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视频昨晚根据我今天的计划贴了一下。现在加点文字说明。
这个步法,是我的教练说起,让我看看的,我也反复看了多次。她的建议,如果想提高马拉松的速度,第一建议的就是跑山。而山上的越野,路面条件及其不稳定,肢体和全身必须有高度的灵活性。想起我冬天那次踩冰摔下山坡,和最近的拉树枝导致的左臂肱二头肌撕裂,说明蛮干是不行的。必须进行系统正规训练。
简单说,就是基本动作的标准性。
有一次,在某朋友家爬梯,吃完了有几个就去地下室打乒乓球玩。有几个打得很好的男生,结果有个姐姐上场,还没有发球呢,对手(男生)就说,高手来了。因为她走上球桌的几个步子,一看就是专业训练过的。为了那个横滑走步,一定是练习了千万遍。
视频里的这个演示者,我相信她也有非常好的舞蹈基础。因为后面那几个横向滑步跳跃,典型的芭蕾动作。我相信训练过会有不同。我大学时回家,有个没见过面的阿姨,看我从房间走出来,就说对我妈说,你女儿练过芭蕾吧。
我最喜欢看人的运动倩影。最好看的,还是视频最后的那个奔跑动作,美呆了,酷毙了。要达到这个程度,正规训练必不可少。说回跑山越野,身体必须像鱼儿一样,面对各种上下坡,树根、岩石、树叶、水潭,快速躲闪,稳稳落脚弹跳。我的两次事故,说明我的基本功练习还远远不够。
这些步法有上下、左右、前后,旋转,侧向,后向的各种动作。让自己的各个部位的肌肉达到一种可以应急的自发反应。比如看到前面突然窜出一条蛇,大脑反应来不及了,连小脑反应都嫌慢,而是要靠肌肉的立即反应,向某个安全的方向起跳躲闪。而肌肉不会思考,只能通过大量的练习,让产生肌肉记忆。
今天凌晨的长跑训练,教练给我加了个动作,在长下坡的路面倒着跑,目的就是对付某些突发状态,肌肉就已经有“经验”了。另外,改变跑步动作,也可以让你在漫长的马拉松过程中改变姿势,让某些肌肉群得到变换休息。她的比喻是,当你长途数小时开车,你不能一直用右手扶着方向盘。有时候也要用左手扶一会儿,避免同一个姿势肌肉疲劳崩溃。
温馨提示。这些训练动作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后退跑,要找个绝对安全的区域。又比如侧向摆腿的动作,如果没有训练基础和热身,则很容易拉伤。所以练习要一个一个学,循序渐进,安全第一。
这个视频只是个例子。课本上有更多的专业练习介绍。教练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专门指导。我还是个跑步贝比,瞎说一通算是抛砖引玉吧。
有次暴雨,被通知正式取消,但还有些炮友自愿继续(非正式,组织者免责),大家衣服完全湿透。跑完有个家伙在自己车里脱光上衣,我们一帮女人冲过去,一定要看他下面是不是也脱光了,要看。因为他下体盖了个大毛巾。幸好,他下面底裤还没脱。我们失望而回。
还有次,我们六个女的,领队是个不到30的大男孩,他是唯一的男的。结果我们讨论了一路上的运动胸罩和胳肢窝chafing。后来才反应过来还有个男的。他非常耐斯,默默地在前面领跑,也不说话,就笑笑。
人家不带我玩
芭蕾和跑步中, 有没有什么原因让你更偏爱跑步?
我自己每天也跑半小时左右 , 跟你的运动量没法比.
哺乳期一开始时练芭蕾恢复身材的,后来转为跑步了。
我以前没想到过跑马。我有个苏儿姐姐,她玩体育,我玩文艺。现在倒过来了:
http://bbs.wenxuecity.com/archive/2012/kghy/1230430.html
(见第三:苏儿姐姐)
刚找出2年前在上海, 非常要好的中学同学在那里. 为她写的:
======================================================================== 佛学的世界里,因果轮回可以是颠倒的。过往和眼前,互为因果。
孩子的这次魔都之游,姨姨鞍前马后,全程陪同。妈妈告诉孩子,不要以为姨姨是闲的,姨姨是忙人。姨姨学术上有所建树,行政上独当一面,能干强势。
孩子的眼中,姨姨靓丽甜美,时尚现代。妈妈的眼中心中,怎么还是当年那个又土又纯又蠢的十几岁的少女?那个十几岁在上海念书,国庆长假跑到妈妈念书的南京的少女?
姨姨跟妈妈说到好几次我们十几岁的同游金陵,我们姐妹俩感概万千。那时妈妈当导游,带着姨姨吃夫子庙的炸鹌鹑,逛秦淮河的六朝金粉。二十五年之后,姨姨放下手头重要的事情,我们携手同游,身后多了小尾巴,游的是小尾巴的地方。我们,懂了随缘,懂了取舍,但也更懂了惜缘。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这是我们的多情。
佛学里,人间事情往往颠三倒四,互为因果。如果说,爱,是所有的果,那么,爱,就是唯一的因。
我觉得你这样已经很好了. 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就行. 不一定非要跑.
目前看来,我也只有坚持快走了,2个小时后心身舒畅也可以了。
is when to draw the line, especially for women.
1) Biologically, women are not built as runners for huntting and chasing animals, haha...
2) pregnancy and child birth could change joint's structures in women's bodies.
Listen to your bodies, don't over do any type of exercises. You may not know it now, but it'll show later in your life.
Any athletic level of sports are pushing the body's limits, potentially harmful.
胸罩了。只求不漏点。不晃荡:)不太紧
漏点没事。
晃荡么,。。。男的也许喜欢看,我自己不舒服。
赛前三周达到顶峰:
星期一:8
星期二:9
星期三:10强化
星期四:8
星期五:6
星期六:20
星期七:休息
总共:61英里
这个视频昨晚根据我今天的计划贴了一下。现在加点文字说明。
这个步法,是我的教练说起,让我看看的,我也反复看了多次。她的建议,如果想提高马拉松的速度,第一建议的就是跑山。而山上的越野,路面条件及其不稳定,肢体和全身必须有高度的灵活性。想起我冬天那次踩冰摔下山坡,和最近的拉树枝导致的左臂肱二头肌撕裂,说明蛮干是不行的。必须进行系统正规训练。
简单说,就是基本动作的标准性。
有一次,在某朋友家爬梯,吃完了有几个就去地下室打乒乓球玩。有几个打得很好的男生,结果有个姐姐上场,还没有发球呢,对手(男生)就说,高手来了。因为她走上球桌的几个步子,一看就是专业训练过的。为了那个横滑走步,一定是练习了千万遍。
视频里的这个演示者,我相信她也有非常好的舞蹈基础。因为后面那几个横向滑步跳跃,典型的芭蕾动作。我相信训练过会有不同。我大学时回家,有个没见过面的阿姨,看我从房间走出来,就说对我妈说,你女儿练过芭蕾吧。
我最喜欢看人的运动倩影。最好看的,还是视频最后的那个奔跑动作,美呆了,酷毙了。要达到这个程度,正规训练必不可少。说回跑山越野,身体必须像鱼儿一样,面对各种上下坡,树根、岩石、树叶、水潭,快速躲闪,稳稳落脚弹跳。我的两次事故,说明我的基本功练习还远远不够。
这些步法有上下、左右、前后,旋转,侧向,后向的各种动作。让自己的各个部位的肌肉达到一种可以应急的自发反应。比如看到前面突然窜出一条蛇,大脑反应来不及了,连小脑反应都嫌慢,而是要靠肌肉的立即反应,向某个安全的方向起跳躲闪。而肌肉不会思考,只能通过大量的练习,让产生肌肉记忆。
今天凌晨的长跑训练,教练给我加了个动作,在长下坡的路面倒着跑,目的就是对付某些突发状态,肌肉就已经有“经验”了。另外,改变跑步动作,也可以让你在漫长的马拉松过程中改变姿势,让某些肌肉群得到变换休息。她的比喻是,当你长途数小时开车,你不能一直用右手扶着方向盘。有时候也要用左手扶一会儿,避免同一个姿势肌肉疲劳崩溃。
温馨提示。这些训练动作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后退跑,要找个绝对安全的区域。又比如侧向摆腿的动作,如果没有训练基础和热身,则很容易拉伤。所以练习要一个一个学,循序渐进,安全第一。
这个视频只是个例子。课本上有更多的专业练习介绍。教练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专门指导。我还是个跑步贝比,瞎说一通算是抛砖引玉吧。
有次暴雨,被通知正式取消,但还有些炮友自愿继续(非正式,组织者免责),大家衣服完全湿透。跑完有个家伙在自己车里脱光上衣,我们一帮女人冲过去,一定要看他下面是不是也脱光了,要看。因为他下体盖了个大毛巾。幸好,他下面底裤还没脱。我们失望而回。
还有次,我们六个女的,领队是个不到30的大男孩,他是唯一的男的。结果我们讨论了一路上的运动胸罩和胳肢窝chafing。后来才反应过来还有个男的。他非常耐斯,默默地在前面领跑,也不说话,就笑笑。
人家不带我玩
芭蕾和跑步中, 有没有什么原因让你更偏爱跑步?
我自己每天也跑半小时左右 , 跟你的运动量没法比.
哺乳期一开始时练芭蕾恢复身材的,后来转为跑步了。
我以前没想到过跑马。我有个苏儿姐姐,她玩体育,我玩文艺。现在倒过来了:
http://bbs.wenxuecity.com/archive/2012/kghy/1230430.html
(见第三:苏儿姐姐)
刚找出2年前在上海, 非常要好的中学同学在那里. 为她写的:
========================================================================
佛学的世界里,因果轮回可以是颠倒的。过往和眼前,互为因果。
孩子的这次魔都之游,姨姨鞍前马后,全程陪同。妈妈告诉孩子,不要以为姨姨是闲的,姨姨是忙人。姨姨学术上有所建树,行政上独当一面,能干强势。
孩子的眼中,姨姨靓丽甜美,时尚现代。妈妈的眼中心中,怎么还是当年那个又土又纯又蠢的十几岁的少女?那个十几岁在上海念书,国庆长假跑到妈妈念书的南京的少女?
姨姨跟妈妈说到好几次我们十几岁的同游金陵,我们姐妹俩感概万千。那时妈妈当导游,带着姨姨吃夫子庙的炸鹌鹑,逛秦淮河的六朝金粉。二十五年之后,姨姨放下手头重要的事情,我们携手同游,身后多了小尾巴,游的是小尾巴的地方。我们,懂了随缘,懂了取舍,但也更懂了惜缘。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这是我们的多情。
佛学里,人间事情往往颠三倒四,互为因果。如果说,爱,是所有的果,那么,爱,就是唯一的因。
我觉得你这样已经很好了. 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就行. 不一定非要跑.
目前看来,我也只有坚持快走了,2个小时后心身舒畅也可以了。
is when to draw the line, especially for women.
1) Biologically, women are not built as runners for huntting and chasing animals, haha...
2) pregnancy and child birth could change joint's structures in women's bodies.
Listen to your bodies, don't over do any type of exercises. You may not know it now, but it'll show later in your life.
Any athletic level of sports are pushing the body's limits, potentially harmful.
胸罩了。只求不漏点。不晃荡:)不太紧
漏点没事。
晃荡么,。。。男的也许喜欢看,我自己不舒服。
赛前三周达到顶峰:
星期一:8
星期二:9
星期三:10强化
星期四:8
星期五:6
星期六:20
星期七:休息
总共:61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