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选择平层房的不利之处
如山
(2025年8月5日,星期二)
文学城读者多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出来的 ”老留“,现在也都接近或者已经退休。在美国的绝大多数人现在住的是几层的独立房,很多人考虑退休后换房。除了出于各种考虑如靠近子女、气候合适等原因换城市居住外,也有不少从身体、行动的担心而考虑从多层楼房换到一层的Rambler/Ranch House。
一层房在美国北部、东北部尤其西雅图都叫Rambler house,而美国西部、南部叫Ranch house。我下面都用我们西雅图的普遍叫法Rambler house。
本文想聊聊我知道与调查过住Rambler house的利弊之处。
Rambler house无疑对行动不便的人很有必要。但对现在一般60 到65岁退休的人来说未必是好选择。
首先,在城市中Rambler 房子的可选范围很低。在土地有十分限的地区偶尔只见50 到60年代旧房子。原因是,同样面积的建筑成本Rambler 比多层独立屋大概高20% 到30%,再者,更主要的是由于一层占地面积比相同面积的多层要大很多。在建筑土地上都有地面覆盖率的限制。而相同面积的房子,Rambler只是可高卖一点,算高20%吧。但关键是业主或者建筑商卖出的物业总价远比多层少。所以新开发的建筑我们这里没有哪个建筑商愿意建Rambler去卖。这个数字大家很容易就估算出来的。就算你是 “不差钱” 的主,买一栋旧房拆了重,如一百万多买一块地,再花约一百万(包括demo,设计师、工程师、permit fee,再加税等等)就2千来尺面积够用。也只能买在旧区或者偏远一点的郊区。不容易达到你能够任意选择的环境、社区与面积。
当然,每个大城市周围都有环境很好的各种设施配套的55+社区, Active Adult Communities/Retainment Communities。但是这种社区居民趋向高度相似性与单一化。一般没有18岁以下居住。个人觉得不如正常的普通社区来得生气蓬勃、充满朝气。
其次,更为要紧要的是,Rambler对退休后的身体健康少了 “强迫性“ 的部分肌肉运动。怕老了行动不方便,有楼梯容易跌倒是一种被动的防范想法。
现在的“老留“们一般在60 到 70 岁之间退休,就说平均65岁吧。但“老留“们都是一群受过很好教育、有知识的人群,健康意识不差,按统计寿命都在80多到 90 岁,拜托新科技与西方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后面的可能更长。反正,60多岁一般都在活动自如、生活丰富的年头。而有楼梯的房子令人 ”被动地“每天上上下下多次。人体的所有肌肉与部件都遵循着 “用进废退”的原则。长期不用就退化得更快,特别是达到中老年时。
当然,有人可能说我可以去健身房做训练。是的,我在健身房也常常用楼梯机器。当然还有很多种机器与动作可以练习腿部肌肉与全身肌肉的。但家里的楼梯却现成的,也是 “被逼“的。我的书房设在二楼,我每天在家时为了减少久坐,时不时在楼上楼下上上下下。为增加力度,我还在家时常背着重力背心走动。而且每天还有两个小时左右在健身俱乐部。
就算有人现在已经有关节、腿部问题,也可以通过阻力/重力运动来改善。有关研究指出,重力/阻力运动甚至可以增强骨密度、甚至逆转骨质疏松状况。
我不久前写的博文 中、老年人不应忽视的一项运动 - 博客 | 文学城
就是关于中、老年人做阻力运动的重要性。
本文是为与有缘读者分享自己的理解与实践。
谢谢诸位的阅读和捧场。
(注:本文为如山原创,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我的后续博文回应读者有关留言:多层住宅与非计划性运动 - 博客 | 文学城
肌肉和脑力都是,要多锻炼多用脑。
这几年这样的房子很受欢迎,无论是建房卖还是买房租,尤其是如果在2楼在加一个Junior Master,老少皆宜。
还晒着太阳补着钙
地大,自建,建cathedral ceiling的大平层,空间高,明亮
指年龄多样性!俺邻居5个孩子!周末早上他们在后院玩蹦床,秋千,打球!欢声笑语的听着开心!晚上我老公把天文望远镜支上,五个孩子排队看星星,我都跟着开心!早上散步,一路和不同邻居聊!我老公说在这住这么多年都没有退休一年认识的邻居多!大家还互相交流种花种菜心得!兑换种子和秧苗!互相送各自产的蔬菜!以前小区一个邻居每年夏天召集小区居民吃野餐!后来这家人搬走了,野餐也停了!
的,天天锻炼啊,我都觉得上下楼梯累呢
上下楼梯(尤其是下楼梯)对膝盖的压力很大,极大的增加了摔倒的可能性,摔倒很容易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重则导致死亡。你去看看骨科医生就知道了,膝关节受损基本上没有啥好办法,所以年纪大了一定要保护膝关节,避免频繁地上下楼梯,能住一层还是要住一层。至于米奇的母亲八十多每天上下楼梯几十次健步如飞,这个是可能的,毕竟有个体差异,就跟有的人从来不复习一考试就是一百分一个道理,但是绝对没有普遍性。我爸刚果八十这几年眼看着他上下楼梯越来越困难,单单今年就摔倒了4次所幸无大碍。
唯一能帮助膝关节的就是大腿肌肉,强健的肌肉可以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避免摔倒,所以上年纪的人(基本上这里所有的人)都应该做力量训练,避免肌肉流失。健身房有很多器械可以在不伤害关节的情况下锻炼肌肉,比上下楼梯这种所谓的“被动锻炼”安全有效的多,这也是“投资自己”的一部分。
退休后选择平层房的不利之处
如山
(2025年8月5日,星期二)
文学城读者多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出来的 ”老留“,现在也都接近或者已经退休。在美国的绝大多数人现在住的是几层的独立房,很多人考虑退休后换房。除了出于各种考虑如靠近子女、气候合适等原因换城市居住外,也有不少从身体、行动的担心而考虑从多层楼房换到一层的Rambler/Ranch House。
一层房在美国北部、东北部尤其西雅图都叫Rambler house,而美国西部、南部叫Ranch house。我下面都用我们西雅图的普遍叫法Rambler house。
本文想聊聊我知道与调查过住Rambler house的利弊之处。
Rambler house无疑对行动不便的人很有必要。但对现在一般60 到65岁退休的人来说未必是好选择。
首先,在城市中Rambler 房子的可选范围很低。在土地有十分限的地区偶尔只见50 到60年代旧房子。原因是,同样面积的建筑成本Rambler 比多层独立屋大概高20% 到30%,再者,更主要的是由于一层占地面积比相同面积的多层要大很多。在建筑土地上都有地面覆盖率的限制。而相同面积的房子,Rambler只是可高卖一点,算高20%吧。但关键是业主或者建筑商卖出的物业总价远比多层少。所以新开发的建筑我们这里没有哪个建筑商愿意建Rambler去卖。这个数字大家很容易就估算出来的。就算你是 “不差钱” 的主,买一栋旧房拆了重,如一百万多买一块地,再花约一百万(包括demo,设计师、工程师、permit fee,再加税等等)就2千来尺面积够用。也只能买在旧区或者偏远一点的郊区。不容易达到你能够任意选择的环境、社区与面积。
当然,每个大城市周围都有环境很好的各种设施配套的55+社区, Active Adult Communities/Retainment Communities。但是这种社区居民趋向高度相似性与单一化。一般没有18岁以下居住。个人觉得不如正常的普通社区来得生气蓬勃、充满朝气。
其次,更为要紧要的是,Rambler对退休后的身体健康少了 “强迫性“ 的部分肌肉运动。怕老了行动不方便,有楼梯容易跌倒是一种被动的防范想法。
现在的“老留“们一般在60 到 70 岁之间退休,就说平均65岁吧。但“老留“们都是一群受过很好教育、有知识的人群,健康意识不差,按统计寿命都在80多到 90 岁,拜托新科技与西方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后面的可能更长。反正,60多岁一般都在活动自如、生活丰富的年头。而有楼梯的房子令人 ”被动地“每天上上下下多次。人体的所有肌肉与部件都遵循着 “用进废退”的原则。长期不用就退化得更快,特别是达到中老年时。
当然,有人可能说我可以去健身房做训练。是的,我在健身房也常常用楼梯机器。当然还有很多种机器与动作可以练习腿部肌肉与全身肌肉的。但家里的楼梯却现成的,也是 “被逼“的。我的书房设在二楼,我每天在家时为了减少久坐,时不时在楼上楼下上上下下。为增加力度,我还在家时常背着重力背心走动。而且每天还有两个小时左右在健身俱乐部。
就算有人现在已经有关节、腿部问题,也可以通过阻力/重力运动来改善。有关研究指出,重力/阻力运动甚至可以增强骨密度、甚至逆转骨质疏松状况。
我不久前写的博文 中、老年人不应忽视的一项运动 - 博客 | 文学城
就是关于中、老年人做阻力运动的重要性。
本文是为与有缘读者分享自己的理解与实践。
谢谢诸位的阅读和捧场。
(注:本文为如山原创,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我的后续博文回应读者有关留言:多层住宅与非计划性运动 - 博客 | 文学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多层住宅与非计划性运动 退休后选择平层房的不利之处 分享一下控糖减磅的理论与实践 “川粉“与”川黑“的“正义之心” 美国建筑技工的悲歌
肌肉和脑力都是,要多锻炼多用脑。
这几年这样的房子很受欢迎,无论是建房卖还是买房租,尤其是如果在2楼在加一个Junior Master,老少皆宜。
还晒着太阳补着钙
地大,自建,建cathedral ceiling的大平层,空间高,明亮
指年龄多样性!俺邻居5个孩子!周末早上他们在后院玩蹦床,秋千,打球!欢声笑语的听着开心!晚上我老公把天文望远镜支上,五个孩子排队看星星,我都跟着开心!早上散步,一路和不同邻居聊!我老公说在这住这么多年都没有退休一年认识的邻居多!大家还互相交流种花种菜心得!兑换种子和秧苗!互相送各自产的蔬菜!以前小区一个邻居每年夏天召集小区居民吃野餐!后来这家人搬走了,野餐也停了!
的,天天锻炼啊,我都觉得上下楼梯累呢
上下楼梯(尤其是下楼梯)对膝盖的压力很大,极大的增加了摔倒的可能性,摔倒很容易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重则导致死亡。你去看看骨科医生就知道了,膝关节受损基本上没有啥好办法,所以年纪大了一定要保护膝关节,避免频繁地上下楼梯,能住一层还是要住一层。至于米奇的母亲八十多每天上下楼梯几十次健步如飞,这个是可能的,毕竟有个体差异,就跟有的人从来不复习一考试就是一百分一个道理,但是绝对没有普遍性。我爸刚果八十这几年眼看着他上下楼梯越来越困难,单单今年就摔倒了4次所幸无大碍。
唯一能帮助膝关节的就是大腿肌肉,强健的肌肉可以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避免摔倒,所以上年纪的人(基本上这里所有的人)都应该做力量训练,避免肌肉流失。健身房有很多器械可以在不伤害关节的情况下锻炼肌肉,比上下楼梯这种所谓的“被动锻炼”安全有效的多,这也是“投资自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