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惠濠梁之辩的哲学根本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从观察鱼出游之从容,和其它已知经验(比如说自己和他人出游之从容而乐),而产生出”是鱼之乐“的观念。这属于经验论(empiricism)。
而惠子发难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则属于用不可知论(agnosticism)来挑战经验论。
这两种论调,如果深究,并不能互相驳倒对方。狡猾的庄子也就不去辩解经验论,而是直接用惠子之矛攻惠子之盾:“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但惠子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将庄子的反击来个太极推手,证明自己不可知论的连贯和普遍性:“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至此庄子知道再斗嘴皮子也没啥用,因为一切观念都是基于这个根本问题之上。只好说:“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相当于是说:“我就是经验论者,怎么着?”
惠子看庄子耍赖,当然也明白再杠也没意义,就干脆下线乐。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我们和你心连心”,”我是你的知心人“。
如果按庄子的道家祖师身份,他应该真实有这个能力。
现实中我也信有人有“他心通能力”,不仅仅是通人的心(我确信),也通动物的心(我倾向于相信人们不是瞎说)。
他跟鱼儿能“心通“?那么跟鸟儿或者其他动物也能“心通“ 吗? 我觉得他实际上是跟惠子拌嘴逗趣而已。
惠子的逻辑思维方式过于直线化和传统化,庄子的脑袋瓜比较灵活, 辩才很好, 所以惠子总败阵。
逻辑思维也应该灵活应用。
庄子说:“鱼儿在水里游的快乐!“
如果惠子说:” 非也,游在水里的鱼儿是悲伤的“。
我想庄子也没法反驳。
历。只有亲证的人才能确认。
而也不是人人都有这种兴趣去(通过修行来)验证,即使有兴趣,也不一定那么强。
庄子也就只能一说,碰见惠子,多少还可以说几句。
这个,在佛教上也是定论,有各种他心通。因为随着修行的深入,“自我”就变了,不是这个肉体了。
万物同一体,不一不异。
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所信的。。。分享而已。。
人和动物”心通“, 我也相信有这种人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有这种能力的人非常罕见,属于天赋异禀。。。
不管怎么样, 庄子和惠子是很有趣的一对儿。。。
这在金刚经也如此,真人至人才能本色。
而且,道理上说,真能感受自身的人,恰恰就超越了物质对自己的限制,所谓真我就发明了。
一般普通人其实不能彻底感受自身。。。都是感受比较浅的日常生活部分
你的买酒钱!
男欢女爱,都到了高潮。
男人其实无法体会女人的高潮是什么感受。女人亦是如此,无法体会男人高潮的爽。
但是,只要不瞎不聋,都知道对方高潮了。
所以,惠子和庄子都没错。哈哈。
也许是纯抽象没有个性无个体化的逻辑。那么,所谓“通”,也就没啥意义了。
庄子的境界,是物我同一,而不是完全脱离物。
庄惠濠梁之辩的哲学根本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从观察鱼出游之从容,和其它已知经验(比如说自己和他人出游之从容而乐),而产生出”是鱼之乐“的观念。这属于经验论(empiricism)。
而惠子发难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则属于用不可知论(agnosticism)来挑战经验论。
这两种论调,如果深究,并不能互相驳倒对方。狡猾的庄子也就不去辩解经验论,而是直接用惠子之矛攻惠子之盾:“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但惠子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将庄子的反击来个太极推手,证明自己不可知论的连贯和普遍性:“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至此庄子知道再斗嘴皮子也没啥用,因为一切观念都是基于这个根本问题之上。只好说:“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相当于是说:“我就是经验论者,怎么着?”
惠子看庄子耍赖,当然也明白再杠也没意义,就干脆下线乐。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我们和你心连心”,”我是你的知心人“。
如果按庄子的道家祖师身份,他应该真实有这个能力。
现实中我也信有人有“他心通能力”,不仅仅是通人的心(我确信),也通动物的心(我倾向于相信人们不是瞎说)。
他跟鱼儿能“心通“?那么跟鸟儿或者其他动物也能“心通“ 吗? 我觉得他实际上是跟惠子拌嘴逗趣而已。
惠子的逻辑思维方式过于直线化和传统化,庄子的脑袋瓜比较灵活, 辩才很好, 所以惠子总败阵。
逻辑思维也应该灵活应用。
庄子说:“鱼儿在水里游的快乐!“
如果惠子说:” 非也,游在水里的鱼儿是悲伤的“。
我想庄子也没法反驳。
历。只有亲证的人才能确认。
而也不是人人都有这种兴趣去(通过修行来)验证,即使有兴趣,也不一定那么强。
庄子也就只能一说,碰见惠子,多少还可以说几句。
这个,在佛教上也是定论,有各种他心通。因为随着修行的深入,“自我”就变了,不是这个肉体了。
万物同一体,不一不异。
到目前为止,这是我所信的。。。分享而已。。
人和动物”心通“, 我也相信有这种人有(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有这种能力的人非常罕见,属于天赋异禀。。。
不管怎么样, 庄子和惠子是很有趣的一对儿。。。
这在金刚经也如此,真人至人才能本色。
而且,道理上说,真能感受自身的人,恰恰就超越了物质对自己的限制,所谓真我就发明了。
一般普通人其实不能彻底感受自身。。。都是感受比较浅的日常生活部分
你的买酒钱!
男欢女爱,都到了高潮。
男人其实无法体会女人的高潮是什么感受。女人亦是如此,无法体会男人高潮的爽。
但是,只要不瞎不聋,都知道对方高潮了。
所以,惠子和庄子都没错。哈哈。
也许是纯抽象没有个性无个体化的逻辑。那么,所谓“通”,也就没啥意义了。
庄子的境界,是物我同一,而不是完全脱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