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一语文老师,南京大学肄业,是我中学老师之中校门最高的,1978年报考研究生,可惜未中。他高二教文科班,我们理科班换了一位初师学历的老师,人也很聪明,但初中文化教高二语文,显然力有不逮。两人的中文水平完全无法相比。
早期硕士研究生一般都要求替导师完成科研项目或论文才能放行。每年3万人左右,还是挺认真培养的。现在招太多人了,就是免费劳动力了。有一年去同学的实验室参观一下,哇,乌央乌央的,40多硕士生,6个博士生。我问你怎么管的过来啊?他说,我带博,博带硕。没有这么多人,拿不到大项目啊。哈哈。
国内同学都退休了
1979年,468万人报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0%。
1980年,333万人报考,录取28万人。录取率为8.4%。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1年,259万人报考,录取28万人,录取率为10.8%。
派出的出国留学生就有2000多人了,那时候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出国研究生招生。
我的高一语文老师,南京大学肄业,是我中学老师之中校门最高的,1978年报考研究生,可惜未中。他高二教文科班,我们理科班换了一位初师学历的老师,人也很聪明,但初中文化教高二语文,显然力有不逮。两人的中文水平完全无法相比。
早期硕士研究生一般都要求替导师完成科研项目或论文才能放行。每年3万人左右,还是挺认真培养的。现在招太多人了,就是免费劳动力了。有一年去同学的实验室参观一下,哇,乌央乌央的,40多硕士生,6个博士生。我问你怎么管的过来啊?他说,我带博,博带硕。没有这么多人,拿不到大项目啊。哈哈。
国内同学都退休了
1979年,468万人报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0%。
1980年,333万人报考,录取28万人。录取率为8.4%。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1年,259万人报考,录取28万人,录取率为10.8%。
派出的出国留学生就有2000多人了,那时候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出国研究生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