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战地表演俄罗斯民间舞蹈
14.我母亲去华盛顿拜访老亲戚孔令和女士(下图中),孔女士曾长期担任《美国之 音 》的资深节目主持人,采访过美国总统福特、里根、卡特、布什、克林顿,国 务卿基辛格。她也曾来我国大陆采访过康克清、陈慕华等国家领导人。孔令和的 女儿董恺悌(Kaity Tong 下图右)是著名的美国广播公司纽约电视台WABC黄金 时段新闻节目主持人,被誉为“美国 电视播音员中的三朵华裔金花”之一,曾多次 被评为美国最佳新闻工作者,获得“杰出精英奖”、“慕洛纪念奖”、 “最佳现场报道奖” 等,与李政道、杨振宁、王安等人一起被推选为美籍华裔风云人物。
15.2013年我和母亲在北京全聚德烤鸭店
16.2014年79岁高龄的母亲在希腊旅游 17. 18. 2015年3月我特意去北京为母亲祝寿,并陪她回故乡重庆与亲友团聚。
这是母亲在80寿筵上。 谢谢各位浏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老人家健康矍铄,精神状态一流是做晚辈的最大的幸福。
从项链叠搭可以看出老人家的时尚之心与时俱进。鹤姐文笔优美,温馨的母女情跃然纸上。祝福老人家身体安康!
祝福老人家福寿安康!
您母亲就是走在时代前沿的现代女性!才华横溢精神独立爱美爱生活!赞!
鹤姐小时候的照片看到了现在的样子:)
谢谢鹤姐鼎力支持!
鹤姐,文采了得,这有点伤感的故事都让你写的这么委婉动听,引人入胜,情感细腻,真的是欣赏你。因为工作时间,很少回帖,一直非常喜欢你文字和照片,亲切暖心。愿伯母健康长寿,祝你的生活也充满阳光!
我在电影画报就见过你父亲。 还有董恺悌,我是在一本杂志见过她。 记得是这张。当时觉得气质真好。
女文工团员是特别令人羡慕的。直到改革开放前,部队都是特权阶层,我有好多小伙伴是部队的子女,他们都有一种优越感。白鹤姐在每个时代,都是优越的。至于白鹤姐小时候受的委屈,后来也都弥补了。
岁月抹不平记忆,但是可能淡化过往的许多恩恩怨怨。
如今的孩子们对于身边有谁的父母离婚了不会再大惊小怪,人们对于社会环境中的
这种发生几乎已是司空见惯。合不来就离呗,喜欢上别个就离呗,人生苦短,还有
几人为了舆论或是节操而委曲求全呢。在我的童年,父母的离异却是大件不同寻常
的事,特别是身处文艺界的父母,会惹来周围很多非善意的议论和眼光,甚至可以
成为小孩子们之间起哄架秧子羞辱人的由头。在我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我的生身
父母因为性格的差异、生活方式、甚至原籍南北方饮食习惯的分歧而分手了。
起初因为我年龄还小,怕我不理解,这件事是被大人们朦胧化了的。没有人明确告
诉我什么,只是我的母亲变得很少回家。母亲偶尔会过来看我,带我出去玩,或是
短短的逗留后匆匆地离开。因为工作性质,父母本来也会经常离家去外地演出、体
验生活,我还在上全托幼儿园,所以我没有觉得很不一样。年幼的我只是注意到,
曾经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不休的他们,在母亲减少回家的次数以后反而相互温和客
气起来。我的父亲郑榕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演员(参演了许多北京人艺的经
典剧目,例如饰演《茶馆》中的常四爷、《秦皇父子》中的秦始皇、《丹心谱》中
和周总理通电话的老中医、电影《楚天风云》中的董必武、电视剧《西游记》中的
太上老君等等,为许多观众所尊敬喜爱)。我的父母离婚后在我父亲的执意坚持下,
我成年以前主要由父亲抚养。
我上小学以后,父亲才告诉了我他们离婚的事实,我仍是懵懂着。
后来,我的父母各自找到了他们生命中的另一个另一半,惟其性情和生活方式更为
贴近协调。人到晚年,挡不住时时风烛飘摇,伤病袭身,他们互相扶持,互相关爱,
苦乐同当,携手共度。
儿时,我看到被亲生父母呵护宠爱着的同学,曾经为自己抱憾。但是,随着我长大
成 人,得知人生充满了各种不可预估的变量和偶然性,我的心中充溢了更多的理解
与宽 容。在我远嫁美国以后,我不能在老人们身边尽孝,不能经常地回家探望,我
对亲生 父母的另一半又多了一层感激和歉疚。为了报答亲情,我和先生曾分别邀请
两对老人 来美国旅游、暂住,以尽薄孝。亲情的内涵是有限的,通常的情况下,远
近亲疏被家 族、血统和DNA决定着。不过,事在人为,大爱无疆。现在故乡北京我
拥有两方长辈 疼爱我、惦念我、祝福我,在家乡替我陪伴和照料着我的生父生母,
我的亲情具有了 更广义的外延,是幸运地被加倍了(been doubled),为此我深深
感恩于命运的馈赠。
别让话题跑远了,既然是参加论坛里母亲节活动的帖,还是来说说我的母亲。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川,我的母亲,一个山城重庆清华中学热衷舞台表演艺
术 的、活泼俏丽的少女被选入了部队文艺团体,兴致勃勃地穿上了军装。韩战爆发
,“雄 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那保家卫国的旋律和
召唤令当 时许多对新中国充满美好憧憬的年轻人热血沸腾,我母亲又以志愿军文工
团员的身份 奔赴朝鲜战场。在枪林弹雨中,我母亲曾亲睹拉着她的手渡江的队长被
一颗流弹穿胸 而过栽倒在河滩上,当即鲜血就染红了江水……队长能歌善舞、姿色
出众的妹妹前仆 后继、又加入到志愿军文工团的行列……虽然那场战争的是非曲直
要留予后人客观评 断,当时中国各地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们是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
而冒死出征的,这一 点无可置疑。
韩战结束后,我母亲留在首都北京谋求事业发展。
从军队退役后,我母亲加入了前中央广播电视剧团(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前身)
, 成为一名演员。1958年她演出过中国首部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本剧的
创作速 度十分惊人,北京电视台(当时北京还没有市台,此为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开播一个 多月后就上映了,这在世界电视发展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特别值得注意
的是1958年 正值“ 大跃进” 的“火红年代”,拍摄条件十分艰苦。我母亲和她的
同事们堪称中国电 视事业的奠基人)。我母亲后来退居幕后担任中国电视
剧制作中心国家一级导演,她 担任编导演的艺术专题片《墨舞》曾荣获全国
电视节飞天奖—— 陈志昂先生在评论文 章《综合艺术的魅力——看电视艺术
专题片“墨舞”》中写道:
“多年来,我很想在电视 屏幕上看到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文艺节目,不是现在常看到
的 由各类文艺演出组成的那 种机械的拼凑,而是将诗歌、戏剧、音乐、舞蹈、美术、
书法、绘画、雕塑以及建筑 等熔于一炉,进行有机的综合。这种综合的文艺节目,
应当有贯串的主题,完整的构 思,并且要有统一的风格(当然是多样的统一)。
这种综合的魅力,正是电视艺术的 特长。可惜这样的文艺节目很少见到。最近有幸
看到余琳同志编导的电视艺术专题片 《墨舞》,仿佛听到空谷足音,不禁怦然心喜。
这部高雅、精致的作品,是把美籍华 人王方宇教授新体书法的意境和神韵,用舞蹈
艺术的形式再现出来。用舞蹈再现书法, 这个设想本身就是大胆的创造。《水清鱼
可数》清新淡雅,生趣盎然;《徘徊》刚柔 相济,舒卷自如;《醉舞》洒脱不羁,
酣畅淋漓;《兼葭》饶有烟火迷离之趣; 《剑舞》能使“天地为之久低昂”;舞蹈家
赵青表演的《丝带舞》如龙飞凤翥,曲尽草书 的笔意;《风向山川》体现出祖国山
河的深厚博大,布景设计别具匠心,有新突破, 只用一匹绢素,借助于造型的翻新
,灯光的变幻,表现出无穷的境界。”
我虽然没有长期和亲生母亲在一起生活相处,但她和我父亲都是为人真诚正直,
一生不 断自我充实学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奋钻研业务,以及始终对艺术保持
不懈的追求, 这些一直都默默影响着我对人生坐标的设立。还有一项来自我母亲与
流行时尚不谋而合 的熏染就是:我的母亲一生爱美、十分注重个人修饰与服装搭配。
即使在举国上下一片 蓝绿、以艰苦朴素为荣的特殊时期,她也力求自己的发型和衣
着整洁有序,从不以邋遢面目示人。对女儿也一向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待人
接物要礼貌持重且热情平易。 这种好习惯几十年来都为她周围的熟人好友和同事们
称道,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的人生。
许多年来,母爱于我虽然没有时时相伴在侧,但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曾在许多方面
体贴 和关怀着我,扶助我成长。我为拥有这样一位母亲而欣慰。即使她有种种不完
美,我们 凡人的人生又有几人未尝有过这样那样的缺憾呢。 又是一年的母亲节,我愿为我的 母亲和天下善良温厚的母亲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祝她们健康长寿!
我也借此机会奉献出一些家庭保存的、关乎于我母亲的老照片再次与各位博友坛友们分享—
1. 我的母亲当时是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员
2. 在战地表演俄罗斯民间舞蹈
3.给战士们表演朝鲜族舞蹈4. 1958年参演中国第一部电视直播剧《一口菜饼子》,图中左一是我母亲
5. 我母亲在某剧中的人物造型
6. 出演广播电视剧团演出的曹禺先生名剧《北京人》,我母亲饰演圆圆(二排左三)。
周恩来总理观剧后与全体演职员合影
7.后来,我就横空出世了
8.
9.
10.
11.上个世纪90年代末,母亲来美国参加学术会议并到我家小住
12.我和妈妈在密歇根大湖畔
13.2008年我们陪母亲去西雅图旅游
14.我母亲去华盛顿拜访老亲戚孔令和女士(下图中),孔女士曾长期担任《美国之
音 》的资深节目主持人,采访过美国总统福特、里根、卡特、布什、克林顿,国
务卿基辛格。她也曾来我国大陆采访过康克清、陈慕华等国家领导人。孔令和的
女儿董恺悌(Kaity Tong 下图右)是著名的美国广播公司纽约电视台WABC黄金
时段新闻节目主持人,被誉为“美国 电视播音员中的三朵华裔金花”之一,曾多次
被评为美国最佳新闻工作者,获得“杰出精英奖”、“慕洛纪念奖”、
“最佳现场报道奖” 等,与李政道、杨振宁、王安等人一起被推选为美籍华裔风云人物。
15.2013年我和母亲在北京全聚德烤鸭店
16.2014年79岁高龄的母亲在希腊旅游
17.
18. 2015年3月我特意去北京为母亲祝寿,并陪她回故乡重庆与亲友团聚。
这是母亲在80寿筵上。
谢谢各位浏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老人家健康矍铄,精神状态一流是做晚辈的最大的幸福。
McCartney, 还有lanvin.
从项链叠搭可以看出老人家的时尚之心与时俱进。鹤姐文笔优美,温馨的母女情跃然纸上。祝福老人家身体安康!
祝福老人家福寿安康!
您母亲就是走在时代前沿的现代女性!才华横溢精神独立爱美爱生活!赞!
鹤姐小时候的照片看到了现在的样子:)
谢谢鹤姐鼎力支持!
鹤姐,文采了得,这有点伤感的故事都让你写的这么委婉动听,引人入胜,情感细腻,真的是欣赏你。因为工作时间,很少回帖,一直非常喜欢你文字和照片,亲切暖心。愿伯母健康长寿,祝你的生活也充满阳光!
我在电影画报就见过你父亲。 还有董恺悌,我是在一本杂志见过她。 记得是这张。当时觉得气质真好。
女文工团员是特别令人羡慕的。直到改革开放前,部队都是特权阶层,我有好多小伙伴是部队的子女,他们都有一种优越感。白鹤姐在每个时代,都是优越的。至于白鹤姐小时候受的委屈,后来也都弥补了。
引自百度百科人物介绍: 孔令和,女,孔子后裔八府嫡孙。从60年代初就在美国的新闻部门工作,历任其华语部播音员、记者、导播。其夫董绍基是原国民党驻美大使董显光的侄子,曾任香港董浩云、董建华航业集团的驻华盛顿代表。孔令和以渊博的学识、诗样的文采、完美的仪表和广泛的社会关系,使他们成为华盛顿上层社交界的名人。 福特、里根、布什、基辛格等,都与他们有较密切的交往。他们的女儿童恺悌也曾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新闻工作者,获得精英奖,里根曾亲自给她颁发奖章。她还和李政道、杨振宁、王安等11人一同被选为美籍华裔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