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旧文,观点有偏狭,视野有局限,若有张爱玲粉丝偶遇,请忍住悲愤轻砸。佩妮黑敬请止步。
东风残破西风误-张爱玲的父母
小团圆刚出来的时候,我赶紧下了看,反正网上扫描盗版多的是。看了后,说不出话,即使现在还是瞠目结舌,无语置评。
张迷多,信件生平对照出来了,格外同情她弟弟,那个张爱玲书里大眼睛的小男孩、腋下报纸夹着双球鞋的投奔母亲遭拒的少年。姑姑、母亲、张爱玲当然有理由,家大业大的士族怎么也要为儿子打算,犯不着从女人手里扣点钱养着儿子。
然而,自以为才情满腹、却伸手惯了的张爱玲爹爹真的就是陌路的穷行恶相,只顾自己,不但不替儿子考虑未来,还做计骗了花了刚到银行上班的儿子暂存的公家的钱。
那个时髦美丽中西合璧的张爱玲妈妈,说起来比爹靠谱,临死前寄了一箱子古董给女儿,可是就是她在牌桌上输掉了张爱玲老师看这个穷姑娘可怜给的接济800块,非但如此,还影影绰绰猜疑女儿这钱的来历。
这俩爹妈,真是应了那句话:父母离婚,是那条相反方向开走的船,张爱玲和张子静,是两船中间落水的孩子。
她妈妈,黄逸梵,西风东渐的当儿,中了毒,上海欧洲来来回回的,说是游学,也不过仗着有钱打发日子。说起来是高朋满座,但无论法国还是民国,吃软饭的男人攀附贵妇算文化潮流。
然而,只见钱出,不见钱进的当口,人也往下滑,家族末世的光景,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哪怕是舔犊的生物属性-母性,也被虚荣、矫情、排场挤兑光了,只顾自己、只顾眼前的快活,把自私二字刻划的格外凌厉。
对比傅雷和林语堂,被乡下不识字的寡母披肝沥胆养大,封建礼教是陈腐,但在腐土下面,是尘世的爱和抚育在生生不息,是对抗天道大荒的不得已。
暖男的背面是懦弱-张爱玲的弟弟
张爱玲的弟弟真是娘不喜、爹不爱。妈妈、姑姑、姐姐对弟弟都苛冷,他犯了什么错?他什么错也没犯,他是暖男,当然也可以解读成懦弱和伶不清。在三个才女小组里一对照交流,就是咬牙切齿地恨铁不成钢。
推出去,也许就成长起来了。但性格已经打版成型。人,都偏向往容易的路径,把自己砸碎了重新烧,是普通人难以跨越的牢笼和窠臼。
张子静小时候长得漂亮讨喜,家大业大的独子,父母二人都无心培养孩子。二三十年代,抗战前的东方贵族,辛亥革命火了十年,欣欣向荣百家争鸣,谁知道什么教育方法好呢?更何况父母一个东一个西,谁都企图走极端。
张子静是个个性成长期被光阴辜负的孩子。明明是人见人爱的手心宝儿,忽然间就被抛出来四六不靠,而那时,他依旧是个孩子,连青春期都不到。
才女三人组恨的是其说“娘好,爹不好”,娘指继母。
才女们当然看透了并不屑继母的虚伪,可是他是个需要被抚养、需要仰仗人的孩子,那个爹只顾自己抽大烟,原来还能跟冰雪聪明的女儿谈诗文,跟女儿决裂后,对这个对比之下资质稍显愚钝的儿子越发看不上眼,算来算去,也只能仰继母鼻息。
有一回在饭桌上,被父亲刷的一个耳刮子,张爱玲捧着碗,控制不住的泪水滔滔流,继母挑事儿地说:他没哭?你倒哭了?那时张爱玲还对着镜子说:我长大了要报仇。
在继母手底下,越发地怂、不自信,渐渐有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就顺理成章。但是这个性格懦弱的孩子被父亲和继母在情感上挟持和虐待,最终又被决绝的三人组抛弃。
张爱玲离开大陆的头一天,特地去跟姑姑告别,但是弟弟来看她,她只字未提,也许怕这个懦弱的人把姐姐出卖了吧?
现在国内独生子女的一代被逼婚,事儿事儿地刷屏,彷佛父母干涉比天大。对张家姐弟,这都是回忆父母的温情和奢望,当爹的当然是大烟第一要紧。弟弟忘了妈妈的冷硬,妈妈在其成年后谈过一次将来他成家这件事,成了他围拢烤火的小火苗,算一点点半真半夸张的爱与滋养。
小团圆里,张爱玲写到自己的梦:梦见她和之雍手拉手,三五个孩子在竹林里奔跑。人生渴望就这样从平常变成了求之不得。因为这个梦,我对张爱玲中生命中的过客,胡兰成、赖雅乃至桑弧,有种丈母娘般地不待见。
对比男人与女人,还是感叹男人的狠女人做不出来。张爱玲的妈最终还是掂量着自己花光了祖宗的遗产,总得给法律判给自己的女儿留下点什么,留了一箱子古董给女儿,成了她跟赖雅艰难时期的依靠。而她自己,晚年在新加坡的工厂里做工,艰难度日,绝不肯跟工友透露自己是谁,也绝不肯跟女儿开口。然而,她爸爸,夫妻二人吸鸦片,就能生生败光了一弄堂的房子,只剩下一间给继妻,还是妻死转手后才让儿子有栖所。
要知道,单身在公家的体制里一直是不分房子的呀。想一想,这个弟弟,浦东乡下的农村中学历史老师住了几乎一辈子集体宿舍。
题外话,我们中国文化自成一体的封闭性伟大,竟然鸦片与小脚会一度成为有钱人的风潮,不得不感叹我们这建枯筑朽的创造力。
我感觉,女人狠起来,男人不是对手。
政客和枪手是真的狠人。
张爱玲妈妈和姑姑当时也跑过单帮,就是色戒里汤唯假托的生意。 跑单帮的东西都要卖出去才有的收钱,一个皮箱,能带动的,也就是当时的上层官员及夫人的奢侈品。要维护关系打麻将是逃不掉的。
乱世人都可怜,张妈妈也是在东西两套世界里挣扎的人。其实生活在一套生存系统里的人比较幸福,就像你提到的,傅雷和林语堂的母亲,没有别的路了,就这样走,没有犹豫。
楼下有个网友说:大道以多岐而亡羊。。 - borisg
下一句是:学者以多方丧生。张妈妈如果没有见识过世界大千,就不会路走得歪歪曲曲。
信奉一套理论的人有福,只知道这样是对的,就对自己人生没有怀疑。
我有时候教育孩子也很犹豫,不知道是中国的那套好还是美国的这套好。文化夹层和割裂。有时候有选择不见得是好事。我现在越发信命。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了。
只想说世上都是可怜人。 张的笔下,也是仍见慈悲。对胡,胡是那个懂她的人,而张是那个慈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这世上,只有政治才能救万民于水火,只有政治家才能有机会做爱国主义分子,普通人的爱国都是瞎扯,可惜的是,儒家文化把住了知识分子的7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不是知识分子的使命,这是政客们给知识分子洗脑。知识分子是在太平盛世里探索自由和真理。
观察
佩妮欺负残疾人,骂人家乱伦,嫖娼,放毒,你们给她叫好,这不是公平,就是无底线。
年纪大,有精神病,并不是可以造谣诽谤的通行证
你的是非观点,法律常识,人之常情都哪儿去了?
还是旧文,观点有偏狭,视野有局限,若有张爱玲粉丝偶遇,请忍住悲愤轻砸。佩妮黑敬请止步。
东风残破西风误-张爱玲的父母
小团圆刚出来的时候,我赶紧下了看,反正网上扫描盗版多的是。看了后,说不出话,即使现在还是瞠目结舌,无语置评。
张迷多,信件生平对照出来了,格外同情她弟弟,那个张爱玲书里大眼睛的小男孩、腋下报纸夹着双球鞋的投奔母亲遭拒的少年。姑姑、母亲、张爱玲当然有理由,家大业大的士族怎么也要为儿子打算,犯不着从女人手里扣点钱养着儿子。
然而,自以为才情满腹、却伸手惯了的张爱玲爹爹真的就是陌路的穷行恶相,只顾自己,不但不替儿子考虑未来,还做计骗了花了刚到银行上班的儿子暂存的公家的钱。
那个时髦美丽中西合璧的张爱玲妈妈,说起来比爹靠谱,临死前寄了一箱子古董给女儿,可是就是她在牌桌上输掉了张爱玲老师看这个穷姑娘可怜给的接济800块,非但如此,还影影绰绰猜疑女儿这钱的来历。
这俩爹妈,真是应了那句话:父母离婚,是那条相反方向开走的船,张爱玲和张子静,是两船中间落水的孩子。
她妈妈,黄逸梵,西风东渐的当儿,中了毒,上海欧洲来来回回的,说是游学,也不过仗着有钱打发日子。说起来是高朋满座,但无论法国还是民国,吃软饭的男人攀附贵妇算文化潮流。
然而,只见钱出,不见钱进的当口,人也往下滑,家族末世的光景,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哪怕是舔犊的生物属性-母性,也被虚荣、矫情、排场挤兑光了,只顾自己、只顾眼前的快活,把自私二字刻划的格外凌厉。
对比傅雷和林语堂,被乡下不识字的寡母披肝沥胆养大,封建礼教是陈腐,但在腐土下面,是尘世的爱和抚育在生生不息,是对抗天道大荒的不得已。
暖男的背面是懦弱-张爱玲的弟弟
张爱玲的弟弟真是娘不喜、爹不爱。妈妈、姑姑、姐姐对弟弟都苛冷,他犯了什么错?他什么错也没犯,他是暖男,当然也可以解读成懦弱和伶不清。在三个才女小组里一对照交流,就是咬牙切齿地恨铁不成钢。
推出去,也许就成长起来了。但性格已经打版成型。人,都偏向往容易的路径,把自己砸碎了重新烧,是普通人难以跨越的牢笼和窠臼。
张子静小时候长得漂亮讨喜,家大业大的独子,父母二人都无心培养孩子。二三十年代,抗战前的东方贵族,辛亥革命火了十年,欣欣向荣百家争鸣,谁知道什么教育方法好呢?更何况父母一个东一个西,谁都企图走极端。
张子静是个个性成长期被光阴辜负的孩子。明明是人见人爱的手心宝儿,忽然间就被抛出来四六不靠,而那时,他依旧是个孩子,连青春期都不到。
才女三人组恨的是其说“娘好,爹不好”,娘指继母。
才女们当然看透了并不屑继母的虚伪,可是他是个需要被抚养、需要仰仗人的孩子,那个爹只顾自己抽大烟,原来还能跟冰雪聪明的女儿谈诗文,跟女儿决裂后,对这个对比之下资质稍显愚钝的儿子越发看不上眼,算来算去,也只能仰继母鼻息。
有一回在饭桌上,被父亲刷的一个耳刮子,张爱玲捧着碗,控制不住的泪水滔滔流,继母挑事儿地说:他没哭?你倒哭了?那时张爱玲还对着镜子说:我长大了要报仇。
在继母手底下,越发地怂、不自信,渐渐有点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就顺理成章。但是这个性格懦弱的孩子被父亲和继母在情感上挟持和虐待,最终又被决绝的三人组抛弃。
张爱玲离开大陆的头一天,特地去跟姑姑告别,但是弟弟来看她,她只字未提,也许怕这个懦弱的人把姐姐出卖了吧?
现在国内独生子女的一代被逼婚,事儿事儿地刷屏,彷佛父母干涉比天大。对张家姐弟,这都是回忆父母的温情和奢望,当爹的当然是大烟第一要紧。弟弟忘了妈妈的冷硬,妈妈在其成年后谈过一次将来他成家这件事,成了他围拢烤火的小火苗,算一点点半真半夸张的爱与滋养。
小团圆里,张爱玲写到自己的梦:梦见她和之雍手拉手,三五个孩子在竹林里奔跑。人生渴望就这样从平常变成了求之不得。因为这个梦,我对张爱玲中生命中的过客,胡兰成、赖雅乃至桑弧,有种丈母娘般地不待见。
对比男人与女人,还是感叹男人的狠女人做不出来。张爱玲的妈最终还是掂量着自己花光了祖宗的遗产,总得给法律判给自己的女儿留下点什么,留了一箱子古董给女儿,成了她跟赖雅艰难时期的依靠。而她自己,晚年在新加坡的工厂里做工,艰难度日,绝不肯跟工友透露自己是谁,也绝不肯跟女儿开口。然而,她爸爸,夫妻二人吸鸦片,就能生生败光了一弄堂的房子,只剩下一间给继妻,还是妻死转手后才让儿子有栖所。
要知道,单身在公家的体制里一直是不分房子的呀。想一想,这个弟弟,浦东乡下的农村中学历史老师住了几乎一辈子集体宿舍。
题外话,我们中国文化自成一体的封闭性伟大,竟然鸦片与小脚会一度成为有钱人的风潮,不得不感叹我们这建枯筑朽的创造力。
我感觉,女人狠起来,男人不是对手。
政客和枪手是真的狠人。
张爱玲妈妈和姑姑当时也跑过单帮,就是色戒里汤唯假托的生意。 跑单帮的东西都要卖出去才有的收钱,一个皮箱,能带动的,也就是当时的上层官员及夫人的奢侈品。要维护关系打麻将是逃不掉的。
乱世人都可怜,张妈妈也是在东西两套世界里挣扎的人。其实生活在一套生存系统里的人比较幸福,就像你提到的,傅雷和林语堂的母亲,没有别的路了,就这样走,没有犹豫。
楼下有个网友说:大道以多岐而亡羊。。 - borisg
下一句是:学者以多方丧生。张妈妈如果没有见识过世界大千,就不会路走得歪歪曲曲。
信奉一套理论的人有福,只知道这样是对的,就对自己人生没有怀疑。
我有时候教育孩子也很犹豫,不知道是中国的那套好还是美国的这套好。文化夹层和割裂。有时候有选择不见得是好事。我现在越发信命。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了。
只想说世上都是可怜人。 张的笔下,也是仍见慈悲。对胡,胡是那个懂她的人,而张是那个慈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这世上,只有政治才能救万民于水火,只有政治家才能有机会做爱国主义分子,普通人的爱国都是瞎扯,可惜的是,儒家文化把住了知识分子的7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不是知识分子的使命,这是政客们给知识分子洗脑。知识分子是在太平盛世里探索自由和真理。
观察
佩妮欺负残疾人,骂人家乱伦,嫖娼,放毒,你们给她叫好,这不是公平,就是无底线。
年纪大,有精神病,并不是可以造谣诽谤的通行证
你的是非观点,法律常识,人之常情都哪儿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