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保持谨慎的乐观,是因为虽然大盘可能凭借momentum创出新高,但宏观层面已经有多个信号显示市场拉伸过度。While it is ok to ride the wave, we need to catch the tsuanmi signal and get out of the water before it comes。
4个不容忽视的宏观信号
1: Market breadth is poor:根据机构报告,虽然SP500创下新高,the median stocks within the index is more than 10% below its 52-week high。此外,标普500 总市值中有 76% 是集中在前十家公司,创下历史最高。
2: Record level margin debt:近期已突破 1 万亿美元。虽然 margin debate ratio 仍相对不高,但绝对规模处在历史规模,一旦市场反转,将成为下行的催化剂。
自 8/1以来,QQQ 守住了我之前标注的关键支撑位 550(黄色线),并且此后一路走高。这个走势invalidated 当时假设的大盘回调走势。此后,第一“阶梯”上移到 573–566 区间,作为未来潜在回调启动的预警区域。
这个大方向并没有改变,我们可以图表上更直观地看到:
只要 QQQ 不掉下 573,趋势继续,QQQ将再创新高。 如果 QQQ 无法守住 567,这会是第1预警信号:Invalidate 当前的 1-2-3-4-5 上涨小波浪(跌破蓝色第 1 浪)。
跌破了 21 日均线 (21 日均线 目前是568)。
更重要的是,它跌破了自 5 月以来形成的上升趋势线的下沿。
再次强调,黄色线(550)依然是最关键的线。一旦跌破,将确认回调开始。我之所以保持谨慎的乐观,是因为虽然大盘可能凭借momentum创出新高,但宏观层面已经有多个信号显示市场拉伸过度。While it is ok to ride the wave, we need to catch the tsuanmi signal and get out of the water before it comes。
4个不容忽视的宏观信号
1: Market breadth is poor:根据机构报告,虽然SP500创下新高,the median stocks within the index is more than 10% below its 52-week high。此外,标普500 总市值中有 76% 是集中在前十家公司,创下历史最高。
2: Record level margin debt:近期已突破 1 万亿美元。虽然 margin debate ratio 仍相对不高,但绝对规模处在历史规模,一旦市场反转,将成为下行的催化剂。
3: Declining Economic indicators:PPI 与 CPI 的差异说明企业自己目前在吸收关税成本(仅有 22% 的关税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暂时受到的影响不大,但企业可能被迫裁员来维持利润率。这已经体现在疲弱的就业市场报告中。此外,ISM 制造业 PMI 和服务业 PMI 都显示出疲软。
4; Surge in speculative Trading:我们最近清晰的看到meme stock 掀起 的疯狂,买家不惜代价买入highly speculative 的股票。这是市场进入最终 FOMO 阶段的另一个潜在警告信号——我们不知道它能持续多久,但我们都知道它将如何收场
I started increasing my cash holdings
“迷因股”(meme stock)投机确实让人想起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以及一些关键的不同):
迷因股投机 vs. 互联网泡沫的相似之处: 1. 散户投资者狂热2000年: 普通人疯狂购买互联网公司股票,完全不看基本面,比如 Pets.com、Webvan 等。
现在: 类似 GameStop、AMC、Bed Bath & Beyond 等迷因股,主要由散户社区(如 Reddit 的 r/wallstreetbets)推动,而非传统估值逻辑。
2. 与基本面严重脱节2000年: 很多没有收入、没有清晰商业模式的公司市值却高达数十亿美元。
现在: 许多经营困难的公司,因为社群炒作或“逼空”(short squeeze)等事件,股价暴涨,和实际业务无关。
3. 媒体炒作与FOMO心理(错失恐惧)过去: CNBC、报纸和股票推荐网站大肆宣传科技热潮。
现在: 社交媒体如 Reddit、X(前Twitter)和 YouTube 放大了投机情绪和“造富”神话。
4. 暴富神话与暴跌现实并存两个时期都出现了短时间内变身百万富翁的故事,也同样伴随着市场回归理性后的大规模亏损。
? 关键差异: 1. 科技公司 vs. 落魄品牌2000年: 热门的是“未来科技”公司。
现在: 迷因股往往是被认为“快要倒闭”的公司,被社群重新炒热,赋予“重生”叙事。
2. 信息获取方式不同散户现在可以实时获取数据、使用便捷的交易平台,并通过社交网络快速组织,这是2000年无法想象的。
3. 投机背后的动机不同迷因股炒作有时包含“反对华尔街”的情绪,例如逼空对冲基金;
而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更多是对互联网未来的乐观幻想。
最大的问题:会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崩盘?互联网泡沫最终以长期且痛苦的市场崩溃告终。部分迷因股如今已大幅回落——但是否会像2000年那样引发更广泛的市场震荡,则取决于这种投机是否会蔓延到更稳健的领域。
单个股票的波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