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很多

老生常谈12
楼主 (文学峸)

1980年大连知青集体大返城。为了解决10多万知青就业,各国营大厂建立了集体工厂安排知青就业。这些集体企业为国营大厂配套服务,有不少成长为大企业,比如某知青集体企业成长为大连前20名纳税大户,年产值20多亿元。

8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大连华南集团,一个近郊村级企业,成长为中国前十名乡镇企业,下属有建筑公司(8个建筑工程处),冶金公司,地产公司(开发华南国际商城,聚集有大型商场多个)等多个实体公司,1997年前后私有化,华南集团风光不再。大连还有乡镇企业华鑫集团(原近郊辛寨子公社)也是全国前茅,有汽车改制厂,制鞋厂,钢铁厂等几十家实体工厂,私有化后,盛名不在。

更早时间1950年代60年代,大连有很多集体企业发展成国家骨干企业,当然很多在1990年代私有化,或者被合并,或者倒闭了。

郭大平
当然很多在1990年代私有化,或者被合并,或者倒闭:为什么那些集体企业不能继续发展壮大?
郭大平
如果一个集体企业有负责任的领导,领导的水平还很高,则集体企业发展,也是不稀奇的。问题是,如何保证那两条?
方外居士
在私有化的浪潮中,集体企业必定会人心浮动,难以维持。
s
sheandI
打江山可以集体,坐江山就没法集体了
老生常谈12
一家企业私有化

大家的资产被低估卖给公司负责人,和大家的利益没有关系了。不少私人急功近利赚快钱,不重视长远发展,必定衰败,

大连机床集团曾是中国的骄傲,最大数控机床厂,全国8600多家机床工具厂中利润第一,产值世界第10大机床厂。私人陈某挪用资金炒股和房地产,而不是用来技术研发技术革新,致使国家骄傲的大型骨干核心企业破产重组。

世界第9大机床厂沈阳机床厂也面临困难境地。

机床新十八罗汉的汉川机床厂,曾是国家精密卧式镗床和高精度坐标镗床的重要生产基地;曾被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评为“全国数控产值十佳企业”;曾是中国机床行业“新十八罗汉”企业之一;曾多次填补了我国机床行业的空白。在被鲁冠球买去后,也是终因深陷债务危机而走向破产。

老生常谈12
请读我上面的跟贴:一家企业私有化

• 一家企业私有化 老生常谈12 -    (1062 bytes) (2 reads) 08/26/2025  10:50:47

   
老生常谈12
利益不能分享。
老生常谈12
私有化是公产私分,极个别人获利
方外居士
应该也有私有化后发展好的?
方外居士
在私有化的浪潮下,私营老板挣得多,干同样活的集体企业的领导挣得少,不会有很大的积极性去搞集体企业的。
b
borisg
集体企业发展起来在组织和经营上都需要有所改变,中国在当时缺乏一定的法律框架来处理这些变化(现在大概也还是不健全的) 结

集体企业发展起来在组织和经营上都需要有所改变,中国在当时缺乏一定的法律框架来处理这些变化(现在大概也还是不健全的)   结果发生很多经营权和拥有权的纠纷。这当然是从现在的角度看。在当时就是没有一个一定的是非。
老生常谈12
不清楚,私企发展好的多得是,比如华为,但是不是国企私有化的。
老生常谈12
有不少现在看来是

私吞公产,这是仇富的原因之一。

b
borisg
这个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所有前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这一点作为政府方面是有责任的,没有制定和实行严密的制度来保护大部分员工

这个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所有前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这一点作为政府方面是有责任的,没有制定和实行严密的制度来保护大部分员工的利益被涮光了。

但是可以理解,政府也是人,会被收买,谁会真的跟穷人站在一起。真的要建立一个公平而严密的法律制度需要多少年啊。

方外居士
资产被贱卖。但反过来,若不卖,资产发挥不了效盖,最后也造成巨大的浪费。与其浪费,还不如作价卖给私人的好。把企业搞活就好。
老生常谈12
这次私有化

东北1000万职工下岗,其中黑龙江500多万人,绝大部分是国营制造业,3000多万人生活受影响,政府没有完善的后继政策给这些人活命,听之任之,自生自灭,所以不少老工人对Zhu不满意。

老生常谈12
贱卖过程中

滋生大量腐败和黑幕。

郭大平
这是一个私有化失败的案例。也有私有化成功的案例吧?不管成功与失败,国有企业为什么要私有化呢?应该是国有经营不下去了吧?
b
borisg
人心散了,领导干部各自顾各自捞好处,自然企业就垮了。
郭大平
没有道理,一个国企经营得好好的,利润大大的,职工福利棒棒的,但就是要搞私有化。纯粹为私有化而私有化,可能吗?
老生常谈12
一个大工业城市出来的能不知道什么是大集体,小集体,市属国营,省属国营,部属国营?
郭大平
有道理。国有企业当初建立时就是胡搞乱搞,资金来源不清。现在贱卖,则是国有企业最后一次胡搞乱搞。总之,从生到死,都胡搞乱搞
方外居士
腐败是肯定的。只是人心已散,不卖就会烂在锅里。
方外居士
资金来源是百姓省吃俭用来的。效益不高才是问题。
老生常谈12
几十年来

东北大国企是政府的提款机,政府财政的收入主要来源。一部分用于财政支出,一部分用于投资江南各省即西南西北艰辛的工业。东北国企利润留成太少无力进行大规模技术更近改造和技术引进,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更被中央个部委紧紧地管辖没有自主权,当东南沿海给予开放优惠政策时,东北是国家的定海神针,是基石,不允许像东南沿海一样冒险,因为东南沿海改革失败了并不能动摇国家的工业和经济的基础。

f
f2022f
关键要有好的带头人,如陈永贵。
方外居士
好的带头人不多。并且人会老,即使有好的带头人,若没有好的接班人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