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开始大规模接受外地知青(主要来自广州、汕头等地)是在1969年初。当时是由刚成立不久的县革委会兼管的,可能没有什么由国家规定的整套方针政策。实际上,当时不仅知青管理工作,其它工作也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维持进行。1969年中共九大之后,各项工作才算是较稳定有秩开展的。但是知青管理工作仍只是由县革委兼管。之后几年期间有很多问题,包括动员的方法。
一九七三年李庆霖写信给毛主席,毛给李回了一短信(并附上三百元)。因毛的信,中央专门开了会议,会后还专文发了关于知青工作的新规定。我家乡按上级指示,成立知青办(为局级机构),专职统筹管理知青工作,有一系列明确的规定或措施,例如哪些人可以不去,己下了乡的在什么身体条件下可以办理病退回城,符合什么条件可以招工,推荐上学等。并且由县财政拨款,给每个本县的下放知青几百元安置费(一九七五年我下放时好像是四百多元)。
名字叫1983年严打,很小的错就被枪毙。这才把城市混乱压下去。早知这样,何必急急忙忙把知青都叫回城里。
其他人感到不公平,就闹,结果就是一呼啦,全回城,造成大混乱。他的水平也太差了。
我家乡开始大规模接受外地知青(主要来自广州、汕头等地)是在1969年初。当时是由刚成立不久的县革委会兼管的,可能没有什么由国家规定的整套方针政策。实际上,当时不仅知青管理工作,其它工作也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维持进行。1969年中共九大之后,各项工作才算是较稳定有秩开展的。但是知青管理工作仍只是由县革委兼管。之后几年期间有很多问题,包括动员的方法。
一九七三年李庆霖写信给毛主席,毛给李回了一短信(并附上三百元)。因毛的信,中央专门开了会议,会后还专文发了关于知青工作的新规定。我家乡按上级指示,成立知青办(为局级机构),专职统筹管理知青工作,有一系列明确的规定或措施,例如哪些人可以不去,己下了乡的在什么身体条件下可以办理病退回城,符合什么条件可以招工,推荐上学等。并且由县财政拨款,给每个本县的下放知青几百元安置费(一九七五年我下放时好像是四百多元)。
名字叫1983年严打,很小的错就被枪毙。这才把城市混乱压下去。早知这样,何必急急忙忙把知青都叫回城里。
其他人感到不公平,就闹,结果就是一呼啦,全回城,造成大混乱。他的水平也太差了。