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到汉学家谷梅的讣闻。我见过她一次,喊她Merle,不知道她有汉语名字。
那一年接老师和师母来家中小住。他们的心愿,我当然尽力满足。其中一项,是查找哈佛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戈德曼(Goldman)教授,他们想去拜访。这位戈德曼教授,就是Merle,就是谷梅。
整个八九民主运动,老师没有参与。但屠城之后,却遭到逮捕监禁。三年后,他们开始流亡,来到了美国。是谷梅代表费正清中心给老师发函,邀请他前来工作。前后两次,第一次他人还在中国。老师是艺术家,认为专业不对口,没有接受。虽然谢绝,但这么些年,一直心存感激。
我跟谷梅联系,讲明原委。她同意见面。
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天气真好。我们到费正清中心,她在办公室等候。她已从波士顿大学退休,但还来费正清中心上班。老师向她馈赠新著——那是一本名著。她表示一定拜读,写篇书评,并将书捐给费正清中心的图书馆。我们只能跟她讲英语。她说她能读汉语,但没去过台湾,不会讲。那个年代,他们一般是去台湾学汉语。我有些吃惊,她可是知名汉学家。
言谈之间,我感觉她年事已高,说的话有些不大得体。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说、问,流亡人士生活艰难,你们何以谋生?如果平等待人,她是不应该这么说话的。我在一边,感到很不自在。老师是艺术家,世界上对他作品感兴趣的人很多,有人甚至垂涎三尺。师母也是艺术家,有品质上乘的作品,但在美国,为了生存,成为联邦机构的工人。自食其力,能保持尊严。如果图钱,他们可以有很多钱。但他们不愿出卖,对自己的节操和作品,都是这样。
谷梅带我们去参观费正清中心图书馆。在那里,我们碰到了傅义高(Ezra Vogel)。他站起来,跟我们握手,告诉我们,正在写邓小平传。他问我们,你们觉得邓小平怎样?我答,当然比毛强。后来有人批评他美化邓小平,希望不是我的责任。谷梅问我们,你们觉着胡锦涛这个人怎样?我说,过于谨慎,可能权力基础还不巩固。她说,在开放程度上,他还不及江泽民。她的语言能力,似乎并未妨碍她对中国问题的观察。
接下来,她带我们去燕京图书馆。里面有一些名人书法。老师嘟哝,不怎样,还不如我的。符合事实。出门后,我们在图书馆门前合影留念。
走在哈佛庭院,谷梅说,你们知道不,刘婷婷是我学生,聪明极了!语气过于自豪,对刘赞不绝口。这下师母不乐意了,“刘婷婷我认识,她可没你想的那么好!”
不欢而散,是始料未及的。
林培瑞(Perry Link)也谈到,美国汉学家多喜好结交中国的权贵阶层。我觉得,是职业的需要,可以理解。
从那之后,十几年过去了,再没见过谷梅。前几年翻看许良英先生的文集,其中有张照片是八十年代初许良英夫妇、方励之夫妇和戈德曼夫妇等在北京许家的合影。
谷梅是中国问题专家,先生是苏联问题专家。现在他们可以在天国聚首了,愿他们安息。不巧的是,今天雨暴风恶。
20231218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3/12/18/125325573.html
谷梅解释“中国”一词的汉字意思。她当然不是同侪中的唯一一位杰出中国学者,但她向学术界之外的公众传播见解的能力极为突出。
如果一个人生产的东西别人需要,甚至很多人需要,那就挣大钱。
但人一辈子真的不仅仅是为了生产别人需要的东西,有些东西是自己需要,那也很重要。。。最终,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要那么多钱,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应该是别的作用
如果有时候直接生产(搞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当然是真需要为前提),那就不需要先生产别人需要的,然后去市场上变成钱,再拐一道弯换成自己需要的。
给上帝管。。。
人生要是最后落到以同情别人来肯定自己的价值,也不是很完美。。。
一点感想。。。:)
们必须交换。
但灵魂又是自由的。
所以就有了不同维度的错位。。。
儿子接触过他们之后,感觉到他们对ABC异常冷淡,这件事就搁起来了。
刚读到汉学家谷梅的讣闻。我见过她一次,喊她Merle,不知道她有汉语名字。
那一年接老师和师母来家中小住。他们的心愿,我当然尽力满足。其中一项,是查找哈佛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戈德曼(Goldman)教授,他们想去拜访。这位戈德曼教授,就是Merle,就是谷梅。
整个八九民主运动,老师没有参与。但屠城之后,却遭到逮捕监禁。三年后,他们开始流亡,来到了美国。是谷梅代表费正清中心给老师发函,邀请他前来工作。前后两次,第一次他人还在中国。老师是艺术家,认为专业不对口,没有接受。虽然谢绝,但这么些年,一直心存感激。
我跟谷梅联系,讲明原委。她同意见面。
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天气真好。我们到费正清中心,她在办公室等候。她已从波士顿大学退休,但还来费正清中心上班。老师向她馈赠新著——那是一本名著。她表示一定拜读,写篇书评,并将书捐给费正清中心的图书馆。我们只能跟她讲英语。她说她能读汉语,但没去过台湾,不会讲。那个年代,他们一般是去台湾学汉语。我有些吃惊,她可是知名汉学家。
言谈之间,我感觉她年事已高,说的话有些不大得体。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说、问,流亡人士生活艰难,你们何以谋生?如果平等待人,她是不应该这么说话的。我在一边,感到很不自在。老师是艺术家,世界上对他作品感兴趣的人很多,有人甚至垂涎三尺。师母也是艺术家,有品质上乘的作品,但在美国,为了生存,成为联邦机构的工人。自食其力,能保持尊严。如果图钱,他们可以有很多钱。但他们不愿出卖,对自己的节操和作品,都是这样。
谷梅带我们去参观费正清中心图书馆。在那里,我们碰到了傅义高(Ezra Vogel)。他站起来,跟我们握手,告诉我们,正在写邓小平传。他问我们,你们觉得邓小平怎样?我答,当然比毛强。后来有人批评他美化邓小平,希望不是我的责任。谷梅问我们,你们觉着胡锦涛这个人怎样?我说,过于谨慎,可能权力基础还不巩固。她说,在开放程度上,他还不及江泽民。她的语言能力,似乎并未妨碍她对中国问题的观察。
接下来,她带我们去燕京图书馆。里面有一些名人书法。老师嘟哝,不怎样,还不如我的。符合事实。出门后,我们在图书馆门前合影留念。
走在哈佛庭院,谷梅说,你们知道不,刘婷婷是我学生,聪明极了!语气过于自豪,对刘赞不绝口。这下师母不乐意了,“刘婷婷我认识,她可没你想的那么好!”
不欢而散,是始料未及的。
林培瑞(Perry Link)也谈到,美国汉学家多喜好结交中国的权贵阶层。我觉得,是职业的需要,可以理解。
从那之后,十几年过去了,再没见过谷梅。前几年翻看许良英先生的文集,其中有张照片是八十年代初许良英夫妇、方励之夫妇和戈德曼夫妇等在北京许家的合影。
谷梅是中国问题专家,先生是苏联问题专家。现在他们可以在天国聚首了,愿他们安息。不巧的是,今天雨暴风恶。
20231218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3/12/18/125325573.html
谷梅解释“中国”一词的汉字意思。她当然不是同侪中的唯一一位杰出中国学者,但她向学术界之外的公众传播见解的能力极为突出。
如果一个人生产的东西别人需要,甚至很多人需要,那就挣大钱。
但人一辈子真的不仅仅是为了生产别人需要的东西,有些东西是自己需要,那也很重要。。。最终,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要那么多钱,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应该是别的作用
如果有时候直接生产(搞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当然是真需要为前提),那就不需要先生产别人需要的,然后去市场上变成钱,再拐一道弯换成自己需要的。
给上帝管。。。
人生要是最后落到以同情别人来肯定自己的价值,也不是很完美。。。
一点感想。。。:)
们必须交换。
但灵魂又是自由的。
所以就有了不同维度的错位。。。
儿子接触过他们之后,感觉到他们对ABC异常冷淡,这件事就搁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