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府的所谓远征军,那是

明初
楼主 (文学峸)

迫于与英美援助的交换条件及与英国签署共同防御南亚某些地方条约的缘由,委员长就此派了大约10万人马越境南下,协助英军对日“抗战”。这就是由网络再度鼓噪而起,名不副实的所谓国民政府远征军了。

远征军这个名称,那是委员长的国民政府当年为师出有名鼓舞士气,打肿脸充胖子而不得已且又无奈的说法了。

就算委员长出兵南亚,目的是为中华民国扩张势力范围,那也谈不上远征。

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不乏战略上占据主动权的远途出战,征服“蛮夷”的军事行动事例,但无一类似这个鼓噪而起且同时有着充满大部份国土被外族占领及欺凌的血泪背景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占领了苏联西部大片领土,尤如日本侵占中国,苏联对占领军发动了斯摩凌斯克战役,也称斯摩凌斯克大会战。会战在苏联国土上打响,就像网络鼓噪的国军对日寇的“会战”或“战役”。此役苏联虽未完全取胜,但彻底摧毁了德国全面征服苏联的企图,改变了战局并从此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接下来苏联红军由此战役而展开的一系列反击和进攻战役,不仅清除了苏联境内的德国军队,而且一鼓作气远途征伐德国,打进德国境内,占领了它的老巢。

名副其实值得传颂的会战或战役!

名副其实值得大书特书的运征!

远和征,这俩字的汉语含义及正确使用的语言环境或叙事背景,就不多作解释了。至少,使用远征一词,意味着摧枯拉朽般的战绩及大获全胜的征伐结果!

我们缅怀先烈或对历史事件发表看法,要有深入而广泛的了解,才能言之有物。否则信口开河就难免有罔顾事实混淆是非之嫌了。对所谓远征军的鼓噪,只会使先烈们地下蒙羞!

出于施展“政治”手腕而不惜利用先烈编造故事 ,那更是为人所不齿,也不是一个正派人的所作所为!

 

 

t
tomcat801
校长派的远征军勇气可嘉!但是溃败了……确实不能与“朱可夫率领的“远征军”攻进德国首都!迫敌投降!” 相提并论
华府采菊人
不派就好了
蒋闻铭
污蔑贬损国军抗战,无耻之尤。
c
chufang
斯摩凌斯克战役中苏联损失巨大。最后还是卢金临危受命才仓皇组织了抵抗,挫败了德军的锋锐。
明初
名不付实。苏军虽未自称远征但却名副其实;那是在各方面均占据战略主动权的自然结果,无需用远征两字给自个儿贴金!
明初
要派,那是顺从与英国的条約规定。
明初
但从此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地位。这就是所谓会战、战役或其它什么行动的最终目的。比如盟军可笑的花园市场行动:)
明初
你要瑞正态度好好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啊:)
a
ahhhh
那长征呢? 你在影射啥?

 

 

明初
长征,那是红军在豪叔一伙领导下,打了败仗的溃逃行动。是不是后来毛主席首先这么用这个词的,不清楚但无论如何那是

但无论如何解放后或革命战争年代将其标榜为“长征”,那是替势力雄厚的豪叔一伙遮羞而为的事情了。据某篇豪叔列传宣称,长征组歌的产生,豪叔为之呕心沥血。

歌颂长征,至少原红军第一方面军的那些头头脑儿的都清楚,那是打着毛主席旗号,实为歌唱豪叔的事情。这些头头脑儿,基本都是红一方面军受豪叔笼络,或由豪叔委任状提拔的,且与党政军诸方面,占据重要岗位。把这些人“紧密地团结在自己周围“,这是豪叔所关注的重点。

对此,林彪提出了要大家”紧密团结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的口号。

很早以来,不少稍微有些革命军人资历的老干部,每当偶有“出口不严”的时刻,均跟小辈们以不同方式,非正面地“默认”所谓长征,就是溃逃流窜。

 

蒋闻铭
这样说话,是耍无赖。白痴加无赖一枚。
o
obama_北美101
手段上卑劣了一点, 但是为了从方方面面夯实政权的合法性, 难免顾头不顾腚了, 见谅啊!
蒋闻铭
以纪念抗战胜利的名义发言,居然下作到嘲讽中国远征军。无耻荒唐到极点。
c
chufang
远征军往往是孤军出征。拿破仑,希特勒进军俄罗斯不能说是远征军。丘吉尔在南非的波尔战争算是远征军。
明初
相对于地理位置而言,没错但拿破仑希特勒向东进发目的,是征服东方。虽未自称远征但就作战能力与目的而言,确有远征含义。
j
jin_yin_hua
自己一大部分国土被敌军占领,的确谈不上什么远征. 做成和盟军一次联合行动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