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financial砖家都在宣扬这一谬误,"延迟一年SS, 可多得8%". 他们: 1. 并不清楚8%怎么来的 ; 2. 他们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能拿到年增8%.
其实在ssa.gov可以查到每人在不同年龄开始领取的SS金额,从而得出延迟的年增率。 下表是本人知道的两个例子:
可以看出,增长率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增长率都不一样。 但延迟8年下来,平均年增率为7.5%, 而非8%。 这个0.5%的差别,8年下来也相差好几个百分点。 不应该用"四舍五入"的办法来忽悠退休老人。
再看下面一个表,按照美国人平均寿命78岁,62岁时有$1000。 如果在62岁开始领取,那么16年间平均每年可得$62.5。 延迟一年,在剩下的15年间,平均每年可得$66.67。 63岁比62岁开始领取,多了6.7%.
以此类推,70岁比69岁开始领取,多了12.5%。延迟8年,平均每年增长率为9.1%。
也就是说,在完全不考虑原先$1000每年应有的增值的情况下,延迟领取,可以获得平均9.1%的增值率,高于上面的7.5%增长率。
也许有人会提出华人寿命高,可以达到90岁。 如果考虑华人年寿高的因素,那么也应该同时考虑原先$1000,应有的年收益率。 假如按照90岁寿命,$1000 每年6%的年收益率,那么平均下来, 也有8%。 依然高于SSA给的7.5%平均年增率
才6 2岁突然就没了,平常身体好得很。牛帅(牛经沧海)的太太刚走也就62岁。
即使不考虑年收益的情况下
看看世界上所有国家。希腊是第一个教训。中国是现在进行时。美国也好不了多少。
抓紧时间拿吧。谁还去管将来的事情。政府都不管,咱们更别管。
先吃好的,烂的吃不了就扔。先吃烂的,好的也会变烂。哈哈。
要是拿不到,美国人还不造反?
华人最多勒紧裤腰带,还能过日子
总是有办法。
垃圾食品,生活习惯。全部是像短命方向发展。只能靠医疗进步。但是阶层固化以后,谁会在乎底层?
数据都有而且公开,但可以策略性不比较,大部分人不会去看也不懂得如何比较,通常只会根据家庭或个人经济需要和自我“感觉”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出退休决定,或者已经有所“感觉:,但还想拼一把熬到多拿钱的年龄。
60–80 岁每一岁的死亡率
曾经有报道说,在美国同样的一个大都市,不同的zip code,人的寿命竟然可以相差30岁。
所以60-70岁死亡的,估计都是黑裔。 而收入高的, 很容易活过90岁的,大部分是这个坛子里的人。
The challenge to cut Chicago's 30-year life expectancy gap in half by 2030
几乎所有financial砖家都在宣扬这一谬误,"延迟一年SS, 可多得8%". 他们: 1. 并不清楚8%怎么来的 ; 2. 他们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能拿到年增8%.
其实在ssa.gov可以查到每人在不同年龄开始领取的SS金额,从而得出延迟的年增率。 下表是本人知道的两个例子:
可以看出,增长率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增长率都不一样。 但延迟8年下来,平均年增率为7.5%, 而非8%。 这个0.5%的差别,8年下来也相差好几个百分点。 不应该用"四舍五入"的办法来忽悠退休老人。
再看下面一个表,按照美国人平均寿命78岁,62岁时有$1000。 如果在62岁开始领取,那么16年间平均每年可得$62.5。 延迟一年,在剩下的15年间,平均每年可得$66.67。 63岁比62岁开始领取,多了6.7%.
以此类推,70岁比69岁开始领取,多了12.5%。延迟8年,平均每年增长率为9.1%。
也就是说,在完全不考虑原先$1000每年应有的增值的情况下,延迟领取,可以获得平均9.1%的增值率,高于上面的7.5%增长率。
也许有人会提出华人寿命高,可以达到90岁。 如果考虑华人年寿高的因素,那么也应该同时考虑原先$1000,应有的年收益率。 假如按照90岁寿命,$1000 每年6%的年收益率,那么平均下来, 也有8%。 依然高于SSA给的7.5%平均年增率
才6 2岁突然就没了,平常身体好得很。牛帅(牛经沧海)的太太刚走也就62岁。
即使不考虑年收益的情况下
看看世界上所有国家。希腊是第一个教训。中国是现在进行时。美国也好不了多少。
抓紧时间拿吧。谁还去管将来的事情。政府都不管,咱们更别管。
先吃好的,烂的吃不了就扔。先吃烂的,好的也会变烂。哈哈。
要是拿不到,美国人还不造反?
华人最多勒紧裤腰带,还能过日子
总是有办法。
垃圾食品,生活习惯。全部是像短命方向发展。只能靠医疗进步。但是阶层固化以后,谁会在乎底层?
数据都有而且公开,但可以策略性不比较,大部分人不会去看也不懂得如何比较,通常只会根据家庭或个人经济需要和自我“感觉”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出退休决定,或者已经有所“感觉:,但还想拼一把熬到多拿钱的年龄。
60–80 岁每一岁的死亡率
曾经有报道说,在美国同样的一个大都市,不同的zip code,人的寿命竟然可以相差30岁。
所以60-70岁死亡的,估计都是黑裔。 而收入高的, 很容易活过90岁的,大部分是这个坛子里的人。
The challenge to cut Chicago's 30-year life expectancy gap in half by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