。他年轻时真美,尤其是他走动说话的时候,简直太优美了。

酒绿春浓
你虾牵须~~~
酒绿春浓
我倒是没觉得演员太老了,就是觉得男演员简直太入戏了。他看歌剧时激动得额头的血管都凸起了。。。
布兰雅
虾牵须是啥?

这个姿势?很消魂么

酒绿春浓
刚才看了Phantom Thread,Day-Lewis真老了,演一个完美主义freak,也是神经质得厉害。。。这部电影里的婚姻

一般来说,天才可能都有怪癖吧。

酒绿春浓
隔得太远了,要是贴着就更销魂了。
a
alohamora
作品的归类,是social satire, 她笔下的纽约上层社会,能是啥样呢?

作者和一般的作家不同,她不喜欢旧纽约社会的各种束缚,她有思想和智慧看得清社会,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蔑视这种社会的桎梏。

 

这点,她和一般的作家特别不同。她非常非常有钱。呵呵!

布兰雅
还是

你有经验。嘻嘻嘻。。。

s
snowymtn
小布你回家啦?
布兰雅
不好意思

还没读过。所以在上面虾歪你的楼。

不歪了,正襟一下。

布兰雅
还没。

现在没事,玩电脑。

酒绿春浓
有趣~Ellen也有个非常富有的奶奶,给了她一笔钱让她摆脱了婚姻去了巴黎生活。看来我的直觉不错

她写此书的目的在于告诉大家一个她眼里的真实故事。

a
alohamora
我倒是没觉着作品对May的描写特别负面

电影结束的时候,Archer转身没有去见Ellen,还不是因为他儿子的几句话。这些话,使他意识到,May才是最了解他的,也了解他的牺牲。应也算是作者点明,Archer之所以一生如此,还是因为他自身,这个旧环境,最适合他,大概也是他潜意识所期待的人生?

流水无痕
还没看,我不太喜欢这个男演员。就是觉得他有点儿神经质。
糯米粥
我没有另外读文学评论什么的。 夫子这篇太棒了,帮助读者更深刻的理解这部作品。

我下午想说的一个感慨是: 

It excites us to engage in critical thinking, to doubt, distance, and take things apart. But is it completely lost on us -- the art to attach to things, to admire, to swear loyalty to, to copy and serve? 

用英文写我的感慨, 因为怕中文动词不到位。

在我看来,这两者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是information rich, 后者是meaning rich。后者( the art to attach to things, to admire, to swear loyalty to, to copy and serve)一样重要。

 

 

 

 

糯米粥
白天都是碎片时间, 晚上才有时间静下心来,

夫子这篇非常棒, 我就不再写第三篇了

我下午想说的感慨在这里: 

https://bbs.wenxuecity.com/kghy/3283885.html

我自己的一个认识是, 有时候Cynicism 会失去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比如享受简单美好的文学

糯米粥
哈哈,这个是仁者见仁。

我读过的文学大家的传记, 很多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他们有时候就是想讲个故事, 通过故事讲自己对人性, 对社会,甚至包括对自己的理解。 

后人非要给他们罩上光环, 再又有后人由揭露他们不配这些光环, 这都是后人折腾的。 

 

z
zhuangqiushui
他演戏有一种殉道士一般的风格
a
alohamora
嗯,我没读过原书但看过电影,看了你的读书笔记,我又找来电影看了一下。

因为手头没书,所以就读了些关于作者的文章

 

很少有哪位作家的作品,完全不取材于自身的经历与对社会的观察,区别在于有没有能力从新再创作与升华了。我一直是这样以为的,呵呵!

2
2008VGirl
Ellen是男主的爱的理想,所以他最后没有上去见她。他爱的是爱情本身,而她只是个载体。理想是不能够实现的。
a
alohamora
突然想起来

还有一位Edith 出轨的男的,那个叫Morton Fullerton。那个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a
alohamora
嗯。我现在也很困惑,什么是真爱一生呢?
s
sansemao
什么是真爱一生?
S
So_Be_It
我的记忆中,不是他不上去见,而是她关上了窗。
酒绿春浓
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看过太多粉饰自己的文字,没法欣赏自吹自擂。
酒绿春浓
文字的美与独立思考并不矛盾,可以一边欣赏文字的美一边思考她写作的目的。这本书的作者

倾向性那么明显,导演的倾向性也那么强烈,我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酒绿春浓
May在电影里的角色很有心机,很神经质,外表纯真,也许作者想表达就是这样的人才最可怕吧。呵呵
酒绿春浓
也许这就是被早期gcd教育的后遗症吧……
a
alazycatinsd
是,去年复习过,是她静静地关上了窗。
2
2008VGirl
这个不存在吧?我们都是凡人。
a
alohamora
不是。那个时代,对女人,或者说完美女人的要求就是May的形象。

May做的很多看似城府的事,其实是背后它们那个上层社会群体的力量。

 

稍微脱离一下具体人物,试着用一个“虚拟”来理解May。其实May也没有太过格的行为。她遵守的,就是当时对“女人”的要求。

酒绿春浓
你的说法很合理。谢谢老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