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treet smart vs book smart”, 似乎挺street smart 的要多得多, 俨然把street smart 美化成了生活智慧。但单手脚麻利会干活儿会精打细算,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street smart, 除了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还要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也是其中之一吧。 所以,从Google出来的定义来讲,那位女方还不够street smart.
在没有google street smart 的意义之前,我总是把 street smart = thinking fast, book smart = thinking slow. 那本thinking, fast and slow, 把人的思维体系分为两套系统: 第一套是快的,本能的,无意识的,直观的,情绪的判断; 第二套是慢的,有意识的,逻辑的,理性的思考的结果。两套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今天,我妈又跟我八卦那谁谁谁,一对典型的市井聪明&书本聪明的夫妻组合,日子过的鸡飞狗跳。女方从厨房,到菜园,和日常的精打细算,样样都做的出色,但没有学历和英语,只能做家庭主妇,生活在对之前在国内的风光事业的怀念中。男方是位博士,憨厚老实,在实验室,拿着接近贫困线的收入,总是被女方各种训斥,抱怨和嫌弃。这样的组合,在美国不是少数。 按理说,他们可以互补。但事实是,水火不容。
Google “street smart vs book smart”, 似乎挺street smart 的要多得多, 俨然把street smart 美化成了生活智慧。但单手脚麻利会干活儿会精打细算,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street smart, 除了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还要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也是其中之一吧。 所以,从Google出来的定义来讲,那位女方还不够street smart.
在没有google street smart 的意义之前,我总是把 street smart = thinking fast, book smart = thinking slow. 那本thinking, fast and slow, 把人的思维体系分为两套系统: 第一套是快的,本能的,无意识的,直观的,情绪的判断; 第二套是慢的,有意识的,逻辑的,理性的思考的结果。两套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记得,很多年前,我真心的崇拜和赞美一位女上级: 你的反应真快呀!一招致命,完美还击。没想到,她说:我知道自己的这个特长,其实,真不是什么优点,赢得争论,却输掉了人心。我总是提醒自己慢一点,却总是嘴比脑子快。 她这句话,我记住了几十年。现在想来,她应该是非常幸运的那种两者兼顾的人。却也孤独了一生(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单身)。
写到这儿, 我发现我已经有点hold不住这个话题了。写着写着,和我刚开始想说的已经不一样了。而且,任何一种组合都有各色案例,正的反的,好的坏的,不能简单以蔽之。而且,我仅凭身边几个例子,实在说明不了什么。
留给大家来讨论吧。
smart,大概都要两方面兼顾才能完美解决问题。
差别大概是:
1. street smart, 对人的感性反应比较敏感。说的大点,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不同,前者是book smart,后者是street smart. 具体经营需要时间,而理论问题对时间不敏感,可以慢慢想
2. Book smart 对“事情的”道理比较敏感,比较普遍化,但对特殊的、具体当下的事情不太敏感。
3. 上来,先谈感情,还是闲谈道理。先说脑袋,还是先说屁股。
4. book smart 的缺点当下就能显现,因为太慢耽误事儿。
5. street smart 的缺点不太明显,要到多年后拐了一个大弯后恶果才显现。当年打天下分田分地真忙,能立即解决问题,绝对的street smart。这个恶果要到几十年后才显现出来---中国人的道德都被彻底破坏了。
。对比自己强的人 咱就尊重自己;对比自己弱的人,咱就尊重他人。以积点善德。
如果婚姻本身不是建立在尊重和欣赏上,而是一个各取所需的交易,那么当交易结果不达预期的时候,矛盾就产生了。
嘴巴快活,并不多想,那些话对别人的伤害。
书本聪明,过头了就是书呆子。没有相向而行的努力的话,也只能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