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大概三月份的时候,学校发了一张通知,说要学农一周。通知上列出了需要准备的物品:小板凳,遮阳帽,劳动手套和午饭干粮,还要交几块钱作往返的车费。另外老师还特别关照:尽量穿运动鞋和宽松耐磨的衣物。
我们要去的是上海近郊的一个生产队。每天清早,大家到校门口集合,搭乘公交公司派来的“巨龙车”。两个班级上一辆车,几辆车一起浩浩荡荡地开向郊区。上车后,大家坐在小板凳上开始说笑胡扯,精力充沛的同学还拉着车内的横杠做引体向上。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目的地。各班被分配到不同的区域。我们班在一大块耕地上。老师让大家散开,坐在各自的板凳上。过了几分钟,远远地晃过来一个中年男人,自称王队长。他瘦高个,皮肤稍黑,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懒懒地说了两句欢迎词后,指了指身后的地块:你们的任务,就是把地上的杂草清除干净。又说:随便弄弄就可以了,反正过两天要用机器来翻地的。还指了指队部的位置说,累了可以去那里休息,有热水供应。说完这些,等大家鼓鼓掌后,他就走了。
那块地不大,班主任老师安排分几天清理完。当天就先清理眼前这一片。每人发一把小铲刀,大家随意分成几组,坐在那里除草。其实也没几根杂草,几下就弄完了。大家就在那里聊天说笑,追逐打闹。没过多久,日头高了,虽然戴着遮阳帽,还是有点热。老师就招呼大家到队部去休息。
在队部吃完午饭,下午是自由活动。几个平时和我一起玩的同学,都说累了不想动。我有点坐不住,就自己到周围逛逛。沿着田边的土路,有一条清亮的小溪水流潺潺。边上是几栋自建的砖瓦房,黛瓦粉墙边,几棵柳树抽出了嫩芽,透着阳光是疏朗明亮的新绿,与周围的青草一起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尽管有鸡鸭和小狗在院子里到处跑,但周围依旧显得干净整洁。
绕了一圈,经过一座小石板桥,我回到了队部。刚站定,有个男生指着我身后问:你去哪里领了一只小狗? 我回头一看,还真有一只小黑狗在后面几步的地方。那个男生说:看它一路跟着你,走了好长一段了。。。 见我停下,小狗摇着尾巴跑过来在我脚边蹭来蹭去。我只好摸摸它脑袋,翻出背包里剩下的面包给它吃。同学们都围过来,觉得小狗很好玩。
过了一会,一位大姐寻来,原来小黑是她家的狗,平时天天在外面玩,到饭点会自己回家,今天却跟着我跑队部来了。大姐轻轻说了小黑两句,小黑若无其事地摇摇尾巴。
大姐又邀请我们几个去她家坐坐。横竖无事,我们就跟她去了。来到一栋三层小楼,宽敞明亮,里里外外收拾得很舒服。大姐说房子是两年前刚建的,村里新建的房子大多如此规模。她丈夫在外打工,孩子上学去了。公婆平时下午会午睡,这段时间她一个人也没啥事干,以后我们中午可以去她家休息。
大约三点左右,我们乘车返校。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几个都会多带些零食,每天午饭后去大姐家,围着一张大八仙桌,坐在长凳上,聊天打扑克。大姐给我们泡了茶,跟我们一起边吃零食边说笑,讲些学校和农村的趣事,大家都很开心。小黑安静地在我脚边陪着,不时地啃啃火腿肠。到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心满意足地坐车回家。
学农结束后,照例要写作文。好几个同学的作文里,都提到了小黑。居然还有人说:引号同学收养了它。。。 语文老师哭笑不得:别的班级的作文里,都提到实实在在的辛苦劳动。只有你们班,尽是小桥流水,逗猫弄狗,作客闲聊。。。春游都没那么惬意的!
哈哈,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我们,学农去!
有个同学掉进粪坑了,半年没人敢靠近他...
70年前后,村上来了一群上海中学学生(不知道是高中还是初中)大约有半年时间,周末回市区。一般家家户户会安排住一位,通常户主兼师傅之责。我那时是学龄前孩子,记得一位非常美丽的大姐姐做我妈的徒弟,会不会是因为我妈也是最漂亮的农活业最好的缘故?
他们临走,那位美丽的大姐姐留给我妈两个小礼物,她针织手工做的,一个是香袋似的带花边,还有一个也许是小围巾,可能记错。感觉好像小时候第一次去上海按着地址去找看望过她,但也可能是记错的。
村里长久地谈论着这群上海年轻人,最多的是一位叫张惠民,会算命的,大家都说算的准。感觉留下了风暴和活力,洗礼和清新。
高中二年级,大概三月份的时候,学校发了一张通知,说要学农一周。通知上列出了需要准备的物品:小板凳,遮阳帽,劳动手套和午饭干粮,还要交几块钱作往返的车费。另外老师还特别关照:尽量穿运动鞋和宽松耐磨的衣物。
我们要去的是上海近郊的一个生产队。每天清早,大家到校门口集合,搭乘公交公司派来的“巨龙车”。两个班级上一辆车,几辆车一起浩浩荡荡地开向郊区。上车后,大家坐在小板凳上开始说笑胡扯,精力充沛的同学还拉着车内的横杠做引体向上。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目的地。各班被分配到不同的区域。我们班在一大块耕地上。老师让大家散开,坐在各自的板凳上。过了几分钟,远远地晃过来一个中年男人,自称王队长。他瘦高个,皮肤稍黑,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懒懒地说了两句欢迎词后,指了指身后的地块:你们的任务,就是把地上的杂草清除干净。又说:随便弄弄就可以了,反正过两天要用机器来翻地的。还指了指队部的位置说,累了可以去那里休息,有热水供应。说完这些,等大家鼓鼓掌后,他就走了。
那块地不大,班主任老师安排分几天清理完。当天就先清理眼前这一片。每人发一把小铲刀,大家随意分成几组,坐在那里除草。其实也没几根杂草,几下就弄完了。大家就在那里聊天说笑,追逐打闹。没过多久,日头高了,虽然戴着遮阳帽,还是有点热。老师就招呼大家到队部去休息。
在队部吃完午饭,下午是自由活动。几个平时和我一起玩的同学,都说累了不想动。我有点坐不住,就自己到周围逛逛。沿着田边的土路,有一条清亮的小溪水流潺潺。边上是几栋自建的砖瓦房,黛瓦粉墙边,几棵柳树抽出了嫩芽,透着阳光是疏朗明亮的新绿,与周围的青草一起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尽管有鸡鸭和小狗在院子里到处跑,但周围依旧显得干净整洁。
绕了一圈,经过一座小石板桥,我回到了队部。刚站定,有个男生指着我身后问:你去哪里领了一只小狗? 我回头一看,还真有一只小黑狗在后面几步的地方。那个男生说:看它一路跟着你,走了好长一段了。。。 见我停下,小狗摇着尾巴跑过来在我脚边蹭来蹭去。我只好摸摸它脑袋,翻出背包里剩下的面包给它吃。同学们都围过来,觉得小狗很好玩。
过了一会,一位大姐寻来,原来小黑是她家的狗,平时天天在外面玩,到饭点会自己回家,今天却跟着我跑队部来了。大姐轻轻说了小黑两句,小黑若无其事地摇摇尾巴。
大姐又邀请我们几个去她家坐坐。横竖无事,我们就跟她去了。来到一栋三层小楼,宽敞明亮,里里外外收拾得很舒服。大姐说房子是两年前刚建的,村里新建的房子大多如此规模。她丈夫在外打工,孩子上学去了。公婆平时下午会午睡,这段时间她一个人也没啥事干,以后我们中午可以去她家休息。
大约三点左右,我们乘车返校。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几个都会多带些零食,每天午饭后去大姐家,围着一张大八仙桌,坐在长凳上,聊天打扑克。大姐给我们泡了茶,跟我们一起边吃零食边说笑,讲些学校和农村的趣事,大家都很开心。小黑安静地在我脚边陪着,不时地啃啃火腿肠。到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心满意足地坐车回家。
学农结束后,照例要写作文。好几个同学的作文里,都提到了小黑。居然还有人说:引号同学收养了它。。。 语文老师哭笑不得:别的班级的作文里,都提到实实在在的辛苦劳动。只有你们班,尽是小桥流水,逗猫弄狗,作客闲聊。。。春游都没那么惬意的!
哈哈,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我们,学农去!
有个同学掉进粪坑了,半年没人敢靠近他...
70年前后,村上来了一群上海中学学生(不知道是高中还是初中)大约有半年时间,周末回市区。一般家家户户会安排住一位,通常户主兼师傅之责。我那时是学龄前孩子,记得一位非常美丽的大姐姐做我妈的徒弟,会不会是因为我妈也是最漂亮的农活业最好的缘故?
他们临走,那位美丽的大姐姐留给我妈两个小礼物,她针织手工做的,一个是香袋似的带花边,还有一个也许是小围巾,可能记错。感觉好像小时候第一次去上海按着地址去找看望过她,但也可能是记错的。
村里长久地谈论着这群上海年轻人,最多的是一位叫张惠民,会算命的,大家都说算的准。感觉留下了风暴和活力,洗礼和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