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

冯墟
楼主 (文学峸)

刚读到汉学家谷梅的讣闻。我见过她一次,喊她Merle,不知道她有汉语名字。

那一年接老师和师母来家中小住。他们的心愿,我当然尽力满足。其中一项,是查找哈佛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戈德曼(Goldman)教授,他们想去拜访。这位戈德曼教授,就是Merle,就是谷梅。

整个八九民主运动,老师没有参与。但屠城之后,却遭到逮捕监禁。三年后,他们开始流亡,来到了美国。是谷梅代表费正清中心给老师发函,邀请他前来工作。前后两次,第一次他人还在中国。老师是艺术家,认为专业不对口,没有接受。虽然谢绝,但这么些年,一直心存感激。

我跟谷梅联系,讲明原委。她同意见面。

 

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天气真好。我们到费正清中心,她在办公室等候。她已从波士顿大学退休,但还来费正清中心上班。老师向她馈赠新著——那是一本名著。她表示一定拜读,写篇书评,并将书捐给费正清中心的图书馆。我们只能跟她讲英语。她说她能读汉语,但没去过台湾,不会讲。那个年代,他们一般是去台湾学汉语。我有些吃惊,她可是知名汉学家。

言谈之间,我感觉她年事已高,说的话有些不大得体。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说、问,流亡人士生活艰难,你们何以谋生?如果平等待人,她是不应该这么说话的。我在一边,感到很不自在。老师是艺术家,世界上对他作品感兴趣的人很多,有人甚至垂涎三尺。师母也是艺术家,有品质上乘的作品,但在美国,为了生存,成为联邦机构的工人。自食其力,能保持尊严。如果图钱,他们可以有很多钱。但他们不愿出卖,对自己的节操和作品,都是这样。

 

谷梅带我们去参观费正清中心图书馆。在那里,我们碰到了傅义高(Ezra Vogel)。他站起来,跟我们握手,告诉我们,正在写邓小平传。他问我们,你们觉得邓小平怎样?我答,当然比毛强。后来有人批评他美化邓小平,希望不是我的责任。谷梅问我们,你们觉着胡锦涛这个人怎样?我说,过于谨慎,可能权力基础还不巩固。她说,在开放程度上,他还不及江泽民。她的语言能力,似乎并未妨碍她对中国问题的观察。

接下来,她带我们去燕京图书馆。里面有一些名人书法。老师嘟哝,不怎样,还不如我的。符合事实。出门后,我们在图书馆门前合影留念。

走在哈佛庭院,谷梅说,你们知道不,刘婷婷是我学生,聪明极了!语气过于自豪,对刘赞不绝口。这下师母不乐意了,“刘婷婷我认识,她可没你想的那么好!”

不欢而散,是始料未及的。

 

林培瑞(Perry Link)也谈到,美国汉学家多喜好结交中国的权贵阶层。我觉得,是职业的需要,可以理解。

从那之后,十几年过去了,再没见过谷梅。前几年翻看许良英先生的文集,其中有张照片是八十年代初许良英夫妇、方励之夫妇和戈德曼夫妇等在北京许家的合影。

谷梅是中国问题专家,先生是苏联问题专家。现在他们可以在天国聚首了,愿他们安息。不巧的是,今天雨暴风恶。

 

20231218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 纪念高耀洁医师:我一生都在逃难 阳光打在脸上 变天账 死而不亡者寿
l
ling_yin_shi
标题两句,文中可以写成诗了。:)
冯墟
那我就侵犯宋之问的版权了。不知道是不是那老太太汉名的来历。
f
freemanli01
冯兄的经历挺有意思的。。最近看到林培瑞的访谈,觉得这个人也挺有清晰见解,比较持平还有深度。其他人没见过活生生的视频。
颤音
+100
颤音
halo and stain
冯墟
没见过林培瑞。他的汉语能力可能是美国汉学家中比较好的,据说也学到一些华人文化糟粕。希望他的武汉太太童屹看不到这句话 哈哈
冯墟
感觉在汉学领域,汉人挺受排挤的。
f
freemanli01
难怪,我说呢,感觉他谈话里带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视角,不仅仅是单纯学中文那么简单。。。
冯墟
是这样,他前妻也是华人。
f
freemanli01
有意思。。。
冯墟
他们都是神人。谷梅七十年代去过邓小平办公室。
f
freemanli01
却原来他是风里生来雨里长。。。他她祂。。。

谷梅解释“中国”一词的汉字意思。她当然不是同侪中的唯一一位杰出中国学者,但她向学术界之外的公众传播见解的能力极为突出。

冯墟
她在许良英家还显年轻。我见到她时,她已是老太太了。
f
freemanli01
关于老师的艺术作品的问题,现在我也想明白了,确实有些东西是商品,有些不是。人与人的交换当然只能拿别人需要的东西去交换

如果一个人生产的东西别人需要,甚至很多人需要,那就挣大钱。

但人一辈子真的不仅仅是为了生产别人需要的东西,有些东西是自己需要,那也很重要。。。最终,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要那么多钱,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应该是别的作用

如果有时候直接生产(搞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当然是真需要为前提),那就不需要先生产别人需要的,然后去市场上变成钱,再拐一道弯换成自己需要的。

 

f
freemanli01
提到谷梅的心理,也很有意思。看来人不能以拯救者自居。。否则也是个坑。有意思。想起某人的话,你们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别的交

给上帝管。。。

人生要是最后落到以同情别人来肯定自己的价值,也不是很完美。。。

一点感想。。。:)

 

冯墟
这个问题复杂。我感觉,出卖任何东西都让他们极不自在。其实是很有市场的,美国、包括白人,中国。
冯墟
我觉得她就是老了。她夫妇俩、傅义高等都是犹太人,他们有他们的特点。
f
freemanli01
同意,我也是一直试图调适这个商品经济的心理。。。以前听到一个佛教人士说,我们是欲界(特点是以身体为我),为了维持身体,人

们必须交换。

但灵魂又是自由的。

所以就有了不同维度的错位。。。

冯墟
是这样。他们选择出卖体力,比较干净。
f
freemanli01
确实人都是有血有肉,有纤细情感和思维脉络的。。。关键人不能太强调自己大公无私,感觉这会迷失
f
freemanli01
保留了很多非卖品
冯墟
老子说的是,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私人利益,是客观存在的。
o
obama_北美101
雅礼协会有不少中国通,我曾经鼓励儿子参加他们的活动,多少能了解一点他的父母之邦。可是

儿子接触过他们之后,感觉到他们对ABC异常冷淡,这件事就搁起来了。

f
freemanli01
都难免老去,这就是现实。2000年,谷梅与克林顿总统在白宫会面。两年前克林顿计划访华之旅时曾向她寻求建议。

 

冯墟
哈哈 怕夺饭碗。优秀的华人学者唐德刚、黄仁宇竟然有饭碗之忧。
f
freemanli01
有意思。。。
唐宋韵
冯兄经历珍贵。本文客观叙事,娓娓道来,好。
f
freemanli01
感觉就是不被那些东西迷惑,用而不是被用。。。
冯墟
双方都是老人,所以人怕当面呐。
冯墟
她应该算国务院的顾问consul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