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以“诗经”为题材谱一首歌曲,偶尔读到“郑风”里的两首词,感觉意境相通和连贯,就略做修改写成“风雨子衿”,并谱曲和配乐。
歌写好后放了挺长时间,因为没碰上合适的演绎者。直到遇见西西cicila,一听即和,很快就给了我一个试唱,此时我知道,风雨过后,在西西cicila的歌声里雨过天晴了。之后,我们又讨论尝试了这首歌不同风格的演唱方法,通俗,美声,民歌,西西cicila以她优秀的乐感和音乐领悟力都做了尝试,这里呈现给听者的两种风格的结合,我觉得可名为古民风,也许,这样的演绎正符合古时民间唱作诗经的原意呢。
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试唱这首歌哦。
通俗版:
民歌版:
风雨-子衿 词:诗经 曲编:风之歌 演唱:西西cicila
风雨凄凄,柳树依依。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影却遥遥。 何日君归,云胡不瘳。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结尾独白特别喜欢,好亲切的感觉。
是啊,一年半没上网唱歌了~~~
我还惦记着咱们采的红菱是不是变成红菱酒酿了哈哈。
高兴见到你!我要下了。
通俗版柳树唱得很好,民歌版“树”听着像是“水”:)
唱错字了也懒得改:)只为抛砖引玉一下。
通俗我唱了不下20次,每次都从穿越到风雨里,淋得我啊,差点得了新冠感冒:)
谢谢叶子!非常欣赏你的大作!
一开始我要试着美声唱了一段,可跟伴奏一放觉得怪怪的:)
你的歌好棒!你的声音有一丁丁点似黄昏的声线。说错了,别生气~~
一直想以“诗经”为题材谱一首歌曲,偶尔读到“郑风”里的两首词,感觉意境相通和连贯,就略做修改写成“风雨子衿”,并谱曲和配乐。
歌写好后放了挺长时间,因为没碰上合适的演绎者。直到遇见西西cicila,一听即和,很快就给了我一个试唱,此时我知道,风雨过后,在西西cicila的歌声里雨过天晴了。之后,我们又讨论尝试了这首歌不同风格的演唱方法,通俗,美声,民歌,西西cicila以她优秀的乐感和音乐领悟力都做了尝试,这里呈现给听者的两种风格的结合,我觉得可名为古民风,也许,这样的演绎正符合古时民间唱作诗经的原意呢。
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试唱这首歌哦。
通俗版:
民歌版:
风雨-子衿
词:诗经
曲编:风之歌
演唱:西西cicila
风雨凄凄,柳树依依。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影却遥遥。
何日君归,云胡不瘳。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结尾独白特别喜欢,好亲切的感觉。
是啊,一年半没上网唱歌了~~~
我还惦记着咱们采的红菱是不是变成红菱酒酿了哈哈。
高兴见到你!我要下了。
通俗版柳树唱得很好,民歌版“树”听着像是“水”:)
唱错字了也懒得改:)只为抛砖引玉一下。
通俗我唱了不下20次,每次都从穿越到风雨里,淋得我啊,差点得了新冠感冒:)
谢谢叶子!非常欣赏你的大作!
一开始我要试着美声唱了一段,可跟伴奏一放觉得怪怪的:)
你的歌好棒!你的声音有一丁丁点似黄昏的声线。说错了,别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