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n.nikkei.com/china/ceconomy/59665-2025-08-18-09-18-25.html
中国经济的低迷越来越明显。反映消费动向的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2个月比上月减少,民营企业也在减少投资。由于房地产长期不景气等原因,盈利和就业的复苏迟缓,对前景感到不安的企业和家庭在压缩债务。银行的新增贷款20年来首次低于借款人的还款金额。
中国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公布了7月份的经济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剔除季节性因素的环比来看减少0.14%,在6月之后继续下降。
连续两个月下降是2022年10~12月以来的首次。当时,旨在遏制新冠疫情扩散的管控措施阻碍了经济活动。同年12月7日放宽限制后,疫情急剧扩大,导致消费萎缩。
7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与增长5.7%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起,增长率从6月开始放缓。随着鼓励纯电动汽车(EV)更新换代的补贴效果减弱,汽车相关销售减少了1.5%。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成的餐饮收入也仅增长1.1%。截至5月的增幅超过5%,但6月以后迅速减速至1%左右。以面临严重就业难的年轻人为中心,节约意识正在加强。中国对官员和公务员出台的节俭令也在产生影响。
5月修订的节俭令禁止在公务会餐时提供高级菜肴和酒类。出现了因对这一规定反应过度,避免参加宴会的动向,导致餐厅的销售额下降。
低迷情况引人注目的不仅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4成的消费相关领域。1~7月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减少1.5%。减幅与1~6月相比有所扩大。房地产行情也没有好转,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投资减少了12%。
企业和家庭无法消除不安,对于伴随银行贷款的大型设备投资和住宅购买,变得更加慎重。
从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发布的7月份贷款统计来看,银行的新增贷款额低于借款人的还款额。这是自2005年7月以来首次出现逆转现象。其中,消费者贷款和住房贷款等家庭贷款的下降尤为明显。
政府在8月12日推出了刺激家庭借贷需求、促进消费的措施。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财政部宣布,从9月起,将对消费者购买5万元以下商品和汽车等部分高价商品时产生的贷款的利息提供贴息。
期限为1年,银行贷款利息的1%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负担。根据政府的方针,作为国有四大银行的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发表声明,表示将推进相关政策。
迄今为止,为了扩大银行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多采取降息的措施。也有观点指出,接连降息挤压了银行的利差,成为将来处理不良贷款的负担。9月起的利息补贴可能考虑到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效果难以预测。这是因为,在家庭捂紧钱袋子的背后存在就业隐忧。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1~6月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同比增长27%。由于年轻人就业情况恶化等原因,保险金的发放正在增加。
截至2024年底,保险金领取者仅占城镇失业人员的4成。有分析认为,因失业后为了赚取眼前的生活费而作为零工族接受快递等单日工作、被排除在保险金领取范围之外的人增多是原因之一。
如果失业保险等安全网不充分,家庭的节约意识就很难减弱。从外需面临的环境来看,与美国的贸易摩擦长期持续。如果再次爆发关税上调大战,将打击出口企业,导致就业进一步恶化。
说现在天朝经济出了问题就是崩溃?什么裸鸡!
中低收入占人口的80%,只有这些人敢消费了、经济发展才有动力
付不起。要么降薪交保。要么别雇人(临时工也不行)。没法玩啦。以后只有国企。回归供销制。
1 现在大陆的经济是上行还是下行?先把强制社保的理论意义放一边。
2 现在强制社保引发的争议不止是in quality 而是in quantity. 你知道现在共产党的各种苛捐杂税有多少?占比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多少吗?
当年朱元璋搞过一次。再后面就是崇祯喽。
(很少个别是子女有钱)我朋友, 厦大退休,退休工资23000, 她说自足了, 混了一辈子,还能有这退休金。 无语啊,不在体制的和在体制的相差这么多。
解决房地产的办法不难, 房地产所有权永久, 拥有抽地产税放开海外资金购买放弃那个莫名的主义更好
https://cn.nikkei.com/china/ceconomy/59665-2025-08-18-09-18-25.html
中国经济的低迷越来越明显。反映消费动向的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2个月比上月减少,民营企业也在减少投资。由于房地产长期不景气等原因,盈利和就业的复苏迟缓,对前景感到不安的企业和家庭在压缩债务。银行的新增贷款20年来首次低于借款人的还款金额。
中国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公布了7月份的经济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剔除季节性因素的环比来看减少0.14%,在6月之后继续下降。
连续两个月下降是2022年10~12月以来的首次。当时,旨在遏制新冠疫情扩散的管控措施阻碍了经济活动。同年12月7日放宽限制后,疫情急剧扩大,导致消费萎缩。
7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与增长5.7%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起,增长率从6月开始放缓。随着鼓励纯电动汽车(EV)更新换代的补贴效果减弱,汽车相关销售减少了1.5%。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成的餐饮收入也仅增长1.1%。截至5月的增幅超过5%,但6月以后迅速减速至1%左右。以面临严重就业难的年轻人为中心,节约意识正在加强。中国对官员和公务员出台的节俭令也在产生影响。
5月修订的节俭令禁止在公务会餐时提供高级菜肴和酒类。出现了因对这一规定反应过度,避免参加宴会的动向,导致餐厅的销售额下降。
低迷情况引人注目的不仅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4成的消费相关领域。1~7月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减少1.5%。减幅与1~6月相比有所扩大。房地产行情也没有好转,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投资减少了12%。
企业和家庭无法消除不安,对于伴随银行贷款的大型设备投资和住宅购买,变得更加慎重。
从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发布的7月份贷款统计来看,银行的新增贷款额低于借款人的还款额。这是自2005年7月以来首次出现逆转现象。其中,消费者贷款和住房贷款等家庭贷款的下降尤为明显。
政府在8月12日推出了刺激家庭借贷需求、促进消费的措施。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财政部宣布,从9月起,将对消费者购买5万元以下商品和汽车等部分高价商品时产生的贷款的利息提供贴息。
期限为1年,银行贷款利息的1%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负担。根据政府的方针,作为国有四大银行的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发表声明,表示将推进相关政策。
迄今为止,为了扩大银行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多采取降息的措施。也有观点指出,接连降息挤压了银行的利差,成为将来处理不良贷款的负担。9月起的利息补贴可能考虑到了银行的盈利能力。
效果难以预测。这是因为,在家庭捂紧钱袋子的背后存在就业隐忧。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1~6月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同比增长27%。由于年轻人就业情况恶化等原因,保险金的发放正在增加。
截至2024年底,保险金领取者仅占城镇失业人员的4成。有分析认为,因失业后为了赚取眼前的生活费而作为零工族接受快递等单日工作、被排除在保险金领取范围之外的人增多是原因之一。
如果失业保险等安全网不充分,家庭的节约意识就很难减弱。从外需面临的环境来看,与美国的贸易摩擦长期持续。如果再次爆发关税上调大战,将打击出口企业,导致就业进一步恶化。
说现在天朝经济出了问题就是崩溃?什么裸鸡!
中低收入占人口的80%,只有这些人敢消费了、经济发展才有动力
付不起。要么降薪交保。要么别雇人(临时工也不行)。没法玩啦。以后只有国企。回归供销制。
1 现在大陆的经济是上行还是下行?先把强制社保的理论意义放一边。
2 现在强制社保引发的争议不止是in quality 而是in quantity. 你知道现在共产党的各种苛捐杂税有多少?占比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多少吗?
当年朱元璋搞过一次。再后面就是崇祯喽。
(很少个别是子女有钱)我朋友, 厦大退休,退休工资23000, 她说自足了, 混了一辈子,还能有这退休金。 无语啊,不在体制的和在体制的相差这么多。
解决房地产的办法不难, 房地产所有权永久, 拥有抽地产税放开海外资金购买放弃那个莫名的主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