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东北,谁得到中央的特殊政策多?还不如讨论谁得到的真金白银多

华府采菊人
楼主 (文学峸)

从四十年代末开始,东北人民政府的招聘团, 紧跟着解放军的进攻行动, 打进哪个大城市,招聘团马上就去划拉人才,当时是人才,因为文没技术没知识的肯定不要,刘邓前脚进四川,招聘团后脚在成都重庆大肆招人,家父就是那时去到沈阳, 其实四川刚解放, 也是需要人才的啊! 这就是中央对东北的特殊政策,远比后来广东浦东的特殊政策特殊得多。

对上海,甚至三野还没打进来, 到底哪一天打都还不晓得, 地下党已经暗地里在上海招聘工程技术人员去香港集中,一起赴东北。至于陈毅进了上海,更加明当明的动员“人才”去东北, 加引号是因为十几二十来年后,这些所谓人才大多变成了“(牛)鬼(蛇神)才”,难道上海就不需要人才来搞建设吗?

如果想证明这不是中央的政策, 而是高岗“同志”自说自话决定的,那就是为高岗反党集团翻案了。

举个熟人的例子,到了五十年代初期,船舶工业管理局设在了上海苏州河畔南岸的资源大楼里,千真万确的是为了加强大连船厂的技术力量,叶在馥杨槱等带来一些人被派去大连船厂,过了几年叶老杨伯伯被调回了上海,也有几位留在了大连船厂,这种到底算不算中央对东北的特殊政策?

一汽一重北满钢厂吉化(随便举几个大厂做例子),一五期间从上海调去了多少人,分配了多少大中专毕业生?大家记得电影《护士日记》? 说的就是建设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器厂的事。当然, 调去辽宁的确实不多, 但五十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 分配到沈阳鞍山抚顺阜新等重工业单位的大学毕业生, 多到什么程度?!以致东北很多这类企事业单位,均有不小讲上海话的“圈圈”, 相比于这些人吃了一辈子包米馇子,俺家阿拉屋里,还是回到了上海,真的感谢对东北的特殊还是没有特殊到不准调到上海的程度, 阿弥托福阿门无量天尊。

浦东的特殊政策,不知到底给没给了钱,俺不晓得,估计在税利上交及截留自己处理上,中央没像以往盘剥,对上海, 这就够了,只要你不拿走, 阿拉自有办法发达起来。

至于所谓“人才”,不是中央调拨的,而是钞票机会好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召唤,全国人才不用动员的结果。

 

 

 

v
viBravo5
五十年代,老毛准备随时放弃上海如果美国下场帮老蒋反攻大陆,55年把交大内迁西安就是这个战略思想的一个具体措施。
r
rmny
为什么连工人比如推土机手也要到湖南去招(比如雷锋同志)?
r
rmny
到了70年代中国有没有防备苏联在东海沿岸登陆的准备?还是苏联毫无那能力
萧嵐
全国支援东北的源头,在抗战结束中央决定全力以赴夺下东北,只要将东北纳入囊中,哪怕丧失全国所有的根据地,也在所不惜

全国支援东北的源头,在抗战结束中央决定全力以赴夺下东北,只要将东北纳入囊中,哪怕丧失全国所有的根据地,也在所不惜。

 

的确,广东和上海先后沾了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的红利。但是江苏和浙江的经济发展快,中央也没有特殊政策。甚至附近的安徽,原来的经济落后,现在也比东北的经济好。

 

后来中央又推行20年“振兴东北”政策,包括实际拨款资金援助,以及相对应的优惠政策。外加中央对东北三省的社保基金重点转移支付。

 

不能说东北比其他的省份吃亏。

c
chufang
企图把根据地搬到东北,以哈尔滨为首府。起码要比陕甘宁边区强多了。
华府采菊人
五十年代初期,很多地方的农民对进城当工人,尤其是到很远的地方,那时只要肯下力, 日子就能不错
十具
蒋应该认识到有苏联撑腰,日降后东北赤化是他改变不了的定局。趁CCP还没军事冒险的充分信心时,与其妥协才是上策。同样,这对

中共也是上策,避免了毛制造的人道和经济灾难。中国也不必病夫卖血打一场代理人战争。

华府采菊人
老共的这个主意,到底是谁作的最后决定: 不去哈尔滨了?估计毛爷从一开始内心就是不愿意的

如果一开始慌里慌张一窝蜂把整个共产党领导机构全部搬去哈尔滨,整个儿就控制在苏联红军之中了,对党国大业极其不利。斯大林要老毛别南下,老毛在西坂坡,说不听可以不听至少可以argue争辩吧,在哈尔滨的话,则是一点儿皮条也没有, 斯大林说啥就得是啥

华府采菊人
不至于, 那些没去台湾的老知识分子,重要原因就是共产党会打过台湾海峡的

国民党内部完全没有方寸了,政府很多高层都在暗地里和共产党联系,军队里也是如此,为什么最后很多地方都没有把监狱里的共产党干掉?将来好见面啊!

上海工务局每个工程师的抽屉里,都有地下党放的一封信,希望别走好好维持,和共产党办好交接,也许市政府其他局也有类似的现象。

重庆临解放时,大中学校欢迎解放军的秧歌舞排练, 写标语等等,基本就是公开的,否则怎么可能头一天解放军进城, 第二天大清早腰鼓队秧歌舞队就可以很熟练的上街了。

方外居士
五十年代初,也有到我们村招工的,那时一般村民都不愿意离家,往往把招工名额推给村里的老实人。
华府采菊人
双方实际上都没有“要和平”的愿望,共产党也许赌一把就是“了不起我们全跑去哈尔滨”,老蒋应力图促进老共全部去东北

这样至少老蒋可以占据大半个中国,比后来一步一步退,退到南北朝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华府采菊人
记得有一部电影, 就是说那时如何动员农民到工厂去当工人
c
chufang
那时农民不愿当工人,有首鞍钢工人唱的曲子:“自己洗,自己浆,两眼泪汪汪”。(早上一听到汽笛就得起床)
A
Amita
你把那时的快速工业化的东北想成改开后的广东就理解了
老生常谈12
解放大西南前,中央准备各类干部团5000多人,包括各行各业人才,到大西南。大军南下也组织各类干部几万人,包括接收上海
吾道悠悠
上海解放后,组织建立了西南服务团和南下服务团,

随军而行,去新解放的地区接收旧政府。

老生常谈12
对,说的就是这些人,都是干部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