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房地产投资的机会来了
毛主席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要六七年来一次。套用他这种说话的风格分析美国的经济形势,美国的经济衰退是十几年来一次。文化大革命会要了你的命;美国的经济衰退,却不会要老百姓的命。美国的经济衰退对于有准备的投资者来说可能是多年一遇的机会。
美国联储会从2022年3月17日开始的升息步伐,并没有像中国的小粉红和所谓的专家说的那样,在全世界收割韭菜,让全世界的流动资金回到美国,使美国的资产膨胀。与这种说法完全相反的实际情况是美国商业房地产资金紧缺,几乎到了流动性危机的地步。
由于利息上涨,很多美国商业房地产的价值大幅下降。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摩根大通公司于2018年花6,000万美元在西雅图Ballard 地区买的一个132单元的公寓,上个月以4,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投资者。5年时间贬值了25%。旧金山市中心一栋12万平方英尺的写字楼,上个月刚刚以3,500万美元的价格易手。卖家在2016年是花了8,300万美元购入的。7年时间贬值58%。
这个星期在南加州参加了一个商业房地产金融会议。会上悲观情绪弥漫。有投资者认为,在未来12~24个月之内,是购买商业房地产的最佳时机,但是入场时机不要太早。他们举次贷危机的例子,次贷危机发生在2008年,购买商业房地产最佳时机是2011年和2012年。
我个人认为美国住宅房地产会先于商业房地产复苏。商业房地产现在还真是无法看到曙光。各位亲朋好友,如果有能力有知识投资商业房地产的话,未来24个月之内恐怕是十几年一遇的购买良机,大家路过看过,不要错过。
两者的趋势是不同的。个人认为住宅公寓楼未来一两年是一个机会,但办公楼不是。因为现代科技与疫情办公模式的改变导致办公楼在可见的将来需求都会减弱。个人看法而已,不一定都对。
多余出来的办公室却未必价格就能上来。
他银行是regional, 贷款还是在做,但需要注入新鲜资金才放贷。
例如你要贷100万的款,银行要求你放30万到50万不等的钱到银行CD里,给个3% 左右的利息。然后银行借给你100万,收取6.5% 以上的利息。这是前两天的事,半年前跟他聊天的时候,则需要押100万。 那时我说,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如果我有100万,我直接用现金买不就完了,干嘛要把钱押在你那里,还借着高利贷?
技术上,codes上的挑战不是一般的大。这么说说吧,可能比重新建的都要困难。
看了,后来市中心一个贸也改造了,一楼商场写字楼,楼上出租公寓,搞的都很小资
我自己做过一个小型的6套condo, 因为小, 所以防火要求不高, 11,000 sq ft, 花了20个月时间,其中permit/zoning就花了8个月。共花了 32万。
我也觉得公寓楼尽管也有机会,但未来公寓楼的跌幅不会太大,所以相对来说机会也就不会太好,尽管风险相对小。
而相反,办公楼尽管目前还看不到曙光,但很多物业跌幅大,对经济实力雄厚的人来说,应该说是好机会,尽管也存在接飞刀的可能。但只要资金雄厚,分散投资,不要把宝只押到一个物业上,应该说是绝好的时机。这让我想起已故地产大亨Sam Zell在七十年代抄底办公大楼,并为自己赢得“墓穴舞者”的成名之举!
普遍还停留在低贷款利率时期的水平。银行对待商业地产放贷十分谨慎,需要注入新资金,押在银行那里,然后才放贷。不知道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是否也存在。
multifamily 和 office 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前不久我在投坦说,一生一次的商业地产机会可能要来了。
被质疑,小虾米我就不敢多说了。哈哈哈。
居家工作不会成为永久趋势,办公楼不会被淘汰。
现成高空置率办公楼最好前景不是改造,而是等待慢慢消化,也不增建。
街市走廊应没有任何影响。
大箱型购物中心其中一些有机会被未知的新租客填补,其余的有机会改成物流中心,新娱乐场所等。
一大批retail & office building全挂出来了,两年前真没见这么多上市的,估计加息加到撑不住了,现如今的形势,难! 可能会倒下一批。
小型retail plaza, 仓库,apartment, 好像都坚挺
当时是不是可以入手内河航运公司?2000年,公司倒闭,我儿子出生,他就退休来帮我们带孩子,否则他想集资盘下公司。想想现在还有没有跑内河的航运公司,就可以知道她如果不出来,会是什么结果。
尤其是主要城市里,比较旧的办公楼,很多可能长期空置等到下一波牛市到来,因为现在即使扒掉也需要资金,又重建不起。
美国商业房地产投资的机会来了
毛主席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要六七年来一次。套用他这种说话的风格分析美国的经济形势,美国的经济衰退是十几年来一次。文化大革命会要了你的命;美国的经济衰退,却不会要老百姓的命。美国的经济衰退对于有准备的投资者来说可能是多年一遇的机会。
美国联储会从2022年3月17日开始的升息步伐,并没有像中国的小粉红和所谓的专家说的那样,在全世界收割韭菜,让全世界的流动资金回到美国,使美国的资产膨胀。与这种说法完全相反的实际情况是美国商业房地产资金紧缺,几乎到了流动性危机的地步。
由于利息上涨,很多美国商业房地产的价值大幅下降。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摩根大通公司于2018年花6,000万美元在西雅图Ballard 地区买的一个132单元的公寓,上个月以4,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投资者。5年时间贬值了25%。旧金山市中心一栋12万平方英尺的写字楼,上个月刚刚以3,500万美元的价格易手。卖家在2016年是花了8,300万美元购入的。7年时间贬值58%。
这个星期在南加州参加了一个商业房地产金融会议。会上悲观情绪弥漫。有投资者认为,在未来12~24个月之内,是购买商业房地产的最佳时机,但是入场时机不要太早。他们举次贷危机的例子,次贷危机发生在2008年,购买商业房地产最佳时机是2011年和2012年。
我个人认为美国住宅房地产会先于商业房地产复苏。商业房地产现在还真是无法看到曙光。各位亲朋好友,如果有能力有知识投资商业房地产的话,未来24个月之内恐怕是十几年一遇的购买良机,大家路过看过,不要错过。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美国商业房地产投资的机会来了 美利坚合众国又增添新的公民了 在莫斯科与苏联克格勃官员的近距离接触 别人家的孩子 儿子的夏令营
两者的趋势是不同的。个人认为住宅公寓楼未来一两年是一个机会,但办公楼不是。因为现代科技与疫情办公模式的改变导致办公楼在可见的将来需求都会减弱。个人看法而已,不一定都对。
多余出来的办公室却未必价格就能上来。
他银行是regional, 贷款还是在做,但需要注入新鲜资金才放贷。
例如你要贷100万的款,银行要求你放30万到50万不等的钱到银行CD里,给个3% 左右的利息。然后银行借给你100万,收取6.5% 以上的利息。这是前两天的事,半年前跟他聊天的时候,则需要押100万。 那时我说,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如果我有100万,我直接用现金买不就完了,干嘛要把钱押在你那里,还借着高利贷?
技术上,codes上的挑战不是一般的大。这么说说吧,可能比重新建的都要困难。
看了,后来市中心一个贸也改造了,一楼商场写字楼,楼上出租公寓,搞的都很小资
我自己做过一个小型的6套condo, 因为小, 所以防火要求不高, 11,000 sq ft, 花了20个月时间,其中permit/zoning就花了8个月。共花了 32万。
我也觉得公寓楼尽管也有机会,但未来公寓楼的跌幅不会太大,所以相对来说机会也就不会太好,尽管风险相对小。
而相反,办公楼尽管目前还看不到曙光,但很多物业跌幅大,对经济实力雄厚的人来说,应该说是好机会,尽管也存在接飞刀的可能。但只要资金雄厚,分散投资,不要把宝只押到一个物业上,应该说是绝好的时机。这让我想起已故地产大亨Sam Zell在七十年代抄底办公大楼,并为自己赢得“墓穴舞者”的成名之举!
普遍还停留在低贷款利率时期的水平。银行对待商业地产放贷十分谨慎,需要注入新资金,押在银行那里,然后才放贷。不知道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是否也存在。
multifamily 和 office 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前不久我在投坦说,一生一次的商业地产机会可能要来了。
被质疑,小虾米我就不敢多说了。哈哈哈。
居家工作不会成为永久趋势,办公楼不会被淘汰。
现成高空置率办公楼最好前景不是改造,而是等待慢慢消化,也不增建。
街市走廊应没有任何影响。
大箱型购物中心其中一些有机会被未知的新租客填补,其余的有机会改成物流中心,新娱乐场所等。
一大批retail & office building全挂出来了,两年前真没见这么多上市的,估计加息加到撑不住了,现如今的形势,难! 可能会倒下一批。
小型retail plaza, 仓库,apartment, 好像都坚挺
当时是不是可以入手内河航运公司?2000年,公司倒闭,我儿子出生,他就退休来帮我们带孩子,否则他想集资盘下公司。想想现在还有没有跑内河的航运公司,就可以知道她如果不出来,会是什么结果。
尤其是主要城市里,比较旧的办公楼,很多可能长期空置等到下一波牛市到来,因为现在即使扒掉也需要资金,又重建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