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溯源

冯墟
楼主 (文学峸)

大连理工大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1年日本人建立的南满州工业学校。原址尚在,位于今西岗区中山路158号,曾是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所在,现为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

1911年,满铁会社聘请今 景彦为校长,制定建校方案。3月16日,关东都督批准了满铁的建校申请。5月20日,学校招收77名学生,送到大连和抚顺工厂实习。9月1日,今景彦被正式任命为校长。1912年2月16日开学,以儿玉町满铁建筑为临时校舍。制定校规,采用中等实业学校制度,学制四年,设土木、建筑、采矿、电气和机械等五个学科。学生定员400,全住学生寮。

1912年11月1日,新校舍开工,由满铁工务科横井 谦介设计。1914年3月8日,校舍大部分完成,学校迁入新舍,到9月竣工,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属于有哥特饰趣的和风建筑。

昔(日治时期)

以下是大连理工大学历史的概况(谢谢大连理工大学鞠伟先生)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大工跟日本合作不断,涉及联合办学、学生交换和科研合作等方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大工跟日本立命馆大学合办中日国际软件学院,成为中日合作办学的经典。自2006年大工跟东京工业大学签署校际协议,至今快20年,双方联合培养研究生,举行材料科学双边研讨会,开展“樱花科技计划”学生交流项目,新冠期间互赠防疫物资。大工积极开展赴日高校交换学习项目,包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等名校,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

大工跟日本的渊源,源远流长。

20250825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个落日的 大工溯源 中央文件还在,假话不好说了 幸福不忘毛主席 爹亲娘亲,不如共产党亲
M
Meiyangren
大工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常去,精细化工院士杨锦宗是祖父的学生。但学校吃的很差。
冯墟
学理工辛苦,应该吃好点儿。一个人来两斤饺子。
c
coach1960
东北伙食极差,我哥上东工(77级)时,学生曾经“罢饭”过
冯墟
是吗?从日本引入种子的东北大米口感不错。
k
kingfish2010
那时候天天吃玉米面的健康食品。82年读研究生在北京的大学,天天吃

不健康的白面包子饺子

冯墟
懂了,东北伙食超过首都。同情毛主席!
冯墟
都是日寇给闹的!
c
coach1960
这个还真是一个新的挑战,我79年开始在”运动员”食堂就餐,

教练嘱咐道:不要吃太多肉菜,包子,饺子。不要喝加了那么多糖的牛奶,不要吃油条,糖饼(油炸)之类的早餐。点心,松花蛋也不是好鸟。。。

卧槽,真新鲜啊,以前从未听说过呢!

冯墟
教练兄,随我吃麸糠,说不定破世界纪录。
w
weed123
哈哈,太幸福了
k
kingfish2010
教练兄的老师高明。我娘50年代初从南方毕业分配到这里, 在上面的红楼食堂里吃的第一顿饭, 白米饭里掺了黄色

的食物。南方小姑娘心想这是鸡蛋炒饭,一吃,不对啊, 啥呢? 食堂大师傅说, 这叫二米饭。

掺了小米, 今天看,又是健康食品。

k
kingfish2010
那是, 中央领导们糖尿病高发, 刘少奇,贺龙 。。。文革一遭迫害, 就挂了
萧嵐
南满工于46年改名大连工专,几个月又后改名关东工专,这段漏了。这时的校长在大工长期担任院长。

日本人建立的南满洲工业专门学校就是大连工学院前身。共军占领大连之后,先改名为大连工业专门学校,几个月后再改名关东工业专门学校,这时的校长在大连工学院长期担任院长。   但是大连工学院官方校史不提这一段历史。
w
weed123
学校食堂不好办。 那时高校食堂办得好的恐不多
冯墟
鞠伟是大工教师。校史表格取自他学位论文。萧老,您对大工历史了解太多,是不是别有用心哪?
M
Meiyangren
南方高校食堂吃的好。
抗战两年
78年底,受不了每天两顿玉米糊,玉米窝头的伙食,把窝头穿成串挂在化工系南院的窗外

群起抗议,屈伯川院长亲自下食堂和学生共同就餐。

其后,辽宁省高教局下达通知,大学生食堂全面供应细粮

萧嵐
哈哈,校长的简历都有这一段,但是官方校史却没有。
A
Amita
我吃过哈工大和天大食堂,都比较差,和南方学校食堂没法比。
M
Meiyangren
大连水面舰艇的伙食很好,经常去吃大餐。海运吃的也很差。但比大工好一些。半军事化管理。
冯墟
东北是一片沃土,加上党的政策好。
冯墟
原来是大工别有用心。
冯墟
但想起东北米的来历就吃不下饭
冯墟
二米饭,二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