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上海,几十年过去,实际上它在和发达国家一样去工业化。

h
hkzs
楼主 (文学峸)

八九十年代我曾经因为学习工作去过上海十来家大大小小的企业,最近查了一下,除了两家特大型央企,其他都关门了。厂址都成了住宅小区。和发达国家没啥两样。

以前看国外某工业城市的历史博物馆,它里面有一句话:随着本地工业企业的兴起,大批平民窟出现了。。。。随着后工业化时代转型的成功,消灭了贫民窟,成为了中产文艺社区。

一般来说,说某城市是工业城市,等同于说该城市有大批穷人。

h
hkzs
特想念当年在车间里一起值班的活泼可爱的大眼睛姑娘,一起下军棋的校友师弟。

没想到10多年后,厂子都没了。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A
Amita
中芯,张江,特斯拉,机器人行业第一的宇树……表示不同意
A
Amita
我熟悉的医药行业,市值最高的恒瑞从苏北搬到了上海。你熟悉的老厂子关门的同时,还是有无数新厂崛起
h
hkzs
我讲的是生产装置,不是企业注册办公室。

新厂当然有,比如特斯拉。

A
Amita
当然是生产,宇树科技是世界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厂,上海特斯拉是全球最大的特斯拉厂,中芯中国最大芯片厂,张江还有很多制药厂
A
Amita
事实上,现在排前头的省,工业都比四十年前强了,要说去工业化,只能是东三省
p
pop4
你忘了上海还有郊区,现在上海老工厂活下来的都在郊区,外资也在郊区,城里地皮贵。这个置换过程已持续二十年。
A
Amita
是啊,从苏州到上海到嘉兴都连成一片了,都是厂
最接近太阳的人
好像记得有个楼主一直不能忘怀的"小红"姑娘?
晚春就是牛
一个国家的最大城市和整个国家去工业化不是一回事。纽约,伦敦最早也是工业城市
老生常谈12
宝钢,吴泾金山高桥化工基地表示不理解。
十具
你这里说的工业得界定一下,是狭义的重工业和低端制造业。
十具
吴泾化工区离中心城区太近,正在迁移中。事情拖了这么久,就是因为他们是大央企,有耍赖的本钱。
老生常谈12
说话难听,什么耍赖的本钱?石油化工是过程控制,管道,反应釜增压釜等化工设备拆迁极其复杂,损失巨大
z
zillos
去工业化?上海的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是多少呢?73%?
c
chufang
我朋友被分到上海一家小厂任厂长,给了他几万元(80年代初期)搬迁。他坚决不干,结果无薪停职多年。
c
chufang
上海唱片厂从徐家汇搬到漕河泾,靠卖地皮才打发了厂里工人。不过最后还是没活下去。
十具
90s末,上交和华东师大的闵行校区和紫竹高新区都能闻到吴泾化工的刺鼻气味。市府说快了,那些厂要迁。25年后仍然还在,人们

都嘀咕,人家是副部级央企,送神很难。

当初选址就很扯。黄浦江在那里拐了一个直角弯直奔外滩,偏要建什么大型化工基地。

十具
错得离谱!上海第三产业产值占比是78%。哪怕目测一下,直觉没告诉你?
v
viBravo5
上海几十家纺织厂基本都关掉了,仪表局大部分厂也关了。好的厂址才会开发成住宅小区,比如苏州河边上
方外居士
唱片作为音乐媒体早已被淘汰了吧?
c
chufang
他们搞过CD,英语教学。不过市场变化太快。不说国内的唱片厂。就是国外的唱片公司也都消失云散了。
吾道悠悠
中唱厂后来生产光碟。

原百代公司小红楼还在。

十具
今天中国农业产值占比为3.9%;工业为41.4%;第三产业为54.7%,其增速为7.7%,三者中最高。各省工业产值占比在

下降。中国面临的是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这是真的,不是西方的阴谋论。

十具
那些年,长三角下岗人数多于东北的。不少转行开出租,怀念毛时代做领导阶级的风光,抱怨外地人砸了他们的饭碗,尽管他们的社会保

社会保障是全国最好的,绝对生活水平是上升的。

v
viBravo5
除了开出租车,还有摆摊头开店开饭馆等等,都发生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没有象东北下岗的非要个坐办公室的工作,不然就躺平
老生常谈12
你不诌八扯会把你当哑巴?1000万产业工人坐办公室不在车间?
h
hkzs
小红姑娘是我的小学一年级同班同学,后来她一直和我同一个学校不同班,直到高中毕业。主贴大眼睛姑娘则是一个普通女工。

车间里都叫她大眼睛姑娘。不过,眼睛大的确灵动不少。

h
hkzs
我去过的那几个厂没有迁移而是歇业了。也有几个转型服务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