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调 1944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3)

独善其身70
楼主 (文学峸)

至少17位大学生译员在征调过程中为抗战胜利牺牲生命,西南联大被征调学生中第一位牺牲的是黄维同学。黄维同学是西南联大1944届外语系毕业生,军事委员会英文训练班结业后,原本分配到美军机场,他主动要求随远征军去更危险的缅甸战场,在部队撤出缅甸抢渡怒江时牺牲。还有在空军中担任译员的缪弘同学,1945年七月,奉命伞降广西柳州后,在进攻日军丹竹机场时,和战士们一起冲锋,被日军狙击手击中,英勇牺牲。

由于有大学在校史记录中回避这段历史,有的牺牲同学甚至没有查到完整的姓名。

西南联大(北大,清华,南开大学)有详细记录,目前可以查到十位有牺牲地点的同学名单:

黄维,西南联大。在部队撤出缅甸抢渡怒江时牺牲。

缪弘,西南联大。抗日战争胜利前夜,1945 年 7 月 31 日,在收复广西平南附近丹竹机场时牺牲。

朱堪,曾仪,吴若冲, 西南联大。1944 年入缅作战,随军撤至怒江会通桥时,被日军追击而牺牲。

王文,西南联大。在空军中牺牲。

澹台玮,西南联大。为了架设通讯线路被日机击中牺牲。

朱晦吾,沈宗进,西南联大。驾机与乘坐的飞机飞越“驼峰”遇到恶劣天气失踪。

杨大雄,交通大学。远征军向东作战时牺牲

张姓同学,重庆大学。牺牲在缅甸战场。

1945 年 9 月 27 日,全国译员联合会在昆明举行集会,追悼抗战中殉国 14位大学生译员。

在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原西南联大旧址)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834位 西南联大从军学生的名字。这些学生的大多数都是作为盟军译员从军。复制的纪念碑也矗立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中国的高等学府,这是为了纪念这些大学生从军为抗日战争所做出的贡献。

上左、上右、下左、下右,分别为位于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原西南联大旧址)、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园内的抗战期间被征调从军学生纪的念碑。原碑用围栏保护。

(图片来源:1950年代回国:抗战老兵中的留美知识分子  科学春秋   2017/08/26 程宏)

1945 年 8 月15日日本投降抗战胜利,陆军美军顾问和空军美国航空队回国,同年 9月 24 日,在召开使命完成典礼大会后宣告中美合作所结束并解散. 最后一位美国海军人员于 1946 年一月回国。从军学生译员陆续复员。复员的译员领取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外事局和中国战区美军司令部分别签发的离职证明书,凭这两份证明回校领取大学毕业文凭。这次征调的历史因抗战胜利就此提前落下帷幕。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外事局局长何浩若指出:“译员之重要,实为东亚解放战争中盟军之耳目喉舌,盟军缺少译员,几无法行动” 。在中国战区各战场,在印缅中国远征军, 在各航空队,在中美合作所和战地服务团,中国译员翻译情报、传递信息、联络工作,以大无畏的豪情,战胜千难万险,完成各自岗位的工作任务,他们继承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光荣传统,为了抗日救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945 年 7 月 6 日,美国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战区美国对日作战的支援,总统杜鲁门下令给在中国战区做出卓越功绩 52 位译员颁发自由铜质勋章。

不可否认,抗战中的这次征调是由国民政府主导。征调工作的主要领导人蒋介石,商震,蒋经国,何浩若都是国民政府与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由于国共两党的政治理念不同,被征调的 1944 年大学毕业生因抗战从军经历解放后特别是文革中备受艰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政治迫害,以笔者父亲为例,文革中被抄家,游街,批斗,关押,更有人甚至为此付上生命代价。 征调当事人,1944届中央大学毕业生洪光煃先生在他的回忆中道出了同学们的心声:“世事沧桑,想当年风华正茂,莘莘学子投笔从戎,为着国家、民族的危亡,怀一腔热血,尽匹夫之责。工作中处处不忘为国争光。然四九年以后,历次政治运动,每每战兢。最烈文革,被挂上“美國翻译官”的大牌子,大捱批斗。管制劳动五年,控制使用五年。不知何罪?不亦悲乎。”

令人欣慰的是,10年前,在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之际,中国政府为健在的被征调的部分大学生译员颁发了抗战胜利 70 周年纪念章和证明书,肯定了他们为抗战胜利做出的贡献, 台湾海基会还为有的在海外的译员颁发了有马英九签字的抗战胜利纪念证书和证章, 以纪念他们在抗战中做出的贡献。让人们不应忘记,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危亡的战争中,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征途上,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为了世界和平,他们的贡献也为这段伟大历史写上了浓重的一笔。

 

本文除了引用父亲生前的回忆,还主要参考了征调当事人,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抗战期间在华的美国老兵组织发表的刊物,及相关的党政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以后发表文章文献如下:

台湾 TVBS【LIE】馬英九今赴重慶 與市委書記袁家軍見面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7h6XoPVpOw

 

抗日战争与中国知识分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10月

闻黎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北京卫视. 档案   纪念飞虎将军陈纳德诞辰130周年

 

投笔从戎 抗日救亡

王式中, 征调当事人, 1944年 西南联大毕业生

2015-05-06 

https://www.krzzjn.com/

 

我做美军翻译官的日子 王德懋、王列先,  征调当事人,1944年中央大学毕业生  

2023-11-16

http://www.1937nanjing.org/kanzhanlishi/laobingkoushu/2021/0511/3988.html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800 学子从军记---1944届从军学生的译员生涯

《近代史资料》  总109期  2004

何宇,征调当事人,1944年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生,中国政府颁发的抗战胜利 70 周年纪念章获得者,原石油部北京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多人合著)

 

洪光煃校友的抗战回忆录      那时我们正年轻--我的抗战经历

洪光煃,征调当事人, 1944年中央大学土木系毕业生

2017-06-23

https://civil.seu.edu.cn/2017/0623/c1251a192297/page.htm

 

抗战老兵之子:走在追寻民族之魂的路上

CND刊物和论坛     2017年9月14日

撰文|严    俊

 

1944年华西协合大学青年投笔从戎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9日作者:戚亚男https://info.scu.edu.cn/rwcd/info/1017/1516.htm

 

抗战时期重庆翻译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1日   

廖七一  四川外语大学教授 (多人合著)

 

关于中美合作所的一个历史误会

新华网转自北京日报. 2010-10-17 [2011-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5)

厉华,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馆长,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任、党委书记

 

SACO News       Issue No. 38,May 2010;    Issue No. 39,Nov. 2010;    Issue No. 40, Jun. 2011

 

SACO News      Home page of each issue

 

1950年代回国:抗战老兵中的留美知识分子

科学春秋   2017/08/26

作者:程宏(科学史研究者、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研究员)

 

战斗的青春 ——抗战时期盟军中的学生译员

《中国档案报》2019年6月14日 总第3386期 第二版  刘长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征调 1944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3) 征调 1944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2) 征调 1944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1)
老生常谈12
请把文中的链接按回车键,再存 ,就可以击点进入所链接的网页了。
萧嵐
85年抗战胜利 60 周年纪念章

共和国第一次抗战胜利纪念章,没有发给他们。70周年才给。

郭大平
这才是真正抗日英雄。唉,真正抗日事迹,被共产党改得面目全非。真抗日被埋没,假抗日小人得志。
郭大平
老生:这就是我为什么比较不喜欢南京照相馆的根本原因。
老生常谈12
地不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全民抗战。八路军牺牲58万歼敌52万;抗联牺牲46万毙敌18万;国军牺牲350万毙敌45万
r
rmny
你抗联和国民党军都是击毙日军只有八路军新四军只是歼敌(毙伤俘),你这不是别有用心的贬低毛主席领导的抗战么?
r
rmny
歼敌52万估计里面也就是三分之一是击毙,难道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还不如抗联?
立竿见影-1
美军在阿富汗也征用大量译员,塔利班来了会杀掉他们。
郭大平
你的意思是,老毛和塔利班,在同一个水平层次?
立竿见影-1
毛解放妇女,塔利班禁止女孩上学,还是有很大不同。
g
gweipwu
中国人就是不一样!

有没有西方国家(美国,德国,。。。)的网站每天都在骂或崇他们已故的领袖?

老生常谈12
歼敌是日军战损数:被击毙,受伤,被俘,失踪,投诚等失去战斗力的人数。
郭大平
中国人之所以对领袖争吵不清,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没有一个统一的是非标准。外国人是非标准比较一致,所以也不需要乱吵一切了。
d
drinkplay
我大伯就是从四川入缅的大学生美军翻泽官. 小时候我家有一张我大伯穿国军军装别着手枪和我奶奶合影的照片, 文革时给烧了.
g
gweipwu
大师这句话片面,不完全对:

 

中国社会的确存在价值观差异,导致对领袖评价争议大;

但说“外国人有统一的是非标准,所以不吵”是不成立的。

事实上,不同国家都会有激烈争论,只是形式和焦点不一样。

立竿见影-1
51:49,哪有什么一样的,只要有51%支持已经很好了。
方外居士
郭兄还停留在”外国的月亮更圆”的思维阶段。
r
rmny
是啊! 八路军新四军歼敌52万按阵亡受伤比例1:3算八路军新四军毙敌也就是10万出头还不如你们抗联,毛主席无能
方外居士
骂其实也是毛主席引进”造反有理”的革命精神的结果。
老生常谈12
日军武士道精神,伤亡比不一定3:1,被俘也极少,投诚起义几乎没有,失踪也少。

八路军对日作战12.5万次,是零打碎敲,打完就走,统计战场上留下来的死伤人数,一般伤员就留在战场带不走,医疗条件也不行。而脱离战场的受伤日军则无法统计。

抗联对日作战10万次。

抗日联军总司令周保中撰文说:

 

仅据日寇官方缩小了的统计,前前后后被抗日联军毙伤俘的官兵约十八万人。至于伪军被消灭的,不知要超过这个数字多少倍。

 

击点原文:

 

11。周保中: 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据黑龙江省抗日战争研究会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约10余万次。据日伪统计机关统计:1935年39105次,1936年3617次,1938年13110次,1939年6547次,1940年3667次;

 

作者:天天如意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62635/answer/1522452225

来源:知乎

 

这个数字是有多方验证的:

 

一、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数据:

 

 

 

二、据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推算:1931——1937年抗联歼敌103500人,1937——1945年歼敌82700人,共计186200人

 

三、按照日本人自己的统计:在东北的日军减员人数1932年为30,000人,1933年为42,149人,1934年为39,874人,1935年为54766人,合计166,789人---黑羽清隆:《日中十五年战争》第112页、175-176页,侏式会社教育社1977年版

 

四、日本外务省公布的数据:满洲共阵亡26万5000多士兵,中国阵亡46万士兵,苏联宣布击毙日军8万多。刨除苏军战绩,东北抗日军民共消灭18万左右日军

 

五、据日本厚生省战后调查,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在东北死亡约4.6万人,加上伤俘病者将达到13.2万人。注意,这是37年之后,当时东北抗日军民已经遭到很大的损失,依然可以消灭4万以上日军(刨除非战斗减员),那么37年之前的数据只会远大于4.6万。

 

由上述几个数字多方验证(其中有中方的数字,有日方的数字),可以确定,日军在东北抗日军民十四年的打击之下,损失16-18万,基本可信。

r
rmny
你怎么说都有理
老生常谈12
你多读点史料文献也不至于闹那么多的笑话,纵然你逢中必反也需要点实料。还有把你从黑名单上拿下来,望好是为之。
郭大平
中国人是一盘散沙,老毛组织能力强,才能把中国人组织起来,这是你说的吧?所谓一盘散沙,就是是非标准很不一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