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 我的三次经历
牛经沧海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
FIRE是“经济独立,早早退休”(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这句话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有人热爱职场,有人执着自由,没有对错,只有好恶。这种放弃对财富积累的追求的做法,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一直都有人信奉简朴的生活。FIRE运动的圣经之一是一本1992年出版的书,名叫《富足人生:要钱还是要命》(Your Money or Your Life)。这本书的主题就是,让人减少花销,珍惜时间和生命能量,而不是物质财富。
FIRE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瘦FIRE”,也就是极度节俭的方法;第二类是“肥FIRE”,就是在维持一个常规生活水准的同时,进行储蓄和投资;第三类是“咖啡师FIRE”,也就是在退休之后,到星巴克做一个兼职,因为星巴克会为它的兼职员工也提供医保。
在国内教书九年,还办了一所培训学校,攒够了一张机票加一学期学费,来到美国。念书又是四五年,几经蹉跎,认识到专业上难有建树。退而求其次,开始痴迷股市。不到五年积累了不错的寸头。2000年断然从大摩弃职,可算是第一次试水FIRE。
如果当时真正彻底退出,如今看来,倒还算完美。可惜那时候求胜欲强烈,目标挺高。继续折腾,直至从经济独立返贫。无可奈何,只好重返职场,用自己的人力资源从头再来。
2009年又一次FIRE, 或多或少被动地。那是我正在做衍生金融产品的系统开发,受到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大衰退的直接冲击,岗位没了。 或者再踅摸一份工作,或者自己干点啥。再三纠结,最终远离华尔街,自己干点啥。放弃高大上的项目,选择开餐馆。
折腾了三年,与一众朋友合伙新开了两家店。一家巨亏,一家打平,很不理想。十年的积累打个七折,FIRE前景堪忧,又一次折返职场。这回没有打算恋栈,选了一家不死不活的深蓝东家。到2016年项目又面临全面收缩,我借坡下驴,第三次FIRE。
目前参股几家餐馆,一家出租公司,有事张罗一二,也兼做一个公寓的PM。学习养花,练习做菜,简单工作,简单生活,无欲无求,岁月静好。
不过很多都是改了口味的中餐,没有国内那种味道了
那天你说你86年完成了一个啥项目,还以为你比我早大学毕业呢。
干自己喜欢的事就好。我虽然一直做自己专业,从本科到研究生博士后都是同一个专业。当然,研究的对象变了很多,从生物固氮,到肌肉蛋白的相互作用,到雌激素调控基因表达,再到乳腺癌药物筛选,其实一直在变,也是一种折腾。当然,越到后面,研究的内容越是我喜欢的。毕竟,生平所学,能对社会有用也是一种安慰。
我其实躺平差不多十年了。2015-2016是大约最后一轮研究基金申请需要我当主力做出来数据的。拿到那轮经费之后我基本就不在乎是不是还有工作了。前年再拿到经费,虽然idea还是前一轮申请时的,数据已经是学生的工作为主了。我现在给学生们打杂,大家客客气气,我也就多点时间照顾家里。
不可能天天钓鱼种菜啊。不退休其实也不错。如果只顾两老自己,我们大约55就可以退了:我干满20年年满55就可以拿pension退休,医疗保险有在职职工的待遇。pension少很多,退休时工资的44%。。。反倒是后面多干,福利看起来多了,实际上这些年雇主在变相消减。继续干给了我们更多能力来照顾父母和晚辈。
曾经“断舍离”一书刚出,风靡一时,多少人争相效仿。结果却不如预期,大多人过不了简单生活,或产生不了快乐。皆因断舍离是表象,简单生活能否产生快乐只源于内心,这才是本质。
叶公好龙,见龙时才知道是喜是惧。哈哈
物质枷锁越少,人的负中就越小,人自然就越轻松。道理何其简单,可惜,战胜欲望不是想战胜就能战胜。
FIRE: 我的三次经历
牛经沧海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
FIRE是“经济独立,早早退休”(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这句话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有人热爱职场,有人执着自由,没有对错,只有好恶。这种放弃对财富积累的追求的做法,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一直都有人信奉简朴的生活。FIRE运动的圣经之一是一本1992年出版的书,名叫《富足人生:要钱还是要命》(Your Money or Your Life)。这本书的主题就是,让人减少花销,珍惜时间和生命能量,而不是物质财富。
FIRE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瘦FIRE”,也就是极度节俭的方法;第二类是“肥FIRE”,就是在维持一个常规生活水准的同时,进行储蓄和投资;第三类是“咖啡师FIRE”,也就是在退休之后,到星巴克做一个兼职,因为星巴克会为它的兼职员工也提供医保。
在国内教书九年,还办了一所培训学校,攒够了一张机票加一学期学费,来到美国。念书又是四五年,几经蹉跎,认识到专业上难有建树。退而求其次,开始痴迷股市。不到五年积累了不错的寸头。2000年断然从大摩弃职,可算是第一次试水FIRE。
如果当时真正彻底退出,如今看来,倒还算完美。可惜那时候求胜欲强烈,目标挺高。继续折腾,直至从经济独立返贫。无可奈何,只好重返职场,用自己的人力资源从头再来。
2009年又一次FIRE, 或多或少被动地。那是我正在做衍生金融产品的系统开发,受到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大衰退的直接冲击,岗位没了。 或者再踅摸一份工作,或者自己干点啥。再三纠结,最终远离华尔街,自己干点啥。放弃高大上的项目,选择开餐馆。
折腾了三年,与一众朋友合伙新开了两家店。一家巨亏,一家打平,很不理想。十年的积累打个七折,FIRE前景堪忧,又一次折返职场。这回没有打算恋栈,选了一家不死不活的深蓝东家。到2016年项目又面临全面收缩,我借坡下驴,第三次FIRE。
目前参股几家餐馆,一家出租公司,有事张罗一二,也兼做一个公寓的PM。学习养花,练习做菜,简单工作,简单生活,无欲无求,岁月静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假如重回九十年代,股市将会怎样 极简菲力DIY 两米可以六十岁退休吗 (3) 两米可以六十岁退休吗 (2) 两米可以六十岁退休吗 (1)
不过很多都是改了口味的中餐,没有国内那种味道了
那天你说你86年完成了一个啥项目,还以为你比我早大学毕业呢。
干自己喜欢的事就好。我虽然一直做自己专业,从本科到研究生博士后都是同一个专业。当然,研究的对象变了很多,从生物固氮,到肌肉蛋白的相互作用,到雌激素调控基因表达,再到乳腺癌药物筛选,其实一直在变,也是一种折腾。当然,越到后面,研究的内容越是我喜欢的。毕竟,生平所学,能对社会有用也是一种安慰。
我其实躺平差不多十年了。2015-2016是大约最后一轮研究基金申请需要我当主力做出来数据的。拿到那轮经费之后我基本就不在乎是不是还有工作了。前年再拿到经费,虽然idea还是前一轮申请时的,数据已经是学生的工作为主了。我现在给学生们打杂,大家客客气气,我也就多点时间照顾家里。
不可能天天钓鱼种菜啊。不退休其实也不错。如果只顾两老自己,我们大约55就可以退了:我干满20年年满55就可以拿pension退休,医疗保险有在职职工的待遇。pension少很多,退休时工资的44%。。。反倒是后面多干,福利看起来多了,实际上这些年雇主在变相消减。继续干给了我们更多能力来照顾父母和晚辈。
曾经“断舍离”一书刚出,风靡一时,多少人争相效仿。结果却不如预期,大多人过不了简单生活,或产生不了快乐。皆因断舍离是表象,简单生活能否产生快乐只源于内心,这才是本质。
叶公好龙,见龙时才知道是喜是惧。哈哈
物质枷锁越少,人的负中就越小,人自然就越轻松。道理何其简单,可惜,战胜欲望不是想战胜就能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